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理论机制、实践路径与政策启示※

2022-12-03 03:38李杰义胡静澜马子涵
西南金融 2022年11期
关键词:数字化数字建设

○李杰义 胡静澜 马子涵

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浙江金华 321004

一、研究背景

村庄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基本单元之一,进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高质量乡村振兴是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战略部署,“三农”工作重心已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时代乡村振兴是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推进城乡融合的总抓手,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指出,“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总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制度保障”。

与此同时,数字技术正对农业、农村、农民产生重要影响,已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引擎。数字技术有利于激活劳动力、土地、资金等各种要素,提升数字化生产力,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向乡村地区流动,促进资源配置优化,促进农村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有效弥补农村发展短板。数字技术也有利于破解乡村社会治理基础薄弱、治理难度大、治理水平低等问题,调动村民参与乡村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推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

数字乡村建设是促进乡村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的重要举措。数字乡村建设通过大数据、互联网、信息技术等新一代数字手段,培育发展数字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从而推动乡村制度、机制、模式和技术创新。数字乡村建设有效推进产业振兴,实现产业兴旺;整体推动生态振兴,实现生态宜居;助力文化振兴,实现乡风文明;赋能社会振兴,实现治理有效;加速人才振兴,实现生活富裕。

本文从数字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理论视角出发,将乡村全面振兴纳入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研究框架,构建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的机制模型,重点聚焦三个具体问题:数字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的内在关系是什么?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是什么?如何识别并破解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本文以堰下村、河横村、安丰镇、丰县、“宁锡常”接合片区为观察对象,构建核心命题的理论框架,揭示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的理论机制、实践路径与政策启示,可以为各地积极稳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价值的实证素材和决策参考。

二、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的传导机制

(一)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产业兴旺

乡村产业兴旺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核心和根基,也是数字乡村建设的着力点之一。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不少乡村在推进产业振兴中面临农产品的产销信息不对称、销售渠道少、附加值提升难等问题。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我国数字乡村建设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使乡村小农业对接城市大市场?这是乡村推进产业振兴的主要难点。数字技术能让乡村小农业与城市大市场的衔接更加精准化,利用数字技术,可以分析预测出特定产品的消费趋势、相关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农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乡村小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通过数字乡村建设,开拓农民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变“输血”为“造血”。通过数字乡村建设,推动数字资源与乡村产业的深度结合,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有助于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第一,推动农业生产数字化。农业生产效率低,利用网络、大数据等数字信息技术,推动农产品生产的智能化和数字化,能实现农产品生产的提质增效。第二,推动农业经营数字化。农产品的产销信息对接不畅,数字技术能降低信息搜索成本,农产品信息得以有效传播,从而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第三,推动农业服务数字化。农业的生产销售需要社会化服务的支撑,数字信息技术打破了农业技术应用与服务的壁垒,使农民能快速有效获取农业生产相关技术及专业信息。同时,数字金融补齐了传统金融服务的短板,以较低的成本对乡村地区的供需成本进行配置,从而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范围。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产业兴旺的传导机制如图1所示。

图1 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产业兴旺的传导机制

(二)数字乡村建设赋能生态宜居

生态宜居是数字乡村建设的要务,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是矛盾统一的两个方面,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生态环境承载力却不断下降。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不仅是生态振兴,还包括以优美的生态环境吸引产业投资,以宜居的生态优势留住人才,以良好的环境提高农民的康养水平和幸福感、获得感,为产业、人才、文化、组织多方面振兴提供和谐共生、良性循环的发展基石,进而促进并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通过数字乡村建设中数字技术的嵌入,整体推动乡村自然、人文、社会生态环境进步,进而有效实现乡村生态宜居。从自然生态环境角度来看,通过数字乡村建设,使农业新设备、新技术、新科技进村入户,推广绿色低碳的农业生产方式,能改善乡村资源粗放式的开发模式,缓解乡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从人文生态环境角度来看,通过数字乡村建设,增进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组织之间、社会组织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内部互动联系,重塑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提升乡村熟人社会的交往密切性和互帮互助效率。从社会生态环境角度来看,数字乡村建设有助于重构乡村经济的社会结构,完善乡村数字经济体系。同时,数字乡村建设有助于消除城乡之间数据、技术、政策等障碍,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通。数字乡村建设赋能生态宜居的传导机制如图2所示。

图2 数字乡村建设赋能生态宜居的传导机制

(三)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风文明

乡风文明是建设美好乡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精神力量,也是数字乡村建设的紧迫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乡村具有源远流长的优秀农耕文明,加之城市文明和现代文明的融入交汇,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土壤。乡村文明在推动乡村社会进步的过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文化建设将有效弥补我国乡村长期以来受生产力水平限制,重物质建设、轻文化建设的状况,从而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乡村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柱,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文化保障。

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借助数字乡村平台的信息传播,能增强村民的思想政治意识,改变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理念,进而有效实现乡风文明。第一,政府借助数字化平台,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宣传依法治国理念,科普法律知识,可以陶冶村民政治情感,提升村民思想政治水平。第二,政府借助数字化平台,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加强农民对农业技术、创业技巧的认识,可以提高农户的交易意识、产品意识,改变交易中滞后的环节,促进传统小农经济理念向现代市场经济理念转变。第三,政府借助数字化平台,扩大村民间人际交往距离,丰富村民间互助技巧,可以加深村民间互助友谊,提高村民的社会交往水平。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风文明的传导机制如图3所示。

图3 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风文明的传导机制

(四)数字乡村建设赋能治理有效

乡村治理有效是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时代需要,是推动乡村社会振兴的重要保障,也是数字乡村建设的目标之一。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乡村的“打工经济”持续攀升,城乡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强,原先相对封闭、单一的乡村社会变得更具开放性、复杂性。乡村流动人口数量越来越多,流动范围越来越广,乡土社会人文环境受到冲击,熟人社会不断解体,村民对基层治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此也导致了村情民意掌握难、群众办事诉求难、参与治理难等一系列问题。数字化能让城市治理更智能,同样乡村治理也有丰富的数字化应用场景。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加上智能手机在乡村的普及,使传统的乡村基层治理模式开始失灵,但却为数字赋能乡村治理提供了可能,数字技术可以解决城乡距离遥远、乡村人口分散所带来的乡村治理难题。

乡村治理有效主要体现在决策依据、权力运行、治理架构和治理效能方面。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通过数字乡村建设,运用数字信息技术有效整合乡村治理过程,推动乡村治理能力建设与治理体制现代化,有利于提高乡村治理效能,进而实现乡村治理有效。从决策依据维度看,政府各职能部门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乡村社会中的大量数据,分析客观现状与不同现象之间的联系,推动经验决策向数据决策转变,从而为科学决策、规范决策、精准决策打下坚实基础。从权力运行维度看,政府通过大数据技术精准识别村民群体需求,并加强公共组织体系的监管,从而使乡村治理流程透明化,促进权力运行从管理导向到服务导向的模式转变。从治理架构维度看,政府借助大数据技术,衔接社会各类信息资源和人才资源,形成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治理方式,从而促进乡村治理架构由单一平面向复合立体转变。从治理效能维度看,大数据赋能整合多方信息,深挖信息间的联系与现象背后的规律,预测发展趋势,从而促进治理效能由机械被动向高效主动转变。因此,通过数字乡村建设,充分发挥大数据的强大分析能力和预测功能,提升乡村治理的前瞻化、精细化、系统化、智能化水平,形成乡村源头治理、精准治理、开放治理、融合治理,将为乡村社会振兴提供根本保障。数字乡村建设赋能治理有效的传导机制如图4所示。

图4 数字乡村建设赋能治理有效的传导机制

(五)数字乡村建设赋能生活富裕

村民生活富裕是实现全体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推动乡村民生改善的必然要求,也是数字乡村建设的内容目标。生活富裕表现为物质层面的乡村居民收入稳定提升,以及精神层面的发展成果城乡共享。通过数字乡村建设,促进数字技术与产业的融合,不仅有助于促进物质层面村民收入的提高,也有助于促进发展成果的城乡共享。从物质层面来看,通过数字乡村建设,推动互联网信息的快速传播,构建以数字技术为核心,以现代农业为支撑,以绿色、可持续、便捷为市场需求的农业新型产业体系,从而促进乡村居民收入的稳步提升。在农产品生产领域,通过数字乡村建设,利用大数据掌握农业供需变化,畅通需求与生产的传导渠道,有利于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结构性短缺与暂时性、相对性过剩。在农产品流通领域,通过数字乡村建设,使新型营销模式逐步被农民认识、接受和使用,有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农业供应链效率,推动农民积极参与乡村经济发展,从而为提高农业收入产生持续正向激励。从精神层面来看,通过数字乡村建设搭建城乡网络基础设施,升级调整城乡产业结构,一体化铺设城乡信息高速公路,使城乡关系呈现开放、动态、弹性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协作一体化态势,从而确保发展成果城乡共享。数字乡村建设赋能生活富裕的传导机制如图5所示。

图5 数字乡村建设赋能生活富裕的传导机制

(六)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的理论机制

如上所述,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数字乡村建设能有效赋能乡村振兴。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通过数字乡村建设提高农业数字化水平,能有效实现乡村产业兴旺。通过数字技术的嵌入,整体推动乡村自然、人文、社会生态环境进步,能有效实现乡村生态宜居。借助数字乡村平台提升村民的思想政治意识,提高村民社会交往水平,能有效实现乡风文明。将数字信息技术融入乡村治理过程,提高乡村治理效能,能有效赋能乡村治理。利用数字技术,可以促进物质层面的乡村居民收入的稳步提升,以及精神层面的发展成果的城乡共享。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的理论机制如图6所示。

图6 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风文明的传导机制

三、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

(一)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2020年,江苏省出台《关于高质量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25年,江苏省的数字乡村建设要走在全国前列。在江苏省持续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过程中,沭阳县颜集镇堰下村通过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提高了产业竞争力,泰州市姜堰区沈高镇河横村通过构建生态管理云平台实现了农业农村环境的源头治理,东台市安丰镇依托数字化技术促进乡村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开发利用,徐州市丰县借助“丰县数字乡村”钉钉应用实现了村庄的有效治理,“宁锡常”接合片区通过数字乡村建设推进了城乡融合发展。上述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的五种实践路径为其他地区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1.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产业兴旺路径。以沭阳县颜集镇堰下村为例。花木产业一直是堰下村的主导产业,2006年以前,堰下村的花木产业主要依靠传统的营销方式销售,营销成本高,影响范围十分有限,花木产业发展缓慢。同时,堰下村也存在产业结构相对单一、花木产业与二三产融合度较低等现实困境,难以适应农业现代化要求。为促进花木产业对接城市大市场,堰下村积极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和花木产业数字化转型。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创新运用,堰下村的花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释放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堰下村的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产业兴旺模式,是以花木电商为引领,以数字乡村建设为保障,提升花木产业品牌知名度,带动文旅休闲、地方美食、旅游会展等产业兴旺的一种实践模式。

早在2006年,堰下村就确立了通过网络销售推动花木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路。通过电商进行线上引流,堰下村从花木种植延伸出乡村旅游、创意花木种植、会展等关联产业,形成了基于花木文化的“品花+购物+旅游”产业链。2017年,堰下村在电商产业蓬勃发展的基础上,建设了“幸福花海”淘宝产品基地,该基地占地面积3.5公顷,拥有多肉植物培育基地2个、精品盆景园3个,培育新品花卉苗木120种、数量达100万株,为当地提供了上千个就业机会,也为电商企业提供了产品供给配套等服务,全面提升了花木电商产品的竞争力。堰下村积极推行“网店+基地+农户”的花木销售经营模式,发展“花木产业+配套产业+物流行业”,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电商经济链,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和村民增收。

堰下村通过数字乡村建设,将电子商务技术、二三产业组织方式和生产方式引入到传统农业生产中,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及可持续发展。堰下村通过数字乡村建设,有效促进了当地产业振兴,拉动了周边村庄的相关产业发展,带动周边其他乡村走上数字化发展道路,为多方式、多路径及多机制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经验。就生产端来看,数字乡村建设通过提升数字技术水平,降低生产者成本,提升农业产业生产率。就需求端看,数字乡村建设有效改善了信息不对称,促进乡村产业兴旺,提高农民的福利水平。电子商务与乡村产业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改善了供需两端的结构匹配度,并使产业结构积极向纵深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堰下村通过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产业兴旺,不仅优化和拓展了村民的就业增收渠道,也拉动了消费内需的增长。截至2021年12月,堰下村开设花木网店已达1000家,以顺丰、中通、圆通等为代表的15家快递公司常驻村内,花木网店年销售额超过5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3.2万元。

2.数字乡村建设赋能生态宜居路径。以泰州市姜堰区沈高镇河横村为例,该村培育了10个绿色食品支柱产业,拥有“三泰”“河横”“双禾”等多个品牌,被誉为“绿色食品之乡”。在绿色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河横村大力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生态名村。河横村以生态环境为立村之本,全面建设生态新农村,着力加强数字技术攻关,建立了河横生态农业科技园。该生态农业科技园与中国农科院等12家科研院所合作,实施各类农科技项目48项,依靠数字技术推广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及加工技术,先后培养200户种养示范大户和5000多名农民技术能手,使农民走上了科技致富道路;同时,注重产学研联合攻关,利用最新技术指导农户种植、企业生产,突破农业农村污染防治的技术瓶颈,提升了绿色发展的科技水平,以及种植与生产效率。

在此基础上,河横村利用技术优势,建设河横生态管理云平台。该生态管理平台类似于德国的智慧农业应用系统,实时对农业农村生产各方面,包括农业基础设施、农业农村污染防治、主要农作物施肥的主推配方等进行改善、监控和更新,打通了数字经济、生态治理、污染防治等环节的障碍,实现了相关数据在各环节间的联通,不断改进及更新污染防治标准,从而大力提升生态治理效益。依托生态管理云平台,相关部门可以对农业农村生产进行实时监督与管理,利用相关数据创新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生态控制为核心、以理化控制为辅助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实现源头治理。河横村依托农业农村生态技术革命,改善农业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优化了村内生态环境,实现了乡村生态振兴。

3.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风文明路径。以东台市安丰镇为例,该镇立足于乡村文化保护,以乡为魂,突显了独特的乡村文化创意元素,着力发展农业创业、文化旅游和民俗文化。2016年,安丰镇开始全面对接“特色小镇”建设,明确古镇产业定位与文化内涵,高质量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安丰镇在创建数字盐韵小镇的过程中,在古镇景区推出智能讲解服务,使得语音与文字能够同步进行,并建立数字化游客中心、“智慧”景区全景图,以及智能停车场,全面提升了游客满意度。同时,安丰镇巧妙借助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保护与古镇开发,创新“文化+旅游+技术”的融合发展形式,实现保护与开发、文化与商业、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推动乡村文化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

安丰镇政府在传承历史与守护文化的基础上,依托现代科技力量,倾力创建以盐文化为特质的数字盐韵小镇。首先,安丰镇通过数字演播、沉浸式体验和数字艺术展示,创新乡村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宣传和开发“盐官巡街”表演、民俗文艺展示等民俗文化内容,充分挖掘乡村文化的多元化价值,满足乡村文化的多元化需求。其次,安丰镇依托数字化手段,深度融合文化资源与数字资源,使文化资源闪耀出深厚持久的魅力元素。安丰镇借助数字乡村建设,促进乡村文化资源的创新开发,助推乡村文化融合发展,实现了乡风文明。

4.数字乡村建设赋能治理有效路径。以徐州市丰县为例,以前,丰县的村级事务一般都是由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甚至村干部个人直接决定,或仅吸纳部分群众参与决策,存在“代民做主”的情况,村庄治理面临着制度难题和现实困境。如果没有一个畅通的沟通平台和渠道,某些矛盾很可能累积起来,导致一些村民通过信访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诉求。2021年4月,丰县与阿里集团合作建设“丰县数字乡村”钉钉应用,并在全县范围内推广使用。此后,全县343个行政村全部建立钉钉群,拥有777名管理员,网络云端中活跃24万“数字村民”。该平台的建立实现了村村拥有一张“网”及一“钉”到底,打通了服务村民的“最后一公里”,让村民“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依托于钉钉应用平台,管理员以“图片+文字”的形式向村民展示村内的日常见闻和新鲜事物,使村民有渠道关心、关注村里发展,齐心协力为建设更美好的乡村贡献力量。村民不仅可以在村友群、村友圈中沟通交流,实现邻里和睦,还可以在其中反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问题的解决处理情况由镇蹲点干部在线监督,实现及时反馈。同时,利用平台中的在线投票、群组、民情反馈、书记信箱等功能,畅通村干部与村民之间的沟通渠道,提升基层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提高村民委员会群防群治力量和基层自治水平。

丰县是江苏省内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丰县数字乡村”钉钉应用的建设开发践行了丰县特色数字乡村建设道路。丰县打造的数字乡村“钉治”模式,充分利用钉钉应用的平台架构,有效整合各镇及各村间的人力资源、提高行政办公水平和基层治理能力、实现信息精准高效传达,提升了整体工作效率。在此基础上,将“数字新动能”拓展应用于农业农村、社会治理等领域,打造数字化政务服务。钉钉应用平台展现了“共享、普惠、创新”等特点,实现了广覆盖、高效率的效果,逐步成为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工具,为治理有效提供了重要支撑。丰县建设数字乡村过程中,通过推进乡村治理中治理主体、治理过程、治理内容等要素的数字化转型,借助钉钉应用平台实现了乡村治理有效。

5.数字乡村建设赋能生活富裕路径。以“宁锡常”接合片区国家城乡融合试验区为例。2019年底,十八部门联合出台《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方案》,决定成立“宁锡常”接合片区国家城乡融合试验区。该试验区面积6361平方公里,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达5018亿元,常住人口352万人,城镇化率达63.96%,具备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良好基础条件。“宁锡常”接合片区的区位优势突出,通过培育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智能电网、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初步形成特色鲜明的绿色产业体系,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提供了重要载体。试验区多措并举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业科技服务高质量供给,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效能。2021年“宁锡常”试验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06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1年的2.17下降为1.91,成为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地区之一。

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信息技术深度赋能农业农村,有利于发展农村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一方面,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和重大科技成果同产业结合,建立科技成果入乡转化机制,大力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另一方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突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打造城乡产业协同平台,加快构建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新机制,率先建立起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因此,加强数字技术与农业的融合有利于稳步增加村民收入、减小城乡发展鸿沟,实现发展成果由城乡共享,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二)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的现实瓶颈

1.数字乡村建设要素供给不足。数字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不仅需要长期性的财政资金投入,也需要各专业领域人才的支持。长期以来,受地形地貌等客观因素影响,我国乡村地区发展处于相对落后水平,缺乏数字乡村建设的资金投入。《2021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财政投入总额为341.4亿元,而财政投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县有2218个,占比高达84%。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社会资本投入809亿元,而社会资本投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县有2286个,占比高达86.5%。受乡村发展条件、发展空间等因素的制约,乡村人才大量外流。

以堰下村为例。颜集镇堰下村围绕花木特色产业发展的花木电商模式面临投资不够、人才紧缺、同质化和低质化竞争、缺乏精品等问题,引致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经济振兴的动力不足。而且,受乡村投资回报周期长且回报率低的影响,社会资本不敢大规模投资,而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又不足,导致乡村产业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在颜集镇堰下村的花木电商企业经营主体多数为受教育程度偏低的农村居民,其掌握数字技术的能力、专业程度相对有限,难以满足产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花木产品本身与当地特色农业、风土文化结合不够,未能融合当地特色文化元素,存在着抄袭成熟品牌发展模式的现象,导致小范围市场恶性竞争严重,给村民销售带来诸多困难。总的来讲,颜集镇堰下村花木电商产业存在缺乏资金支持、专业人才供给不足、特色竞争力产品有限等问题,造成对乡村产业振兴的正向激励效应相对有限。

2.数字乡村前沿科技应用不足。数字乡村建设离不开前沿科技的应用与创新,应增加数字科技研发投入,强化数字技术赋能水平。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对乡村地区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但乡村地区仍是国家创新体系的“薄弱环节”。《2021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仅为22.5%,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低的问题相对突出。数字乡村建设涉及乡村产业数字化、文化数字化、治理数字化、公共服务数字化、环境检测数字化等多领域,但各领域创新不足、产品类型较为单一。受自生弱质性、技术供给不足等因素影响,我国数字乡村建设中科技水平还停留在一般、单一技术的应用阶段。

以河横村为例。泰州市姜堰区沈高镇河横村开展的生态新农村建设面临着缺乏前沿科技、科技供给水平低、创新能力弱等问题,未能彻底解决乡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之间的矛盾,引致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生态振兴的能力不足。沈高镇河横村农机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较为广泛,水肥药精准控制技术、“四情检测”技术应用较好,但其他产业与数字技术结合有限,依然存在传统落后的产能项目。总体来看,河横村农业产业对机器人、物联网、大数据、AR、人工智能等多种前沿技术与智能装备应用不足,前沿科技的使用条件和水平落后,仍存在粗放型的发展方式。部分村民未真正理解“生态宜居”的发展理念,更未践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观,乡村生态产业发展受限,乡村经济向生态、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困难。因此,沈高镇河横村生态新农村建设中并未完全发挥科技优势,缺乏前沿科技的应用与创新,将对乡村生态振兴的正向传导过程产生显著抑制作用。

3.数字乡村的场景开发深度不够。以乡村文化场景开发为例。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深厚根基,有着丰富的内涵,其闪烁的文化特色、承载的精神价值以及凝聚的乡村文化情感历久弥新。因此,深入挖掘、分析、展示乡村优秀的人文精神,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乡村文化,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在数字乡村建设中,基层领导干部和村民对乡村传统文化的理解并不深入,文化传承人才及基础设施相对缺乏,文化场景开发深度不够,致使部分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着遗失风险。

以安丰镇为例。东台市安丰镇打造的盐韵文化特色小镇面临对优秀传统文化挖掘程度不够,数字传播影响力和互动力有待提高的问题,引致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力度不足。东台市安丰镇在数字乡村建设中对盐韵文化的数字转化局限于表面,并未深入探索其背后的渊源历史、发展演变和人文精神,使得大众对安丰镇传统乡村文化的理解过于表面化和片段化。虽然安丰镇呈现的数字文化类型有文字、图片、音视频、动画、三维立体场景等,但从总体上看,数字文化呈现的形式仍然较为单一,难以弘扬其优质的文化内涵,使得游客对传统盐韵文化感知程度有限,无法获得深刻的文化体验感。综上所述,东台市安丰镇打造的盐韵文化特色小镇,数字传播影响力不足,场景开发深度不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能力有限,若不加以改善,将对乡村文化振兴造成损失。

4.乡村数字治理体系尚不健全。数字乡村建设需要数字技术使用和数据传播共享的技术标准,建立乡村数字治理体系。我国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基层治理、政务公开、民生保障等方面仍需巩固提升,乡村数据壁垒尚未打通,区域间信息流通渠道不畅,信息公开有限,乡村数字治理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数字乡村安全管理、技术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等存在风险隐患,众多领域仍处于法律与监管的“灰色地带”,尚未有统一的管理标准。《2021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报告》显示,2020年应用信息技术实现行政村“三务”综合公开水平为72.1%,“雪亮工程”行政村覆盖率为77.0%,全国县域政务服务在线办事率为66.4%。

以丰县为例。徐州市丰县打造的“丰县数字乡村”钉钉平台面临着数字治理成本过高、实际利用率不足、数字安全隐患尚未解决等问题,引致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社会振兴的水平不高。丰县政府在建设数字基础设施、搜集各项数据、搭建政务公开平台的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力,数字治理成本偏高。此外,参与基层治理的工作人员受传统行政管理思想的束缚,缺乏利用大数据思维实现数字化治理的能力,致使政务平台的实际利用率较低。在调研时还发现:“丰县数字乡村”钉钉平台的涉农数据搜集处理没有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同时,涉农数据也没有统一的公开标准、透明的使用权和健全的监督机制,存在着“技术利维坦”和信息安全等隐患。因此,“丰县数字乡村”钉钉平台未能发挥大数据背后的真正价值,导致乡村治理数字化效果不明显,对乡村社会振兴产生的影响较为有限。

5.城乡数字建设差距较大。技术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基石,数字乡村建设尤其依赖数字环境、数字技术和数字设备。近年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虽然不断健全,但针对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升级等方面的供给不足、服务可获得性不强,不能满足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全方位、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涉农数据资源、数据治理、数据服务的提取、分析、利用等均存在很大困难,一定程度上影响数字乡村建设的推进。乡村数字化基础设施薄弱,在数字乡村建设中,农民数字化应用水平低,存在数字鸿沟。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城乡之间的互联网及宽带普及率存在23%左右的差距,弥补这一差距尚需大量的人、财、物力。2021年,虽然我国乡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为57.6%,但互联网普及率与乡村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实际应用情况之间并不能简单相等。

以“宁锡常”接合片区国家城乡融合试验区为例。“宁锡常”接合片区国家城乡融合试验区面临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民信息意识呈现一定封闭性等问题,导致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民生改善的引力不足。调研中发现:一项数字技术在城镇地区使用成熟并应用于商业模式后,才开始推广至乡村地区。首先,乡村地区数字化基础薄弱、大数据建设利用程度不高,数字资源体系建设与城镇差距显著,数字技术发展和实践应用能力不够。其次,多数农民受文化程度和思想观念的限制,数字化应用水平较低,缺乏利用数字技术手段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数字乡村建设也正处于加快进程、加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期。本文以江苏省堰下村、河横村、安丰镇、丰县、“宁锡常”接合片区为观察对象,揭示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的理论机制、实践路径与政策启示。研究表明,数字乡村建设是推进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场景创新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研究结论

1.数字乡村建设是推进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通过数字乡村建设,提高农业数字化水平,能有效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利用数字技术的嵌入,整体推动乡村自然、人文、社会生态环境进步,能有效实现乡村生态宜居;借助数字乡村平台,提升村民的思想政治意识和社会交往水平,能有效实现乡风文明;将数字信息技术有效融入乡村治理过程,能提高乡村治理效能;数字技术可以促进物质层面的乡村居民收入稳定提升,以及精神层面的发展成果城乡共享。

2.场景创新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数字技术在乡村有着丰富的应用场景,场景创新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江苏省持续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过程中,沭阳县颜集镇堰下村通过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提高了产业竞争力,泰州市姜堰区沈高镇河横村通过构建生态管理云平台实现了农业农村环境的源头治理,东台市安丰镇依托数字化技术促进乡村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开发利用,徐州市丰县借助“丰县数字乡村”钉钉应用实现了村庄的有效治理,“宁锡常”接合片区通过数字乡村建设推进了城乡融合发展。

3.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面临现实瓶颈。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的效果,但也存在诸多现实瓶颈。具体表现如下:数字乡村建设中财政投入不足,数字化专业人才匮乏;数字乡村建设中前沿科技应用不足,科技创新供给少;数字乡村的场景开发深度不够,部分优秀传统文化面临遗失风险;数字乡村建设中缺乏统筹与标准规范,乡村数字治理体系尚未完全建立;数字乡村建设中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城乡数字鸿沟难以消除。

(二)政策启示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日益渗透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的全过程,数字乡村建设旨在推进数字技术、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数字乡村建设极大激发了乡村的创新活力。为破解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面临的现实瓶颈,进一步释放数字技术的赋能作用,有必要加大数字乡村要素供给,推进数字乡村平台建设,完善乡村数字治理体系。

1.政策引导,加大数字乡村要素供给。第一,在加强对数字乡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明确经济、生态、文化、治理、民生等重点领域的系统性数字化建设内容的基础上,针对各重点领域的数字化建设内容制定并出台长期发展规划与指导意见,形成数字乡村建设各阶段的推进方案,从而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针对性指引。同时,出台有关数字乡村建设的基本原则与制度,明确参与数字乡村建设各主体的职责,规范数字乡村建设的技术标准,为具体的数字乡村建设活动提供统一指导。

第二,制定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支持,推进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数字技术及其赋能模式创新。在财政支农资金的引导作用下,推动农村光纤和5G网络广度和深度覆盖,发挥保险和担保的杠杆作用,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支持体系,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电子商务、农产品加工制造、农作物耕种等领域,增加金融的普惠性,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充实的财力保障。进一步,构建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机制,加强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数字化发展均等化。

第三,重视数字化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吸纳,通过搭建专业平台、完善激励机制、增强政策支持等方式,增强乡村对数字化人才的吸引力,确保多元主体有效参与数字乡村建设。同时,构建数字乡村人才培育支持体系,广泛开展对农民的数字化知识技能培训,普及发展数字产业的相关知识,发挥农民对数字技术应用的主体性和积极性。例如,综合利用“村民活动室”“党员之家”等村民活动场所,将理论、实践与考察学习相结合,对村民开展分段集中培训,普及发展数字产业的相关知识,提升乡村人才的数字工作能力。

2.技术升级,推进数字乡村平台建设。第一,加快推进乡村产业数字化平台建设。实践中,乡村小农业与城市大市场衔接不紧密是乡村小农业发展的痛点,而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可以分析预测出特定产品的消费趋势以及影响消费者行为的重要因素,从而使乡村小农业与城市大市场衔接得更加精准。因此,应大力推进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乡村产业数字化平台建设,积极发展乡村数字经济新业态,挖掘新的增长点,改善农民生产条件,拓展农民增收空间。例如,利用乡村产业数字化平台的算法功能分析消费者喜好、品种热销度、游客来源、民宿预订等情况,预判产业发展趋势,为乡村产业发展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再如,通过电子围栏技术对所有进出村庄旅游热点区域的人员做好统计和记录,达到设定的阈值就会报警,通知相关人员去疏导游客。

第二,加快推进乡村服务和治理数字化平台建设。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乡村的“打工经济”持续攀升,城乡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强,原先相对封闭、单一的乡村社会变得更具开放性、复杂性。数字化能让城市服务和治理更智能,同样乡村服务和治理也有丰富的数字化应用场景。因此,应加快推进乡村服务和治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利用数字技术实施村级综合服务提升工程,提高村级综合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更好地为村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的政务服务。同时,构建现代治理模式,拓展数字技术在乡村治理的应用场景,完善乡村数字化网络布局,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乡村数字化治理效能,有效满足村民对乡村数字化服务和治理的有效需求,形成政府、村集体、村民等各方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机制。

3.机制创新,完善乡村数字治理体系。第一,完善乡村数据监管机制。应完善数据安全监管主体之间的衔接和协调制度、数据权利划分与相互关联制度,谨防对公共机密信息和村民隐私信息的泄漏、窃取和滥用,保障数据使用的安全性。例如,在乡村环境数据监管领域建设自然资源三维立体的数字乡村应用体系,完善乡村生态环境监测的数字化评价预警体系建设,完善现有的污染监测系统、现代农业应用系统等生态治理系统的内容与功能。同时,拓展乡村生态环境监测内容的覆盖范围,加强对环境要素和重点监管对象监测和对农村人居环境的数据监管,建立在线受理机制,引导农村居民通过APP、小程序等方式参与人居环境网络监督。

第二,完善乡村数据联通机制。应建立统一规范的数据采集标准和以人为核心的数据集成联通机制,在强化数据安全管理和数据集成的基础上,促进地区间、部门间或系统间“数据孤岛”的关联,打造“真用真联”“互联互通”的乡村数字平台,提高数据质量和赋能价值。例如,在乡村环境数据监管领域建立并完善生态治理平台,推动感知平台各相关业务系统互联互通,打通数字经济、生态治理、污染防治等环节的障碍,实现相关数据在各环节间的联通。

第三,完善数字乡村建设考核机制。针对数字乡村建设中的多元主体,相关监督管理部门要做好利益考核工作,推出利益联结新方式,缓解多元主体利益矛盾;监管部门要将股份协议、合同书、利益分配条例等书面文件作为重点审核项目,发现不合理的条例及时通报,以打造良好的合作生态。同时,在争取各方利益最大化的条件下,既确保多元主体的有效参与,又充分发挥农民的主导作用。在此基础上,定期对数字乡村建设的相关企业项目出具评定报告,督促企业根据合同内容按时按量将相关收益发放给村民,推动政府、村民、投资者等多元主体实现互利共赢。

猜你喜欢
数字化数字建设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答数字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数字化制胜
数字看G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