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以下简称思政工作),明确指出思政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红色歌曲(简称红歌)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力量,是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资源。从红歌的思想政治功能出发,分析其对高校思政工作的意义以及目前的应用现状,并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以及大学生三个主体提出建议。
对于红色歌曲的定义,目前学界尚未形成权威概念。就宏观角度而言,“只要是歌颂真善美的歌曲都能算是红歌。”[1]狭义的红歌指“产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76年‘文革’结束之时段的歌曲作品”[2];广义的红歌指“歌颂伟大祖国、中华民族欣欣向荣迅速发展的歌曲作品”[2]。就歌曲类型而言,可将其概括为“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传统革命歌曲,如红军歌曲、抗战歌曲、老革命根据地歌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健康向上的主旋律歌曲”[3]。可以说,红歌产生于中国近代革命进程中,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期间产生的,歌颂革命、建设、改革中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的积极进步的歌曲都属于红色歌曲的范畴。
红色歌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独特的民族性、丰富的思想性以及浓厚的艺术性。鲜明的时代性体现在红色歌曲的创作年代,红歌一般产生并服务于特定的历史时期,是一个时代特殊的精神符号。独特的民族性体现在其所反映的内容围绕着中华民族这个主体,它所反映的爱党爱国、艰苦奋斗等思想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思想性体现在红歌具有深刻的育人功能,不同作品所表现的优秀品质成为无数中华儿女不断进取的精神养料。浓厚的艺术性则体现在歌词内容的积极向上和调式旋律所赋予的艺术表现力,更容易感染人心、引起共情。也正是因为红色歌曲所具备的优秀品质,使得它们在传唱普及的过程中给人以精神的振奋、心灵的触动和情感的共鸣。不仅将党领导下的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宣传和推广,还使广大听众从中汲取涵养、激发爱国热情。
当代大学生具有个性鲜明、热情好动、思想开阔、创新能力突出等特点,书本式的思政教育在实践中的作用发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而,高校思政工作方式有待拓展,将红色歌曲与思政工作融合不失为一种新颖又便捷的方式,其不但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拓展新型工作方式,还有利于赓续红色血脉。
红色歌曲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教育性,是一种独特的思政教育资源。例如《黄河大合唱》,由光未然先生于1938年作词,冼星海先生于1939年作曲,并在1941年进行加工整理。从创作时间上来看,1938年到1941年正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广大人民群众在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下饱受灾难。这首歌曲立足于此时代背景,将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群众的痛苦生活,痛斥了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蛮横,讴歌了中华儿女不畏艰险、坚强不屈的民族品格。通过对这支歌曲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社会现状,激发爱国热情,使思想政治教育如盐入水、有味无痕。
高校开展思政工作的方式,通常以理论学习、主题班会、谈心谈话、专题讲座等方式进行,这些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给学生的印象不够深刻。有条件的高校还会以基地观摩、集体观影、团辅活动等形式开展教育,这种实践类的方式更加容易被学生所接受,相较于前者,后者的育人实效更佳。而红色歌曲的学习和研究是一种双边式的教育手段,既可用课堂形式组织,又可用实践方式开展,拓展了思政教育方式,不但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还有利于道德认识与审美认知的相互促进。
红色歌曲表现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其所蕴含的红色精神永远是催人奋发、使人向前的源泉动力。新中国成立以前,红歌多表现革命战争年代体现出的大无畏的爱国牺牲精神,如长征精神、抗战精神等。例如《义勇军进行曲》,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义勇军英勇抗敌的形象与精神,现在听来都使人备受鼓舞。新中国成立初期,红歌的表现内容以歌颂新中国、歌颂党、歌颂家乡为主。歌曲《我的祖国》描写了家乡辽阔秀丽的风光,并赞扬了志愿军对家乡、祖国的热爱之情。改革开放以来,时代的快速发展使得红歌的类型更加多元化,并具有了新的语言风格和音乐特色,代表性的有《我的中国心》《八荣八耻歌》等。如今,中国的发展步入新时代,红歌所表现的内容也聚焦于中国梦的实现,《共筑中国梦》《灯火里的中国》等作品无不体现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所具备的时代性、民族性、群众性的特点。因此,学习和研究红色歌曲,不但有利于作品本身的保存,更有利于红色血脉的赓续,有利于实现“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4]26的美好愿景。
红色歌曲融入高校思政工作以来,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和好评,在实际工作中,主要通过红色歌曲融入思政课程、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及配强专业队伍等手段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学校红歌育人机制不健全、思政教育工作者音乐素养不高、学生主观能动性缺乏等诸多不足。
一是利用思政课程使工作“强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了课堂教学对做好高校思政工作的主渠道作用,并要求高校思政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4]277。思政课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将红色歌曲作为学习素材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思政课程中。以欣赏、演唱、交流等多种方式,向学生讲述歌曲描写的历史故事、塑造的音乐形象,并对红歌作品脉络进行梳理。理论讲解与红歌欣赏相结合的方式体现了德育与美育的有效融合,这种教学方式,增强了思政课程的生动性,给予了学生情景化的学习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同时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并从中汲取奋斗力量,厚植爱国情怀,树立理想信念。
二是开展第二课堂使工作“亮起来”。第二课堂是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红色歌曲常常被运用于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各高校通常选择重大节日或纪念日开展红歌宣传活动。如,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青春为祖国歌唱”高校师生网络拉歌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拉开帷幕,《歌唱祖国》《延安颂》《让我们荡起双桨》等经典红色歌曲在全国30个省市的2000多所高校唱响。2021年,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培训基地合作联盟组织开展了“百城百校百万师生喜迎建党100周年”红色歌曲接力活动,此次活动覆盖了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山西金融职业学院等百所职业类高等院校。各高校也纷纷举行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合唱比赛、“青春向党”大学生校园网络歌手大赛等。此外,部分高校还成立了音乐社团,自发组织红色歌曲宣传学习活动等。第二课堂的有效开展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有效有段,帮助学生在实践中锤炼品德修为,提升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三是配强专业队伍使工作“实起来”。此处的专业队伍主要指高校音乐教师和音乐专业的学生,部分院校设置有音乐专业,有利于红色歌曲在校园范围内的进一步推广。音乐专业的师生在长期接受专业训练的过程中,对红色歌曲有着较为全面的掌握,承担着演绎、改编和创作红歌的任务。他们在红歌育人的实践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红色歌曲的倡导者、传播者和践行者。从《我爱你,中国》《十送红军》等经典老歌,到《明天会更好》《党旗飘扬的方向》等时代新作,从独唱、合唱等传统的演唱方式,到情景剧、手语、Rap等多种方式的演绎呈现,用丰富的红歌作品、多样的表现形式吹响了时代的号角,营造了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实现了“弦歌不辍育新人”的育人效果。
一是学校红歌育人激励机制亟待完善。目前,学生对红色歌曲的学习整体上呈现出片段化、零散化的特点。一方面,部分高校尚未将音乐课纳入课程体系,红歌缺少主要传播途径,学生缺乏学习红歌的专门环境。在有限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学生学习红歌的数量、类型较少。另一方面,宣传红歌的形式、手段较为单一,没有利用好校园在线、网络平台等新媒体新技术的影响力和传播功能,红色歌曲德育与美育双重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学校红歌育人的激励机制、保障体系和制度规划亟待完善。
二是思政教育工作者音乐素养有待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者所学专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居多,对红色歌曲没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在思想上,对红色歌曲不够重视,往往只将其看作是丰富校园生活的“催化剂”,忽视了红歌具体内容的呈现,没有及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红歌。在技能上,认为自己的音乐素养、演唱技艺不够高,因而无法将红色歌曲渗透到日常思政教育工作中,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较少,使得红歌的学习与运用未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思政工作者的音乐素养有待提升,实施范围尚待扩展。
三是学生学习红歌的积极性亟须挖掘。如今的大学生大多是“00后”,有的对红歌比较陌生。同时,其思想意识从小就受到流行音乐、外来音乐的影响,认为流行音乐、摇滚音乐等音乐风格充满激情,符合年轻人的身份,而对红歌比较漠视,认为它们是父辈那个年代的“过时音乐”,其节奏旋律平直无趣、缺乏美感,甚至出现“红歌无用论”的现象,对红色歌曲持排斥态度。在校园活动中,学生通常以“快餐式”“被动式”“填鸭式”的方式在短时间内对红色歌曲进行学习,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仅对旋律进行粗略掌握,对歌词内容进行机械记忆,而忽视了其所蕴含的历史故事和精神内涵,学习红歌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都亟须进一步挖掘和提高。
红色歌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实际运用效果,需要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多方发力,推动红歌入课、入脑、入心,使红歌教育覆盖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红歌正在面临“听众群体流失、市场认知度低”[5]的发展困境。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主阵地,应当自觉承担起宣传红色歌曲的任务,积极思考“如何利用红色歌曲进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6]等问题,建立红歌育人长效机制。
第一,设置相应的公共课、选修课,把握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功能,配齐配强音乐教师,营造红歌学习的专门环境,形成“德育+美育”协同效应,增强工作的实效性。第二,学校各职能部门要与思政教育工作者同向同行,形成红歌育人合力,积极发挥各自的职能,将红色歌曲充分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例如组建音乐社团、利用好“一二·九”学生歌咏比赛、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增强工作的感染性。第三,运用校园广播、红色音乐主题网站等融媒体让工作“活起来”,将红歌进行数字化、网络化的宣传,“把微媒体的感染力转化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7],切实增强工作的时代感。高校要进一步丰富红歌教育资源,构建红歌育人主阵地,使广大学生在学习红歌的过程中提高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以“德育”促进“美育”,推动落实“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红歌具有丰富的思政教育因素和功能,但其并不只是一种“催化剂”,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活教材”。因此,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深化对红歌的认知和理解,主动提高音乐素养。在工作中主动与音乐教师交流学习,抑或参加音乐专业培训,通过接触作品、聆听音乐、分析内容等来掌握基本的红歌作品,自觉以红歌为工作载体,向广大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非音乐专业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在对作品进行基本掌握后,应当遵循“内容重于形式”“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对红歌表现内容进行讲解分析,使学生对作品进行全面了解,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聆听和演唱。具有音乐专业知识或音乐才能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在此基础上还应当完成教学示范、实践演绎以及作品展示等任务,做到以点带面,促进高校形成浓厚的红歌育人氛围,充分发挥红歌育人主导作用。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应当首先从思想上明确自己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身份,转变思想意识,正确看待红色歌曲。尝试欣赏和学习红歌作品,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挖掘其中的思想内涵,感受其所具有的育人意义和艺术价值,占领红歌育人主体地位。有音乐才能的同学可以在现有作品上进行改编或者重新创作,例如在现有曲调上填入符合当今时代发展的歌词,赋予红色歌曲新的生命力和表现力等。再如,将红色歌曲以音乐剧、接力唱等形式进行展演,在实践中践行红色精神,扩大其影响力和感召力。此外,大学生是构成社会的重要群体,其思想行为也深受社会发展、社会风气的影响。因此,社会方面也要建立相应的保障体系,这对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政工作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宣传、文化部门以及艺术团体等应当主动作为,构建红歌文化服务体系。例如,建立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项目,定期举办红歌宣传推广活动,在公共场所滚动播放红色歌曲,“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4]339-340
综上所述,红色歌曲是高校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重要载体,丰富和优化了思政教育的内容素材及理论体系,增强了思政工作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将当代大学生善于实践的优势得以发挥,使他们在学习红色歌曲过程中了解历史、感受历史、铭记历史,自觉将个人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结合在一起,成为有责任、敢担当的时代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