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曾赵园理水艺术探究

2022-12-04 02:11顾津珠张迪妮
现代园艺 2022年22期
关键词:水景造园古典

顾津珠,张迪妮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张家口 075000)

1 理水的概念及曾赵园的历史背景

理水意为治水,理水手法是指古典园林中水景营造的方法,现在也将理水称为水景设计。在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中尤为重视对水的营造,造园者通过不同形式的水形与山石营造景观,从而构成优美画卷,就如古人常说的“山得水活,水得山媚。”在早期的园林景观中,人们重视对水功能的追求,特别是作为植物灌溉和供水。在满足了必要的生活需求后,水的美学特征逐渐发展,人们将水的声音、光影及物理形态应用到园林营造上。因此,理水艺术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中国古典园林素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美称,而我国私家园林的范例是苏州园林,其中常熟曾赵园作为江南著名的古典园林,更是将江南园林小而精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曾赵园由曾园和赵园组成,占地面积约2hm2。园内景色迷人,因其巧妙借助常熟虞山的优美景致,而使往来游人恍若身处如诗如画的画卷中。曾园是清末才子曾朴的旧居,又称曾家花园。而赵园与曾园相互依靠,也是“小辋川”的部分遗址,到了清代,又因是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的居所,因此得名“赵园”。曾赵园内依山傍水,体现出了园林因地制宜、步移景异的绝妙造园手法。由于曾赵园的地理位置,园内水面相对较宽。因此园林要素以水面为中心,建筑集合成群[1],体现了曾赵园独特的布局。

2 曾赵园理水手法

2.1 水的审美特性

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资源,有着较强的可塑性和表现力,同时亲水活动也倍受人们重视。因此,水不仅是生活所需,也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审美特性上主要分为以下3 个方面。

2.1.1 水形之美。“水随器而成其形”,古典园林中对水形、岸畔的设计尤为重视。园林理水形态以效仿大自然的江、河、湖、海等形象为主[2]。不同的水形取决于水面的开合变化,以形成不同的水体形态。如点状水体是动态的,使人感到活泼;线状水体富有韵律美与方向感;而面状水体给人一种平静的感觉。

曾赵园水景错落有致,本取自于园外活水,如今内外已断裂,园内形成了独立的水域体系,主要聚集在东西两侧。从鸟瞰图看去,园中的水体形态比较丰富,呈现出不规则的自由式,显示出参差错落的自然美感(见图1)。园内水形就像古代文人豪客兴致所至而写的狂草,从东西两侧的宽广到“涵虚天境”处弯弯绕绕的汇聚,无不体现出曾赵园理水艺术的精妙。小面积的点状水体、大面积的面状水体及流水潺潺的线状水体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蜿蜒曲折的水体形态。如赵园西侧的不碍云山亭,通过蜿蜒不断的水廊塑造水形,达到山水各半的效果。

2.1.2 水色之美。水既是无色透明的,亦是色彩缤纷的。在阳光照射下,水面反射四周的景物和水底的植物,从而产生淋漓斑斓的水面景色。在古典园林造景中,造园者利用水面将建筑物、动植物、天空云霞等引入水中。这样的水中映射之景扩大了园林的空间层次,产生了虚实美感,呈现出“宽阔水面,平冈小阜,俯仰之间,皆有景致”的绝美画面[3]。

柳风桥在赵园的西北角,下有环洞,这里曾为该园的水门[4]。王维诗中所描述的“轻柯迎上客,悠悠湖上来”,便可用于此情此景,客人乘着小船,在湖上悠悠前行,欣赏其中美景。桥下一湾碧水,名曰“静溪”,是赵园水景营造的点睛之作。天放楼、柳风桥与能静居环绕水面,平静的水面上倒映出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的静谧优美画面,使人心旷神怡(见图2)。通过柳风桥下的环洞形状,透漏出相邻景色与水中倒影,形成对称,显得尤为别致。此外,能静居前的水面植有莲花,光影交错间莲叶与根茎相互掩映下的碧绿水底、粉墙黛瓦的古建筑物及蓝天白云交相呼应,共同在水面构成另一个空间,趣味横生。并且,游人立于这些建筑中,可眺望远处虞山之景,水中亦有远山倒影。此处水光山色共一园,好不静谧。水虽无色,而其色却丰。水之色会受周边景物的影响,给园林造景带来点睛之笔。水的无色胜有色,才能出现“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绝句与美妙景色。

2.1.3 水声之美。“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声景的营造是古典园林中最为独特的理水手法,如山间潺潺的小溪流,似是在窃窃私语,令人感到舒适平和;亦或是“三尺不消平地雪,四时常吼半天雷”的瀑布轰鸣,令人澎湃激昂。该建筑位于曾园的清池中央,名曰“不倚亭”。亭前是满池的莲花,亭后是连绵起伏的虞山(见图3)。每当下雨时,雨水滴落在莲叶上,声音错落有致,带给游人别样风情;当雨滴落入水中,滴答声又似在向人诉说曾赵园逝去的光阴。雨过天晴后,水珠从莲叶上滑落入水中又跃起的水点声,游鱼雨后在水下的嬉戏游动声,令人沉醉于水声之美。

2.2 水体布局

水体对于古典园林的布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更是对园内景观特征起决定性作用。中国古典园林的布局大致可分为集中型和分散型。这两种水体布局在园林理水布局中最为常见。

2.2.1 集中布局。在古典园林中,水体的集中布局通常运用于小型园林,该布局将水池置于园林的中间位置。造园者意将集中的水体模拟成一个巨大的自然空间,即河流、湖泊和海洋,让人产生平静宽阔之感;又将建筑物列于水池四周,形成内聚向心的格局,从而达到开阔空间的效果。赵园中的殿春廊依水而建,将不碍云山亭与殿春榭相连,蜿蜒曲折,高低有致。它与东面的似舫,南北面的先春榭和柳风桥共同围合成一个宽广的水面(见图4)。又如赵园北面,水池位于能静居南面,东面则满是草木堆山叠石,形成了盎然生机的山林景象。此种半山半水的格局,也是该园林集中用水的具体体现。曾赵园的面积并不是很大,但是通过这种集中的水体布局,给观者一种开放而安静的视觉效果。并且,大面积集中用水,可以呈现出“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用水将无限收于有限之中。在曾赵园的水体形态上,造园者追求曲折有度的自然形态,形成不规则形式的水池,既可以丰富园林的空间层次,又使水体布局产生自然美感。

2.2.2 分散布局。分散式水体布局与集中式水体布局有很大差异。分散理水常常讲究化零为整的理念,即造园者将一个大的水面分成几个相连的小水域,给人源源不断之感。河道将各部分水域连接,使分散式水体的布局给人源远流长,望不到源头的深邃感。造园者利用分散式理水的布局手法,在园中形成多个景致中心,这些景致相互贯通又自成一体。在曾赵园中,分散式水体布局使整个园林水景呈现出开阔疏朗与曲折蜿蜒并存的景象。曾园中不倚亭的周围有4 片相互连接的水面,通过这4 个水面形成了4 种不同的景致(见图5)。第一个是不倚亭南边的水面,给人开阔明朗之感。第二个是超然榭南边的水面,水面虽小但平静开朗。第三个是不倚亭北边的水面,水面蜿蜒曲折、富有变化。第四个是柳堤双桥北面的水面,水体形状依靠山石植物形成,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致。这4 片水面不但自成一体,有自己独特的空间环境,而且各个空间又可以相互联系,形成回味无穷的园林景色。此外,分散理水还体现于水木清华堂北面的一片大水域,水面虽大,却无死寂之感。其原因在于该水体与周围水体相交汇处设置为一弯细流,将水的源头隐藏于山石或建筑之下,使得水口景观层次丰富,给人源源不断且幽深的感觉,富有生机。

3 苏州园林理水思想

3.1 崇尚自然

《画论》中记载:“水随山转,山因水活。”在中国传统园林中,石头和水体总是相互伴随,低则挖池,高则堆山,形成了园林的主要景观骨架,体现了造园者崇尚自然,因地制宜,结合场地特征对水体进行合理规划的理念。因此,水景大多模仿河水、湖泊、泉涌和溪流等自然水体。无论是水面、空间规划还是依水而建的亭台楼阁,都致力于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素有“水乡泽国”之称的苏州,是一个双棋盘格局的城市,以河道为框架,水系为背景,道路相互依存。因此,苏州城的水系发达,园林中的水必然是活水,从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2 个方向引入和流出,建立良好的水循环体系,做到真正的模拟自然。

3.2 小中见大

苏州园林的建造是要在有限的空间内营造出无限的风光,这种收无限于有限之中的造园手法在理水上尤为重要,体现了小中见大的效果。如位于赵园山满楼前的小型石拱桥,虽然几步就可以踏过,但是正是因为小桥的“小”衬托出水面的宽广。“水不在深,妙于曲折”。曲径通幽正是中国古典园林水景带给人的感觉,蜿蜒的水岸线和依水而建的建筑和植物,将“曲”表现得淋漓尽致,既扩大了空间,又凸显水景的连绵不断,给人“欲隐还露”的含蓄之感。水曲而景幽,这样的空间变化营造出古典园林诗情画意的意境感,极具自然情趣。小中见大主要反映在人们的想象中,通过搭配若隐若现的小池、狭带以及自然山石,面积较小的水面也可以给人以无尽之意,游园者便可通过小山池联想到名山大川。

3.3 寄情于水

从古至今,造园者都喜爱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将自身情感表现在园林中,更是以诗人的意境与画家的眼光来塑造园林,使得园林在具象空间与精神空间中表达出诗情画意。历代文人都对水有着深厚的情感积淀,他们常以水比德,将水拟人,赋予其情感,诠释其品德。水具有“德、义、智、勇、善、正”的德行,即无私、义气、智慧、勇敢、善良、公正。园主人寄情于水,将自己满腔情怀散于此。

4 苏州园林理水艺术对现代园林理水景观设计的启示

理水在苏州古典园林中讲究师法自然,园林造景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在现今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古典园林理水中的人文思想与生态环境意识正面临巨大挑战。如为了扩大旅游经济,盲目模仿古代园林,导致过度开采,破坏地貌景观,造成了恶劣的环境破坏。

因此,在现代园林水景景观的设计中,设计师们不仅要继承古典园林的理水艺术,更是要结合当代可持续发展观念,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科学理念,在原有基础上创新,创造出具有传统韵味的现代园林水景景观。(1)在水景的营造上注重生态性,利用园林自身地理位置和地形气候,尽量不干扰水体的原生风貌,将人工融入自然生态,做到最小干预。(2)在水景的营造上注重可持续发展,结合景观生态学理念,打造园林理水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前景。如利用苏州多雨的气候特点,采用蜿蜒曲折式营造水系,观赏性与功能性兼备。蜿蜒曲折的形态延长了水系,对雨水也起到了蓄排的作用,同时,利用水循环系统也可以灌溉花草树木,改善气候循环[5]。(3)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要融入时代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在水景的营造中也可以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人形成互动。使观者更能真切亲近自然,感受自然。除了在水体形式上做到可持续发展,在材料运用上也要做到创新。利用新型环保材料提高地面渗水性的同时,运用科学技术建设雨水储存系统来循环使用,这对现代海绵城市的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5]。

5 结语

苏州古典园林以水为生,以水为美。其理水思想独树一帜,理水手法独一无二,造园者营造出迂回曲折、动静相宜的理水形态,形成独特的理水艺术,让人们尽情于“山水”中。将“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等理念与现代可持续发展观念结合,有利于推进现代海绵城市的建设。曾赵园理水艺术,其背后蕴藏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启发了现代园林理水景观设计,同时也推动了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设计发展。

猜你喜欢
水景造园古典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壹 造园·纳瑞集祥
怎样读古典诗词?
“盛世造园”说考论
浅谈古诗文与中国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