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全忠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圣城街道畜牧兽医工作站,山东寿光 262700
猪弓形体病的发病时间不固定,全年任何时间段都有可能发生。对于猪弓形体病而言,其发病规律与猪龄有较强的关联性,通过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在生猪的养殖过程中,3月龄阶段最容易发生猪弓形体病[1]。猪弓形体病一旦发病,不仅病程较急,而且该病的传染性较高,如果不能及时防控,很容易造成大范围感染,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危害。猪弓形体病的感染方式较多,如生猪与其他食草动物接触的过程中会受到感染,生猪如果误食被猫类动物所污染的食物,也容易感染弓形体病,另外,猪弓形体病还可以通过饮水进行传播[2]。由此可见,猪弓形体病的传播途径比较广泛,这无疑会给猪弓形体病的防治带来更大的挑战。目前,猪弓形体病的分布范围比较广泛,并且感染途径更加广泛,不仅生猪容易感染,而且其他动物的感染几率也相对较高,因此该病会对人和动物造成严重的危害[3]。
被终宿主猫排出的卵囊污染的饲料、饮水或食具均可成为人、畜感染的重要来源。相关调查研究表明,人的患病几率与家庭中是否养猫密切相关,养猫居民血清阳性率为20%,而不养猫的居民仅为9.3%[4]。由此可见,猫是主要的传染源。卵囊在外界环境中的生活力很强,因此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如非孢子化卵囊在4 ℃下可存活90 d,而在-5 ℃则可以存活14 d,即使在-20 ℃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也能存活1 d,由此可见,卵囊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再比如,与非孢子化卵囊相比,孢子化卵囊的抵抗力更强,这种卵囊在-5 ℃的环境下可存活120 d,在-20 ℃的环境下可以存活60 d,即使在-80 ℃的环境下也能存活20 d。虽然在低温环境下卵囊能够存活,但是其发育速度会受到相应的影响。除此之外,弓形虫病容易对动物造成感染,包括人、畜、禽和多种野生动物对弓形虫均有易感性。在家畜中,对猪和羊的危害最大,其中猪的感染几率最高,很容易对养猪业造成严重影响。动物之间相互捕食和吃未经煮熟的肉类为感染的主要途径,此外,也可经损伤的皮肤和黏膜感染[5]。
猪感染弓形体后会发生急性症状,和猪瘟类似。感染后3~7 h,猪的体表温度不断升高,达40~42 ℃。通过检查发现,患病猪鼻镜较为干燥,也会出现脓性鼻涕、浆液等,猪出现呼吸困难症状,严重时食欲不振,甚至拒绝进食。猪感染弓形体病后,全身皮肤会出现血斑,还可能变成蓝紫色,无论是头部,还是四肢、下腹等也均存在淤血类症状。患弓形体病初期,猪的排泄物表面存在黏液,还有便秘的症状,患病后期可能出现水样、脓性物[6]。如果妊娠母猪被感染,容易造成早产,严重时会导致妊娠母猪发生流产现象。如果刚出生的仔猪被感染,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仔猪的死亡率。即使幸存下来的仔猪,其体质也相对较弱,并且出现畸形的概率要远高于其他健康仔猪。除此之外,幸存下来的仔猪还会出现下痢症状。成年猪患病会出现比较明显的便秘症状,严重时会导致体温下降,最终死亡。猪弓形体病的危害较大,不仅会导致病猪死亡率上升,而且即使治愈后也很容易留下后遗症,如运动功能降低,躯体麻痹,甚至还会出现痉挛等现象,这些都是猪弓形体病容易造成的后遗症。另外,猪弓形体病还会对猪的视力造成严重影响[7]。
猪弓形体病会导致病猪全身淋巴结肿大,并且还会出现小点坏死灶,病猪的肺部会出现水肿,并且这种现象比较严重,同时小叶间质增宽,内部充斥半透明胶冻样渗出物。猪弓形体病还会对病猪的肝脏产生重要影响,导致病猪肝脏出现小点坏死,病猪肝脏的颜色会出现灰红色,同时还会导致病猪的脾脏肿大,呈棕红色。猪弓形体病虽不会导致肺炎,但是会导致病猪的气管内出现大量黏液。
诊断猪弓形体时需要按照此类疾病的流行特点,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结果作出初步判断,如要确诊需通过兽医实验室,对于病原体、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查。实验室检查大多选择病死猪的肝脏、血液、淋巴结、脑髓液或粪便作为材料,制作涂片、压片等,通过染色检查,在显微镜下寻虫卵。通过直接镜检的方式,可以精准判断弓形体病。
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动物试验方法,选择生理盐水,利用猪组织器官制作乳剂,向小白鼠腹腔内注射,如果小白鼠失去生命迹象,利用注射器将其腹内水抽出,之后制作成压片,在高倍镜下检查,如果存在速裂体,即可确诊。
在诊断过程中,由于弓形体病和猪肺疫、猪瘟以及猪附红细胞体等疾病极易混淆,因此需要注意鉴别,防止出现误诊这类问题。
首先,弓形体病、猪瘟二者之间的诊断鉴别可以从猪发病以后的临床表现进行判断,虽然2 种疾病发生后猪体温都有明显升高的现象,精神沉郁,皮肤发红,但如果是猪瘟,那么患病猪的全身可能出现皮肤发绀,无咳嗽和呼吸困难。对于猪瘟病死猪展开剖检,能够明显看到猪的膀胱和肾脏位置出血,呈点状。其次,鉴别猪弓形体和猪肺疫,可以通过胸部听诊,如果猪出现猪肺疫,则能够听到摩擦音,咳嗽加剧,通过剖检能够看到猪肺部存在纤维性薄膜。最后,区分弓形体和附红细胞疾病可以通过判断猪发病后是否存在气喘、咳嗽和叫声嘶哑等现象,如果有,那么可能为附红细胞体病。
治疗弓形体病,磺胺类药物效果显著,应遵循对应的用药原则,保证质量充足,首次用药剂量加倍,由于此类药物可以在动物体内存留特定时间,因此,应在规定时间内用药,切勿提前停药。治疗弓形虫病通常7 d 为1 个疗程,治疗5 d 左右,猪体温明显下降,此时应持续用药,防止疾病复发。如果病情严重,那么需要利用静脉注射方式,使用磺胺二甲嘧啶。在弓形体暴发后,按照0.5 mL/kg 用量给药,能够控制病情。缓解以后,逐渐减少用药次数。如果选择肌肉注射,那么需要多点注射,保证注射深度,这样能更好地吸收药物。还需要注意,磺胺二甲嘧啶可以作为口服类药物,用量65~80 mL/kg,搭配甲氧嘧啶,用量15 mL/kg,病猪服药后,短期内临床症状有所缓解,病情也会相继稳定[8]。
预防弓形体病,可以从猪舍的日常管理方面入手,定期消毒,选择氨水(0.5%)和55 ℃热水进行冲洗,之后晾晒猪舍,做好灭鼠和消毒工作,注意养殖环境卫生。禁止利用厨房垃圾或者屠宰场废弃物饲喂生猪,养猪场内不可以养殖猫、犬等动物,注意预防猫科动物排泄物污染猪的饮水和饲料,阻断弓形体传播媒介。此外,日常还需要对猪群做好免疫监管,利用无害化措施处理弓形体病猪排泄物。在此类疾病高发期,适当选择预防药物。在生猪养殖管理过程中,要重点关注猪舍的防鼠灭鼠工作,避免猪误食老鼠,同时也要避免猪误食其他动物的尸体,保证猪的饮食健康。加强饲养管理,避免给猪喂食厨房垃圾、屠宰物或者生肉汤水等,这是避免生猪感染弓形虫病的重要措施。由于卵囊的适应性较强,因此普通药物难以对其起到有效的杀灭作用,因此在猪养殖过程中应考虑采用加热或者借助蒸汽等方式来杀灭卵囊。这种方式效果比较明显,但是实施起来难度较大,有条件的养殖场可以考虑采用这种方式来预防猪弓形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