亢泽峰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近距离工作、学习需求的增加,使得近视发生发展逐年增长,导致近视成为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近视大国,发病率和总人数居世界首位,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发布的数据表明,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病率为52.7%,其中6 岁儿童为14.3%,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呈低龄、高发、进展快的特征[1]。有研究[2]表明,因近视导致的生产力下降使2015 年全球经济损失约2,440 亿美元,东亚地区损失超过1,500亿美元,负担最重。近视发病年龄不断提前,日趋年轻化,使近视进展的病程延长和高度近视的比例增加[3],进而病理性近视的人群增加,而其并发症会引起不可逆的视力损害甚至失明[4],不仅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更影响国防安全。
党中央高度重视近视防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针对近视问题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这是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不能任其发展。”2018 年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出台《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近视要综合防控,2021 年十五部门联合发文《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 年)》,将近视防控工作列为政府考核目标,近视防控工作已成为国家战略。但是目前防控工作的开展都较为分散,未形成系统,中西医优势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因此,要科学、规范、高效地开展近视防控工作,需构建一套中西医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全周期技术体系,并不断完善、充实其体系。本文从当前中西医防控优势和现状着手,就体系构建进行详述,并对发展方向提出建议,以期为未来近视防控工作提供思路。
近视发生、发展机制尚不明确,一旦发生便不可逆转,且近视是一个多因素导致的复杂疾病,当代学者通过研究已知跟近视相关的基因就有近400 个[5],目前还未研发出能有效治疗近视的产品和设备,使得近视防控困难重重。有研究[6]表明,户外运动能够通过增加体内多巴胺的分泌抑制近视发生、发展,且近视程度越轻效果越好,但受我国当前教育体制模式的影响,儿童青少年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户外运动时间少,更加重防控工作的负担。随着现代研究的不断深入,适宜的视觉环境和健康的用眼行为习惯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双减”政策的实施、西医适宜技术指南的推广,不仅为近视防控提供了政策支持,更搭建起健康宣教、视觉环境和用眼行为等的第一道近视防控堡垒,为其提供了规范化指导,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控制了近视的发生、发展。在防控治手段方面,足矫配戴框架镜因其具有的简便、经济、不会引起干眼及角膜感染等优点,使其仍是当前控制近视的首要措施;角膜塑形镜同框架镜一样属于光学矫正手段,通过使角膜形变实现控制近视进展的作用,虽其适用范围局限且摘戴过程相对不便,但因只需晚上佩戴就能达到白天摘镜的效果,越来越被家长和学生们所接受;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作为目前防控药物中效果拔群的防控手段[7],在国外早已应用,但因其不良反应有视物模糊、畏光、过敏、瞳孔散大等,浓度的把控需要遵医嘱[8],在国内并未广泛应用;此外还有近视矫治术、后巩膜加固术、抗VEGF 治疗等。可见,以上种种措施具有直接、起效快、研究成熟等优势。但西医疗法虽有优点,有效的防控技术手段还是较少,对近视不同阶段的防控针对性差,在预防近视发生方面力量薄弱,措施尚未覆盖至近视全周期。
中医药对近视有千余年的认识,病因方面认为是“先天禀赋不足”和“后天劳瞻竭视”导致。病机方面则认为长期伏案苦读,久视伤血,致气血不足,精血亏虚,神光化源不足,光华不能远达而近视。病理性近视则是因为肝肾亏虚,痰瘀互结,损伤目络所致。以上为中医药防治近视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在“治未病”理论指导下,尤其强调治疗近视的重点在于预防,由此在临床中应用中药古方、中医适宜技术等,具有覆盖近视不同阶段防、控、治全周期的独特理论和疗效优势。首先,在“防”方面,应用针灸、耳穴压豆、推拿按摩、梅花针、眼保健操等中医适宜技术能够有效预防真性近视的发生和进展[9-10],在临床中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控”方面,启明丸、目舒丸等名方及其加减化裁有效方药也经研究[11]表明能控制近视度数的进展、防止高度近视和病理性近视严重并发症的出现。在“治”方面,基于“目得血而能视”“肝开窍于目”等中医理论的定志丸、加减驻景方等眼科经典古方,在预防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形成、治疗黄斑出血方面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同时与西医联合治疗能够起到增效减毒、防止复发的作用,并在分子层面揭示了其可能作用机制[12-13]。但中医药限于时代的局限性,对近视不同阶段认识并不全面,其理论体系有待进一步挖掘和完善。虽然国人对科研的不断重视使近年中医药临床、基础研究出现“井喷式”发展,但中医药的高质量证据还是相对欠缺,循证研究还是不足,这也是推进中医药走向国际的阻碍。除此之外,中医药虽有特色但顺应现代科技节奏的防控产品产出缺乏,也是中医药发展的另一现状问题。
近视防控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参与的系统工程,单一手段无法解决,使得目前无论西医还是中医防控方法都独木难支。中西医近视防控方法各有优点,但也都存在弊端,目前尚未形成中西医相结合、医、教、产、学研相融合的防控体系。如何在“治未病”思想指导下取中西医之所长、展中西医各自之优势、涵近视防控之全程,实现综合防控?如何将现代科学技术与中西医防控方法、手段相融合,产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系列防控产品?这些都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科学与技术问题。
通过上述所论,围绕国家政策的要点和目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形成系统化的体系来进行综合防控,才是防控工作深入开展的未来之路。本课题团队早期提出了“政府主导、多方联动、全程防控、科学干预、中医参与、分级管理”的指导方针,并建立了政府-医院-学校-家庭闭环化管理模式,初步形成了以“治未病”思想为基础,以四级风险管理体系为核心,以视觉健康管理平台为基础,以建立规范化的诊疗标准为立足点,以人才培养为支撑,以中西医结合诊疗为抓手,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发挥中医药特色,体现中西医结合优势,覆盖儿童青少年近视全周期的中西医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并依此开展了系列工作:(1)编写近视防控系列丛书[14],进行学生、家长、校医与教职工的科普宣教;(2)搭建了集视力筛查、分级管理、监测评估、预警预测、评价转诊等为一体的视觉健康管理平台;(3)开展中医有效方药及中医适宜技术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循证研究,以获得高质量证据;(4)制定并颁布了2 项中医药近视防控指南[15-16]等,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未来拟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完善体系建设。
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在我国2019 年这次新冠肺炎阻击战中就已经得到了深刻的体现。针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缺乏系统的综合防控方案现状,中医、西医结合成为必然趋势。前面提到,中医在对近视的不断认识过程中形成的理、法、方、药具有独特的理论、临床特色,在近视全周期的防、控、治方面具有简、便、验、廉的优势,很好地补充了现有防控手段的欠缺和短板。中西医学者对近视发生、发展机制的深入研究,不仅为攻克治疗近视的难关提供基础,也有效补充了中医药对近视认识的理论体系。因此,要大力开展中西医协同攻关研究,在近视不同阶段的防控中放大优势疗法,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形成覆盖近视全周期的诊疗模式,起到最佳的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更好融合”,这为开展中医药研究、传承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应进一步加强近视中医理论、有效方药和中医特色技术、中西医结合防控手段和成果转化的相关研究,获得中药及适宜技术在近视全周期防、控、治方面的循证医学证据,完善中医药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临床实践指南/共识,指导临床实践。
中医药对近视具有丰富的、特色的理论基础,如“肝开窍于目”“久视伤血”“目得血而能视”等,但这些理论具体作用机制的系统证据迄今缺乏。深入研究近视防控相关中医理论的生物学基础及其现代科学内涵,对实现近视的早防、早控、早治,降低高度近视患病率和致盲率有着极其重要的科学和社会意义。要继续挖掘中医药理论机制,通过融合不同组学、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组织病理学、生物力学等多学科技术方法,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揭示其生物学基础,阐明中医特色理论的科学内涵,形成学术开放、氛围良好的综合研究模式,为中医药防控近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助力中医药走向国际。
在人体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许多眼疾病的出现具有隐匿性和长期性的特点,精准的预测、诊断和及时的干预对于保护视功能具有重大意义,近视就是其中之一。我国受限于医疗水平分布不均,很多基层医疗单位对眼疾病早期的检出率都较低,同时存在筛查速度慢、工作量大、检查不全面、资料信息不易保存等问题,使得近视防控工作效率低下,进而延误病情。利用好人工智能、5G 网络技术,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智能化平台来实现智能化筛查、识别、诊断,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近视筛查是防控工作开展的前提和基础,高效、便捷的筛查手段会为以后工作的开展提供无限便利。同时,还应重点关注“节点前移”,重视儿童远视储备的保护,因为近视防控的主战场在学龄前。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儿童视觉健康管理大数据平台,构建互联网智慧医疗服务模式,把节点前移至学龄前,从3 岁起为孩子建立在线的《视觉健康档案》,实时、全面地掌握学生全身健康状况、发展和变化趋势,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彻底实现从传统人工到智能化、现代化的转变。
中医行业是我国特有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医药市场也在不断扩大。但从整体来看,中医药的国际市场认可度仍较低[17]。因此,对中医药的挖掘不能还停留在认识的层面上,要搭上时代发展的列车,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把中医药的精髓进行转化,形成但不限于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产品,如中药新药、研发产品等,还有中医药全链条的服务产业等,对中医药防控产品进行实证研究,获得高质量证据,助力其推广,促进中医传承、创新、发展,推进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现代化进程。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动力,面对人们日益增长的眼健康需求和视光、近视防控人才缺乏的现状,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中西医结合眼科人才培养,通过构建近视防控团队,依托大学的视光学院,针对近视防、控、治的早、中、后三个阶段,培养出既懂西医又会中医的综合型临床人才、既钻科研又知实践的综合型科研人才、既有眼科临床背景又精通视光学的综合型视光人才等。从培养模式、教育形式、社会地位等方面入手,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扩大近视综合防控的复合型人才力量,提升近视防控综合实力。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在防控工作的开展、落实过程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学校校医才是近视防控工作的重要执行者,他们对近视防控的诊疗水平决定了整体防控工作的效率和成果。而他们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需要诊疗规范体系的支持,更需要以制定完善相关诊疗规范/临床指南等为基础[18]。所以,必须重视主要责任人和重要执行者在近视防控中担任的重要角色,建立健全近视防控临床诊疗体系,加快中医药标准化制定的步伐,优化诊疗技术,规范诊疗行为,提高临床疗效。
总的来说,近视防控非一蹴而就,未来之路任重而道远。需要针对近视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通过医、教、产、学、研融合,政府-医院-学校-家庭多方联动的综合管理方法,建立中西医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全周期技术体系并逐步完善,发挥出中西医结合的防控优势,实现个性化与群体化的防控。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致谢
感谢侯昕玥博士、王健全博士为本文做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