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红霞
(东南大学 成贤学院,江苏南京 210088)
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高达909万,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对经济产生一定影响,毕业生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既是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帮助学生获取创新创业素养、提升社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亨利·埃茨科维兹(Henry Etzkowit)提出了三螺旋理论,三螺旋理论认为高校、政府与企业组成了知识经济社会内部创新制度环境的三大要素,三者之间根据市场要求相互联结,形成了三种力量交叉影响的动态化的三螺旋关系[1-3]。
在三螺旋理论视域下,“政—校—企”的功能既各自独立又互相渗透[4-6]。三螺旋模型运转的基础是高校的学术研究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研发成果转化能力。政府作为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主体,承担着管理公共事务、制定公共政策、资源配置等职能,是区域创新领域的直接支持者。企业是区域创新的受益者,直接推动区域创新,对创新型人才需求旺盛。“政—校—企”三大主体相互独立、融合又不断渗透,继而产生协同创新效应。“政—校—企”各司其职,协同作用,不断强化三螺旋的结构和功能,形成持续创新机制。东南大学成贤学院主动对接太仓德资企业人才需求,与太仓市政府、太仓德企、德国双元制应用技术大学四方合作,吸收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优势,结合苏州太仓市本土德资企业的人才需求,共同探索启动中德合作太仓双元制本科人才项目。该项目以三螺旋理论为指导,建立了政府支持、行业指导、校企双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层次技术创新型人才。
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尚未形成合作共享机制。高校内部资源零散、整合力度不够,各二级学院、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不够,缺乏“双创”教育环境和氛围。高校之间校际资源整合不够,创新创业师资、基地、项目等可共享性资源缺乏政策扶持。“政—校—企”三方的“政策链”“专业链”“技术链”结构松散,各自为政,尚未形成立体化、全方位的资源共享系统。
多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还停留在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组织创业培训、开展创新创业大赛等传统模式上,缺乏政校企全方位融合的协同育人模式。受到疫情常态化影响,高校、政府、企业、行业资源交流不足,创业教育机制未与时俱进、创新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都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参与、合作、开放、共赢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尚未建立。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为主的高校主要通过校办企业、校企合作等实现了部分社会生产;企业内部的教育培训和与技术研发在科研成果链条实现了“内循环”;政府的指导服务功能也逐渐凸显。但“政—校—企”三方之间合作的主体结构松散,交流不足。
“开设一门创业课程、打造一个创业街区、增添一些创业设备、创建一个创业园区”的传统创业教育模式依然存在,究其根源,在于过多重视工具理性主义而忽视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融合应以人的全面发展观为指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创新精神,发挥学生个体特长,积极开发学生创新潜能。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政—校—企”多元协同的开放系统,应积极整合企业、行业、社会、政府优质资源,发挥三螺旋理论的创新引领作用,打破壁垒,释放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活力。基于对人才培养的共同需求,太仓双元制本科人才项目探索了政府、高校、行业、企业深度融合机制,“政府支持、行业指导、校企双主体”的协同育人模式,高校、政府、企业各方在实践基础上找到了利益共同点,是中德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培养适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成功案例。
在三螺旋理论模型中,“政—校—企”三方主体在功能集聚过程中随动态优化而实现系统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完成由理论指导转向实践指导的飞跃。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创造能力的提升和创业潜力的激发,来源于社会实践的延伸。高校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只有建立“从做中学、做学结合、以学促做,知行合一”的实践导向教育培养体系,才能真正发挥“政—校—企”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效应。
在三螺旋理论视域下,政府应优化顶层设计,科学地设定“政—校—企”三方主体的角色,明确三方功能,充分发挥三方的协同效应。政府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政策顶层设计,优化创新创业环境;高校设计并执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机制、路径,企业负责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和高水平的培训资源。中德合作太仓双元制本科项目通过实施“政—校—企”产教深度融合,协同合作模式,实现了校企合作互利共赢,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三螺旋结构作为一种松散的联盟型组织,只有不断强化并充分发挥三螺旋模型的内生驱动力,才能更好地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创新。
(1)以专业教育为依托。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应该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制定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标准,执行明确又可操作的分类实施与衡量细则,把创新创业理念融入专业教育范畴,依托专业教育规律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充分挖掘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单元,结合课程思政元素,有效支撑学生创新创业实践。
(2)以服务为支撑。以优质服务为支撑,企业积极发挥主体作用,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实训场所、实训平台、实践基地,配备高水平实训导师,基于技术优势提供专业技能培训服务;政府基于政策优势提供公共服务,高校基于专业优势提供技术服务,“政—校—企”三方以服务为支撑,助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3)以各类创新创业项目为载体。高校积极挖掘校内外资源,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创新创业项目,“政—校—企”三方联动,提供智力技术支持、提供市场需求信息和公共政策服务,以各级各类创新创业项目为载体,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双创”能力。
中德合作太仓双元制本科项目实行高校教师—产业专家双导师团队,校企共同指导学生实践、学科技能竞赛、大学生创新计划、协助企业申报各类课题项目,深化产学研合作,积极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意识培养。高校应积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扎实推进教学内容创新,将创业意识培养与能力提升训练作为重要指标,融入专业教学的内容中。建立跨院系、跨学科专业的交叉培养机制,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2)知识普及。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高校的通识课程平台和专业课程平台。积极挖掘“政—校—企”各方的资源优势,参与政府培训项目,依托企业培训资源,改进创业指导服务,普及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开展实务操作培训。
(3)实践体验。高校积极依托政府、行业、企业、地方等社会资源,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实习实践基地,利用企业真题真做,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推行体验式、参与式教学,在实践体验中积极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中德合作太仓双元制本科项目以培养学生的技术管理与创新能力为导向,在教学内容上根据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需要适时整合调整,打造校内外两大实践教学平台,将实习项目融入教学过程,把工匠精神的培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融知识、能力、实践于一体,三者相辅相成,着力培养学生工程创新能力。
(1)知识空间平台。积极利用“互联网+”丰富创新创业知识内容,拓展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等网络课程平台,补充专业教学内容和“双创”教育体系。“政—校—企”三方合作搭建互联网平台,依托各方优势资源,共同做好课程开发,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
(2)创客空间平台。高校可依托省、市、区各级创客空间,依托企业实习实训项目,利用社会投资基金,政府设立创业基金,开展创业实践。依托互联网技术,建设线上线下融合的创客空间平台,吸引社会创客入驻,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
(3)孵化空间平台。突出市场导向,依托孵化空间平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简化和整合登记手续,为创业者提供便捷服务;积极完善创业投融资机制,统筹运用政府企业行业等平台资源,解决资本难题;进一步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加强对先进典型的宣传,举办创业沙龙、培训、竞赛等活动,努力激发全社会的创业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