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邵武市实验小学 林凤梅
阅读使人博学,阅读使人睿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以整本书阅读为导向进行教学引导,充分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带领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掌握阅读方法、提升阅读素养。为取得良好的教育实施效果,笔者尝试以三遍阅读法为策略进行整本书阅读引领,带领学生在整本书阅读参与中凭借初读、精读、品读三个步骤顺利完成整本书的多次阅读,达成对文学作品的认知和知识掌握。在教师的积极引领和学生的认真参与中,每一本书的阅读都将为学生带来知识的拓展和精神品质的洗礼,引领学生在浩瀚无垠的书海中获得进步和成长。最终,学生将在三遍阅读法的应用中顺利完成整本书阅读,并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本文将以《三国演义》为整本书阅读素材进行分析探索。
初读是三遍阅读法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步骤。在初读中,学生可以从整本书当中获取有效信息——字词、语句的经典内容,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系统,也能够借助精彩的书籍内容引领学生感受自主阅读带来的快乐。
对很多小学生而言,整本书阅读具备一定难度。为了减少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教师需在初读中进行教育引导:教师可以结合文学作品《三国演义》进行封面和扉页展示,引领学生观看作品的目录。在作品的目录观察中,学生能够初步把握文学作品的字数、章节以及主要内容。同时,凭借观看言简意赅的目录,学生将建立阅读兴趣、做好阅读准备,为后续的阅读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教师在引领学生阅读《三国演义》这本书的时候,在课堂上展示了一本《三国演义》的书。看着厚厚的小说,学生有些“紧张”。教师拿出这本书询问学生是否看过这本小说,有的学生表示自己没有看过,有的学生表示这是自己爸爸最喜欢的书,还有的学生表示虽然没看过,但是很想看。教师表示这本书非常有意思,并展示书籍的目录,邀请学生欣赏。教师将这本书的目录展示在多媒体大屏幕上,请学生观看“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等目录内容。在学生看时,教师提出自己的问题:“知不知道桃园三结义指的是谁?黄巾英雄又是谁?何国舅是谁?张翼德是谁?”学生被一连串的问题问得好奇心高涨,十分兴奋地表示自己回去就要阅读这本书,看看这个目录上说的究竟都是谁,究竟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教师赞赏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表示最近这2~3 周的时间,大家可以进行第一遍阅读,鼓励学生在第一遍阅读后再回头看一看目录,看是否能解决今天提出的小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建立了强烈的阅读兴趣,主动投入后续的初读阅读实践当中。
在教师顺利完成整本书初步介绍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阅读。同时,教师需详细教授学生初步阅读的基本方法: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使用铅笔在文章中进行勾画,对于不认识的字词以及学生觉得表现优美的语句可以使用圆圈和波浪线进行勾画。这种趣味化的初步阅读探索,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主动性,还能够促使学生始终保持注意力的集中,顺利完成文学作品的初步阅读。更为重要的是,在学生的重难点字词与优美语句勾画中学生也将顺利完成文学积累。例如,教师要求学生在《三国演义》的第一遍初读中,一边读一边使用铅笔进行勾画。勾画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文章中学生不认识的重难点字词以及学生觉得表达优美、充满趣味的语句和段落。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学生每天放学后都积极拿着《三国演义》进行阅读,还经常使用微信群上传阅读照片的形式向教师汇报自己的阅读成果。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学生的阅读反馈,教师发现有很多学生不仅能够顺利完成《三国演义》的初步阅读,还能够以每周为单位及时将自己收集到的重难点字词和经典语句进行积累,记录在自己的摘抄本上。经过2~3周的时间,陆续有学生向教师汇报,表示自己已经完成了《三国演义》的初步阅读,并表示这本书太有意思了,每一个人物都非常鲜活有趣。教师肯定了学生的看法和见解,赞赏了学生日常的文学积累收获。由此可见,三遍阅读中的初读引领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使学生以兴致满满的状态投入《三国演义》的阅读中,并在阅读完成后实现书籍内容的认知、积累丰富多样的文学素材。
在整本书阅读的第二篇阅读中,教师需引领学生进行文本精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为了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教师需针对整本书设置问题,引领学生以问题为基础进行分析和探索。
教师提出问题并不是为了难倒学生,而是为了引领学生顺利参与第二遍阅读,帮助学生寻找精读的阅读方向。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完成第二遍精读参与,教师需针对整本书阅读提出问题,这些问题不仅要结合学生的能力进行设定,还要与《三国演义》这本书密切相关。因此,伴随着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将找到准确的阅读方向,且能够跟随问题去思考、带着问题去阅读。学生将伴随问题一边进行深入阅读,一边精细化寻找问题的答案。最终,学生将以正确的方向和技巧完成精读,且在此过程中顺利完成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例如,在邀请学生进行第二遍《三国演义》的阅读之前,教师召开了一个阅读班会,并且向学生展示了与第二遍阅读相关的诸个问题,其中主要包含:“三国演义这本书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其主要人物是?故事主要发生在哪几个国家之间?整本书令你印象最为深刻的故事是哪一章节?魏、蜀、吴这三个国家各自有哪些代表人物?你能否说一说这些人物各自的特点?”这些问题一经提出,学生已经开始在课堂上叽叽喳喳地讨论了。教师伸出一只手指放在嘴前,要求学生保持安静,告知学生不管大家是否能够找出几个问题的答案,都需要进行第二遍精读,并要求学生在参与第二遍精读过程中跟随教师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尝试在完成第二遍整本书阅读之后,对每一个问题答案进行有效梳理。在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帮助下,学生不仅找到了第二遍阅读的明确方向,还能够积极结合这些有趣的问题进行深入阅读。由此可见,教师提出的问题对学生是一种启迪和引领,能够使学生目的明确地进行第二遍阅读,促使学生深入完成问题的分析和探索,实现对整本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在第二遍阅读当中,学生将积极随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能够在自己的阅读基础上进行问题探索。第二遍精读的顺利完成能够为学生建立阅读自信,使学生积极将自己在阅读参与中的问题探索成果进行总结和提炼,继而针对每一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进一步强化对《三国演义》的深入阅读,还能够提升自己的阅读技巧和能力,充分抒发和表达自己对《三国演义》相关问题的观点和看法。最终,学生不仅凭借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积极探索,而且能够结合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收获完成问题的答案阐述。例如,在学生进行第二遍精读过程中,教师发现经常有学生在课间结合《三国演义》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探讨;还有的学生积极与教师进行互动讨论,希望从教师这里获得问题的答案。每次教师都会微笑着“卖关子”,要求学生先阅读,并鼓励学生在阅读完成后再进行问题的梳理。在学生陆续顺利完成第二遍阅读之后,教师引领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集中探讨。通过问题的梳理,学生结合教师提出的问题,在课堂上积极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三国演义》这本小说是源于历史真实事件,经过虚实结合的艺术化处理得出的,这个故事主要发生在东汉末年,结束于西晋统一之后。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结合自己的阅读收获,说出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以及自己最感兴趣的人物,并能够如数家珍地说出魏、蜀、吴三国各个官员、将领等代表人物的特征。在第二遍精读阅读完成后的整本书汇报中,每一个学生都滔滔不绝地诉说着自己对于问题的见解,共同营造出愉快的阅读探讨氛围。由此可见,只要引导得当,学生不仅能够随着问题找到明确的精读方向,也能够在问题的思考与探索中明确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学生在第二遍精读中实现了阅读能力的提升和强化,并在此过程中深入感受到了阅读整本书带来的成就感和愉悦。
在第三遍阅读引领中,教师需带领学生进行整本书品读。所谓品读,就是在读懂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探索文学作品的品质和思想,促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和美感。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合作分析、拓展延伸等手段实施引导,充分发挥整本书阅读教育的价值和力量。
在第三遍阅读中,教师可以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分析,鼓励学生在完成第三遍阅读后互动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此时,教师需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阅读探讨氛围,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充分抒发,而不应该借助条条框框限制学生的思考能力。这样做,每一个学生的眼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三国演义》,而学生也能够凭借合作分析交流思想、拓展眼界,有效达成《三国演义》思想、情感、品质的深入总结和凝练。例如,在第三遍阅读中,教师要求学生先自主完成,然后鼓励学生在阅读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分析,说一说三国演义这本小说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同时,教师要求每一个小组出具一份阅读报告,详细记录本小组获得结论的过程。通过查看学生第三遍阅读完成后的小组阅读报告,教师发现每一个小组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认真完成了第三遍阅读,且积极在合作探讨中说出自己对《三国演义》整本书的看法。有的学生表示这本书不仅展示出割据混战对于老百姓的伤害,也展示出封建制度的落后与腐朽;有的学生表示这本书展示出了每一个人的才华,也使自己意识到看人不能只看一面,而应全面了解;还有的学生表示,这本小说的阅读使自己深入感受到了没有见识过的历史,只有认真学习历史,才能够指导未来。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在合作探索中发表自己在第三遍阅读完成后的阅读收获,针对自己的理解总结小说的思想与情感。最后,笔者结合学生小组的阅读报告进行了点评和梳理,并肯定了学生在三遍阅读法应用中的收获和成长。
在教师引领学生顺利完成第三遍品读之后,教师可以借助拓展延伸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凭借三遍阅读法顺利完成整本书籍的阅读和欣赏,也能够在此过程中借助教师的延伸实现个人眼界的开拓,实现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完善文学作品的深入把握。更为重要的是,教师的延伸拓展是对整本书阅读的总结,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阅读自信,促使学生在未来的整本书阅读中积极踊跃地参与,凭借三遍阅读法取得理想的阅读效果。例如,随着学生三遍阅读法的有效应用,学生能够从字词、语句、相关问题以及思想品质等方向实现《三国演义》的全面把握。在整本书阅读总结中,笔者不仅肯定了学生的成长进步,还赞赏了学生在三面阅读法应用中取得的收获。更为重要的是,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把握能力,笔者还凭借延伸拓展展示了《三国演义》中容易被学生忽略的知识。笔者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了《三国演义》中丰富多样的成语,比如望梅止渴、割发代首、单刀赴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还展示了《三国演义》当中的歇后语,比如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等,为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增添色彩与趣味。经过笔者的延伸拓展,学生在总结活动中随着这些趣味十足的拓展内容哈哈大笑,不仅进一步实现了对《三国演义》的深入把握,感受到阅读历史小说背后的趣味,也促使学生进一步强化了整本书阅读的参与兴趣,为学生的后续阅读参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笔者的精心引领,每一个学生都在三遍阅读法的应用中实现了《三国演义》的全面阅读和把握,且在阅读体验中凭借笔者的延伸拓展实现了小说内涵与知识的把握,形成良好的整本书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三国演义》中既包含谋略,也包含真挚的品质和情感。小学语文教师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将文学作品中的高尚品质和情感融入学生的价值观念当中,可以尝试借助三遍阅读法进行有效引导,帮助学生提高整本书阅读的参与积极性,促使学生凭借初读掌握整本书大意、借助精读完成阅读问题的探究、凭借品读达成整本书思想与品质的深入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