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涓艺,张良勇,贺 娟
(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017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应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1],即“三全育人”。同年发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构建心理育人质量体系,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培养学生健康心态,促进其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2]。心理健康教育是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途径。高职学生是未来企业的主力军,职业院校将为企业和社会输入复合型技术人才,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身心状态是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关键。为此,“三全育人”为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及创新现有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供了新路径。
(1)目前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由辅导员和承担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师负责,教师的心理健康知识储备、心理咨询能力的专业性以及工作的责任心和工作体系的完善性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效果。辅导员常常囿于各种烦琐的日常管理工作,难以洞察学生的心理变化,且易混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内容,无法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据统计,心理健康课程教师、心理咨询师专职化程度低,心理学相关专业教师数量少,且其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不足,加之因本职工作更重要,常无暇关注有心理咨询需求的学生,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无法及时进行。(2)因心理咨询的保密性原则,心理咨询师无法及时反馈信息给辅导员,辅导员无法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及时进行疏导,提高干预效果。辅导员也缺少和心理咨询师的沟通,导致心理咨询师不能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跟进、追踪,往往是单次咨询就结束工作,既不能评估学生心理问题是否解决,也不能提升心理咨询师的咨询水平,更不能形成系统的心理咨询体系。(3)学校除学工系统以外的专业课教师、行政管理部门的教职工均认为对学生的日常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自己的本职工作,从而忽视自己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之一。
(1)学生对自身心理健康状况不重视。学生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知识,出现心理问题后通常选择自我消化或者找同学倾诉,很少选择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专业途径帮助自己,担心同学对自己进行心理咨询的做法定义为有心理疾病。学生很少主动关心同学、室友的心理状态,认为这是别人的私事,只要事情解决心理问题就不存在了。(2)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重视。家长在外工作,对学生教育存在缺位现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更是疏于关注,不能及时察觉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这为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埋下隐患,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成长。(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弱势地位。心理健康课程的弱势地位表现在高职院校只对大一新生开设必修课,大二、大三年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不同,面临的学习任务、生活问题、心理情绪等与大一有所不同,学校却没有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如积极心理学等,无法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并且学校对学生以通识教育为主,课程形式单一,且没有融入心理健康相关内容,难以引起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重视。
(1)缺乏整体性规划。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由学工部门负责,主要采用新生心理健康必修课、新生心理普测工作、“525”心理健康月等活动方式。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心理健康教育占比少,学校只是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了学生管理工作范畴,在宏观上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把控,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教育中处于弱势地位。(2)心理普测缺乏追踪。高职学生入校一个月后进行心理普测,普测结果对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初步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在大二、大三年级,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压力、就业压力,会产生新的或者加深之前的心理问题,然而学校没有对其进行新一轮的心理普测,难以发现新问题;缺乏对新生心理问题的进一步追踪,学生找不到合适的途径去排解心理压力,从而丧失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信心,影响到学校安全的稳定性。(3)缺乏活动管理。高职院校设立第二课堂成绩单后,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志愿服务、文体等活动,但是心理健康领域鲜有活动,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活动的次数较少。开展的心理健康活动常流于形式,诸如黑板报设计、线上知识竞赛等活动,难以真正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无法关注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不能切实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最终为了完成活动而举办活动,达不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1)高职院校要将教书和育人相结合,育人的主体在于教师,心理育人是学校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学校教职工的主体责任意识,要以严谨的工作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教育学生、服务学生。开展全校教职工的心理健康培训、专题讲座、线上测试,改善固有的心理健康观念,丰富教职工的心理健康知识储备[3],营造良好的全校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氛围。专业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引入与心理健康有关的小故事,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使专业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2)建设专业心理咨询师队伍。心理咨询工作是一项专业性要求较高的工作,和辅导员的日常管理工作不同。辅导员是高职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接触最多的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最深,容易对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就事论事,无法追根溯源解除心理隐患,并且学生有时候不愿意对辅导员倾诉。因此,专业教师组建心理咨询师队伍,定期参加心理学会活动,邀请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心理健康工作者进校宣讲,链接三甲医院精神科资源,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督导,提升咨询师的专业水平。(3)建立心理咨询的监督、追踪机制。建立室长—辅导员—心理咨询师的协作机制,室长可以在生活中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进行追踪;辅导员可以通过班会、团日活动、新媒体平台、谈心谈话给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关注心理健康,正确对待出现的心理问题[4]。室长和辅导员加强与心理咨询师的沟通,及时反馈信息,有效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以此全校各部门相互协作,凝聚教育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共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学校的育人事业添砖加瓦。
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揭示了人的一生在不同阶段会面临不同的任务。学生学习任务、生活任务的不同,直接影响着学生心理情绪的变化。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学生成长成才的整个过程,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着重要作用。(1)加强家校联络。高职学生的成长环境、经济条件、生活习惯不同,导致其心理状况不同。家长作为学生的第一任教师,除了提供基本的物质支持,还在精神层面提供关心和支持。学校利用家长群与家长分享学生动态,特别是心理健康方面的动态,并希望家长配合学校育人工作,共同呵护学生的心理健康。(2)辅导员抓好两个阵地——寝室、班级,通过走访学生寝室,留心学生的情绪状况;通过了解学生的生活日常,及时扑灭心理问题出现的苗头;建立心理档案,并转介给心理咨询师,专业地解决学生心理问题。通过开展线上线下的班级、团组织活动等,润物细无声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3)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针对不同年级开设不同专题的心理课程,如大一年级开展以心理健康通识、环境适应、沟通、人际交往为主题的活动;大二年级开展以学习、情绪、生命教育、心理疾病识别为主题的活动;大三年级开展以就业应对、职业规划为主题的活动。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增设学生感兴趣的专题选修课以及网络在线课程,满足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需求,提升学生对自己和同学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和整体心理健康水平。
(1)完善制度设置。高职院校的职能部门、服务部门要有大局意识,以学校的整体发展为目的,从教学层面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顶岗实习,校园文化建设的文体活动、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层面的团日活动、党组织生活等多方面形成互动,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统筹规划,健全教育教学体系,以此解决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不足、心理健康重视度低的问题。(2)完善普测体系。利用大一的新生普测,及时对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回访,再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分类管理,并建立对应档案,鼓励学生定期进行心理咨询。针对学生不同年级进行不同专题的心理普测,特殊时期增设普测次数,对已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追踪、反馈,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3)丰富活动形式。抓好课堂这一主要阵地,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专业课和实践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剧表演大赛、心理情绪绘画比赛、“525”心理月社团联合活动、沙盘游戏等活动,并利用抖音、直播等为载体,实施“互联网+心理”第二课堂模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创新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路径。全员育人,链接校内、校外与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系统,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共同努力。全过程育人,针对不同阶段增设不同课程,精准施教,让心理健康教育伴随学生成长。全方位育人,完善制度设置和普测体系,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课堂内外。坚持“三全育人”,呵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助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