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阳阳 孙卫华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 商洛 726000)
新型时代背景下,网络技术得到了飞快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处处都离不开网络,尤其是现在人们对微信这一软件的利用更是频繁。微信已经走进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其不仅可以用来社交,还可以帮助人们获得信息,其中朋友圈和微信群成为了人们获得科普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对于微信公众号的流行也是不可阻挡。运动健康科普主要内容包括运动知识使人们拥有了科学的运动思想和精神,运动技术能够指导人们更好地进行运动行为,进而保证了人们的身体的健康,所以应用新媒体和网络技术传播运动健康的相关内容能够普遍提高人民大众的运动意识,也是解决运动健康科普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
微信公众平台是一个很受欢迎且可以免费应用的平台,它可以使不同的运营商和不同的操作系统平台通过其发送语音信息或者是文字、视频和图片等,具有很多的功能,而且目前,使用微信的客户越来越多,并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微信是我国到目前为止使用量最大的通讯平台,根据微信本身的特征以及人们对微信的利用特征,使之为运动健康科普提供了创新支持。微信的本质是一种信息的传播方式,具有更快更广、更综合、更有效的特征,为公众获取运动科普知识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渠道,是融入了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类型的全媒体传播方式,是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环境互动的反馈式双向甚至多向传播,蕴含了文化传播、社会心理、生活方式等复杂内涵。人的微信行为具有学习者行为的基本社会属性,主要涵盖学习者个体行为与学习者群体行为之间的关系、学习者相互之间的行为关系。公众的微信行为使得微信既是传播信息的手段,又是接收信息的平台。运动健康科普与人们使用微信的一系列行为融合后,能够不受任何限制的使信息进行交换,同时也能够使得信息的更新速度加快,各种信息资源能够进行整合。而且微信平台也能够使信息的容量增大,不仅内容丰富,传播的速度还高效。这一系列的优点都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对运动健康进行科普的微信平台进行适当的改革和创新是很有必要的。
运动健康科普的微信服务平台是由各个不同的要素组成的,其中包括了微信平台、相关的服务和人与环境等,在这些不同的要素当中,它们都需要相互之间进行有效的配合,并要分清楚主次顺序,实现各部分的协同发展,然后再通过各个过程进行正常的运行,并实现模式的转变,使原来普遍传播的模式转变成为有重点、有针对性的模式,休闲科普服务模式的完善和虚拟+现实运动情境相结合模式等策略对其进行优化。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传播媒介之一,为运动健康科普的传播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技术相融合的必然结果,促使了社会公众间的沟通交流更为多元化,满足了大众人际交往的需求。微信公众平台可为客户提供精准、定制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以提升用户的体验。碎片化阅读以及浅阅读的行为习惯已然成为快节奏生活的趋势,致使传统的运动健康科普早已无法适用现代社会,需要尽快改革和调整服务的形式。
如今,对运动健康进行科普的形式越来越多,国家举办了全国性的科普讲解大赛,还设置了全国科技活动周,还推出了关于运动科技馆的展览,这些科普行为都是比较接近人民群众的科普方式,虽然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是其取得的成效并不理想,这些亲民式的科普方式在保证人们的参与度的同时,也要求人们在这些活动上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类似这样的运动健康科普方式较注重形式和表面功夫,同时也使得一些资源被严重浪费,从而阻碍了科普工作的开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自媒体行业也越来越受到更多的人的欢迎,信息发展也变得越来越迅速,人们在获得信息时,也可以选择更多的途径,这也使得人们对科普的需求要以更多样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人们越来越追求科普内容的丰富性和生动性,也要求科普方式的灵活性,除此之外,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他们对于科普内容更需要亲历性和互动性,而对于传统的那些宣传手册、报纸等方式,其包含的内容是有限的,而且其在内容方面更新的速度也是比较慢的,这些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与时代的发展也不相适应。
传统的科普服务形式单一,内容较为死板、陈旧,使人们不容易将其中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不能够将在这其中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践当中去,所以就导致了人民群众的实践性差等问题。另外,比较单一死板的科普内容与各个相关领域内的知识融合的不够深刻,这就更与公众高层次的科普需求距离得越来越远。
有关新媒体的运动健康科普总是以体育作为主要的内容,体育内部也包含了很多关系,内部的各部分之间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其中有体育运动队或体育部这样比较直接的关联,还有依靠公共关注的话题形成的联系,最后还有依靠媒介建立的联系,如,电影、电视等。
社会大众群体通过社会化媒体,不仅可以进行彼此体育知识的交换与分享,而且可以基于体育关系而聚合为一个网络体育组织(即具有相似体育爱好的人群),进行现实中的体育运动,实现体育网络参与和体育现实参与的转换。如,登录“跑步指南”新浪微博,扫描其二维码,即可进入“跑步指南”的官方微信平台中。在这个群里,“跑步指南”账号管理者会发布相关跑步的科普知识,同时,跑步爱好者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跑步心得与需要注意的事项。在相同地区的跑步爱好者,还可以相约一起进行跑步健身运动,实现了运动健康科普参与者线上与线下的互动,满足了其社交需求。
运动健康科普服务微信平台模式的制度管理主要侧重网络信息的管理,可以从运动健康信息安全管理、运动健康信息收集与传递管理、运动健康信息评价与反馈管理和运动健康信息监督管理四个方面完善。
关于运动健康信息安全管理制度,重在保护相关知识的真实和完整,尤其是在这些信息进行传播、存储等过程中,其中包含的内容也有很多个方面,有关于对信息传输和处理系统的安全,还有信息内容本身的安全性等。是包括了对人们需要的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和整理、加工等,最后还要将这些信息进行上报检验,这是为了能给人们提供一个安全的信息环境,相关的评价和反馈制度是为了能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服务,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促进人们的运动健康,对其科普的效果要进行评价与反馈,进而促进科普工作的顺利进行。运动健康信息监督管理制度更要为微信平台上的一切信息内容的安全来提供保证,对于非法入侵的行为,一定要重视起来,保护信息的安全性,追究其应负的责任。
科普与新媒体的结合,加快提升了科普的时效性和科普范围的广度。现代科普工作不再是单一的灌输,而是一种双向的交流。传统的“大水漫灌”模式只在强调运动健康科普内容的单向传递和输送,并未形成双向的互动交流。而“精准滴灌”模式不仅能较好解决这种单一的灌输问题,还能更好地体现注重民生、以人为本的科普宗旨。“精准滴灌”模式注重构建畅通的沟通渠道,基于人们的微信行为,有效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交流功能,加强对人们科普需求的调查,依据基层科普受众参差不齐的科学素养为基础,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运动健康科普信息网络,按需提供不同等级的运动健康科普知识,以供公众选择,同时建立评估反馈机制,以升级和降级的形式、激励和督促公众学习并实践。当公众具备一定基准的科学素养后,才会对网络科普信息进行辨别,从而避免因大量信息、伪信息泛滥对受众造成的困扰。
闲暇时间作为一种社会资源,是以时间的形态而存在。合理利用公众的闲暇时间,开展运动健康科普教育,不仅能充实公众的闲暇时间,提升公众的休闲层次,建立公众与运动健康科普之间的信任与依赖,同时扩大运动健康科普教育发展空间,丰富运动健康科普场景,提高了运动健康曝光率。因此,休闲运动健康科普模式的开发和设计,可以实现科普与休闲的双赢。
现如今,科普内容数字化、科普传播平台化、科普呈现终端化和科普效果持续化在科技不断发展的趋势下,越发值得人们注重。全民健身科学普及的发展,最终目的在于持续性保障全民的健身行为,提升健身主体的积极性,以实现全民参与健身。在科学普及方式与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的今天,QQ、手机短信等传播形式的逐渐多样化,需要相关部门或相关部门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来为公众建全民健身科普平台,邀请有资质的全民健身科学机构加入,利用平台来将科学的全民健身知识进行传播,提升知识覆盖范围。还可以专业平台指导、运动义工、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形式来为运动健康科普的推广和终端平台的革新进行创新。经由微信公众平台,将科学健身内容由纸质转化为数字化,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内容传播的效率。
微信既是人们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也能够为人们的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微信公众号的广泛使用,也使得人们能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此外,微信还具有朋友圈的功能,朋友圈能使人们的动态都呈现出来,在朋友圈互动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能够促进相互之间对信息的交流和传递。微信当中的微信群有以家庭为单位的,也有以工作为单位的,这都能使运动健康的有关信息在微信群得到科普,同时也能够对科学和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使微信公众平台的使用,促进人们,包括家庭和学校,都能加快运动健康科普模式的完善。
除了公众号自身推广以外,可以寻求线下线上多种方式推广。线下推广:联系本地线下主流媒体,以专题推介会形式对外宣传;印刷纸质宣传页,在赛事现场和体育活动现场请志愿者以地推形式推广。线上推广:联系其他同类型自媒体或本地不同类型的自媒体进行互推;利用社群等新一代互联网方式传播。
全民健身背景下的运动健康科普,借助微信、微博、互联网等多媒体平台,形成了线上与线下并存的多元化传播渠道。其中,以科协机构为代表的政府主体,通过科技馆、科普图书、科普活动、科普设施等渠道开展线下运动健康科普工作。同时,建立基层科协网络子平台,借助多媒体平台和信息传播媒体等手段,对运动健康信息进行科普传播,实现线上运动健康科普工作的开展。运动健康科普的传播方式实现了双向传播,公众具有既是受众者又是传播者的双重角色。例如,我国在面对新冠疫情时,曾利用图片、文字和视频等进行了对疫情防控措施等的宣传,强调人们要做好防护并在家隔离,也对人们紧张的心理进行了疏导,这种方式的宣传达到了良好的效果,根据这个例子,我们得出,在进行健康科普时,应以人们所热切关注的社会主题为切入点,对有关于健康的知识进行大力的宣传,做好专业的宣传工作,结合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要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从而引导人们能够获得最有用的运动健康知识。
如今,很多领域的知识都在逐步地实现网络化,网络化形式的知识不会受时间、空间等的限制,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生活节奏快的要求,通过多媒体的渠道,很多信息都能实现整合而不独立,且能够通过丰富的形式去展现,更能满足人们的视觉需求。网络化的信息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而且还具有成本低、面对的人群广泛等的优点,对运动健康科普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渠道。
对于运动健康科普,其目的是为了增强公众增进体育锻炼的意识,使人们的身心都获得健康的发展。网络媒体的发展,一方面,使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在不断地更新,人们不会再受旧观念的影响,运动健康在微信上进行科普时,可以利用形式多样的表现形式,比如,视频等,能够吸引人们参与的兴趣;另一方面,在避免运动损伤上也起到提示和警醒作用,减少公众因对运动损伤的错误认知而产生惧怕心理,拒绝参与到运动健康锻炼中等问题。同时,开发趣味性强的运动健康微信小游戏,通过疑难解答的方式,加快运动健康科普走进民生,深入民生生活,进而固化民生运动健康的理念。
运动健康科普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改进和完善其在微信公众平台的制度管理,这四个方面分别是运动健康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运动健康信息收集与传递管理制度、运动健康信息评价与反馈管理制度与运动健康信息监督管理制度。
运动健康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主要从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信息内容和信息传播三方面的安全,来保证运动健康信息在传播、交换和存储过程中的完整与真实。运动健康信息与传递管理制度则主要是为了给公众输送高质量的运动健康信息,能及时准确地搜集、整理、加工和上报公众对于运动所需的信息,并为其提供具体可行的实行及规范处理的方法。运动健康信息评价与反馈管理制度则是以了解和满足公众的运动需求为主,将公众依据运动健康科普运动后的结果与评价实时反馈,促进相关机构及时与客户或相关人员之间进行及时联系、沟通和调整,及时处理和解决运动健康科普中所存在的问题。运动健康信息监督管理制度则是对微信公众平台当中所蕴含的网络安全问题进行防护,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与相关规范的管理,对于非法入侵进行追踪和安全审计,对重要数据、文件的损失保有责任追查的依据。
综上所述,要想对运动健康科普服务进行改革,不仅要从其模式上进行创新,还要建立更加完善的科普系统,在其中,要使科普人员的队伍更加专业,将其队伍不断地扩大,注重各个人员以及各个系统在科普工作当中的各项能力发展,能够设计出更有创造力的科普作品,并且进行大力的推广,以应用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可以利用媒体的多种手段,使线上和线下联合起来,形成关于科普工作的网络,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升人们对运动健康知识的了解,使他们能积极地参与到运动健康的行列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