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倩倩,王珍,冯仁格,金晨洁
(西安翻译学院,陕西西安 710105)
汉调二黄也称“陕二黄”“山二黄”“靠山黄”或“二黄戏”,是陕西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陕南和陇东。目前,在推进传统文化发展与传承的大背景下,汉调二黄作为陕南极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已于2006年5月20日成功申报世界遗产。但其发展和传承中还存在着许多障碍。 为此,我们“非遗投递员”团队通过资料收集、普及度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调查等方式,针对汉调二黄的现实困境展开专题调研,在形成研究报告的同时,提出汉调二黄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对策与建议。
1950年,程燕秋两次到西北,根据《燕兰小谱》中记载在西安骡马市梨园庙几块石刻的文字,推断秦腔在1807年前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此前秦腔唱低柔,此后秦腔唱高。后者为现在流行于西安关中地区的秦腔。 秦腔的前身是汉调二簧,跨越秦岭,流行于汉江流域,即汉调二黄[1]。
安康历史上的八个汉调二黄班社基本囊括了汉调二黄在安康的历史沿革。这八个班社依次是:乾隆年间的乾胜班;嘉道年间,紫阳人杨金年在西乡县开办的鸿来班;道光年间,杨金年之徒查来松在西乡沙河坎开办的永泰班;道光末年(1851年),来自西乡在安康各县巡演,后赴湖北竹溪、房县一带未返的仁丰班;咸丰十年(1860年),来自湖北的班主范仁宝,本源系西乡仁丰班流落当地所传的瑞仁班;咸丰、同治、光绪年,范氏在安康开办的瑞、彩、方、盛科班;民国初年凌成佑在安康开办的同心社,以及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创办的安康汉剧团[2]。
1956年,安康成立了汉调二黄剧团,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为了称谓的方便,将汉调二黄改称为汉剧。 但是在民间,一直到今天,大家依旧将其叫作二黄、汉调二黄、山二黄、土二黄等。在党和政府大力支持与关怀下,汉调二黄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也就是在这时,新编了一批历史剧与现代剧,对汉调二黄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与创新。 新文化元素的加入让汉调二黄的演出变得异常火爆,汉调二黄也就在这时达到了一段时期的鼎盛。 在文革时期,汉调二黄遭禁,进入了一段低谷期。但改革开放后,汉调二黄再度得到了发展,业余的班社在这一时期极为活跃,在历届陕西省的艺术节上夺得了各类奖项,让汉调二黄没有一直沉寂甚至消失,为汉调二黄的复兴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中国戏曲之美是千百年文明积淀而成的,而安康的汉调二黄则是戏曲的美中大美。
京剧起源于汉调二黄,被誉为“声调之母”,具有“活化石”的功能和价值。 2003年,陕西省文化厅授予安康汉滨区“陕西汉剧之乡”称号。此外,汉调二黄也被列入了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9年,《中国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发展规划》 将戏曲扶持项目列入其中,由省文化旅游局提交的4 个项目被列入“著名传记剧”子菜单,有2 个项目被列入“由曲”子项目。 二黄腔是中国古代四大戏曲声腔之一,是陕西省第二大戏曲流派,是中国文化国粹京剧的重要鼻祖。 2020年11月18日,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戏曲研究实验室主任康宝成,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奎到访安康二黄汉剧研究所,对五省汉剧剧团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开展调研。 汉调二黄是汉江流域的文化瑰宝、安康文化的优秀代表、安康先人的智慧结晶。这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将极大地推动汉调二黄的振兴进程,也将是安康历史文化走向世界的契机。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加强教育引导、实践培育、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化产品创造性生产的引领作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渗透到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中。民族复兴离不开文艺复兴,因此,我们高度重视对汉调二黄的传承,这也是为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响应国家的号召和人民的期待。
因此,无论是从安康人民通过汉调二黄来建立文化自信的角度,还是从汉调二黄本身固有的价值,或是从国家对汉调二黄的重视程度来说,我们所付出的努力都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汉调二黄都是值得被传承的。
300 多年来,汉调二黄在长期的传播和积累中,有很多班社成立,经典剧目迭出,名角层出不穷。 在汉调二黄的传承过程中,一代代的艺术家们博采众长,融会贯通,不断地开拓创新。 他们塑造了太多独具特色、形神兼备的艺术形象。汉调二黄虽也曾经历过低谷,但我们坚信它会薪火相传,代代不息。
该次我们的调查主要采用问卷的形式,共发放问卷541 份,发放的问卷如数收回。调查的对象分布情况为:在校大学生、在校中学生及中年人。 问卷的抽样有如下结果:真正了解汉调二黄的人仅为少数;有的人对汉调二黄有所了解,但这也仅仅是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上。关于汉调二黄的观看情况:在该次抽样调查中,经常看的仅占6%,完全没看过多达80%,这表明汉调二黄的普及度不高,对接下来的发展很不利。但值得高兴的是,在对待学习汉调二黄的态度上,有64%的人愿意去学习,更是有高达88%的人愿意去推广。
通过分析这次问卷调查得出的结果,我们认为有必要进行呼吁,需要对这一剧种尽快地进行抢救和保护。 希望有关部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大力支持,为汉调二黄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希望院校可以更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能够使汉调二黄在之前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可以让汉调二黄之花更鲜艳,永不凋谢。
在现代外国文化大量入侵及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汉调二黄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汉调二黄的内容脱离现实生活,难以激起现代人的共鸣。 现代人的休闲方式受多元化文化的影响较大,且更多的是对大众化的“快餐”式文化的追求。致使汉调二黄作为一种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元素为一体的、 综合与艺术性都极高的舞台表演艺术, 不太符合当下大多数年轻人的审美,受众面相对较小,人们的接受程度不够高,发展继承难度大。
汉调二黄的艺人及观众老龄化。 非遗传承人缺乏专业人才培养, 专业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青黄不接的现象。 地方重申报,轻保护[3]。
我们通过与陕西汉剧研究会会长朿文寿老先生的对话了解到安康汉调二黄发展中有过辉煌, 也历经了坎坷。 通过对汉调二黄的传承人梁金和老师和青年演员冯尚丽的采访我们才得知原来要完成一场演出是多么不容易, 当我们看到表演作品的时候,我们完全不知道台上的演员要付出多少时间和精力去做这件事, 在安康汉调二黄研究院也还有好多几岁十几岁的童子班的孩子们,出于对汉调二黄的喜爱,为了表演好一台戏,每天早上都要很早起来练早功。如此辛苦,因此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去系统地学习汉调二黄。
但是对于这么珍贵的非遗文化光靠这些少数人是无法传承下去的。要以对历史、对汉水文化负责的精神, 重新审视汉调二黄的地位和发挥的重要作用,深刻理解汉调二黄文化历史价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充分认识振兴汉调二黄对于繁荣发展汉水文化的重大意义, 让这一艺术瑰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枯木逢春。
现如今,传承汉调二黄方式单一,只能通过各位传承人的口口相传,身体力行地去教学。传承人不仅是文化的见证者、记录者,他们更是一种文化的延续者。在光怪陆离多种文化冲击的现代社会,有的人物质欲望强烈,可能会因为外在东西的影响而变得物质,一切都与金钱挂钩。 这就提醒我们,只有保护了这些传承人的“初心”,他们才能抛开一切杂质去更好地、更有效地将汉调二黄继承并传承下去。
安康地方戏曲与民间歌舞融合的舞台实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无数艺术工作者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寻找到了地方戏曲与民间歌舞准确的契合点[4]。
创作大量的现代戏,以群众的视角观察生活,从中寻找素材进行艺术创作; 以陕南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背景,讲述安康人的故事;融入旅游地的历史、文化、民俗元素,适应当地促销特产、推介文化的要求[5]。
提高传承人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制作水平,要具有创新意识,不能只是在原地踏步。 可以经常开展各个剧团之间的交流学习,通过交流学习从对方的优秀之处吸取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双方达到自己追求的效果,要想走出去,必先做到最好,内在的自我发展也是其必不可少的。
在这次研究院和博物馆的调查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汉调二黄的传播范围很小,有关的文字记录、 视频记录也很少。 博物馆里有关汉调二黄的内容,也仅仅只是占了展厅小小的一个角落。
要想传统的戏曲艺术得到有效传承,传统戏曲可以与当下的新媒体进行有效结合,紧跟时代步伐,构建全面的戏曲传播网络,以此确保戏曲能够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发展[6]。
优秀传统表演艺术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审美需求和开展社会教育的重要载体, 也是丰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手段[7]。我们可以建设非遗文化的专属展厅,将其改造为公共文化空间,优化展厅设备,加入3D、AR 等现代技术,让人们可以身临其境地去感受汉调二黄的魅力。结合现代传播途径,结合正在开展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工作,通过出版图书,做纪录片、短视频、公众号等方式,将汉调二黄带入到大众视野。
加大汉调二黄公共文化服务的开展力度,形成常态化的文化惠民品牌演出、驻场演出活动;精选汉调二黄经典传统唱段,进行创新改编,形成一批脍炙人口的经典曲目,让汉调二黄曲目快速传播普及;深入探索文化融合互促发展模式,提升“文化+”事业效率,拓展戏曲“五进”工作成效,发挥戏曲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为安康发展注入文化活力[8]。
将汉调二黄带入到文化产业园中,创建只属于汉调二黄的文化园,支持企业入园,实现品牌联名,制作汉调二黄周边产品,进行贩卖;开展以汉调二黄为表演形式、以当地民间传说为载体的实景式表演;也可通过合作拍摄综艺来达到宣传目的,创造特色文化休闲产业。
在保护的基础上创新地方戏曲,增加地方戏曲艺术的投入力度,让更多的人关注到地方戏曲艺术的魅力[9]。
现代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现代人民追求的是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共同发展。 旅游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出门旅游讲究特色;住,要住有特色的酒店;玩,要去有特色的地方玩;吃,要吃有特色的食物。 文化旅游是当前旅游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各地旅行社争相挖掘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资源[10]。 安康的戏曲传承与旅游融合之路,是当地戏曲生存和旅游发展的双赢之策。 我们可以将非遗元素融入酒店、民宿、景点中,可以将非遗场馆列入旅游景区规划中,可以实现非遗表演进景区,推动作品为商品,不仅可以宣传非遗文化,也可以推动当地旅游文化发展,打造特色旅游产业。
通过调查问卷,我们可以得出,汉调二黄不是人们最了解的戏曲,只有10%的人了解它,但有74%的人是愿意尝试了解和学习汉调二黄的。 文化部出台《关于戏剧进校园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到,争取在2018年让全国所有大中小学每个学生每年免费欣赏1 场优秀戏曲演出,在2020年,让戏剧进校园实现全面覆盖。 我们可以鼓励各个学校学生去学习戏剧,鼓励让汉调二黄成为幼龄儿童兴趣爱好的选项之一,从根源上为汉调二黄的艺术发展解决人员匮乏的问题。
地域文化是从世世代代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萃取而成的,地域文化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安康地区的汉调二黄就是一种优秀的地域文化,选择并提取其中优秀、积极的因素并将它融入学生的日常教育中,融进学校教育也是很好的,可以使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更广的传播与传承[11]。
由于现代教育的快速发展,社会上的在读大学生有很多,家长也以是否有好的就业机会来判断一个专业的好坏,在走访询问中了解到,有许多家长不愿孩子们学习汉调二黄,除了不想让孩子受苦的原因之外,还片面地认为学习戏剧之后工作单一,竞争压力大,没有良好的报酬。 针对此点,我们可以通过扩大就业范围,增加就业机会来改变这一现状。
戏曲人也可以和舞蹈演员一样,他们不仅能在剧团里工作,还可以在社会上开设戏剧班,可以在社会上的戏剧班里面表演,可以在相关的戏剧景点里工作。例如某地景点的皮卡晨,她自己本身也是学习舞蹈出身,后来担任景点的形象大使;她也可以在戏曲影楼里担任模特,相关影楼里还有表演,她也可以进行表演。 还有某音里的果子,他就是一名戏剧演员,现在就做着这些工作。这样戏曲演职人员生活状况也能得到改善[12]。
我们不应该让汉调二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默默无闻”,而应该让它“飞进寻常百姓家”,既保护了文化遗产,又激活了它的内在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