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晓红,顾岩峰,李京彬
(河北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0)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精神追求匮乏等问题的不断涌现,大学生心理问题逐年增加,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所承载着的育人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2017年,教育部颁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将心理育人纳入高校十大育人体系;2018年的《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及2020年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中进一步指出,育心与育德相统一,明确了心理育人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其心理育人能力对学生的培养至关重要。
心理育人是指高校在充分了解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及教育规律的情况下,通过课程教育、校园文化活动、服务管理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大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引导,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开发心理潜能,提升心理品质,完善健康人格[1]。心理育人的最终目标并不是筛查学生的心理状况、提供心理健康服务,而是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心理育人是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高校提升思政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当前形势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务、新使命[2]。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心理育人的专业化发展,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能实现辅导员的职业愿景,通过专业化发展和职业化成长实现专家化转型,这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有力支撑。
随着时代和经济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身心发展,随着“00后”步入大学校园,新一代大学生心理特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如个性鲜明、以自我为中心、追求新鲜刺激、自我认知不准确、心理敏感脆弱、对家庭依赖度高,沟通化解矛盾能力弱、情绪调节能力差等特点[3]。很多矛盾在大学时期越发凸显,导致其心理疾病和极端事件频发。
当今,大学生处在“互联网+”时代,获取外界信息十分便捷,加之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部分大学生价值观出现偏差,缺乏奋斗目标。在繁杂的网络信息环境中,大学生信息识别能力不足、自控力较差,容易成为不良舆情的传播者和制造者。大学是学习生活与社会历练的桥梁,是大学生心理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而在该阶段,学生面对考试失利、人际关系敏感、感情受挫、就业和考研压力等,自尊心受挫,极易引发焦虑、自暴自弃等负性情绪,甚至会产生自伤、自杀或伤害他人的极端行为。此外,受原生家庭、个人不良学习生活习惯、社会审美观念及社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的影响,如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都对高校辅导员心理育人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心理育人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实施者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等均有严格要求。目前,全国各高校均已设立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等部门,由心理学专业教师、专兼职辅导员等组成心理育人团队。而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路上的导师和知心朋友,在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时具有明显的优势,是心理育人的主力军,也是高校心理育人实效性的重要保障。但大部分辅导员只进行了短期培训,缺乏系统性、专业化的心理知识与技能培训,难以应对突发性问题。而且辅导员思政工作任务繁重,在日常工作中易形成思维定式或工作惯性,使部分辅导员对其自身承担的心理育人职责认知不清晰、育人意识薄弱。通常情况下,辅导员仅重点关注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帮助其解决心理障碍,而对大学生普遍的心理健康指导及预防却不够重视,导致心理育人工作“边缘化”,难以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实,这与心理育人目标有差距。另外,心理育人队伍相对薄弱,培养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为辅导员的专业背景多样,研究意识、团队精神欠佳,加之辅导员情感倦怠、职业价值感缺乏,影响了辅导员心理育人的动力、心理育人工作成效及其专业化发展的进程[4]。
在国家政策的影响下,各高校的心理育人工作均已开展,很多高校在新生入学时会进行心理筛查,但多数学生随意答题或回避自己当下的症状,影响测试结果的可信度。部分高校建立了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但由于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只有患有精神或心理疾病时才需要心理咨询或接受帮助,使大学生遇到心理困扰或出现心理问题时,不愿去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求助,使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没有发挥出实际价值。目前,在课程建设上,许多高校开设心理健康相关必修或选修课作为心理育人载体,使心理育人有了强有力的保障。但多数高校采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即教师从心理健康概念、原理到症状,按部就班地灌输知识,学生为获取学分机械记忆。这种过于课程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实际需求,并未达到将知识内化为动力的目的,反而可能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产生抵触情绪。与此同时,各高校也积极通过多种途径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如开展讲座和“5·25”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活动,培养学生的心理问题识别能力、自我调节能力,但也存在活动设计形式化问题,其宣传效果是否能达到育人效果尚无考量。虽然本着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目的,但当前对心理育人的认识还不够深入,育人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盲区,学生全员、全过程参与的目标尚未达成,心理育人工作并未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和娱乐等领域。
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根本落脚点在于专业人做专业事。在“三全育人”形势下,各高校要完善心理育人工作机制、优化辅导员队伍结构、健全心理育人平台,使辅导员走向专业化、专家化道路。
3.1.1 完善心理育人工作机制,优化新型辅导员队伍 要增强辅导员心理育人意识,首先,要回归到为谁育人、育什么人、怎么育人的问题上,这就要求各高校对心理育人对象、内容、方法、目标等方面有清晰、明确的工作边界和职责划分,使辅导员行政职能转变,把辅导员从非专业化的具体事务中解放出来,使专业人做专业事[5]。其次,高校应注意加强心理育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结构稳定、梯度合理、可持续发展的新型辅导员队伍。在心理育人层面,各高校可综合考虑实际工作需求、辅导员成长发展需求及其自身专业背景、兴趣爱好和能力特长等,积极培养“思政教师+心理咨询师”的双师型辅导员,优化学习型、研究型辅导员工作队伍,开设辅导员工作室、辅导员工作研究会等,形成互联互通、协同教研的工作常态。最后,完善辅导员心理督导机制,依托传统的传、帮、带模式,权威专家进行个性化、全程化的督导,帮助辅导员拓展工作思维、增强研究意识、提升业务能力,激发其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自信心,将育德与育心有机结合,从而提高育人工作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时效性,促进辅导员专业化乃至专家化发展。
3.1.2 精细化培养,搭建培训交流平台,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高校应进一步加大辅导员心理育人工作培训的投入力度,构建“理论知识+实操技能”培训体系,为辅导员打造一个以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丰富理论的沟通交流平台。积极创造条件,将心理专家和心理督导师“请进来”,定期开展心理培训、专题论坛、工作沙龙;鼓励辅导员“走出去”,参加国内外访学研修、示范培训、学术交流等。通过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使辅导员全面系统学习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技能、危机干预技能等心理学相关内容,探讨和交流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反思和完善工作计划,创新工作方案和理念,不断提升自身心理育人能力,有效提高心理育人工作的实践转化率,提升心理育人工作专业化水平。
此外,高校还应定期为辅导员开展心理辅导,及时疏导他们在工作中产生的不良情绪,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其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心理育人工作。
要做好大学生心理育人工作,辅导员首先要提升自身素养。辅导员是大学生在校接触较多的人,其心理状况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辅导员要进行自我心理调适,以积极健康、坚毅乐观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做到育人有道、育人无形。在心理育人工作中要与学生建立平等关系,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因此,辅导员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心、敏锐的观察力和共情能力,在日常工作中尊重大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及个人追求,给予学生人文关怀,获得学生信任,有助于提高心理育人工作成效。
专业化发展还需要辅导员有高视野、高格局和高追求,有求变、求新、求好的渴望,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要进一步认识心理育人规律,把握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瞄准学生思想变化和外部环境变化,主动突破经验型、事务型辅导员的束缚,积极探索心理育人新方法和新模式,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2000年,积极心理学诞生,将以往人们对心理疾病的关注转向为关注积极的主观体验、心理品质和社会关系等;而后现代心理学强调心理现象的社会建构性和文化的多元性,由此发展出了新的心理咨询和治疗范式。不同心理学派和思潮的碰撞,产生了很多心理疗法,如森田疗法、焦点疗法、认知与承诺疗法、正念疗法、叙事疗法等,拓宽了心理育人渠道,为实现助人、育人、树人注入了新的资源和活力。
3.3.1 明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深化课程改革 心理育人作为高校育人整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终目标也是立德树人。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全面提升心理育人质量,完善大学生心理育人课程体系,首先教师要明确课程目标,将育心与育德、育智相结合,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其次开设情商与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心理疏导等选修课程,为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深化课程改革,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充分发挥育人的主体作用,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专业培养方案,找准心理健康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点,开设相关专业教学微课程,开发多种形式、内容多样的教育资源库,创建院校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品牌。最后改革教学形式,采用团体活动、互动翻转、体验分享等形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
3.3.2 第一、第二课堂融合,构建多元化、个性化的心理育人组织体系 首先,高校可建设心理健康工作坊、情绪宣泄室、按摩放松室、行为塑造室、沙盘训练室等心理素质培训基地,拓宽心理育人渠道。其次,高校可创新心理育人文体实践形式,校企合作,依托校内外培训基地进行体验式教育,充分磨砺大学生的意志;在校开展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心理测验、团体心理辅导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题报告、心灵成长分享、创新竞赛、社会实践等,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再次,充分利用互联网,多途径建立新媒体教育平台,使新媒体成为引领学生思想、助力学生成长的重要平台,充分发挥其传播迅速快、趣味性和智能性强等优势,扩大心理育人受益面。最后,创建家校协同、校企共建的协同育人体系,营造尊重、关怀、感恩、促进的校园文化氛围,全方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通过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平台助力等多位一体的心理育人模式,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培养出有家国情怀、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综上所述,要推进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进程,各高校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积极引导辅导员转变工作观念,丰富心理育人资源,提升辅导员心理育人能力,做到人人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科学育人,以培养出有担当的时代新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