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南阳中学 许银柱
在初中时期,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培养学生正确“三观”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直接关系着学生辨别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发展。所以,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其与社会生活、时事热点联系在一起,确保学生能够积极认识并了解社会,逐渐适应并参与到当前社会生活中。而作为学生了解国内外形势的重要途径,时政资源能够有效培养初中生关注时事政治的良好习惯,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也属于十分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将时政资源与课程教学结合在一起,从而更好地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环境中出现了很多负面思想,如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而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心智和思想方面依然不够成熟,很容易受各种负面思想的影响。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时政资源融入课堂教学,可以利用社会上的真实案例警示学生,进而培养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避免学生在未来人生道路上误入歧途。
从当前社会发展形势来看,竞争压力变得越来越大,尤其是对初中时期的学生而言,他们面对着未来社会很大的挑战与机遇。而要想抓住发展机遇,初中生必须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不断锻炼自己,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所以,将时政资源应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接受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与法律教育,从而让学生了解、掌握当前社会最热点的时政话题,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帮助学生找到他们的人生发展目标,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实现全面发展。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要授课对象是青少年,他们的身心虽然得到了显著发展,但是却没有完全成熟,对周围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与想象力,在意识方面只进行了初步觉醒,仍存在一些稚嫩思想。同时,初中生的道德品质处于塑造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十分重要。他们的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需要正确的引导。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基本都是以理性说教内容为主,在教学期间会根据某一主题展开教学,教材内容文字较多,缺少活动板块设置。另外,道德与法治课程也是集人文性和思想性为一体的综合课程,当前教学基本都是以理论说教为主,很少在初中时期开展思想内容较为丰富的生活化教学。也就是说,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内容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和沉闷,尤其是自律性尚不成熟的初中生。因此,通过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特点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师要积极开发当前时下最为热点的话题新闻,将典型教育事例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充分利用时政资源的趣味性和丰富性,弥补传统教材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让初中生在有限的课堂条件下能够感受生活、接触社会,在兴趣的驱动下更加热爱道德与法治课程,提高自身的良好认识。
此外,时政资源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之间存在十分紧密的关联,时政资源在实际应用时需要以课本内容为载体,而课本内容讲授也无法脱离实际案例内容。虽然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与时政资源都在教学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二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区别,通常体现在内容规范性和侧重点不同。也就是说,时政资源与道德与法治教学间既存在一定的关联,也存在很大的区别。将时政资源应用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时,教师一定要从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需求角度出发,充分发挥时政资源的优势,从而使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更加丰富,表达形式更加生动,最终落实初中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
在时政资源政治材料选择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道德与法治教材结构与具体教学内容。同时,教师还要准确抓住时政资源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结合点,筛选出一些说服力较强的时政资源案例,进而将不同的时政资源进行对比,了解课堂教学中所需要的时政资源话题。通过实际调查结果显示,当学生被问及时政资源与教材间的关联时,大部分学生都对二者之间的联系理解不够透彻。而且大部分教师都是在课堂教学中侧重于采用简洁明了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即选取的时政资源只是起到了辅助教学和调节课堂教学氛围的作用,忽略了时政资源与教学内容的高度结合,从而导致教师无法深入了解针对性的时政资源素材,最终导致教学只停留在了表面形式上,缺少实质性的内容。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将时政资源堆积在了课堂导入环节中,其主要目的就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引入教学主题;但是在此教学环节中,无法突出时政资源与相关知识点间的密切关联。并且在课堂重难点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还会为了让学生及时了解知识点,采用不合时宜的时政案例讲解知识,这会让学生感觉是为了导入时政资源而导入,并不是将其精心安排在教学过程中,整体上显得头重脚轻,毫无章法。另外,还有一部分教师在时政资源应用过程中没有找准恰当的时机,学生感受不到时政资源层层递进的关系,导致时政资源的应用过于零散和随意。因此,教师在时政资源引用过程中,必须要在充分了解每个知识点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与不同教学内容相关的时政信息,合理安排时政资源教学时间,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将时政知识点融入各个教学环节中。
将时政资源应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当实现课前、课中与课后三个过程的目标。首先,在课前教师要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使时政资源的融入能够更深入地吸引学生兴趣。其次,在教学期间应用时政资源时,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展开良好的互动交流。最后,在课堂教学结束后,要让学生深刻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时政资源,加深印象,使学生考试成绩与认知能力都能够得到显著提升。但是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当前很多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引入时政资源的情况都不理想,仅有少部分学生会参与到课堂互动中。这意味着实际教学效果并不显著。而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时政资源教学成效不够突出,无法发挥出其资源教学优势。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掌握时政资源的引用时机,确保将课前导入、课中讲授与课后巩固都与时政资源结合在一起。其中,在导入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注意力,这对一节课程最终的教学质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同时,时政资源的引入也会让整体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与多元化,其内容能够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选择合适的时政新闻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时事政治的相关视频与图片资料,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用生动的故事还原时政事件,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但需要重点注意的是,新课导入不能耗费过多的教学时间,要简洁明了,将教学重点放在效率方面。
例如,在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敬畏生命”教学过程中,可以引用“为了抢救森林火灾险情,有30余名消防人员伤亡”的时政新闻消息,为学生展示火灾事故现场的图片资料与视频资料。在这一时政新闻介绍完毕后,教师还要询问学生的感受与获得的启发,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受,从而引导学生懂得敬畏生命这一道理,这也能顺利实现新课导入的目标。
教学重点中蕴藏的知识点是学生深入了解道德与法治教学难点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某一特定事物的认知。同时,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重难知识点理解与掌握难度较大,以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要理解这些内容较为困难,这也是其成为教学难点的主要原因之一。为突破教学重难点,教师可以将理论化、抽象化的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化与具体化。另外,丰富多样的时政资源还能够让单调的知识点变得更加真实,能够帮助学生顺利理解教学重难知识点。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在突破重难点过程中采取多样化的方法,如开展演讲比赛、合作探究以及角色扮演等,创设时政资源情境,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进而使难点问题能够迎刃而解。在此期间,可以选择小组讨论的方式,将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通过实际教学证明,将小组讨论方式应用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能获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个时政热点话题,确保话题内容与教学知识点紧密相关,随后让各个学生小组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自主思考以及归纳分析的能力;还可以开展时政资源辩论赛互动模式,让学生结合时政热点对知识展开辩论。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创设,可以让学生更加轻松地掌握课程重难知识点。
了解时政新闻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开展时政教学的主要策略,学生可以在了解时政新闻的基础上,开阔自己的眼界,了解更多新知识。对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多了解时事新闻,在课余时间通过报纸和网络平台了解最新的时政新闻,从而养成每天观看新闻的良好习惯。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每节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始的前几分钟,让学生按照学号顺序介绍当天发生的热点新闻,使他们能够彼此交流,分享各自了解的新闻。但是教师要注意,在引导学生观看新闻时,一定要通过正确渠道获取新闻资源信息。
在道德与法治时政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要求小组学生每周画出一张板报,在月末的时候展开评比。同时,还可以在每个小组中选出一名组长,要求他们对小组成员的任务进行合理分配。在板报绘制小组完成板报展示后,教师和学生要共同进行评比,奖励表现优秀的小组,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与协作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对时政资源理解得更加深刻。
除此之外,教师要在每个月单独选择一节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一次时政事件辩论赛,将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要求他们对时政热点的话题展开辩论,以培养学生的政治分析能力,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与法治意识,加强整体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作为初中教育时期开展德育的主渠道,道德与法治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仰,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了解法律规范的重要性。而将时政资源应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能够全方位地提升学生学科素养,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因此,如何正确开发与利用时政资源,将其高效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最为紧迫的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