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丽荣 刘子铭 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
从一定程度来看,图像往往表达着比言语更加丰富的内容。北大荒在特定的历史与时代环境下,成为国画创作的重要素材,相关作品以图像叙事的形式存在于北大荒的本土文化系统当中。作为文化的一种语言表述与传播形式,图像叙事在当前社会信息传播的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已愈发广泛。如今,图像叙事作为视觉文化的现代表征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北大荒美术图像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和审美特性,体现了创作者的独特思考、丰富情感与创造力。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带有浓厚中国画色彩与地域色彩的北大荒中国画作品,以图像符号载体的形式生动再现了北大荒的风土人情,凸显了浓厚的“本土艺术”色彩,因此具有重要的文化认同功能。
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黑龙江北部广大荒芜地区经规模化开垦经营,从“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这一变化弘扬了敢于开拓、无私奉献、不懈奋斗的北大荒精神。而北大荒的这段辉煌历史也成了中国画的重要素材。北大荒国画作品以其富有特色的本土文化特质,承担着极其重要的文化认同功能,在文化认同视角下,研究北大荒中国画图像叙事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像贯穿人类文明的整个发展阶段,在文字尚未形成之前,人类活动往往以图像的形式呈现,劳动等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为图像叙事创造了丰富多样的题材。文化随着人类文明发展不断进步,既影响着社会生活面貌,同时又影响着人类的思维和行动方式,还影响着人类信息的交流与传播。从整个人类社会文明来看,图像始终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而存在,其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物质与精神文化,是文化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叙事功能对于图像而言是锦上添花一般的存在,它对图像所承载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图像叙事就是要通过图像语言使欣赏者能够借助其联想到事情的始末,体会其中的价值内涵。概括而言,图像叙事就是借助在一定空间内产生的结果,实现对一系列时间进程的叙述[1]。随着人类社会步入现代化,大量的图像充斥在现代社会中,改变着人们的文化境遇。文化研究离不开图像叙事,其将伴随文化传播的脚步,不断走向完善成熟。
1958年,国家在黑龙江北部的荒芜地区组织开展大规模垦荒建设,在国家的号召下,一大批有志青年涌向这里,希冀在这片土地上挥洒汗水、燃烧青春、奉献自我。当时的北大荒凄凉艰苦,地理环境十分恶劣,而这批知识分子、革命干部却无怨无悔,克服了一道道难关,奉献了青春,挥洒了汗水。淳朴善良的民风、无私奉献的精神,铸就了独特的“北大荒文化”。而垦荒的经历被画家们用画笔记录下来,北大荒的现实生活场景成为北大荒国画的创作素材。而作为北大荒垦荒经历的现实反映,北大荒中国画在人物形象、空间场景等方面的描绘具有典型的特性,传达出不畏艰险、开拓进取的北大荒精神。近几年,具有独特地域性特点的北大荒中国画作品不断被挖掘和应用,其文化价值内涵体现着北大荒地域文化的特点与审美内涵。北大荒中国画图像叙事不是对某一个现实具体的北大荒垦荒片段的简单描述,而是已经上升到了叙述图像背后的文化与社会价值的层次。在信息化社会背景下,电子文化应运而生,社会文化传播依靠媒介力量而显示出前所未有的优越性,北大荒中国画作品也将进入更多人的视野,承载着图像叙事的内涵,引发更多人的关注和探讨。
文化认同在任何时代都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尤其是当前,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应对思潮多元化和外来文化的入侵与冲击,如何基于本土文化构建新的文化认同至关重要。文化认同体系的基础是文化价值,真正的文化认同是以文化价值认同为前提的,因此文化认同的主要作用便是引领个体成员形成一致的价值理念。当下,文化全球化发展越来越深入,文化的地位及作用愈发重要,文化软实力更是成为国际话语权的决定性因素。艺术的地域性在其本土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得以体现。当下,我国面临来自西方文化艺术的冲击,这使得中国画等艺术逐步缺少发展语境,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艺术的迷失。北大荒中国画的创造者、欣赏者以及传播者,要想使北大荒文化得到认同,就必须以北大荒中国画的“本土文化”价值为基础。如果在缺乏文化认同的背景下阐释北大荒中国画作品,就会失去其本土文化“原味”[2]。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认同的问题日益迫切,对于个体而言,确定自己是谁,在何处找寻自己的精神家园是非常重要的。文化认同一方面是警惕西方文化渗透的重要前提,另一方面又是保持中华民族文化原有活力的必然要求。着眼于北大荒中国画图像叙事,增强文化认同,树立民族文化自信,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使中华文化葆有顽强生命力的重要路径。
北大荒中国画作为一种艺术,承担着图像叙事的功能。此外,由于北大荒中国画作品将政治、经济、文学、历史等社会各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涵盖了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问题,有利于切实把握文化身份认同的内涵及本质,从而揭示出北大荒这样的特定社会生活背景下的人类共同命运,因此,北大荒中国画图像叙事承载着重要的文化认同功能。
1.创作者层面
从创作主体来看,北大荒国画作品的创作者力图展现特定的时空背景下北大荒真实的、生态的艺术美。在当下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消费者的文化消费理念和行为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下,北大荒国画作品主要以回归本真和生态等主题来勾起人们的向往与惆怅,通过一幅幅再现北大荒那段艰辛血汗史的作品,唤起人们对民族和地域文化的回顾与认同[3]。这样的方式,能够使人们加强对北大荒历史的民族文化想象,从而增强归属感,认同北大荒生态文化变迁的历史。在国际艺术环境中,北大荒中国画也通过其本土文化特色获得了国际华人的认同,进而激发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共鸣,让世界能够通过北大荒国画图像叙事来了解黑龙江北部地区的生态文化史。
2.审美接受者层面
就北大荒中国画的接受主体来看,其欣赏者与消费者很少有西方人士,审美接受主体以我国北方人为主,并逐渐扩散到国际艺术公共领域。当前,跨文化交流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对于北大荒中国画而言,其中对传统文化艺术的运用以及独特审美文化意蕴的表达,结合了地域特有的生态审美文化想象与民族生态文化,从而使审美接受主体能够在这种文化欣赏的过程中得到滋养,进而产生身心共鸣,实现与作品的对话,在心理上产生对北大荒生态文化的认同。本土审美接受主体在认同和排斥的过程中会发现,回顾的过程使得北大荒中国画更具艺术魅力。而对于国外的审美接受者而言,其一开始会对北大荒中国画产生一种“异文化”的排斥感,而后逐步欣赏并承认其存在,实现社会认同。在审美接受的过程中,北大荒中国画所具有的独特本土文化色彩得以被认识和欣赏。
北大荒艺术创作中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中国画作品。如主题为“为大豆而战”的系列北大荒国画作品,《栋梁》《龙口夺粮》《她们在边疆成长》《土沃苗壮》《妈妈也来安家》,等等。以北大荒为素材的中国画作品数量颇丰,且作家主要是有北大荒生活劳作经历的下乡知识青年,因此画作实际上是对其在北大荒日常生活和劳作的客观再现,这也是画作中具有大量写实性元素的重要原因。作品当中的人物形象不乏知青、农民、军人,等等,这也使得北大荒中国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体现了当时的社会思潮。
刘向荣的《北风那个吹》是北大荒中国画中的优秀代表。画家刘向荣年轻时在北大荒长大,怀着对那一段知青岁月的珍贵回忆,他创作出了许多北大荒人物画作品。《北风那个吹》展示了北大荒文化宣传队舞蹈演员的形象:画作中,一名衣着军装、梳着两条辫子的美丽女孩站直身体,眼里带着光芒,脸上挂着微笑,坚定地看向前方,充满希望与向往。而画面远处有几对舞者翩翩起舞,增添了画作的美感。这幅画生动地体现出了北大荒知识女青年的精神面貌。侯国良作为有过北大荒知青经历的画家,也创作了许多北大荒国画作品。《北大荒的呼唤》表现了黑土地广袤的胸怀,讲述了一代知青们苦难与成长的故事。《北大荒的呼唤》就是一种对北大荒正能量精神的呼唤。王斌创作的《王震与专业官兵开发建设北大荒》生动地展现了官兵与知青们手拿铁锹努力开垦以及劳作间隙休息说笑的场景,体现了北大荒上人们辛勤劳作的和谐景象。此外,杨学成的《龙口夺粮》也是一幅优秀的北大荒中国画作品。这幅画是一幅大型画卷,题记当中注明了画的主题内容:记1971年夏季的抗灾夺粮斗争。作品描绘了在狂风暴雨的恶劣环境中,众多青年在被洪水冲刷的田中齐心协力地抢捞小麦的场景,体现了北大荒知青敢于和恶劣自然现象作斗争的精神和气概。画作的场景宏大而壮观,主题鲜明,能使欣赏者产生极其强烈的代入感。
可见,北大荒中国画作品有一些共同特点:一方面,画作呈现的是北大荒时期兵团与农场的日常生活场景,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另一方面,画作中的人物主要是下乡知青、贫下中农以及军人。通过这些北大荒国画作品可以看出,北大荒国画的叙事表达侧重于画面场景布置及人物形象的刻画,这种图像叙事语言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向观众传达了北大荒的开垦者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努力开拓的勤劳顽强、无怨无悔、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4]。表现北大荒文化与北大荒精神的创作题材是中国画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作者的努力探索中,汲取了深厚的民族精神力量。在文化认同的视角下探讨北大荒中国画图像叙事,有利于揭示中国社会建设以及精神文化产生与发展的规律,真实地再现我国特定社会历史时期的发展变革,进一步丰富民族精神的内涵,唤起国人的爱国情怀。
在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的同时,艺术也体现出更多的差异化特点。艺术有着共同的发展基础,北大荒中国画这样的本土艺术的发展建立在各个民族、各种文化以及各个地域对话的根基之上。
推动北大荒中国画这样的地域文化、本土文化的发展,就是要进行国家、民族以及文化之间的艺术对话,进而推动人类文化艺术的共同进步。北大荒中国画艺术的价值和意义超过了艺术本身,将其置于全球化框架中进行考量,有利于我们在跨文化语境中审视自身与观照当下,确认本土或自我文化身份,进而更好地把握民族艺术乃至人类文化的进程和未来。
国画艺术是对时代与人文的反映,这种反映本身带有一定的叙事特性,体现的是创作者对某些社会生活现象或片段以及人生体悟的客观写照。画家不仅追求画面所表达的内容,还围绕艺术及文化的现代性表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因此,作品中蕴含的艺术价值以及人文价值都值得深思与探讨。北大荒中国画作品的创作者立足于现实主义,沿着历史与时代的发展脉络,将北大荒精神、北大荒垦荒融入朴素的作品中,将中国画作为载体,承载着黑土文化与北大荒文化,生动再现了北大荒的自然风光与热血青年的劳作生活,对北大荒转变成北大仓的这一历史性过程进行了真实描绘,歌颂了黑土地上的旺盛生命力,对下乡知识青年进行了讴歌[5]。在创作这些作品时,作者的意图不单单在于反映现实,更重要的是希望作品能够唤起人们对北大荒精神的认可。北大荒国画艺术是基于北大荒,但不仅仅为了北大荒而产生的一种艺术。为满足伴随民族与社会进步而产生的多元文化需求,创作者需要思考北大荒艺术文化的继承与弘扬问题。北大荒国画作品作为我国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积极承担起建构文化认同的任务。在全球化时代,北大荒国画艺术发展应该从“向地域与本土文化回归”中寻找转折点,如果北大荒国画艺术丧失“本真”,其文化认同功能也将随之消失,甚至可能逐步被一些模仿的西方艺术取代。
综上所述,在全球化语境下,北大荒中国画不会伴随北大荒时代的终结而瓦解,其是我国北方本土文化的重要代表,必须进一步挖掘其图像叙事与文化认同功能,并在北大荒乃至更加广泛的地域中对其进行推广及普及,使其能够获得大众的认可。在文化认同视域下,北大荒国画创作者应该具备全球化意识,创新继承与弘扬北大荒国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