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敏,吴 婧,尹定洪
(重庆医科大学研究生院,重庆 400016)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1]。明确课程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重知识传授、轻德行培育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也为课程思政的落实和改革提供了方向。2013年教育部等印发《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指出,“重视发挥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培养中不可或缺,其也是开展课程思政的主渠道。2020年4月,教育部等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明确指出,“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并特别强调,“医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注重加强医者仁心教育,教育引导学生尊重患者,学会沟通,提升综合素养”[2]。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强化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加强医学伦理、科研诚信教育,发挥课程思政作用,着力培养医学生救死扶伤精神”[3],进一步强调了课程思政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因此,医学院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培养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医学人才要求下,将思政元素引入研究生课程教学,构建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是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重要条件。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医学院校研究生教育肩负着培养我国拥有高超技能和高尚医德的医务工作者的使命和重任,其中,高尚医德指的是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医德修养。因此,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医德医风、职业道德的培养和塑造。培养过程中,应让研究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使命,注重培养其尊重生命的基本价值观,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研究生的专业课程教学和临床实践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这种将课程思政与医学教育有机结合的培养模式更能引导研究生将患者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在培养过程中完成个人品格的塑造,形成救死扶伤、恪尽职守的职业态度,树立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的职业理想。
此外,研究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有极大的可塑性,因此以系统化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为切入点,深入研究和把握研究生成长成才规律和思想政治素质培养规律。以课程思政为导向,结合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专业特色和价值追求,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探索构建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协同育人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引导研究生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树立人民健康至上的医学价值观,对培养廉洁自律,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医德的医务人员大有裨益[4],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培养社会真正所需的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思政作为一个长期且系统的工程,相关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其研究内容涉及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特征、逻辑、意义和实现路径等,研究领域覆盖了所有学科。经文献搜索和调研,发现课程思政在医学方面的研究论文涵盖了医学基础课、医学专业课及部分医学专业,研究切入点多从某一门课程的课程思政改革进行,成果基于实际教学的经验和改革效果的总结探讨,此类研究缺乏系统性的深层剖析。有少数研究聚焦课程思政与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的关系,但从宏观角度深入剖析两者间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等的研究仍是空白。可见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方法和措施仍有不足。
2014年末,教育部等六部委印发《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明确了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要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融合形成并轨机制。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医疗卫生机构培养高层专业型医师,要求该类研究生具有坚实、系统的临床医学专业知识,较强的临床工作能力,熟悉临床科研过程,培养的侧重点在临床能力的训练和提高上[5]。从培养方式来看,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具有研究生和住院医师的双重身份,要在完成课业及提升科研能力的同时,以住院医师身份完成33个月的临床轮转,进行系统的临床训练,实现从研究生向医师的转变,力求成为具有高水平临床医疗技能的医学人才。
这种培养模式虽能快速地提高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临床技能,但33个月的规范化医师培训使其将精力放在临床医疗技能学习和科研上,缺少个人品格和道德修养等方面的提升。按照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研究生入学后通过课程学习就会进入相应科室参加临床医疗工作,为配合培训时间,大部分课程采用网上教学形式,学习效果难以保证。研究生繁重的课业及工作压力若得不到释放,可能会导致其在性格或思想方面出现偏差。
对课程思政的概念和内涵,学者从观念、方法论、过程论等不同维度进行阐述,综合来讲,课程思政围绕德育与专业教育充分融合的理念,以隐性教育的方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道德品格和综合能力,这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方法,还是一个过程[6]。作为一种新的育人理念,课程思政从大思政格局出发,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在潜移默化中立德树人[7]。课程思政不同于传统思政课程教学,需要除思政课程以外的其他公共课、专业课、必修课和选修课的相互渗透融合、协同发力,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构建全员、全过程及全课程的综合性思政教育课程体系。这就要求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突破传统的守旧思维,创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要求,将课程思政融入各学科课程教学中,发挥综合性和整体性的育人效果。
目前研究生教育对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和实质认识不充分、理解不深入,导致对课程思政不重视,将课程思政看作上级部门下发的任务而应付了事,认为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任务是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相关教师的责任,不能使课程思政有效融入研究生教育,造成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现象。部分专业课教师未能了解课程思政在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性,缺乏挖掘思政元素的动力,无法积极引导研究生的思想观念[8],尤其在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中,课程思政教育的缺乏,可能会造成研究生医学职业道德的匮乏。
由于对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实质认识不充分,在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容易将重心放在思政教育而不是育人上,这样就容易偏离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使课程思政教学中出现“泛思政化”现象[6]。目前有不少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直接将思政元素直白地灌输给学生,将隐形的思政教育转化为显性,不仅思政教育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还影响了专业课的教学效果。一些学校硬性要求专业课教师将思政元素引入教学,未能让教师从专业课程特色出发,有针对性地挖掘思政元素,教师没有将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在日常教学中言传身教,达到春风化雨的效果,从而出现专业课重形式、轻实质的课程思政[9]。这种简单粗暴的灌输式透出浓厚的“思政味”,不仅影响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兴趣,更会影响专业课程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这一首要教学目标的达成,得不偿失。
我国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和培养经历了几次重要的变革,201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的《关于印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10],明确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完全不同的培养目标,但目前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仍沿用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课程。在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上,以传授知识和提升医学专业技能为目的,忽略了对研究生道德情操、专业价值认同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在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教学内容陈旧,医学研究最新成果和技术进展没有及时在教学中体现;教学方式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虽然近年来根据专业学位需要开设了线上专业基础课程,但目前来看,线上教学方式仍需进一步完善。这样培养出的研究生既缺乏学术型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也不具备高尚医德和责任担当,只是经过简单知识积累和技能培训的“操刀手”[11],与我国对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和目标分离。
在课程思政的浪潮中,高校作为研究生教育的设计者和管理者,要深刻认识课程思政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性。在此前提下,坚持医德为先的教育理念,明确课程思政对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才能从全局出发,联合各临床医院做好统筹规划,充分利用医院资源,结合临床实践,挖掘医学教育中蕴含的丰富思政宝藏,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构建符合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
教师是影响研究生成长的重要因素,也是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的决定性要素[12]。只有对课程思政内涵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才能明白育人的最终目的,研究生导师才能从课程教学设计出发,将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目标相融合;注重将自己的治学态度和为人处世原则无形地融入教学中[13],在教学和研究过程中培养研究生的医德和职业精神。这样的隐性思政教育更能提升研究生思政教育效果,完成育人育才任务。
国家对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道德品格、个人修养和职业道德等方面有着高标准的要求,如《指导性培养方案》中关于培养目标的第一条就是培养热爱医疗卫生事业,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的临床医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也指出医学类专业课程应该着力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注重加强医者仁心教育[14]。因此,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围绕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将课程思政融入其中,建立科学系统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首先,要抓好课程设计,保障课程思政在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可持续推进。其次,围绕研究生培养方案,完善相关课程管理制度,如课堂教学管理办法、课程管理制度。再次,深挖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梳理出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对接点,将其融入课程设计、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完成专业课程的育人目标。最后,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新媒体及新技术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资源和信息数据平台,构建专题(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思政元素由单一依靠思政课程教学转变为多学科、多课程融入的全课程教学体系,实现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而行。
在进行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时,围绕研究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要求,挖掘专业课和核心课对生命意义、医学伦理的研究,将尊敬生命和人文关怀教育进一步融入专业课教学[15],同时,系统性建设思政资源库,逐渐形成医学专业课独有的资源库,实现课程资源整合,提升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的影响力,为课程思政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要真正发挥课程思政隐性教育的作用,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既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承担育人使命,其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是关键。研究生导师一般都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和精湛的临床医学技能,但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意识和知识仍需加强。
要使课程思政顺利融入研究生课程,首先,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培训,特别要结合研究生教育特点,使教师认识到课程思政不仅不会降低专业课教学效率,反而能使研究生更深刻地理解生命意义及领会其职业使命,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其次,要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专业优势,除帮助专业课教师挖掘思政元素外,还要根据专业特点帮助专业课教师创新课程思政在专业课中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提升研究生学习兴趣。最后,教师还可从其他途径(课程交流对话行为、课堂教学态度、课堂答疑方式等)传递给研究生塑造良好道德品质的理念[16],同时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床边”教学的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融入临床教学中,增强研究生学习兴趣。
课程思政可通过临床示教、入科教育和教学查房等形式实施。实践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能更好地培养研究生珍爱生命、大医精诚、救死扶伤的医学职业道德,引导研究生在未来工作中将维护群众健康权益作为从医的神圣职责[17]。在临床实践教学和各种形式的临床实践活动(如鼓励研究生尽早走近病床、医院门诊做志愿者,到老年病房和康复中心等科室见习)中培养研究生的人文情怀、沟通能力、责任及担当意识;组织研究生开展暑期送医送药下乡、健康咨询与义诊活动,让其深入基层了解医疗卫生现状,磨砺研究生立志从医、服务基层的意志;组织研究生围绕胚胎移植、基因克隆、安乐死、临终关怀、死亡标准等医学伦理和法律问题开展医学专业辩论,使其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
总之,研究生教育与社会实际紧密联系,在实际生活中并不缺乏人文教育、思政教育的资源和素材,但传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需要。在新医科背景下,以课程思政为导向,构建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将课堂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充分结合是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医学人才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