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瑜
(中共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委员会党校,太原 030053)
当前,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使红色资源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加油站”和“推进器”。要把红色资源融入党建引领、育人环境、生活园区,发挥其熏陶、感染、浸润的作用,引领大学生正本清源、固本培元。要发挥党支部的引领作用,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党建的重要内容,以党建品牌化创建为引领,结合开展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校教育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其能够对党员进行理论知识的教育及党性的教育,这两项内容也是党校教育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党校在开展相关工作时,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知识的教育及党性的教育,只有这样,党校工作才不会偏向,党校教育才不会落空。只有如此,党校才能够更好地承担起各项任务,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对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学习党的精神,更好地服务于党的事业,把握方向,严格落实主业主课的内容要求。在党校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必须明确党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并且在教育工作中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党校姓党,是党校工作的根本原则,也是做好党校工作的根本遵循。”在相关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必须将党的特色、党的旗帜展现出来,充分发挥出党的作用。
党校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优秀的党员干部,使其能够充分地认识到与中国共产党相关的知识内容,学习党的精神,因此党校承担着为领导干部“补钙壮骨”、立根固本的重要任务,在党校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必须让党员们充分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内容,不断提高党员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辩证能力、决策能力、掌控全局的能力。同时,还必须重视党的理论知识教育工作及党性的教育工作,全面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对各种理论、各种问题的研究力度,对党员干部存在的重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历史、实践给出相应的答案,使学员们能够做到“视而使之明,听而使之聪,思而使之正”。
要强化师资力量,切实加强主业主课的能力建设。在党校工作中,教学是中心,科研是基础,咨询是支撑,党校的职责要通过高水平的教学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广大教师在党性修养上要更加严格,在作风学风上要更加过硬,成为爱党、言党、忧党、为党的坚强力量。”党校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同时严格加强党性的锻炼,为党员们做好表率,从而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调动党员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施教者,党校教师担负着向广大学员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职责。党校教师的专业能力、综合素养、责任感、知识储备等各个方面都会对党校教育工作的质量产生成一定的影响,与党校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必须对党校教师进行严格的管理,不断提高教师的能力。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党校教师必须对党有充分的认识,并保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开展教育工作,积极地引导党员。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红色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着力把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中,能够有效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实效性。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必须不断挖掘更多的红色资源,并将红色资源充分地应用在教育工作中,从而让学生们对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学习党的精神。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了解党的历史,学习党的精神,促进党的建设与发展,使党员们能够更好地为党、为人民服务。要赓续“红色血脉”,践行立德树人。中国共产党经过百年的奋斗历程,沉淀出红色资源,是我国实际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对大学生进行党史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有效利用红色资源,使大学生们能够充分学习党的相关知识,体会党发展的艰辛,学习党的精神,培养大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时使大学生们能够尊重历史、尊重党。
(1)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全面贯彻红色资源,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与党史学习教育相关的制度与体系,通过红色资源的应用,培养大学生们的爱国精神,提高大学生们的修养,为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2)要打造“红色熔炉”激活思政元素。红色资源是我国百年来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重要资源,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红色资源与党史学习教育融合的关键,在于将红色资源融入“思政熔炉”中,发挥其“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让大学生在看、听、思、悟、行中感受红色资源的魅力,让党史学习教育更有引领力、感染力、穿透力、影响力。
(3)要加强课程建设“主战场”,将红色资源有机融入思政课、专业课、通识教育课和创新创业教育课,推进红色资源进课程、进教材、进头脑,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让红色资源在新时代育人中焕发新活力。
(4)要夯实课堂教学“主渠道”,将红色资源充分应用于教学工作中,不断创新党史教学的方法,不断为党史学习教育“提趣增味”。
(5)要开拓实践活动“主阵地”,组织瞻仰革命遗址,参观红色旅游景点、革命博物馆和纪念馆,学习革命英烈的事迹,通过实地查看、亲身体验、志愿服务等形式,打造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景舞台”,让大学生在触摸红色资源中感受“红色记忆”。
(6)要占领网络媒体“主平台”,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和新媒体传播形式,让更多的红色资源“活”起来。为了能够充分地将红色资源融合于大学生的党史教育工作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领导能力,促进党史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在新媒体时代,党校必须结合实际情况聘用专业教师,对不同的科目进行教学,形成技术能力较强的、综合素养较高的教师团队。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创新,灵活运用主业主课的有效方法,同时对教学的方法及教学的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以此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要突出理论教育,以理论教育引领和带动党性教育和知识教育,使学员通过党校教育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坚持优良的思想作风,掌握过硬的业务本领。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级干部的岗位职责开展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要贴近基层、贴近工作、贴近实际。同时,党校教学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牢牢把握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重在解决当前党员干部思想和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把“灌输式”和“启发式”“研讨式”等教学方式结合起来,使理论教育入脑入心。在党性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技术和方法,开展情景式教学,还原历史的真实场景,辅以生动的语言表达,多管齐下增强教学感染力,使学员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启发思维,从而有效地提升党性教育效果。
学生党建教育是新时代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该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必须对教师严格要求,要求教师阅读原著,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同时,还应要求教师充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另外,还需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育水平,从而提高党史教育的质量。除此之外,必须对党校、党史教育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理,加强对教师的监管,提高对教师的要求,保证党史教育工作顺利进行,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党校教育工作必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不断地创新教育方法,利用各种教学平台、多媒体等。例如,通过多媒体的应用让党员观看与党相关的视频,充分调动学员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员们更加直接、清晰地了解与党相关的各种知识内容,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当前,对领导干部开展的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效果检查、监督、评估还缺乏权威、统一的定性、定量规定和标准。一方面,党校必须坚持从严治校,加强对学员的管理,严把学习成果质量关,督促广大学员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另一方面,党委和组织部门必须对党员领导干部在党校学习的成果进行检验,并将检验的结果作为选拔的重要指标。要将学习效果与干部选拔任用结合起来,强化广大学员对党校主业主课重要性的认识,促使学员增强理论学习的内生动力,自觉进行党性锻炼,充分利用党校这个阵地、熔炉,锻造成长为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要改变“重培训、轻评估”的现象,完善评估方式和评估指标,建立健全评估评价机制,切实发挥评估在党校教学中的指挥棒作用。
党校是党委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党校的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要的指导思想,将该思想全面贯彻于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在党史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党的理论知识的教育及党性的教育,旨在提高学员们的综合素养,全面的认识与了解党相关的重要内容,促进党的各项工作更好的开展,推动党更好的建设与发展。除此之外,在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必须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学工作,使得学员们能够深入的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意识到该思想的重要性,明确主要蕴含的深刻含义。
在新媒体背景下,在党校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必须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对教学的方法、教学的模式等进行不断的创新。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基础,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研究,规划相应的科研项目。要积极主动地与其他的相关研究机构进行交流与沟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人员参与培训等工作。要积极引进干部人才,并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并不断完善相关的各项制度,对教育工作进行合理的规划,健全教师考核制度与体系,同时对教师的选聘方法及标准进行合理的规划,以此保证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养,建立专业的教师团队,促进教育工作顺利开展,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果。要实现各种数据的资源共享,并加强对党校办学质量的检测与评估,使得党校在实际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更加规范、合理,提高党史教学工作的质量与水平。
新媒体时代,红色文化是开展新时代大学生党性教育的优质资源。红色文化丰富了大学生党性教育的内容,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无论是红色旧址、红色文物等物质层面的红色文化,还是红船精神、苏区精神等精神层面的红色文化,都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立场、顽强意志、光荣传统、优良作风和远大理想,彰显着党领导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文化密码。这些文化因子为新时代大学生提升党性修养、升华理想信念、传承优良传统提供了鲜活的内容。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党校在实际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能够促进党校相关工作顺利开展,必须不断探索,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优化全省党校系统。
创新党建教育是新媒体环境下党校的重要工作,党性教育是中国共产党人自我革命、自我净化、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对永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具有重要作用。新时代的大学生作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接力者,加强其党性教育十分必要。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创造的先进文化,凝聚了党的奋斗历程,凝结了党的建设经验,蕴含了党的优良作风。因此,应充分利用红色文化助力新时代的大学生党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