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童谣开展大班幼儿体育游戏的方法

2022-12-04 05:34金何叶
幸福家庭 2022年9期
关键词:大班童谣趣味性

■文/金何叶

童谣具有朗朗上口、讲究押韵的特点,教师将其合理开发并运用在幼儿教育中,有助于增强教育效果。体育游戏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幼儿的跑、跳、爬、钻等多种技能为主,有助于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大班幼儿的学习能力强,掌握的体育技能较多,教师可将童谣融入体育游戏,使体育游戏充满趣味性,以充分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促使幼儿主动参与体育游戏,从而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童谣在大班体育游戏中的作用

第一,童谣与大班体育游戏的结合能开发幼儿的智力。体育游戏以培养幼儿的肢体协调性为主,可以让大班幼儿获得有益于身心健康成长的经验。教师将童谣融入体育游戏,既能强化幼儿的记忆力,又能在童谣旋律的带动下,强化幼儿对体育游戏的节奏掌控力,让幼儿一边玩游戏一边朗诵儿歌,促使幼儿的手、脑、口都参与进来。由此可见,童谣与体育游戏的融合对幼儿的智力开发起着不可估量 的作用。

第二,童谣与大班体育游戏的融合能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体育游戏是一种多人协作的活动,需要幼儿在游戏中与同伴互相协调、共同参与,从而完成任务。教师将童谣融入体育游戏,能将枯燥的规则和游戏内容“童趣化”,帮助幼儿快速了解游戏规则及要求,让幼儿从原本的“游戏观察者”转变为“活动参与者”,有助于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游戏的兴趣。

第三,童谣与大班体育游戏的融合可以给予幼儿提示。童谣本身具有极强的提示性,将其融入体育游戏,能帮助幼儿尽快掌握游戏规则及指定动作,起到提示的作用。此外,部分规则性较强的童谣,能帮助幼儿在体育游戏中有序排队、分队。

二、童谣在大班体育游戏中的应用现状

(一)童谣选取单一

童谣在大班幼儿体育游戏中较为常见,但针对教师当前的使用模式而言,童谣内容的选取较为单一。兴趣是幼儿开展活动的基础,也是课程质量的最佳保障。在当前大班体育游戏中,部分教师长时间使用一首童谣开展游戏,在活动初期,幼儿还有较强的游戏兴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的活动欲望会逐渐降低,这不仅影响了童谣在体育游戏中的教育价值,还影响了体育游戏的活动质量。

(二)童谣与游戏脱节

不同的体育游戏拥有不同的游戏性质,在童谣的选择上也有所不同,教师应当根据幼儿的状态和童谣内容及时进行调整,为幼儿创设更具趣味性的游戏活动。但在当前的幼儿体育游戏中,童谣的融入方式较为生硬,与游戏模式脱节,童谣内容与游戏活动不够吻合,导致幼儿理解起来较为困难,这影响了体育游戏的活动质量,难以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游戏的兴趣。

(三)教师对童谣缺乏重视

童谣在幼儿教育中具有极强的教育价值,其朗朗上口、讲究押韵的特点能给幼儿带来别样的情感体验。但在当前的体育游戏中,部分教师常忽略童谣的使用价值,没有注重其在分组、规则、游戏情境等方面的应用,没有充分发挥童谣的教育价值。

三、童谣在大班幼儿体育游戏中的应用方式

(一)以童谣形象创设体育游戏情境

童谣是我国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文化精髓,其内容生动形象,含义简单易懂,符合幼儿的语言思维,其用词、表达手法充满童趣。教师将童谣融入大班幼儿体育游戏,能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激发大班幼儿参与体育游戏的兴趣。基于此特点,教师可从童谣中的“形象”元素出发,为幼儿创设一个具有趣味性的体育游戏情境,将童谣与体育游戏相融合,这既能在体育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又能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全新的游戏经验,有助于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比如,《骑马到松江》这首童谣简单易懂,充满趣味性。教师可以立足“骑马”这一元素,为大班幼儿创设“骑竹马”体育游戏。在此游戏中,教师可以一边让幼儿吟唱童谣,一边引导幼儿做出相对应的动作,通过童谣中的元素为大班幼儿构建一个全新的、趣味性的游戏情境,以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从而发展幼儿跨跳、追逐跑的运动技能,同时增强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以童谣歌词帮助幼儿理解规则

体育游戏之所以被大班幼儿所喜爱,主要原因是其可玩性、趣味性较强,能给幼儿带来别样的游戏体验,符合幼儿好玩、好动的年龄特征。教师将童谣融入大班体育游戏,可以借助童谣的“语言性”启发幼儿,利用具有押韵性的语言帮助幼儿理解游戏规则。

比如,童谣《丢手绢》,其内容为“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捉住他,快点快点捉住他”。这首童谣虽然篇幅简短,但清晰地讲述了游戏规则。因此,在设计体育游戏时,教师可以让幼儿围坐成一个圈,让幼儿在玩的时候唱童谣, 在唱的过程中强化幼儿对游戏规则的记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参与游戏的幼儿追逐同伴,在童谣和体育游戏的相互融合中,发展幼儿的肢体协调性和反应能力。

(三)以多变句式构建多样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形式多变、内涵丰富,不同类型的体育游戏会给幼儿带来不同的游戏体验。在将童谣融入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童谣句式”入手,通过句式上的变化构建丰富的体育游戏,利用同一首童谣为幼儿设计不同的游戏活动,以增加体育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进一步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比如,在玩游戏“木头人”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朗诵之前学过的童谣“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还有一个不许笑”。“木头人”游戏可以考查幼儿的反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但幼儿长时间用同一首童谣开展游戏,会对体育游戏产生倦怠感。因此,教师可以根据“童谣句式”的特点,为幼儿创编全新的童谣,给予幼儿丰富的游戏体验。如在幼儿游戏时,教师可以将原来的童谣改编为“一、二、三,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笑,看谁先露出小白牙”。这一改编给游戏活动注入了全新的活力,虽然内容有所改变,但童谣依然强调了游戏规则。由此可见,教师通过改编童谣的句式,既能为游戏注入新的活力,又能加深幼儿对游戏规则的认知,促使幼儿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新的游戏体验。

(四)以童谣元素创设分组体育游戏

大班幼儿的学习能力较强,在体育游戏中,他们的情绪较为兴奋,容易出现场面失控的情况。对此,教师可以利用童谣语言的趣味性引导幼儿分组,让幼儿在童谣中“玩”,在“玩”中维持秩序,从而更好地进行体育游戏的组织与管理。

比如,在体育游戏开始时,幼儿常会因为分组产生分歧。此时,教师可以选择具有趣味性的童谣展开这一环节,如童谣 《石头剪刀布》,其内容为“一 二三,剪拳布,剪刀剪破布,布来包石头,石头锤剪刀,看谁猜得对”。在分组活动中,教师可让幼儿一边朗诵童谣一边做出动作,在说出最后一句“看谁猜得对”时让幼儿出示动作,以三局两胜的输赢方式自行组队。

(五)以童趣内容增添体育游戏趣味

童谣因其篇幅短小、语言通俗易懂受到了幼儿的喜爱,且童谣的内容贴近现实生活,读起来朗朗上口,在幼儿教育中具有极强的教育价值。教师可以选择童趣十足的童谣开展趣味体育游戏,增强体育游戏的趣味性。

在体育游戏开始前,教师会带领幼儿开展热身活动。在热身的过程中,传统的教育方式为使用“一二三四、二二三四……”的口令,整个热身过程缺乏新意,幼儿的参与热情不高。此时,教师可以选用童谣《做早操》,一边带领幼儿做操,一边让幼儿唱童谣“体育游戏前热身,一起动起来吧!伸伸手臂弯弯腰,踢踢腿儿蹦蹦跳,转转手腕和脚腕,天天锻炼身体好……”这种具有提示和趣味性的童谣,能让幼儿在朗诵的同时做出相应的动作,有助于增强热身活动的效果。

综上所述,教师将童谣融入体育游戏,可以增强体育游戏的趣味性,有助于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增强体育游戏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充分意识到童谣在体育游戏中的教育价值,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幼儿构建多样化的游戏活动,遵循“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适时 对童谣、游戏进行创新与改编,不断构建全新的游戏内容和游戏形式,以增强体育游戏的趣味性,促使幼儿积极参与,从而增强幼儿的运动能力,丰富幼儿的游戏体验,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大班童谣趣味性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童谣里的童年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快乐童谣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有爱的地方就有家——大班绘本阅读活动《想要一个家》
我是一颗闪亮的小星星——大班绘本阅读活动《高个子皮皮》
从大班阅读活动“七只瞎老鼠”说说课堂提问这点事儿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