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丽华, 王乐平★
(1.濮阳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河南濮阳 457000; 2.驻马店市农业农村局, 河南驻马店 463000)
水稻与虾综合种养技术是通过对稻田工程建设、改造,建立稻虾共作生态种养系统,通过规模开发、产业经营、标准生产、品牌创建等方式,实现水稻稳产、水产品新增、农药化肥施用量明显减少、经济效益提高的一种农业生态循环发展模式。 濮阳市沿黄地区有稻田1.87 万/hm2, 发展稻虾综合种养920 hm2,经过近几年工作实践,取得了一定经验,现把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产地环境选择地势平坦,耕层深厚肥沃,保水保肥性能好;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井渠匹配,灌排水方便;宜连片,单块稻田以3.33~6.67 hm2为宜。稻虾综合种养一般种一季水稻,不种植小麦。
2.1.1 开挖时间
结合修筑围堤埂时开挖环沟。 在泡田整地后开挖内沟,在插秧前再对鱼沟清理疏通1次。
2.1.2 开挖要求
环沟: 结合修筑田埂在稻田四周内侧开挖供虾活动、 避暑、 避旱和觅食的环形养殖沟, 环沟底宽1 m,口宽3~5 m,深1.2 m,坡比1∶2。 内沟:沟宽0.5~1 m,深0.4~0.6 m。 内沟在稻田中分布为“十”字型或“井”字型并与环沟相通。
开挖环沟、 内沟的总面积不超过稻田面积的10%。
进排水口宜呈斜对角设置,一般用PVC或PE管,进水管高出田面50 cm,排水管低于田面10 cm。 在进水管出水口设置40目的拦鱼网袋,防止野杂鱼进入;在排水管前设置聚乙烯防逃网片, 防逃网片网目大小以不影响排水、虾不逃逸为宜。
在稻田周围结合开挖环沟修筑土质围埂, 土埂截面呈梯形。 为防止土埂坍塌和漫埂逃虾,稻田外堤埂高0.5~1 m、顶宽3 ~5 m、坡度1:2左右。 还要夯实田埂,保持田埂坚固。
3.1.1 人工插秧秧苗
秧龄30~40 d,5~7片叶,苗高15~20 cm,单株分蘖2~3个,茎基扁粗,叶挺色绿,根多色白。
3.1.2 机械插秧秧苗秧龄25~30 d,4~5片叶,苗高12~15 cm,根系发达,单株白根10条以上,无病虫害。
3.1.3 秧田条件
背风向阳,地势平坦,容易排灌,土质疏松,土壤肥沃。 播种前要精细地接头,做到上糊下实,平铺。
3.2.1 种子准备
大田需准备种子37.5~52.5 kg/hm2。播种前2 d 晒种,应薄摊勤翻。
3.2.2 浸种消毒
用25%咪鲜胺2 ml兑水5 L, 浸种4~5 kg, 浸种2 d。
3.3.1 人工插秧育苗
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播种量375~525 kg/hm2。
3.3.2 机械插秧育苗
5月中旬播种, 需准备秧盘 (58 cm×28 cm×2.5 cm)275~420盘/hm2,每盘播种量110~130 g。
6月上旬,施足底肥后进行旋耕、机械平整。旋耕前施优质腐熟有机肥15000~1500 kg/hm2,氮、磷、钾三元复合肥(配方15∶15∶15)450 kg~600 kg/hm2。
田间管理人工插秧育苗: 秧苗2叶1心期, 尿素5 kg, 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125 g/hm2, 兑水450 kg/hm2;3叶1心期间,施尿素150 kg/hm2,浅水浇透;3叶后苗床后,以湿润的状态为主,进入前2处到3天灌水1次。 机插秧育秧:通常不会跟肥,增加了育秧的基本条件;3叶期后,如果发生脱肥,可以用2%尿素水溶液注射150 kg。 5月中旬到6月中旬,注意做好水稻飞虱,稻蓟马,稻瘟病和建造疾病的预防工作。
6月20日前插秧。 插秧密度22.5~27万穴/hm2,每穴2~4苗,基本苗75~105万/hm2。 肥田要稀,薄田要密,早插要稀,迟插要密;壮苗要稀,弱苗要密。
利用边行优势, 稻田临沟边行插秧密度为平均密度的1.5~2倍,其他行插秧密度正常。
插秧宜采用大垄双行,行直、穴匀,不漂秧。插秧深度不超过2 cm,插后补苗。
虾苗应符合SC/T 1125的规定。 选择尾重5 g以上、规格一致、体质健壮、体色光亮、肢体健全的虾苗。
在3月底4月初进行虾苗投放。 虾苗投放前5~7 d, 将5%漂白粉加水溶解后对环沟水体进行消毒处理,泼洒浓度为20~30 g/m3。 放苗当天上午用试水虾检测水体安全合格后再进行虾苗投放, 投苗时应避开晴天中午阳光直射时间。
虾苗投放密度75000~15万尾/hm2,规格为5 g/尾以上。
虾苗采取恒温厢货淋水运输, 将经过缓温处理的虾苗投放到环沟边, 让其自由游到稻田的各个角落。
5.1.1 稻田施肥
返青活棵后7~10 d, 施尿素120~150 kg/hm2;拔节期 (7月下旬至8月初) 施尿素和硫酸钾各45~75 kg/hm2;齐穗后用96%的磷酸二氢钾3 kg/hm2兑水喷施。
5.1.2 灌溉
稻田灌水应做到浅水插秧,寸水分蘖,够苗(苗数达到目标穗数时)晾田,足水孕穗,湿润灌浆,活棵成熟。水稻收获前7~10 d 断水晾晒。低洼地在收获前10~15 d 断水。
水质管理5~10月,根据产品的使用说明,在环沟内喷洒漂白粉1次。 每天2次早晚巡逻,检查稻田虾有没有死亡,田埂有没有漏,进排水设施是否被破坏,有没有出现异常的情况,适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当雨量大时,稻田中的水位迅速增高要及时排水,防止小龙虾逃逸。
选择虾全价配合颗粒饲料。 在虾苗下塘第二天开始投喂,每天早上8∶00之前投喂1次,下午17∶00后投喂1次,每日投喂率大约约3%,沿河沟两侧浅水撒入河沟。 阴雨天气,投喂量适当下降。
每天早、晚巡田,检查稻田小龙虾有无死亡,田埂有无漏洞,进排水设施是否正常,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龙虾生长的沟内水质透明度为25~40 cm,遇到大雨时,及时排出稻田内过量的水,以防止小龙虾逃脱。
水稻病害防治首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药物使用应符合SC/T 1135.1-2017的要求。 为确保虾的安全,要严格把握农药安全使用浓度,将药喷在水稻叶面上,尽量不喷入水中,宜分区施药。 小龙虾是稻田害虫的天敌,擅长摄食病虫,保持水稻生态平衡。 采用多种形式,诱杀稻田害虫,例如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食诱剂、性诱剂等。
在水稻生育期, 根据病虫危害的类型和危害严重程度,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化学预防。 如有杂草,人工拔除。
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养殖期间注意观察小龙虾活动情况,定期检查,发现病害及时对症下药。 渔用药物选择应符合SC/T 1132-2016的规定。注意驱赶捕杀水鸟、水老鼠、水蛇等敌害生物。 稻虾综合种养条件下小龙虾常见疾病分为三大类: 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寄生虫类疾病。
6.2.1 细菌性疾病
细菌性疾病常见有2种,分别如下:
①甲壳溃烂病:初期病虾甲壳局部出现颜色较深的斑点,然后斑点边缘溃烂、出现空洞。
②烂鳃病: 细菌附生在病虾鳃上并大量繁殖,阻塞鳃部的血液流通,妨碍呼吸。 严重时鳃丝发黑、霉烂,引起病虾死亡。
预防措施与治疗方法:
①避免损伤;
②饲料要投足,防止争斗;
③3月中旬用150~225 kg/hm2的生石灰兑水全池泼洒,以后定期泼洒二氧化氯,用量为:每667 m2按平均水深1 m计算,100 g溶解在15 kg水中可以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6.2.2 病毒性疾病(白斑共作生态征)
症状 初期病虾螯足无力、行动迟缓、伏于水草表面或池塘四周浅水处; 解剖后可见少量虾有黑鳃现象、普遍表现肠道内无食物、肝胰脏肿大、偶尔有出血症状(少数头胸甲外下缘有白色斑块),病虾头胸甲内有淡黄色积水。
预防措施与治疗方法:
①用聚维酮碘全池泼洒, 使水体中的药物浓度达到0.3~0.5 mg/L;
②用季铵盐络合碘全池泼洒, 使水体中的药物浓度达到0.3~0.5 mg/L;
③采用二氧化氯全池泼洒, 用量为:100 g溶解在15 kg水中后,均匀泼洒在667 m2(按平均水深1 m计算)水体中;
④聚维酮碘和二氧化氯可以交替使用, 每种药物可连续使用2次,每次用药间隔2 d。
6.2.3 寄生虫类疾病
常见的寄生虫类疾病有纤毛虫病。
症状:纤毛虫附着在成虾、幼虾、幼体和受精卵的体表、附肢、鳃等部位,形成厚厚的一层“毛”。
预防措施与治疗方法:
①3月以后,保持水体肥、活、嫩、爽;
②用0.3 mg/L四烷基季铵盐络合碘全池泼洒。
采收期水稻收获是90%籽粒的全熟偏黄。 稻谷水分降到16%以内即可进行机械收获。 收获的稻谷及时晾晒或烘干,水分≤14.5%时,清选除杂,入仓储存。
部分小龙虾达到商品规格(20 g/尾以上)时开始捕捞,用大眼地笼,每天捕大留小,在水稻收割前将小龙虾捕捞完毕。
成虾规格控制在20 g/尾以上。 达到此规格虾就能均衡上市。 在水稻收完后,注水,加注肥,培育虾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