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浊解毒方联合常规治疗对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后口周疱疹患者的临床疗效

2022-12-03 11:58李普阳付增彬赵亚鹏高雪亮王凯程建业
中成药 2022年11期
关键词:三叉神经三叉神经痛疱疹

李普阳 付增彬 赵亚鹏 高雪亮王凯 程建业

(河北省中医院神经外科, 河北 石家庄050000)

三叉神经痛是一类常见的功能性神经外科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有突发性的剧烈疼痛,一般无先兆症状、突然起病,并以上颌支和下颌支较为常见,痛感一般呈烧灼感、刀割感、针刺样等,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1⁃2]。目前普遍认为,三叉神经痛发病与血管压迫有关,临床上对于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也通常采取微血管减压术以松解受到异常压迫的血管,具有较好的疗效[3],但疱疹病毒常潜伏于神经节内,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尤其是在三叉神经节行手术处理的情况下易导致其发作即表现为口周疱疹,不利于患者恢复[4]。中医对疱疹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故本研究考察化浊解毒方联合常规治疗对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后口周疱疹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 年6 月至2020 年6 月收治于河北省中医院的265 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微血管减压术后发生口周疱疹的有104例,占比39.25%,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 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29 例;平均年龄(57.46±8.51)岁;平均病程(3.29±0.74)年;疼痛部位左侧20例,右侧32例,而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28 例;平均年龄(58.03±8.64)岁;平均病程(3.24±0.78)年;疼痛部位左侧21例,右侧31例,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行性。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号2016SZYKY0615⁃02)。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

1.2.1.1 三叉神经痛 参考《现代临床医学诊断标准》[5],面部、额面有发作性疼痛并持续数秒至2 min,疼痛特点包括①部位在三叉神经一支或一支以上的分布区;②痛感突然发作,有剧烈、表浅、刀割感或烧灼感的性质;③触发部位可影响进食、说话、刷牙、洗脸等日常行为活动;④在2 次发作间隔中无异常症状,但在发作期间可有眼结膜充血、自觉流泪、面部发红以及因疼痛引发的面部抽搐症状。另外,无神经系统缺损,发病具有刻板性,结合病史和其他检查可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面部疼痛。

1.2.1.2 带状疱疹参考第5 版《皮肤性病学》[6],①先兆症状为皮肤单侧灼烧样疼痛感,疼痛感局限于固定部位;②皮损沿神经根分布,累及几处相邻的皮区;③呈脐窝状水泡,成簇、紧密、基底潮红、深入皮肤,有时有出血性的水疱或脓疱。

1.2.2 中医 参考《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7],症状多呈发作性,疼痛感呈烧灼样或刀割样,口唇、鼻部旁有引痛点,发作时面红出汗、痛感遇热加重,或帛掣样疼痛难忍,面色苍白,遇冷酸诱发。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1.2”项下诊断标准;②术前全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检查资料信息完善,符合手术指征;③年龄20~60 岁;④经卡马西平标准治疗后疗效欠佳,或对其不良反应不能耐受;⑤经MRI、上颌窦CT检查,排除颅内肿瘤或口腔因素导致的面部疼痛;⑥患者了解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等不适宜参与本研究的疾病;②持续性疼痛或伴有感觉减退、角膜反射迟钝,并有影像学证据表明颅内肿瘤或脊髓空洞;③合并其他神经系统疾病;④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1.5 治疗手段 2 组患者均行微血管减压术,术前经三叉神经3D MRI 检查以明确三叉神经和责任血管之间的位置关系,全身麻醉后沿乙状窦后入路切口,逐层切开皮肤并行颅骨分离,打开蛛网膜下腔,分离岩静脉及与三叉神经粘连的周围蛛网膜,寻找压迫血管并从根端进行分离,垫入Tedlon 棉片,完全止血后缝合头皮。术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预防感染、神经营养,并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美国葛兰素史克公司,批准文号H20150209,0.5 g×10 s),每天2次,每次0.5 g,疗程2 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化浊解毒汤,组方药材金银花15 g、泽泻15 g、连翘12 g、防风9 g、黄芩9 g、苍术6 g、丹皮6 g、黄连6 g、生地6 g、甘草3 g,由医院中药房代煎,每天1剂,每剂200 mL,早晚分2 次温服,疗程2 周。

1.6 疗效评价 参考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8]中的“蛇串疮”疗效判定标准,①治愈,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3 周以上,未复发;②好转,瘙痒明显减轻,皮疹消退超过60%,③未愈,临床症状、体征未缓解,或皮疹消退不足30%。

1.7 指标检测 ①中医证候评分[9],包括疼痛(0 分为无疼痛,2 分为轻微痛,4 分为中度痛,6分为重度痛,8 分为剧痛)、皮损(0 分为无皮损,2 分为红斑或斑片,4 分为红斑、斑片及丘疹,6分为红斑、斑片、丘疹及水疤,8 分为红斑、斑片、丘疹、水疤、脓疤或血疤)、皮损面积(0 分为无皮损症状,2 分为有不超过0.5%体表面积的皮损,4 分为有0.5%~1%体表面积的皮损,6 分为有1%~5%体表面积的皮损,8 分为有超过5%体表面积的皮损)、疼痛烧灼感(0 分为无烧灼感,2分为微热感,4 分为可忍受的中度烧灼感,6 分为重度烧灼感,8 分为无法忍受的剧痛感),以及瘙痒、口苦咽干、烦躁易怒(0 分为无上述情况,1分为有上述情况);②记录术后口角疱疹消退时间;③抽取治疗前后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 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8(IL⁃18)、干扰素(IFN⁃γ)水平;④抽取治疗前后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3 mL,肝素抗凝,采用荧光免疫染色法、流式细胞仪检测T 细胞亚群水平,包括CD3+、CD4+、CD8+水平及CD4+/CD8+。

1.8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23.0 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中医证候评分 治疗后,2 组中医证候评分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见表1。

表1 2 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分,,n=52)Tab.1 Comparison of TCM syndrom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core,,n=52)

2.2 临床疗效 观察组疗效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 组临床疗效比较[例(%),n=52]Tab.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ase(%),n=52]

2.3 IL⁃18、IFN⁃γ 水平治疗后,2 组IL⁃18、IFN⁃γ 水平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见表3。

表3 2 组IL⁃18、IFN⁃γ 水平比较(,n=52)Tab.3 Comparison of IL⁃18 and IFN⁃γ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52)

表3 2 组IL⁃18、IFN⁃γ 水平比较(,n=52)Tab.3 Comparison of IL⁃18 and IFN⁃γ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52)

2.4 T 细胞亚群水平 治疗后,2 组CD3+、CD4+水平及CD4+/CD8+升高(P<0.05),CD4+水平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见表4。

表4 2 组T 细胞亚群水平比较(,n=52)Tab.4 Comparison of T cell subset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52)

表4 2 组T 细胞亚群水平比较(,n=52)Tab.4 Comparison of T cell subset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52)

3 讨论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类表现为发作于三叉神经面区刀割样、烧灼样疼痛的神经外科疾病,患者通常无先兆症状,疼痛感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后可缓解,呈周期性和间歇性,随着病情加重周期性和疼痛程度可加重[10]。HSV⁃1 通常潜伏于三叉神经节并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发生感染形成口角疱疹、角膜炎、结膜炎、脑炎等疾病,其中最常见的即口角疱疹[11]。研究证实,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可发生口周疱疹[12⁃13],微血管减压术后口周疱疹的病例发生也进一步证实了HSV 病毒的潜伏性[14]。

中医将口周疱疹归属于“蛇串疮”范畴,认为本病多因湿热困阻所起,发展至中期湿毒火盛,湿气渐渍机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日久影响肺之宣降,而肺主皮毛,主腠理开泄,感湿邪毒而发为疮,聚于局部、腐蚀血肉,搏结而发,故对于湿热火毒蕴结而发者可采取清热降浊、解毒凉血之法进行治疗。化浊解毒方为河北省中医院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所拟方剂,由金银花、泽泻、连翘、防风、黄芩、苍术、丹皮、黄连、生地、甘草组成,方中金银花、连翘为君药,前者味甘、性寒,可治“一切风湿气,及诸肿痛、痈疽疥廯、杨梅诸恶疮”,具有清热解毒、消炎退肿之功,而后者功效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两药联用,可升浮宣散、清气凉血,增强清热解毒之功;臣药为黄连、黄芩、泽泻、苍术,其中黄连味苦、性寒,常用于治疗痈肿疗疮,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黄芩功效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泽泻、苍术功效健脾祛湿、升清降浊,辅助君药清热解毒的同时消浊清热,标本兼治;佐以防风、丹皮、生地,其中防风功效止痛止痉,丹皮、生地功效消肿止痛、凉血活血,甘草调和诸药药性,全方共奏解毒清热、升清降浊,兼并活血止痛之功效。

本研究发现,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疗效分级情况更优,表明化浊解毒方可有效改善疱疹皮损和疼痛情况。研究表明,CD3+反映了成熟T 细胞活性;CD4+在受到抗原刺激后分化为Th1、Th2、Th3、Th17 等不同细胞,其中Th1所分泌的IL⁃18、IFN⁃γ 是主宰细胞免疫的重要细胞因子;CD8+分泌淋巴毒素、穿孔素等因子,并诱导靶细胞凋亡;CD4+/CD8+比例升高反映了机体免疫系统抑制病毒增殖功能增强[15⁃16]。本研究发现,治疗后观察组IL⁃18、IFN⁃γ 水平及CD4+/CD8+均高于对照组,提示化浊解毒方可增强患者自身抗病毒、清除病毒能力。

综上所述,化浊解毒方联合常规治疗可有效改善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后口周疱疹患者疱疹皮损和疼痛情况,其机制可能与纠正CD4+/CD8+平衡,促进IL⁃18、IFN⁃γ 等细胞因子分泌,从而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猜你喜欢
三叉神经三叉神经痛疱疹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特殊类型血管神经压迫致三叉神经痛二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疱疹性咽峡炎来袭,帮宝宝渡过难关
汗疱疹的中医治疗
中医治疱疹性咽峡炎
三叉神经痛患者三叉神经脑池段MR形态测量研究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罕见病因分析及手术方法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老年三叉神经痛治疗中的麻醉效果探讨
“能帮医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机器人”在京面世
针刺结合偏振光疼痛治疗仪治疗三叉神经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