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双峰县委 双峰县人民政府
近年来,双峰县坚持把集中育秧作为全县水稻生产稳面积增产量的“压舱石”,围绕培育水稻生产新型主体和种植大户,突出机制推动、政策驱动、示范带动、服务促动,有效解决了当前农村劳动力短缺不能育秧、技术缺乏不会育秧、成本太高不愿育秧等难题,实现了水稻生产稳面积、稳产量、增效益,全县早稻集中育秧面积连年上升,2022年集中育秧19000公顷,同比增长35.7%。
1.强化机制推动,贯通集中育秧责任链一是坚持“三纳入”。将集中育秧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县、乡两级成立工作专班,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将集中育秧纳入绩效考核内容,将其在粮食生产考核中的权重提高到30%;将集中育秧纳入重要督查内容。二是算好“三笔账”。与乡村干部算好“政治账”,从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的高度去推进集中育秧;与生产经营主体算好“效益账”,让群众亲身感受到“小棚改大棚”成本更低、秧苗更壮、产量更高的好处;与部门单位算好“发展账”,把目标统一到发展精细农业上来。三是落实“三同责”。明确县级领导挂乡包片与乡镇同责、乡镇班子成员挂片包村与村同责、农口系统干部挂基地包大户与大户同责。
2.强化政策驱动,激发集中育秧源动力一是整合资金“补”。将商品粮大省奖励资金、统筹用于支持新型经营主体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资金与集中育秧结合起来,对16个大型标准化、规模化集中育秧基地给予大棚建设补贴;对开展集中育秧的双季稻示范片区给予每667平方米50元的种子补贴;对早稻集中育秧示范推广的机抛机插作业继续实施累加补贴;对开展集中育秧服务的主体给予育秧服务补贴。二是严明标准“奖”。对标准化、规模化集中育秧基地在验收合格后每个给予20万~50万元的奖补;对使用叠盘快速催芽齐苗智能密室提供工厂化育秧服务的育秧主体适当给予奖补,30个智能育秧密室每个奖补1万元;对机插、机抛秧示范主体按面积给予适当奖补。明确双季稻直播户不得参与先进评选,双季稻直播区不得享受项目资金支持。三是统筹项目“扶”。将集中育秧主体纳入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示范合作社等项目重点支持对象。
3.强化示范带动,彰显集中育秧新优势一是培育示范主体。在全县种粮大户、农机专业户、农民合作社中确定328个主体开展专业化集中育秧工作,通过“以点带片”的方式带动全县10641名种植户购买育秧服务。二是打造示范基地。筛选符合条件的重点村组和大户,重点打造18个集成技术程度较高的标准化育秧基地。如双峰县向阳红现代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流转水田3.3公顷,建设4个智能育秧大棚,除保障合作社自身133.3公顷大田外,还可服务周边大田近200公顷。三是建设示范片区。通过集中育秧共创建双季稻千亩示范片20个、33.3公顷以上示范片80个,实现了“示范一片、带动一方”的良好效果。
4.强化服务促动,夯实集中育秧硬支撑一是全天候技术指导。组建8个技术指导组,每个组由双峰县农业农村局一名班子成员带队,配备1名高级农艺师、2名技术干部;落实“一点两人”责任制,在每个大型育秧点明确1名行政负责人、1名技术负责人。二是全过程节本增效。推广优良品种,做好早晚稻品种的合理搭配;推广壮秧培育技术,政府采购种衣剂免费发放给集中育秧主体;推广机械育插(抛)秧,实行“抛秧增盘增种”技术和窄行插秧机密植。三是全链条社会服务。建立水稻生产“耕、种、管、收、烘、储”一条龙全流程社会化服务体系,全县共发展浸种催芽服务8000公顷、大棚育秧服务6667公顷、机插机抛服务2667公顷、包管包收服务2000公顷,形成“小棚改大棚、大户带小户”的抱团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