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通渭县第三中学(743300)党德成
专业生又称特长生,是指在艺术和体育方面具有一定的特长,从而获得高校通过专业成绩和高考成绩综合择优录取资格的学生。专业生既要参加专业训练,又要学习文化课,因此他们不能像普通文化生一样进行高考备考。而地理学科兼具文理科属性,综合性强,涉及的原理和规律较多,是专业生文综学习中的一大难点。如何高效地指导专业生进行地理学科的高考备考呢?通渭县第三中学高三地理备课组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出了针对本校专业生的地理学科备考策略,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通渭县第三中学作为县域薄弱中学,生源质量欠佳,因此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特色化办学思路,大力发展“小三科”,相继开设了艺术专业班和体育专业班,以促进学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以2021 届为例,学校共设两个体育专业班,两个艺术专业班,主要专业类别有篮球、足球、排球、田径、武术、声乐、器乐、舞蹈、书法、空乘、播音与主持等。这四个专业班的学生中有一部分是中考招生招收的特长生,这部分学生本身就是以专业生的身份进入高中的,文化课成绩普遍较差;还有一部有意向学习专业特长的原文化生,这部分学生绝大多数是因为文化课学习困难才转为专业生的。因为专业生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专业课,所以他们的文化课学习时间普遍不足,这导致他们的文化课基础大多较差,其中还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学习积极性也不高。在高考备考过程中,专业生存在文化课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复习效率低下、应试能力弱等问题,而地理学科综合性强、难度较大的特性,使得专业生产生了备考畏惧心理。
根据学校整体的高考复习要求,地理学科复习主要有三轮:第一轮(8月至次年3月中旬),主要为基础知识复习;第二轮(3月中旬至4月下旬),主要为专题知识突破;第三轮(4 月下旬至高考前),主要为试题精练。尽管学校在软硬件的配备方面对专业班做了倾斜,但作为县域薄弱中学,在专业师资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缺口,无法满足学生的专业提升需求,所以专业生在专业备考阶段都在省城集训,而不同专业的集训时间各不相同,因此文化课的高考复习针对不同专业会有所不同。美术、音乐、舞蹈、书法专业生于7月至12月集训,体育专业生于3月中旬至4月中旬集训,空乘、播音与主持专业生于7 月至次年1 月集训。专业生集训期间,由集训所在学校提供必要的文化课复习指导,等专业联考结束再返校正式参加文化课高考复习。鉴于此,专业生地理三轮高考复习针对不同专业略作了调整。第一轮复习,艺术专业生从12月至次年4月初,体育专业生从8月至次年3月中旬,主要是地理基础知识的系统复习。第二轮复习,艺术专业生从4 月初至5 月初,体育专业生从4 月中旬至5 月初,主要是重点专题突破。第三轮复习,艺术专业生与体育专业生同步,从5 月初至高考,主要是试题精练,回归课本。
鉴于专业生文化课学习时间不足、基础薄弱的实际情况,在地理高考复习过程中资料的选择必须谨慎。现有的地理复习资料相对容量较大,涉及的知识点全面,对专业生而言较难消化。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对相关内容做适当取舍,并进行二次加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简单化,处理成专业生能理解的形式进行讲解。而对于难题,应果断舍弃,选取和知识点贴合紧密的、有利于知识点掌握的常规题目进行讲解。对于资料和试题,教师在讲课时要针对专业生基础薄弱这一实际情况做到精心选择、精心设计。比如,与自然地理有关的原理、规律较多,在理解这些知识时需要利用抽象思维,而大多数专业生长于形象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在自然地理复习内容的选择上,应根据专业生的学习现状、知识点的难易程度以及知识点在高考试题中所占的比重等方面来综合考虑。具体来说,在复习“地球运动”这一部分的知识时,将难度大、考查频率低的时间计算、地球自转、地球公转的相关内容做简单化处理;在复习“天气与气候”这一部分的知识时,充分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系,构建思维导图,同时通过“一考点一试题”的方式对气候等重点内容开展专题突破;在复习“地球上的水”这一部分的知识时,重点突破洋流及其地理意义;在复习“地表形态的塑造”这一部分的知识时,重点突破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河流地貌的发育等。这样的处理方式有的放矢,可以提高专业生的复习效率。
专业生尽管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时系统地复习了一遍地理知识,但是在高考地理复习的过程中还是存在记忆模糊,甚至已然忘记的情况。地理高考复习对专业生而言相对较难,涉及的原理、规律较多,内容上初高中知识的糅合,知识结构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的融合以及选修地理的选择等,都对专业生的高考地理复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想专业生熟练掌握重难点知识,厘清原理和规律,就必须在第一轮复习中夯实专业生的基础,加强主干知识的复习。例如,自然地理部分,复习时主要以大气运动、气压带和风带、天气系统、气候、水循环、海水运动、地表形态的塑造、自然环境的整差理论、等值线等内容为主干知识。人文地理部分,以人地关系为核心,高考中主要通过材料信息与各种图表的结合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多为开放性试题。复习过程中以人口的变化,城市、交通、工业、农业的区位因素分析为主干知识,注重知识点的记忆与积累、迁移与应用。区域地理部分,主要涉及初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在复习过程中以地图为主,以区域地理课本为载体,要让学生熟悉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知识装到区域这个框架中,有效厘清地理事物在哪儿、有什么、为什么的问题。不论是中国地理还是世界地理,都会涉及某个区域的位置、气候、地形、土壤、水文、植被分布情况以及人口、城市、工业、农业、交通等。高考复习中不要让学生纠缠细枝末节,而要让他们熟悉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并熟练运用地理原理对该区域的地理现象进行分析。选修地理部分,主要是在“旅游地理”及“环境保护”之间做选择。根据近几年甘肃省高考地理试题的得分情况分析,考生在“环境保护”部分的平均得分比“旅游地理”高2 分左右。因为专业生时间紧、任务重,所以建议选取更容易得分的“环境保护”进行专门复习。在复习过程中以环境问题的成因、影响、对策以及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为主。进入第二轮复习时,根据考纲要求和近年地理高考命题趋势,确定以下复习专题:1.区域定位、重点区域专题;2.地理规律、原理分析专题;3.地理图表、图像分析专题;4.地理简答题突破专题;5.区位分析专题;6.国土整治专题。
对于高中地理,有“无图不成题”一说。部分学生看到内容熟悉的试题时,虽然能够有效迁移知识,但存在区域定位困难。因此复习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读图能力的训练。这个读图能力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地图的识读能力。首先区域定位要准确,再在此基础上把不同的地理事物往上叠加,构建心理地图。这就要求学生平时一定要多画图、读图、背图。比如一说到非洲,要能够马上想到非洲的轮廓形态、经过的经纬网线、气候类型的分布、主要地形的分布、河流的分布、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主要国家的分布及轮廓、主要的交通线、城市人口的分布等。二是地理图表、图像的判读能力。因为地理高考涉及一定量的图表、图像,如折线图、柱状图、分布图、风向玫瑰图、等值线图、三角形坐标图等,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相应的识图能力。
尽管有些学生十分刻苦认真地学习,但是收效甚微,这说明他们的学习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对这些学生,教师有必要加强学法指导。比如,在学习热力环流时,一些学生能够画出热力环流图,但是不理解其意义。究其原因是他们只机械地记住了图形,却没有掌握原理。这些学生在画热力环流图时,先画一个正方形,然后标上同方向的箭头,看似做对了,实则是错的。这说明学生并不明白箭头表示的内涵。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有必要给学生交代清楚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空气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并在近地面和高空产生了不同的气压,而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差,使空气从高压流向低压。在教学一些原理、规律时,尽量基于真实情境或生活事例,有效利用地理教具。如部分学生觉得关于河流地貌发育的原理复杂难懂,在做题时难以正确应用相关知识。而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可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如本校后山是典型的黄土高原沟壑地貌,从教室窗户往外望就可以看到沟谷发育初期形成的“V”字形轮廓,以此为例,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如何通过溯源侵蚀和下蚀形成“V”字形沟谷;本校附近的牛谷河蜿蜒曲折,弯曲处凹岸地形陡峭,凸岸地势较低、平坦开阔,符合河流发育中期的河道特征,通过探究其侵蚀岸和堆积岸的形成,可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游侧蚀作用对河道形态的影响。
在试题选择上,要选择贴合学生实际且难易程度适中的题目,做到精选精炼。教师在指导学生做题时要引导其关注准确性。有部分学生刚做完题时感觉良好,一看答案就傻眼了,不是“没有注意到”就是“马虎”了。这需要通过典型的试题训练进行强化,以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即审题要仔细、依据材料信息的知识迁移要准确、专业术语的运用要得当、语言组织要精准等。同时还要注意避免其他方面的失分。专业生平时学习较散漫,做题过程不严谨,而现在的网上阅卷要求较高,因此教师应引导他们注意答题的格式,书写的整齐度,答案的罗列结构顺序等。比如,在回答农业生产的区位优势时,有的学生想起一点写一点,写完光照,写气候,接着再写昼夜温差和光热。答案顺序过于混乱会导致阅卷教师难以快速找到得分点。因此,在试题训练的过程中,要精讲精练,加大对学生答题方法的点拨力度。
在高考地理复习中,部分专业生刚开始时还信心满满,但随着复习内容的增多,便慢慢地变得力不从心。尤其是经过一次次测试后,较高的期望和现实的差距使得一些专业生产生了懈怠心理,觉得自身的努力没有获得应有的回报,索性消极怠工。有些专业生三天两头制订学习计划,但坚持不了多久,究其原因是计划大而不实,没有可操作性;个体意志力薄弱,不能持之以恒。还有一些学生并不是为了满足内在需求而学,而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学。鉴于此,教师在复习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调适专业生的心态,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复习心态,树立备考信心。具体的做法如下:1.帮助专业生建立切实可行的备考计划,要求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相结合。长期计划主要是学期计划和月计划,短期计划主要是周计划,并且要求及时对计划完成情况做出评价。2.帮助学生克服不良心态。随时关注专业生心理动态,做好心理疏导、积极暗示,使专业生在思想上积极主动地去学,让专业生爱上学习。3.依据考纲要求,适当降低教学难度,尽量正面评价专业生的课堂表现,让其体验成功、树立信心。
总之,随着新高考综合改革的不断推进,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地理高考越来越加大对学生地理能力的考查力度,开放性试题增多,所以地理教师要多研究考纲和高考试题,针对专业生高考复习采取适合的策略,使其达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