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能力的探究

2022-12-05 10:47熊晓艳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32期
关键词:圆片个数货车

熊晓艳

(合肥市五一小学 安徽合肥 230041)

从教以来,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都不理想,究其原因是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对较为薄弱,对于问题的解决有时无从下手,更谈不上去找解决问题的关键——对应的数量关系。故此,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找准、分析数量关系,是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所在。

一、通过四则运算意义的讲解,找准、分析基本的数量关系

引导学生找准、分析数量关系要把握时机。如在一二年级教授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知识时,笔者就注重让学生在理解四种运算意义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找准、分析数量关系。

在教授初步认识加法、减法运算意义时,笔者创设了有趣的生活情境,指导学生用简短的话说出题意(比如条件和问题)。如:(1)3只小鸡和1只母鸡在找虫吃,一共有多少只鸡?(2)有6位值日生在打扫卫生,走了3位,还剩多少人在打扫卫生?学生通过这些简单的文字理解了所列算式的意义,真正明白了“小鸡只数和母鸡只数加起来是总只数,6位值日生走了3位后的人数就是还剩的人数”。学生由此认识到:加法就是将几个部分加起来,减法就是从整体里减去一部分。学生理解了加减法的意义,明白了数量关系,提炼了解题方法。

又如:(1)教学楼走廊每层都摆放了12盆花,4层楼一共摆了多少盆花?(2)明明用36元买了9本《童话大王》,一本《童话大王》多少元钱?在学生思考后让他们尝试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在学生反馈后教师及时追问:请问你为什么这样列式?你的依据是什么?学生自然而然就会依据乘除法的意义回答问题。即第(1)题表示4个12相加,用乘法计算,列式为12×4;第(2)题表示把36平均分成9等份,列出除法算式就是36÷9,即可求出每本的价钱。

这样,学生在真正领悟四则运算意义的基础上,找到了数量关系,解决了问题。

二、抓住关键词和句,找准、分析数量关系

小学高年级的应用题有的描述字数较多,信息量比较大,试题中的已知条件、问题都隐藏于关键性词和句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找出题目中隐藏的重要条件,在分析关键词、句后,帮助他们清晰地找准、分析数量关系。

如:农民用机器耕地,一台机器6小时耕地36公顷,照这样计算,如果一天工作8小时,这台机器能耕地多少公顷?如果耕地144公顷,它需要几天耕完?题中的关键句“照这样计算”隐含了这台机器每小时耕地的面积是不变的这个“中间问题”,根据数量关系式:每小时耕地面积=一共耕地面积(36公顷)÷耕地时间(6小时)解决了“中间问题”,也就轻松地解决了题中提出的问题。再如:一种玩具小汽车原来每辆75元,六一儿童节活动打折,原来买8辆的钱现在可以多买2辆玩具小汽车。降价后每辆玩具小汽车多少元?题中的关键句“原来买8辆的钱”其实就告诉学生买玩具小汽车所花的总钱数不变,根据数量关系式:原来每辆价钱(75元)×原来买8辆=所花的钱,解决了这个中间问题,求出打折后每辆玩具小汽车的单价就水到渠成了。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准确抓住题中的关键词和句,从已知条件中有序展开思考,分析数量关系,条理清晰地告诉学生首先求什么,其次求什么,最后求什么,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三、勤于动手,“数形结合”,找准、分析数量关系

数学学习时“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通过动手操作模拟、还原问题情境,使题中复杂的数量关系变得形象直观,简单明了,有助于找准、分析数量关系,并能快速、正确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间隔排列”的应用题,学生不易理解。课前笔者让学生准备白色和黑色圆片若干个,指导学生按照“一一间隔排列”的要求依次摆出以下两行圆片:(1)白色开头,白色结尾(2)白色开头,黑色结尾。然后组织同桌之间互相观察、讨论、交流,大家发现:第一种摆法,无论摆几个圆片,白色比黑色的个数总是多一个;第二种摆法则是白色和黑色的个数一样多。这样学生自然就得出在“一一间隔”排列情况下,如果首尾圆片颜色一样时,摆在中间圆片的个数总比摆在两端圆片的个数少一个;首尾圆片颜色不一样时,两种圆片数量相等。在此基础上,笔者让学生按这样的间隔规律排列,每次摆三个白色和两个黑色圆片,再求出白色和黑色圆片。有了第一次操作经验,学生很快摆出圆片,其中一种摆法见图1。

图1

在操作中学生快速发现:只要每种圆片每次间隔排列的个数一样多,当首尾圆片颜色一样时,两端圆片的组数-中间圆片的组数=1;首尾圆片不一样时,那么两端圆片组数相等,根据数量关系式物体个数=组数×每组个数,就能很快地分别求出白色和黑色圆片的个数。这样的实际操作发展了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对学生顺利理解和掌握“间隔排列”这类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及其解答方法提供了形象支撑和理论基础。

图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能帮助学生简单明了地解决数学问题。比如购买商品中的赠送问题:某商场每瓶牛奶卖15元,买4瓶送1瓶,某幼儿园一次买25瓶,需要支付多少元?这种实际问题对于缺乏生活经验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有难度。笔者让学生作图,化抽象为具体,分析、理解数量关系,见图2。

图2

这样学生一眼就能看出:每组圈出的4瓶是要付钱的,5组共25瓶却只要付20瓶的钱,即20×15=300(元)。这样的示图。直观、形象,学生解决问题就简单多了。

行程问题一直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并且题型复杂多样。虽然这类问题跟学生生活联系密切,但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学生不能准确理解题意,问题解决起来有难度。比如某些行程问题中条件较多,并且条件之间关系复杂,无法直接利用计算公式解答。这时依据题意画线段图就是解题的突破口。例如图3,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相距48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3小时后,客车在经过中点后30千米处和货车相遇,请问客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货车呢?

图3

从线段图中,学生一眼就能看出:3小时后客车和货车各自行驶的路程,客车行驶的路程比全程的一半还多30千米,货车行驶的路程比全程的一半少30千米,知道了各自行驶的路程和行驶的时间,根据速度=路程÷时间的数量关系式就较容易解决问题。客车速度为(480÷2+30)÷3=90(千米/时),货车速度为(480÷2-30)÷3=70(千米/时)。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根据题意,在图中先找到两地距离的中点,再根据客车速度大于货车速度的生活实际,标出两辆车3小时后各自行驶的路程,这样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有策略地去指导学生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找准、分析数量关系,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猜你喜欢
圆片个数货车
怎样数出小正方体的个数
等腰三角形个数探索
怎样数出小木块的个数
用圆片摆数
怎样数出小正方体的个数
智能OBU在货车ETC上的应用
货车也便捷之ETC新时代!——看高速公路货车ETC如何实现
拼成一个圆片
小灵通取圆片
推货车里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