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在鲁台区域交流中的认同研究

2022-12-06 10:48赵光锋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15期
关键词:儒家文化文化交流两地

赵光锋

(山东交通学院,山东济南 250357)

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 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再次为我们以中华文化为纽带加强两岸交流和推进祖国统一指明了努力方向。儒家思想文化特别是其中的人文精神、家国情怀、大同理想、中和之道和孝涕节义等传统美德,始终深深嵌入包括台湾民众在内的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仍然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1]。就山东而言,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因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文化建设“四个重要”新定位,可以瞄准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事业,充分利用孔子故里和儒家文化发祥地这一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率先迅速采取措施补齐“儒家文化与两岸青年交流”方面的短板,勇当促进两岸青年交流排头兵。

就当前而言,推动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传承和发展,不仅能够促进我国文化强国的建设,将文化要素转化为综合国力发展的动力,同时也能够为社会精神和思想建设提供有效的支持。同时,台湾作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山东地区在中华文化方面有着同根同源的共同之处,充分发挥出儒家文化在鲁台交流中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提升两地之间的文化认同,为鲁台交流提供共同的儒家文化基因。

1 儒家文化在加强鲁台交流中的价值分析

1.1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进价值认同

发挥儒家文化在鲁台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能够在促进双方经济和贸易合作发展的基础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鲁台区域的传承与发展,巩固两岸关系发展中的价值认同。从本质上来看,价值认同是文化认同的核心体现,同时也是文化认同最终发展的目标,鲁台两地对儒家文化的认同,同时也体现出了中华民族对儒家文化的价值追求。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演化,为中华民族的观念塑造提供了有效的文化基础,深入到中华民族儿女的认知和精神中,同时也是中华儿女共同的价值和记忆,能够为国家的统一以及鲁台之间的交流提供共同的精神纽带支持[2]。同时,从一定程度上而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与传承发展,也确保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文明的生命力,为其发展提供了营养根基[3]。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鲁台地区经济贸易的往来,鲁台之间的交流深度和层次不断提升,从经济向文化等领域不断延伸,而文化交流也成为鲁台两地交流的主题与核心。同时,鲁台两地之间的交流与发展,也不断促进两地文化认同的提升,依托自身的地域资源,不断拓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路径和空间。

1.2 强化鲁台文化纽带,增进台湾的中华文化认同

在鲁台两地长期的交流和发展过程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两地交流的文化纽带,同时也推动了儒家文化在台湾地区的传承与发展,促进台湾地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提升。台湾和山东两地有着相同的文化基因,这也是两地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基础,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台湾地区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儒家文化在鲁台两地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所提供的不仅是文化的形式,同时也是文化内蕴的价值,更是中华民族千年传承与发展的本质所在。长期以来,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忽略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鲁台两地之间的文化交流合作,能够唤醒两地人民共同的文化基因和文化记忆,同时增强台湾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自身中华民族身份的认同感。

同时,鲁台两地之间的全方位、深层次交流合作,本身也是一个短板补缺、长处发挥以及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过程。如,在经济贸易合作方面,台湾地区的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纷纷在山东地区投资设厂,这不仅是源于政策的感召力,更是源于文化的感召力。在经贸合作的基础上,鲁台两地不断围绕文化交流开展相应的活动,如鲁台书画情等,获得了鲁台两地人民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参与[4]。

1.3 丰富文化交流平台,增强鲁台文化的交流互动

在鲁台两地全方位交流的过程中,也结合文化交流本身的需求以及发展规划,搭建了多层次的文化交流平台,进一步为鲁台文化交流互动的开展提供平台支持。根据山东省台办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鲁台两地来往人数不断增加,其中,同比增速稳定在24%左右,这也进一步体现出了鲁台两地交流的平稳性和发展性[5]。

受到历史原因的影响,台湾地区有着大量的山东籍人民,这为两地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共同的记忆和习俗支持,同时也成为两地往来交流的原因与动力。改革开放的深度发展,为鲁台两地之间的交流合作提供了新机遇,两地之间的交流也从经济和文化不断延伸,进一步提升了两地交流合作的粘性。同时,以鲁台两地合作的项目为基础和平台,进一步拓展了文化等的交流渠道,为两地关系的深化提供了有效的支持,为两地民众之间交流意愿的深度提升提供了有效的帮助,综合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两地的传播与发展。

1.4 推进文化交流项目,增强鲁台青年的文化教育交流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时提出,“两岸教育各具特色,要加强交流合作,尤其要加强学校、教育工作者之间的交流”[6]。山东进一步加强与台湾的教育交流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升,实现了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进一步促进鲁台青年之间的了解与交流,在儒家文化这一纽带的牵引下,鲁台之间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青年文化交流项目和活动,推动了鲁台在文化教育方面的合作。如,2016年,山东省鲁台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首次举办鲁台青少年文化研习营,台湾新竹忠信学校、桃园成功工商学校、屏东华洲工业家事学校73 名师生及济南一中、曲师大附中、泰安二中、东营一中师生参加活动,举办了鲁台师生联谊会,参观了浪潮集团、济南奥体中心、山东博物馆,举行了祭孔仪式、泰山成人礼,参观了孙子文化园和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使台湾学生感受到山东经济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领略了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台湾青年对于未来两岸关系的长远发展更是至关重要。所以,加强鲁台青年的交流与合作将成为鲁台文化教育事业合作的重点。鲁台青年文化教育交流合作频繁,形式丰富多样,包括夏令营、科技比赛、交流访问、职业教育论坛等。第一,创新青少年交流品牌。结合山东资源特色,策划了面向台湾青少年的体验式交流活动品牌,即“泰山成人礼、孔子故里行、黄河入海游”,根据情况将其穿插安排到当地学校进行交流、参访,参加文化讲座等,从而使鲁台青少年共同回顾历史、品味儒家文化、畅叙友情、深化交流。第二,孔子圣像岛内巡展。之后又在崑山科技大学、义守大学、大仁科技大学、高雄空中大学、南投县巡展,观众达2 万多人次,这么多珍贵的孔子画像是首次集中展示,引起台湾各界的广泛关注,每次展览期间观众络绎不绝。第三,学生交流增进感情。2016年,山东49 所院校分别与台湾68 所院校实现互派学生。山东赴台研修生在台期间,与台湾同学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传播了大陆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特别是他们良好的品质、刻苦学习的精神和以诚待人的态度都让台湾同学深为感佩。山东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大学、烟台大学等接收了160 多名来鲁就读的台湾学生,也为他们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鲁台青少年交流活动共举办36 项涉及1 000 余人,其中来鲁青少年865 人,涉及台湾大中学校135所;参与活动的鲁台青少年总数达3 万人,涉及文化、科技、教育、艺术、体育等多个领域。

2 基于文化认同理论,加强鲁台区域交流的对策建议

2.1 探索鲁台儒家文化交流合作新模式

随着鲁台两地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以及两地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不断创新,鲁台两地的文化交流合作模式也要不断创新,为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的模式支持。一方面,鲁台两地应当以儒家文化传承和发展为基础,丰富文化交流合作的内容和形式,并依托两地特色的资源,结合两地文化交流合作的需求与规划,系统搭建出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立体化、全方位交流合作模式;另一方面,在文化交流合作的过程中,要秉持“文化搭台、经贸唱戏”,依托文化交流促进两地的经贸交流,通过经贸交流互动,推动文化交流的开展,形成文化与经贸的良性循环与互动[7]。

2.2 以儒家文化交流深化鲁台文化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在鲁台两地文化交流合作的过程中,要积极发挥出以儒家文化为主题的教育合作作用。一方面,通过儒家文化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拓宽文化交流的主体人群和层次;另一方面,发挥出学生群体在儒家文化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的主体作用。该研究认为,在儒家文化教育合作交流中,鲁台两地可以开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教育基地,在满足文化交流合作过程中两地学生和其他群体对儒家文化学习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儒家文化在两地的传承与发展,培养两地居民对儒家文化的认同。首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界定为准公共物品,为两地的文化交流合作提供充分的服务与支持。同时,明确基地的目标,即在传播中华文化、提高学生中华文化掌握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群体对儒家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为两地的交流合作提供人才支持。其次,结合市场需求,拓展与开发新的学生人群,从而促进儒家文化传播和教育效果的提升。最后,要围绕鲁台两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开展交流与合作,将实践基地建设覆盖到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两个层面,主要应从探索建立鲁台学术会议新模式、鲁台教师交流新模式、鲁台学生交流模式和鲁台院校合作模式等四个模式着手,促进当前鲁台教育交流合作从单一化走向多样化,短期性走向长效性。充分调动儒家文化的文化认同作用,继续深化鲁台文化教育事业的交流与合作,为两岸长远的和平发展打下基础。

2.3 以儒家文化交流深化鲁台青年交流

青年是我国发展的主力军,同时也是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主体,青年群体有着创造力和创新力,能够为鲁台两地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注入新鲜的活力和发展的动力。近年来,鲁台两地十分注重青年群体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依托区域范围内的高校和合作项目,为青年群体访学、留学提供培养的平台和政策,进一步促进了青年群体在鲁台两地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发挥。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青年群体在两地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交流内容和领域单一、效果不足等问题,这也进一步影响到了两地文化和经贸合作的开展。因此,该研究认为,在鲁台两地青年群体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开展过程中,要能够从形式内容、平台和制度机制三个方面出发进行完善。首先,在鲁台两地青年群体合作交流开展的过程中,要能够不断创新合作交流形式,丰富合作交流的内容,调动两地青年群体交流合作的积极性,通过内容的创新和丰富,确保交流的效果;其次,要能够结合互联网等新兴媒介,不断拓展青年群体交流合作的平台,搭建出多元化的合作交流平台体系,如,可以借助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平台以及在线教育平台,为两地青年群体提供儒家文化的学习内容、信息资源以及特色环境等,使得两地青年群体能够充分对两地文化进行了解,为线下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持;最后,要能够结合鲁台两地青年群体的交流合作,完善相关的体制机制,为合作交流开展提供制度基础和保障。

3 结语

文化有着精神凝聚、动力激励和思想整合的重要功能。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文化是国家公民的共有精神家园,是国家存在发展的内在基础,是团结、凝聚公民的粘合剂,而国家则是文化发展繁荣的推行者和保护者。研究儒家文化在加强鲁台区域交流中的认同作用,对于丰富社会主义文化的多样性和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目前山东对于儒学的研究已经成体系,学界一直在探讨新儒学与儒学发展的现代价值,但是至今将儒家文化和两岸关系相结合的研究寥寥无几,且大多只是讨论传统儒家文化和台湾文化的渊源关系。

我们认为,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下,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情境和时空观念,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联系没有增多,人们迷失在现代生活中,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社会认同、国家认同成为现实问题,即对于自己是谁以及自己属于什么群体出现认识模糊。因此,有必要以儒家文化为核心,不断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进大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进而增强民族认同、社会认同和国家认同。

猜你喜欢
儒家文化文化交流两地
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以“春风化雨”的文化交流,加强两国“心通意和”
轨交项目连中标,东南两地传喜报
川渝杂技同献艺 两地联袂创品牌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充满期待的中韩文化交流年
《富春山居图》为什么会分隔两地?等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中国儒家文化视角下的跆拳道运动
《白鹿原》中朱先生形象的儒家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