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专题教学中主客体关系的三维审视

2022-12-04 17:49尹家德张国娟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思政教学内容教育

尹家德,张国娟

(1.芜湖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芜湖 241003;2.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马鞍山 243041)

2015 年7 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通知》中提出,各地各高校要积极推进专题教学,凝练教学内容,强化问题意识,构建重点突出、贴近实际的教学体系。[1]如何办好思政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2]。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的课程改革,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有助于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一、专题教学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手段

(一)通过探究专题教学内涵把握思政课教学实质

对于专题教学的内涵,专家学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探讨。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郭凤志教授指出,专题实质是指针对某个特定对象特别收集制作而成的一种集中作品,专题教学转化到高校思政课中,是指在充分理解课程内涵、教材和教学要点的基础上,根据基本理论提炼出重点和难点,以问题为核心、综合教材内容后整合成的主题式教学方式。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赵冰梅教授指出,专题教学是围绕特定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展开的深度探究性教学活动。[3]以上专家学者从专题教学的对象、特点等角度概括了专题教学的内涵,专题教学既是一种独特的教学过程,又是通过专题化内容凝练和探究性教学展示,向特定对象特别收集制作而形成的特殊教学方式,具有启发性、深刻性和实践性,并可反复使用。

(二)通过专题教学内容设定丰富思政教学内容

有效吃透教材内容是进行专题教学的关键步骤。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深度挖掘教材内容,是对教材内容的再创作。教师在教学中收集积累的相关经验,针对大学生思想存在的问题,对专题内容进行相关设定,通过释疑解惑,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高职思政课教学更需要结合职业教育本身的特点,设定专题教学内容,从而提升思政课思想性和理论性。

(三)通过多样化专题教学方式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

思政课专题教学的实现方式多种多样,有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覆盖课上课下;有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拓宽课堂教学渠道。东北师范大学开展线上、线下和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课程结构改革,线上授课视频录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接受程度,时间不长,并把课程内容进一步问题化、专业化。[3]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同课异构”专题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多个专题,在教学安排上,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讲授其中一个专题,一门课由多名教师按专题共同讲授完成,教学形式的改变带来了课程教法的创新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近年来高校思政课专题教学研究成果,大多以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涉及高职思政课专题教学的较少,且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下列问题:教师教学内容更新不足,对灌输式教学依赖性强;学生课堂参与度低,学习兴趣不高。从历史和现实原因看,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出身的思政课教师不足,年轻教师从高校毕业即入高校工作,缺乏对社会的理解和研究;同时,高职学生基础较薄弱,也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专题教学主客体关系三维审视

(一)价值层面强化思政教育本质认识

1.价值定位上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首要问题是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教育全过程,为党和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怎样培养人”,就是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教学和教研互促进;“为谁培养人”,就是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有用人才。

2.价值目标上要站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明确思政课专题教学目标追求和功能定位。教育主体必须要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必须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教育问题。教学内容应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目标来设计,并围绕这个目标开展教学。

3.价值属性上要坚持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

价值属性上的合目的性,首先表现为符合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要求,这也是思政教育的重要遵循;其次,按照“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战略要求培育,在“三全育人”中发挥自身价值;再次,合目的性就是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教育内容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思政课专题教学的方方面面,不断强化价值观教育的渗透性。合规律性就是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不断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二)认知层面加强主客体双向互促

1.教学设计中的互动

教学设计中,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同时要兼顾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的实际状况,在把握思政课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和视角进行专题化凝练,突出教学重难点。“专题设置要兼顾体系、体现精髓,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共同讨论、设计并确定主题和问题,将教学内容高度浓缩为能够吸引学生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4]

2.课堂教学中的互动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运用互动教学模式,打破教师、学生仅是教学活动相对方的思维定势,让双方互为教学活动主客体。“教师的主体性作用发挥体现在通过设计教学、发动教学、组织教学、引导教学,把控整个教学进程”[4];学生在学习中是自身学习活动的发动者与维持者,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仅注重系统性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其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提高其学习效率,同时推动自身教研水平的提升,增强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

3.课堂外的互动

在网络环境下,思政教育主客体之间角色地位已发生变化。主体客体化,指教育主体为了更好地实施教育,履行好思想政治教育责任,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职能,从主体转化为客体,自觉主动参加网上等各种平台的学习,教师接受继续教育,通过学习强国等平台主动学习;教育主体要通过关注教育客体的微信、QQ、留言区、弹幕等,主动接近、接触并了解教育客体的变化和思维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做好课下对教育客体的教育、沟通、引导工作。客体主体化,指教育主体积极创造条件,启发学生自觉,引导学生从教育客体的被动化向主动化转变,从教育客体转变为教育主体。教师主动参与教育客体的思政教育角色转换过程,对教育客体的观点帮助做好甄别,让教育客体成为正能量的践行者,进而发挥教育主体功能。教育客体加强自我教育,自觉主动地对自己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辨别力、判断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在实践层面延展教学渠道

1.传统教学模式和多元化教学结合

提高思政课程教学有效性,就需要增强课程教学的生动性和感染力,避免以往程式化教学的说教方式。大力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积极运用翻转课堂、网络慕课(MOOC)云班课、学习通、中国知网等现代化技术手段与资源,并加强课堂互动点评;针对疫情常态化的现状,通过网络将课堂延伸至线上,广泛使用并分享精品课程资源;教师利用可视化图示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并将其整合到教学课件中,运用可视化教学课件呈现教师的教学设计思路、问题分析及解决的思维过程,并利用可视化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反思。

2.线上和线下的结合

思政课线上教学全覆盖始于2020 年初疫情突发情况下。现在,思政课教师在云端直播授课、在线辅导答疑,并通过课程微信群与QQ 群增强与学生的主动交流,提高网上教学质量。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内容整合好,通过线上教学将教材的知识体系讲明白、讲透彻、讲细致;通过线下教学加强理论难点、热点问题的研讨,注重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素质,从而形成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融合共进的合力。

3.校内实践和社会实践结合

实践课是专题教学的重要实现形式,对提升学生情感体验,加强道德品质培养具有积极作用。教学走出教室,走进社会,改变封闭式教育方式,增强了学生实践和理论结合的紧密度。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接触到大量鲜活、生动的社会生活素材,将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变得更加丰满。抽象理论(理性认识)有了感性的支撑,可以帮助学生从“反方向”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其次,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运用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观察、分析解决社会生活中纷繁复杂的问题和矛盾,这就使其完成了从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5]

三、提升思政课专题教学中主客体三种意识

(一)提升主导意识,从灌输到启发

1.教师自身的主导

教师要坚定理想信念。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2]专题化教学是发挥思政课教师积极性、创造性的一种有效形式,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了上好思政课要做到六个统一,其中第一个统一就是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思政课教师不仅要讲政治,还要讲学习,要做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专家,尤其要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要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做到真学真懂。思政课教师只有具备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才能在专题化教学中做到“专”,以深厚的理论功底得到学生的认同,从而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

2.教学方法论的主导

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科研水平,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平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支撑思政课教学。教师要正确运用“八个统一”,因时而进,融思想宣传与思政教育两种话语体系为一体,实现课堂教学的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因势利导,寓价值观培育于专题教学内容之中,体现教材内容的价值性和知识性;因事而化,在专题教学内容中对时事案例进行正反两方面辩证剖析,体现价值观引领的建设性和批判性;践行知行合一,在专题教学中制定实践机制,体现思政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做到学思结合,在专题教学中展示高职高专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的特点,体现教学要素统一性和多样性;做好引领示范,在专题教学中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的代入感与获得感,体现教学方式的主导性和主体性;注意问题导向,在专题内容设置上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能动思考,体现教学风格的主导性和启发性;强调入脑入心,在教学上整合思政教育资源,发挥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作用;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不断加强思政课专题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3.教学过程中的主导

当前的高职学生是在网络环境中成长的一代,他们在互联网中发现世界、探索世界,网络信息的开放性、即时性、多样性等特点使他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和途径更加多样化。教师如果还单纯依靠灌输的方式,很难形成教师在知识学识上的权威,不利于教学的开展;同时,网络观点的复杂性和背后的利益性,导致高职生在未形成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前容易产生困惑,甚至迷茫。因此,通过教育主体的启发式学习,提升学生的认同感,实现从知识技能到价值观塑造的转换。大学的思政课教材编写和课程讲授要超出中学阶段的逻辑水平,使思政知识跃迁到价值观层面,上升到以概念知识为基础,以逻辑方式为平台,以思想活动为形式,最终展示思政课应该传授的价值观。[6]

(二)提升问题意识,从“独角戏”到“大合唱”

1. 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

中国共产党追求远大理想,始终不忘初心和使命,与时俱进。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习近平同志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7]教学内容要吸收最新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要将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最新论断等融入到专题教学内容中,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对于基础课程内容的重新修订,教学团队要及时进行集体备课研讨,更新专题教学内容。

2. 教学过程要思维迁移

专题授课需要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为了避免学生的自学流于形式,使专题授课取得更好的效果,教师需从问题出发设置研讨主题,布置一些与专题内容相关的热点;也可让学生根据感兴趣的问题设置主题;还可将热点政策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主题结合起来,设置准确、有研讨意义的鲜明主题。

3. 课后巩固要解决问题

教师通过主题演讲、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实地参观教学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课上将理论知识讲清楚,课下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努力自己解决问题;同时,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带入课堂,通过“问题—解答—问题—解答”这种循环往复的思维训练,让学生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真理。

(三)提升创新意识,从平面到立体

1.教学理念创新

专题教学是一种从理念到行为、从内容到方法、从课内到课外、从教学到科研的全方位创新教学,因此,在思政课专题教学改革创新中我们要把眼光覆盖到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等理念融入到专题教学中。

2.教学专题创新

以2021 版“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我们可设置五大专题。专题一:“人生的青春之问从生活里发端,坚定的理想信念在实践中形成”。该专题讲述防疫抗疫感人事迹,展示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精神风貌,帮助大学生认知认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专题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该专题内容旨在鼓励学生将伟大的抗疫精神落实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专题三:“大国工匠的责任担当,弘扬中国精神”。该专题内容立足岗位,团结奉献,诠释青年新时代的担当,引导高职生正确认识自主创新的重大意义,争做大国工匠。专题四:“正确认识职业精神,培养高尚道德情操”。该专题内容重视整体利益,彰显传统美德,展示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强大力量,彰显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专题五:“学习法治思想,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力量”。该专题强调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教学方式创新

一是集体备课,专题式教学采用教学讨论、集体备课等方式,将思政教师队伍分成若干个教学团队,老、中、青教师聚在一起共同商议教学方式和教学专题;二是教师领课,每个教师一个学期只讲授一或两个自己拿手的专题,并在学校该年级各班进行循环讲授;三是学生评课,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对教师进修课堂评价打分,作为年终考评的重要参考依据。上述方式旨在促进教师对专题内容的全面理解和把握,对专题教学内容进行不断修改和完善,保证专题内容既能满足学生的关注点又不脱离教材本身,真正实现了从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升华。

结语

专题教学通过专题化内容凝练收集制作而形成的特殊教学方式,它可以反复使用,具有启发性、深刻性、实践性。通过对专题教学中主客体关系在价值层面、认知层面、实践层面的审视,有助于提升专题教学主客体的主导意识、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

猜你喜欢
思政教学内容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题解教育『三问』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