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学林, 刘天仪
(武汉纺织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3)
思政课教学的最终效果是该课程教学目标实现与否的晴雨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始终不言自明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讲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让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的教师来讲,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1]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放在对学生“终身受益”的价值上看,评价它的实效就不仅仅是看课堂了,要延伸到课内课外、课前课后。如何从哲学思维方式上把握思政课效果?我们有必要回归思政课教学效果的生成规律,透视思政课教学效果产生的三个阶段。
生成性思维方式已经成为现代哲学主流思维方式,是现代哲学的最强音[2]。它看待世界的基本方式、基本立足点是“变化”。它强调的是事物发展变化过程本身,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及其表象是在发展过程中生成而不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之前就先定的存在。有研究者认为,生成性思维方式具有五大基本特征。第一,生成性思维关注过程更甚于关注结果。它不仅关注事物现状,更关注事物是如何演变的。第二,关注差异甚于关注同一。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第三,强调事物关系而不只看到单一个体存在。世界的万事万物都处于动态联系中,宇宙是一个事件场,事件就是事物之间的关系而形成的。第四,注重创造而淡化规律。世间不存在永恒不变的规律,事物的发展虽然总体上是向前进步的,但存在一定的随机性。第五,对歧态的关注甚于对正态的关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经常有超出预想之外的非正常状态出现,这是事物多元发展的必然[3]。
生成性思维是一种过程性思维。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在过程中逐渐显现出它的发展趋势和可能结果。正如恩格斯说:“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以及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像即概念,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4]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逐渐演化和革新的过程。变是永恒的旋律,而不变是相对的、暂时的现象。
生成性思维还是一种关系性思维。马克思认为人的存在是一种关系性存在,人在与周围环境以及自身关系中获得生存的依据。人的关系性存在告诉我们,事物的演化过程不是孤立地进行,而是与周围的要素不断地相互作用。一切事物必须通过与他物的相互作用才能存在,“相互作用”与“存在”本质上不可分离[5]。个体的人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间接知识的获得,一种是直接知识的获得。对人自身的改造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主体在亲身实践中获得的对世界的真知灼见。
教学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是以过程的形式存在,并以过程的方式展开的,离开了过程就无法理解教学活动,更无法实现教学目标,过程属性是教学的基本属性[6]。教学的对象是人,而人的发展具有不确定性,预定的教学内容和手段与课堂中鲜活的生命往往存在“用药不对症”的矛盾。以生成性思维观照思政课,思政课教学活动是一个过程性活动,其中的两大主体——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是在变化的。不能用一个先验的本质性规定来看待受教育者,学生是处于内外变化中的、有着能动性的主体。思政课教学有预定目标,但受教育者的思想是动态变化的,不是预成的。用既定的本质和规律去把握受教育者总体状况,去预设对待思政课堂学生的方式,往往会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发展现状,脱离课堂当下的鲜活生命。
首先,生成性思维要求教育者关注学生的差异,尤其是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思想观念的变化和差异,关注学生当下的诉求和兴趣点。这种差异和变化在个体之间存在,具有很大的内隐性,不确定性,不易为教育者所觉察。这一规律告诉我们,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育者的理论传播对于受教育者个体要具有适切性,要把普遍的理论化为有针对性的道理,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传递通俗易懂的价值观道理,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有些思想问题,要放在青年大学生成长的社会关系中去讲。例如,市场经济对思想道德价值观的影响,要从市场经济的利益关系与道德关系来看;家庭、学校以及社区环境,这些关系性存在是影响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重要因子,教育者一定要具体而细微地去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其次,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要注重针对学生的新变化、新特点来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处理好教学中的各种关系。总是用老眼光看人不行,总是用老办法教育也行不通。既不能囿于现成的理论、规律、原则,也不能守旧于既成的经验,而是要创造性转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教学是一项非常有创造性的工作,要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善于运用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善于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抓住关键、找准重点、阐明规律,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人的成长是一个复杂变化的过程,各种社会遭遇可能会导致个体思想与心理发展上的复杂变化,甚至导致一些突变、异变,而与教育培养和期望大相径庭。教育者需要关注学生发展中的非常态,也要注重包容个体发展中的多样性存在,使不同的个体都有适合发展的机会。
思政课的教学过程包含从教师备课到课堂教学,再到学生社会实践全程,其效果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来。考察与评价思政课的效果,不仅看课堂授课中学生的即时收获,更要看教学后的延时效果——学生走出课堂后在社会实践中内化理论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运用它来指导实践的效果。笔者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的产生必须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对教学内容的第一关就是要对它熟悉。这是教学全过程的肇始,是教学预备环节。“思政课教学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涉及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涉及世界史、国际共运史,涉及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等等。”[7]它传递着这些学科里、领域里一些于青少年、大学生成长有价值的思想观念,承载着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系列思想理论,教材的内容要随着国家政治的要求不断更新。这种特殊性对思政课教师的理论备课提出了高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对相关学科知识有较好的了解,及时跟进热点问题、难点问题,才能为课堂讲授做好系统而科学的知识储备,才能与当代青年的思维动向和价值观动态保持近距离接触。教师逐渐自主建构一个关于课程内容的较完整又适于讲解的个人知识体系,在教师的脑中形成该门课程自身相对独立的知识单元,而不仅仅是其他各门学科知识在这里的简单混装。思政课教师走进课堂之前,第一关是要过政治关,就是自身的政治素质要过硬,“政治上要强”。因此,深入和准确理解教学内容是教学开好头的关键。
从理解到信奉。信奉是相信和奉行的结合,是个体对某事物的信仰和崇奉,并用其指导行动。它是个体认同的升华,建立在深厚情感、高度自觉、坚定信念的基础上。相信的过程是一个把人文知识内化为个人价值观的过程。只有相信才会为之执着拼搏,坚定追随。从心理学上看,对一个事物、思想的信任要建立在对其认知、理解和认同的基础上,个体对某一知识或价值观相信与否,是其自身意志是否坚定、行动是否执着的直接动力。“要让有信仰的人来讲信仰”“教师是释疑解惑的,自己都疑惑重重,讲出来的东西不会是充分坚定、富有感染力的。”[7]思政课教师必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四个自信”。在今天价值多元的社会生活中,思政课教师会遇到学生从社会中带来的一些偏颇的、极端的、不成熟的价值观念。学生有困惑,教师有责任为他们拨开云雾,引向光明。故真学真信真用是思政课教师的第一要务。常言道:“自信者他信,自立者立人。”思政课教师对自己所讲授的理论、价值观必须真信,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信奉理论的底气和教学的自信。“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只有首先在思政课教师心中扎下根,才能在学生心中开花结果。”从理解到信奉,并建构自己的一套理论知识体系,这是上好思政课的第一重境界,是该课程教学的奠基性工作。只有深刻掌握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用深刻的理论打动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方法。信奉是“政治要强”的根本,是“思维要新”的前提。
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要传递的知识归根结底是人如何对待生活世界的知识,是人与世界相处的策略性知识。思政课程具有很强的人文价值属性,它涉及国家意识形态、伦理道德、法治精神、历史文化等多种价值性知识。客观地说,鉴于教师自身的生活经验、价值追求、理想信念、人生需要等多方面精神状态,思政课教师不可能刚入职就能系统把握马克思主义思想。对思政课教师来说,从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到信奉它,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反复不断长期生成过程。其一,对理论本身的理解是一个从浅入深、由窄而广的过程,教师把理论与现实结合去深化认识需要一个周期,需要从自我体认到反思和再建构的过程。建构一个丰富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个人认知体系,也要不断积累,不断修正。其二,各种价值观鱼龙混杂,可能会干扰甚至动摇思政课教师的信仰,教师要做长期的斗争。一个优秀思政课教师要闯的第一道关,就是进行思想上的“浴火重生”,做一个传播正能量、信奉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的忠实“粉丝”。
第二重境界是理论知识从教材、教师走向学生的关键阶段,这个过程具有不确定性、复杂性。当思政课教师理解并内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并转化为自己的信念时,就为进课堂做好了理论知识准备。但这并不能保证教师讲授的理论知识一定能为学生全部认同,究其原因有二。
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知识属于人文知识范畴,人文知识并不能完全言说,即使是说出来的那部分,也不能百分之百被受教育者复制到脑海中。英国当代思想家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往往以两种基本形态存在: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显性知识就是那种可以用明确的文字系统完整表达与传递的知识;缄默知识是指那种不能以语言文字符号的形式有逻辑地表达,也不能以正规的形式加以传递,并只有靠直觉才能获得的知识[8]。思政课教师讲授的思想理论系列知识既有显性知识,也有缄默知识。对于显性的那部分知识,教师可以清晰地表达出来,但对于缄默的那部分,教师自己明白、理解,但往往难以言说清楚,它内隐在教师的观念体系中。也就是说一个教师即使完全理解了课程内容中的理论,也无法全部表达出来,从而使意义的传递从既定教学内容到接受者之间出现不可避免的损耗。“我们所认识的多于我们所能告诉的”[9]。思政课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所认识的多于他所能告诉学生的。
第二,学生在接受思政课教学内容中会发生信息建构的遗漏。建构主义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个人对知识的学习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同一个课堂的学生面对同样的教学内容,因学生先前的人生经验和认知结构决定了各自认知建构的结果并不相同。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发挥程度也决定着其理论知识学习的效果。如,一个对世界本源有强烈好奇心的学生就会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思政课教师如何把自己的内隐性知识尽可能传递出来?如何创造出更适合学生理解思想政治类知识的课堂教学环境?这不仅取决于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经验丰富程度、对教学问题探究的深度、对社会政治和道德问题的敏感度,还取决于他在教学理论与方法运用方面的专业素养,即如何巧用教育艺术传递出深刻的思想理论。在思政课教师的信奉到教学的传递过程中,如何把信仰的理论、价值观尽可能“保真”地传递到学生的头脑中并使其在学生心目中“生根发芽”,就要设法降低思想理论、道德知识传递过程中的损耗。它对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智慧都提出了应然要求。
学生在课堂中对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理解,只是暂时表征为个体观念中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人的思想道德素养的初步知识。这个知识建构结果往往是肤浅的、短暂的、零散的,也是易变的。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一切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最终归宿。如《概论》课是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它来源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学生要理解这些,就必须直接或间接地回到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历史进程或当下社会生活中,去感受领悟。他们对相关理论的认知到最终信仰直至形成一套价值观并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这是一个非常复杂而漫长的生成过程。
它要经历三个主要的观念建构环节:认知-认同、认同-遵从、遵从-信仰。认知是学习的起点,是个体对外界信息的输入并进行表征的过程。但认知往往只是对外界信息的初步获得并简单地建构关于该事物的观念。无论是对意义的理解还是对一类观念的建构,都是不完整、不深刻、不系统的。认同是在认知基础上的进一步理解,是新信息与个体原有观念产生关联,形成同感、共鸣,形成一套新的、稳定的观念结构。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达到深入认识的过程,是一个系统的心理内化过程。认同之后的遵从,就是个体用所学理论指导人生实践的尝试,往往伴随着一知半解、且行且思,并在生活境遇中进行观念重组。主体践行是这一过程生成的基本途径,没有实践就不能深化认识,不能检验和巩固已有观念。完成第三个环节——从遵从到信仰,必须经过个体在生活中反复地践行,不断重组所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四史”知识、伦理道德知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知识等,有鉴别、有判断、有反思、有扬弃,进行观念再建构。从理解理论到信仰理论要经历一个长时间反复的过程。这一过程发生的基本机制是理论内化为价值观以及观念外化为行为。而实践是这一过程发生、发展和结果的最重要途径,是充分理解掌握理论知识的“磨刀石”和检验理论学习效果的“试金石”,也是巩固形成坚定的思想政治认识的落脚点。其最终目的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指导政治、经济、文化等等领域的社会实践,或用思想道德理论来修身为人。
从现阶段教学体系看,学生的社会实践太少。学校与社会实践的隔离阻碍学生学习效果生成的关键因素,实践少导致不能将所学理论及时对应观察和亲身体验,不能及时消化吸收并固化为个人的价值观。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教育家莫尔在《乌托邦》中提出儿童边学习边劳动的设想;后来英国经济学家贝勒斯在《关于创办一所一切有用的手工业和农业的劳动学院的建议》中首次明确提出教育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主张;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从科学技术进步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出发,提出和阐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后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教育家杜威主张把学校办成小社会,让学生在做中学;毛泽东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条件下提出了一系列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主张。他们推崇及时的社会实践对学习巩固书本知识、把理论变为实践体验的重要性,有的还探索出了成功的经验,对今天改善思政实践课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思政课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育人活动,表现为教师和学生双主体在精神上的多层面互动、相互作用。在生成性思维观照下,提升思政课效果要从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合力等多方面来着力解决。
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宗旨,学校教育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的精神教化为根本特征的思政课作为学校育人的主渠道、主载体,其教学的全部环节都应该贯穿育人理念。学生在思政课堂经历的一切都在潜移默化地涵养着他们的认知与情感,并极有可能对课后的经验产生关联性认知影响。思政课教师对于教学的安排,要树立生成性理念、发展性思维。
第一,要用过程思维方式来精心组织教学。从老师的备课、教学环境的准备到课堂讲授过程直至课后辅导都应该围绕人的精神发展来处理参与其中的各要素,这些要素的表现都应具有思想性、道德性、价值性。尤其是各环节的内容、表现方式要与国家、民族的主流价值观对接,有针对性地、充分地体现育人价值导向。虽然一堂思政课只是学生精神发展中一个很短的时间,但是一门思政课程持续一学期,多门思政课持续2至3年的教学,将会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据思政课教师的经验,有的大学生在跨入大学校门时对社会、对人生等各方面的价值观上的模糊认识、偏颇认识正通过思政课得到了纠正,得到了澄清,辨明了方向。
第二,要用发展性思维来对待受教育者。教学的内容、教师的举止、课堂氛围、师生互动、课后作业等都应该对学生的精神发展具有或显性或隐性的影响。教师在处理这些环节和要素时要注意教育性原则。大学生“三观”的发展在大学期间要经历一个量与质的巨大变化,其认知会从片面、不系统、情感化走向较全面系统和理性的发展过程,思政课教师要遵循规律循循善诱。教师向学生讲解中国的社会现象时,也要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从历史和现实多角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思维方式,辩证理性地看待得失、善恶、利弊,在比较中选择正确方向,坚定理想信念。
生成性思维强调事物的发生发展是在过程中实现,并重视对过程的优化来促使效果达成。学生的心智发展是从量的渐变到质的突变过程。就思政课而言,教学是一个精神性活动、价值性活动,课堂教学的效果往往取决于师生双方的视界交互和价值观融合。因此,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设计教学情境显得很重要。要巧设教学情境,渗透思政课理论知识。
第一,教学语言要“接地气”。思政课教师“视野要广”。要运用广阔的人文知识和世界视野,通过生动、具体的比较分析,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要采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深入浅出地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用青年人喜欢的话语方式表达马克思主义哲理,借用一些幽默风趣语言、感人故事传递教化道理。
第二,运用多种信息表达方式。思政课教师多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可以很好地加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用恰当的音视频配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加深体验;利用现代网络媒介增加师生交流互动频率,等等。
第三,要特别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上实现状况,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参与到教师的教学实施中。凡是有学生参与教学互动的课堂,课堂教学面貌和教学效果要比单纯的理论灌输好得多。笔者在课堂中常用“对话式教学”——请学生走上讲台,把问题抛给学生,在他们关注的话题对话中使学生逐渐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教师适时地加以引导。这种教学方式的基本特征是营造一种心灵情感共鸣的情境,它需要教师提前做足话题准备、理论准备、信息准备,需要教师具备较好的教学智慧,巧妙地引导话题,既不能禁止学生的自由发问,又不能使对话漫无边际。就笔者多年教学经验以及对同行的调查看,对话中学生比较关心个人发展,需要教育者及时做好答疑释惑、思想引导。学生普遍认为,对话式教学具有更好的思想启发性、鲜活性,能极大激发他们对理论学习的兴趣,能提升他们对人生发展问题的思考深度,唤起他们的积极心态和担当精神。
教育的系统性、复杂性规律表明,学校教育的好效果取决于学校与社会多方的合力。学生在思政课接收到的思想,尤其是核心价值观,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验证。这就需要社会提供一个与该价值取向同构的支持性价值文化环境,它所蕴含的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能吻合、对接,能使受教育者在思政课中接收到的价值观得到强化,能使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价值性、一致性、真实性加深感受,增强价值信心。基于此我们认为,一要在理论讲授之后,让学生进入到社会的广大舞台中去实践锻炼。学校要在社会的支持下建立完备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践体系,注重学生社会实践的常态化制度安排,打破学生足不出户、纸上谈兵的状态,将理论知识学习和社会实践学习进行紧密融合,引导学生用从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更好地服务社会,学生在实践中验证和领悟理论并充实完善个人知识。二是社会要创造支持性环境,从社会治理的系统视野中进行正义性制度安排,形成向善、护善、为善的价值导向,为学生创造道德的生活环境,使之受到先进文化熏陶,以巩固所学,潜移默化地受到再教育。要使思政课教学对学生产生教前、教中和教后持续而全方位的思想影响,就必须打造社会与学校思想政治同向同行的教育合力,使社会文化环境与学校教育追求在价值体系上同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