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痛经的研究概况

2022-12-06 10:12:02金祥慧王富春
中医药信息 2022年8期
关键词:关元布洛芬耳穴

金祥慧,王富春

(1. 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2.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117)

中医学认为痛经属“经行腹痛”的范畴,最早见于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病治》:“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临床中以经前期、月经期或经后期出现小腹疼痛为主要表现,轻者仅伴有腹部不适疼痛,重者痛剧甚或晕厥[1]。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6%~91%的女性发生过痛经,其中2%~29%的女性为严重痛经[2],该病对女性的生活质量、学习成绩以及工作效率产生了巨大的消极作用[3]。现代医学对此病的病因病机认识尚未明确,但已知其与体内多种激素的水平相关[4],其中又以前列腺素关系最为密切[5]。中医学认为诱发痛经的原因有两个,一则为“虚”,二则为“瘀”。近年来,针刺作为中医外治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痛经的临床治疗中逐渐被重视,且疗效显著。现将常见的针刺治疗痛经的方法进行综述。

1 毫针刺法

毫针刺法,即普通针刺法,是通过毫针对腧穴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结合不同的补泻手法而起到治疗作用的一种方法[6]。郭建芳[7]以原发性痛经(PD)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符合标准的150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俞募配穴针刺)、对照1组(常规针刺)和对照2组(口服暖宫七味散)。治疗组根据俞募配穴法选肝俞、脾俞、肾俞、气海俞、关元俞、次髎、期门、中极、关元、气海和三阴交为主穴;对照1 组以中极、关元、气海、血海和三阴交为主穴;对照2组口服暖宫七味散。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8/50),对照1 组为84%(42/50),对照2 组为62%(3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见俞募配穴针刺法疗效显著。程兴敏等[8]选取符合标准的84例寒凝血瘀型PD患者,观察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针刺组以足三里(双)、地机(双)、三阴交(双)、中脘、归来(双)、关元为主穴,按上述顺序针刺后行捻转补法;西药组口服布洛芬。结果显示针刺组有效率为90.48%(38/42),西药组的有效率为75.61%(31/41),针刺组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P<0.05),说明针刺的疗效更加突出。

2 特定部位刺法

2.1 腹针

腹针疗法是以神阙为核心,通过针刺腹部腧穴以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的一种特殊针刺方式[9]。梁瑞丽等[10]把PD患者随机分为腹针组和布洛芬组,腹针组患者取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双侧滑肉门、外陵、下风湿点为主穴,管针进针后不行手法,并使患者刺后无显著针感;布洛芬组患者口服西药。治疗3 个月经周期后,观察治疗前后、随访期(停止治疗后3 个月)的VAS评分、痛经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显示,治疗后和随访期腹针组的VAS 评分和痛经症状评分下降程度均优于布洛芬组(P< 0.05),腹针组随访期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布洛芬组(P< 0.05)。可见,腹针可以长效地缓解痛经的程度、改善痛经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洪秀娥等[11]将60 例寒湿凝滞型PD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及双侧下风湿点为主穴,进针后轻捻转,同时在关元穴针柄上插2 cm 艾炷(以两壮为度);对照组以关元、水道、地机、三阴交为主穴,针刺操作方法同治疗组。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26/3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疗效更明显。

2.2 耳针

耳针是一种通过针刺或贴压等方法刺激耳穴以协调阴阳、疏通气血的一种诊疗方式[12]。钟燕等[13]以110 例PD 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耳针配合三阴交针刺的方法,将纳入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 例。对照组以三阴交穴为主,针后行快提插捻转的手法使针刺部位麻胀;治疗组针刺操作同前组并配合耳穴治疗,主穴为内分泌、内生殖器、肝和肾,两组皆在经期前7 日开始针刺三阴交,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月经前3 日行耳针治疗,于经期第3 天停止治疗,治疗3 个月,观察两种治疗方式对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73%(51/55),对照组78.18%(43/55),治疗组疗效更突出(P<0.05)。卢春霞等[14]将90 例PD 患者随机分为耳穴揿针组、耳穴贴压组和安慰针组,以内生殖器、内分泌、神门、肾、交感、肝、皮质下为主穴,分别用揿针针刺、耳穴贴压及安慰针针刺,每个月经周期治疗4次,连续3个月经周期。结果显示耳穴揿针组、耳穴贴压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28/30)、80%(24/30),均高于安 慰 针组的63.3%(19/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耳穴揿针法治疗PD的疗效优于耳穴贴压法。

2.3 眼针

眼针疗法是以五轮八廓学说为基础,将眼区分为“八区十三穴”,通过不同的取穴原则选取不同的眼区腧穴进行针刺的一种治疗方法[15],该方法适用于多种疾病。李明珊等[16]采用眼针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将60 例PD 患者分为治疗组(眼针)和对照组(体针)各30 例,治疗组依据白睛颜色和络脉形状取穴,且单侧的眼睛不能超过三个区域,针刺时以眼眶外的平刺法为主,由距离眼眶内缘2 mm处的穴位上方斜向刺入另一侧,进针之后不行针;对照组应用体针针刺法,以气海、关元、三阴交、太冲为主穴。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21/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说明眼针能明显减缓原发性痛经带来的疼痛感。

2.4 腕踝针

腕踝针是通过腕踝部进行浅刺而治疗疾病的一种特色针刺方式,具有无痛、操作方便等优势。王佳瑞等[17]选择下肢部位的下1(跟腱内缘)、下2(踝部内侧面中央)和下3(相当于三阴交穴)为进针部位进行针刺,观察35例寒湿凝滞型PD 患者首次治疗后的VAS评分判断瞬时疗效,观察随访3个月的总有效率判断其长期疗效。结果发现,治疗后的VAS 评分比治疗前显著降低,随访第1 个月的痊愈率为14%(5/35),第2 个月为40%(14/35),第3个月为66%(23/35)。可见,应用腕踝针治疗后,能显著缓解寒湿凝滞型痛经患者的瞬时疼痛,且长期疗效满意。王洪彬等[18]采用腕踝针治疗大学生PD 患者32 例,并与体针治疗31 例及西药治疗32 例进行比较。其中,腕踝针组以下1、下2为主穴;体针组以关元、三阴交为主穴;西药组口服布洛芬。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脱落5例(腕踝针组失访2例,体针组退出1例,布洛芬组退出1例,改用其他治法1例)。结果,腕踝针组总有效率为90%(27/30),体针组为73.4%(22/30),布洛芬组为46.7%(14/30),3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腕踝针可显著改善痛经症状。

3 特种针具刺法

3.1 揿针

揿针即皮内针,是通过对局部皮肤的长期弱刺激而起到治疗作用[19]的一种特色针刺法。陈敏等[20]将75 例符合标准的PD 患者随机分为揿针组、揿针结合布洛芬组和假针结合布洛芬组。揿针组针刺部位为地机穴,针刺后为增强针刺部位的针感,嘱患者每天按压约2~3 次;揿针结合布洛芬组施予以揿针组同等操作并口服布洛芬;假针结合布洛芬组在口服西药的基础上取揿针组相同的腧穴施以假针刺。结果,揿针组、揿针结合布洛芬组和假针结合布洛芬组3 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23/25)、92%(23/25)、76%(19/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3 组患者的再次发病率分别为34.8%、30.4%、68.4%,可知揿针组和揿针结合布洛芬组两组的效果相近,且明显优于假针结合布洛芬组(P<0.05)。揿针组和揿针结合布洛芬组可延长患者疼痛的缓解期,减低再次发病的概率。

3.2 火针

火针疗法是指利用火焰将特制的火针针尖烧红后,快速将针刺入腧穴处,然后迅速退出,以扶正祛邪的特殊针刺法。方芳等[21]选择55 例PD 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治疗组26 例,对照组29 例。治疗组采用火针针刺八髎穴,待针尖烧至白亮时速进速出,以每周3 次为度,连续针3 个疗程;对照组口服田七痛经胶囊,每疗程服用7 d,连续3 个疗程。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5%(25/2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9.66%(26/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 浮针

浮针法是沿皮下浅筋膜针刺后,通过扫散法刺激针刺皮部,并将软管留于皮下数小时的一种特殊针刺法[22]。黄海涛等[23]将68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浮针组和普通针刺组。浮针组以小腿内侧中央段为针刺部位,沿着足太阴脾经的循行方向针刺,针刺后施以扫散法;普通针刺组以十七椎、次髎、三阴交、地机为主穴。浮针组在月经来潮的第1天进行针刺,普通针刺组于疼痛的第1天进行针刺,两组均连续治疗3 d,共治疗3个疗程(3个月经周期)。结果显示,浮针组总有效率为94.1%(32/34),对照组为82.4%(28/3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浮针在治疗痛经方面效果显著。

3.4 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是将特定液体注射到特定穴位,利用药物与穴位的刺激作用以协同增效的一种治疗方法。徐勤芳[24]把PD患者分为穴注丹参组、穴注盐水组和口服滴丸组,每组各30 例。穴注丹参组于三阴交穴注射丹参注射液;穴注盐水组操作同穴注丹参组,但注射液体为盐水;口服滴丸组口服元胡止痛滴丸。观察3 组治疗前后及随访期的VAS 评分,并评价3 组的疗效。结果显示,治疗后穴注丹参组和口服滴丸组的VAS 评分均下降(P< 0.05),随访期的穴注丹参组VAS 评分下降较口服滴丸组更明显(P< 0.05),可知穴注丹参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最佳且长期效果较好。

4 针刺联合法

4.1 针刺联合艾灸

针刺联合艾灸可将针刺对腧穴的刺激作用与艾灸对穴位的温热作用联合应用以增强治疗作用。王丽娜等[25]为了研究针刺配合温和灸的止痛效果及对子宫微循环的影响,将PD 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8 例,对照组口服西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针刺联合温和灸,以三阴交、中极、地机、十七椎、次髎为治疗组的主穴,治疗3 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55%(56/5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7.59%(4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两组均可缓解患者的疼痛,但针刺配合温针灸缓解疼痛的效果更佳,同时还可以改善痛经患者的症状和子宫微循环状态。廖柏丹等[26]将120 例PD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温针灸)和观察组(艾灸联合温针灸)各60例,两组温针灸同取三阴交、关元为主穴,针刺之后施以温针灸,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以艾灸神阙穴。结果显示,两组的疼痛严重程度及VAS 评分均下降(P< 0.05),但艾灸联合温针灸比单纯温针灸效果更显著,疗效更突出。

4.2 针刺联合穴位贴敷

针刺与穴位贴敷对腧穴的双重刺激可发挥协同增效的作用。戴俊天等[27]将80 例符合标准的PD 患者分为对照组(中药贴敷)和观察组(针刺联合贴敷)各40 例。观察组针刺三阴交、足三里和太冲穴,同时将中药(干姜、小茴香、延胡索、赤芍、蒲黄等)贴敷于子宫、神阙和中极处;对照组仅穴位贴敷,取穴及操作同观察组。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38/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针刺联合穴位贴敷在缓解疼痛、改善症状、发挥疗效方面更占优势,对血清指标的调节作用也更为突出。郑惠平等[28]将102 例PD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穴位贴敷)68 例和对照组(口服月月舒)34 例。治疗组取气海、关元、子宫、三阴交为主穴,气海、关元穴针感传向子宫,连接电针仪,以连续波为主,并于针后在子宫穴予以中药祛痛散穴位贴敷;对照组口服月月舒。治疗3 个月后,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为97.1%(66/68),对照组有效率为76.5%(26/34),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效果更明显(P<0.05)。

4.3 针刺联合中药

针刺联合中药可通过针刺外治法和中药内治法对机体的共同调和作用而增效。王越等[29]以94例气滞血瘀型PD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前者采用周期针刺疗法(经后期配气海、足三里、命门;经期配血海、膈俞、期门;经前期配脾俞、肝俞、肾俞)配合口服血府逐瘀汤,主穴选用三阴交、关元、地机,经后期行提插捻转补法,经间期行提插捻转泻法,经前期行平补平泻手法;对照组口服西药。观察两种治疗方法对前列腺代谢物(PGE2)和炎性因子的影响。结果显示,PGE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各炎性因子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有效率分别为治疗组91.87%(46/47),对照组78.72%(37/47),治疗组疗效更佳(P<0.05),且针刺疗法配合口服血府逐瘀汤可以抑制炎症,减少炎性因子泌出,促进前列腺代谢物的释放。勾明慈等[30]采用针刺结合气滞痛经汤治疗气滞血瘀型PD,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针刺中极、三阴交、地机、次髎、十七椎、太冲和血海,兼服用气滞痛经汤浓缩颗粒剂;对照组口服布洛芬。两组患者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25/30),治疗组疗效更显著(P<0.05)。

5 小结

本文综述了毫针刺法、特定部位针刺法、特种针具针刺法以及针刺联合其他方法治疗痛经的相关概况,诸多的针刺方法为痛经患者提供了便利,并减缓了痛经所带来的痛苦,患者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不同的痛经类型进行选择。与西药相比,针刺不仅疗效显著、操作简便易行、副作用少且依赖性小,也符合人们所倡导的无毒副作用、无公害、纯绿色疗法。但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发现运用针刺治疗痛经仍有许多问题需要完善和解决。首先,对于痛经的诊断标准和疗效标准并未做到规范化的统一,这可能会对疗效评价产生影响;且疗效评价标准和诊断标准大多以量表的主观形式进行评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次,在部分毫针针刺的试验中,某些行针手法的幅度和频率未具体给出,只用“轻、重、快、慢”等词一笔带过,在行针时施术者可能会对患者产生不同强度的刺激从而影响疗效;在针刺治疗痛经的临床试验研究中,大多数试验的样本量都较小,缺乏大样本试验的验证。再次,在针刺的试验中,并没有提及受试者在经前和经期中的注意事项问题,笔者认为此处应该加以说明,否则会对针刺的疗效产生影响。最后,对继发性痛经的机制研究相对较少,需要作更深入的研究。

猜你喜欢
关元布洛芬耳穴
《针灸大成》关元穴应用规律探析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基层中医药(2021年7期)2021-11-02 07:19:52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基层中医药(2020年1期)2020-07-27 02:44:10
独灸关元穴效应探析
S-布洛芬的合成进展
一例布洛芬致金毛犬肾中毒的诊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46
布洛芬抑制人肝癌细胞BEL-7402生长及机制的初步研究
艾灸三阴交和关元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布洛芬缓释片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中国药业(2014年24期)2014-05-26 09:00:04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