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静,吴书龙,曹元军
(1.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2.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000)
随着教育部1+X证书制度的推行,学分银行的建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内容如何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如何与专业课程衔接,如何展开教学,成为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本文以新能源汽车专业核心课程《动力蓄电池及管理系统检修》为例,将1+X考证要求融入课程标准,对该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对教学实施进行设计,力求提高专业课程教学效果,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2021年,《新能源汽车装调与测试》被教育部被纳入1+X证书考证范围,并发布了其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标准根据工作领域划分不同的工作任务,确定其职业技能要求。新能源汽车装调与测试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包含初、中、高三个等级,每个等级都涵盖高压系统装配与调试、车身电气系统装配与调试和底盘系统装配与调试等三个工作领域。
动力蓄电池系统的装配与调试作为《新能源汽车装调与测试》——高压系统装配与调试工作领域的工作任务,是三个等级考核的必考内容之一,考生只有通过该任务考核合格后方可获得相应的岗位技能等级证书。表1给出了工作任务——动力蓄电池系统的装配与调试的职业技能要求。
表1 工作任务——动力蓄电池系统的装配与调试的职业技能要求
从上表中可看出三个等级的职业技能要求对动力蓄电池系统的装配与调试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从动力蓄电池及管理系统的零部件识别、检测与安装到系统装配与调试,到能进行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分析和排除,最后到能制定动力蓄电池系统检测设备的维护计划,要求既层层递进,又环环相扣,这就要求老师们以职业岗位为主导、紧贴岗位需求重构课程体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选取结构化和序列化的典型岗位工作任务系统化设计教学项目,重组课程内容、重塑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岗课融通”,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融入课程标准,证书知识点和技能点融入课程教学内容,证书考核环境融入学习环境,实施“课证融通”;且能将项目评价、X证书评价融入教学考核评价,形成多元化、多维度的教学评价体系。
根据职业岗位需求和1+X证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通过任务引领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动力蓄电池及管理系统检修”的核心职业能力。按照知识、能力与素质三方面目标要求(见表2),使学生掌握动力蓄电池和管理系统的基本结构和控制原理,掌握新能源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及管理系统检修的核心知识点,能对动力蓄电池及管理系统进行性能测试、故障分析、装调维修等,增强学生处理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规范意识、合作意识和质量意识,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1]。
修改后的课程教学目标全面覆盖“新能源汽车装调与测试”——动力蓄电池系统的装配与调试的职业技能要求[2]。
在走访、调研多家企业的基础上,根据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对“动力蓄电池系统的装配与调试”的要求,选取动力蓄电池及管理系统工作领域中最常见、最典型的工作任务作为课程内容,体现行业特点,课程职业性,课程内容共分为5个项目、14个工作任务,以主流新能源电动汽车及动力蓄电池总成装调台架为实训载体,总课时72件学时,教学内容由浅到深,由单一到综合,从动力蓄电池元认知到高压防护到总成元器件的检测与装调,再到动力蓄电池的装调与测试,最后到动力蓄电池的性能试验与故障检修和废旧电池的处理,最终使学生具备动力蓄电池及管理系统的性能测试、故障分析、装调维修的能力,在任务设计的过程中,结合岗位工作任务的典型技能点来合理安排学时,有动力蓄电池的认知、高压安全防护、动力蓄电池的装调与测试、动力蓄电池及管理系统的故障检修、高压互锁回路检测、和废旧电池的处理等工作任务,提炼了常见性能测试仪的使用、动力蓄电池的连接与测量、个人防护设备的选用、高压作业检测设备工具的选用、高压标准断电、单体蓄电池的一致性测试、蓄电池模块的装调与测试、动力蓄电池总成装调与测试、充电系统检测、单体蓄电池的充放电与均衡等技能点,并综合考虑团结协作、安全用电、严谨细致、吃苦耐劳等思政元素的融入,让学生在技能训练的同时,培养爱岗敬业、创新奉献的职业岗位素养和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该课程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采用线上线下混合、理实一体化(理论与实践1:1)教学模式,利用整车、台架等设备,结合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演示法、练习法、头脑风暴法等教学方法,利用多种信息化手段,突出“做中学,学中教”的教学设计理念,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从做什么—怎么做—尝试做—做的好—做的精,将复杂的任务分成多个子任务,降低难度,让学生通过完成小任务不断获得成就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图1所示。
本课在理实一体化、智慧教室授课,车型选用新能源纯电动汽车,采用动力蓄电池总成装调台架、专用诊断仪器设备和专用工具等。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利用学习通平台、泛雅在线课程平台、汽车仿真台架、希沃授课助手、QQ等教学资源,提升学习效率;通过云课堂智慧职教、慕课等数字化学习资源,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
4.3.1 教学过程
在该课程的教学实施中,依据教学内容合理选用多种教学资源,这里以教学任务——蓄电池的绝缘性测试为例,介绍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该课程教学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课前准备
教师在课前备课中创设初级任务并通过泛雅平台发放,学生利用学习通APP、泛雅课程在线学习平台,提前预习本节课的学习预备知识点,了解“做什么”,对所学知识点形成初步了解,为复杂任务的学习做铺垫。
2)课上学习
①创设情境——任务导入
教师按照教学内容,下发任务书、维修手册和任务工单,通过案例引入,创设工作情景,以4-5人为单位,让学生扮演服务顾问、客户、维修技师等角色(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安排),模拟4S店运作模式,让学生既有合作又有竞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职业素养的认识。
②探究知识、技能点——确定内容→明确重点,分析难点
学生结合课前学习,与老师共同探究知识点,利用课程资源库的微课视频、PPT等进行学习,了解“怎么做”,与课前初级任务形成知识和技能学习递进,加深对教学重点的理解。
③初测探索——确定方案→解决难点,培养规范意识
各小组讨论,集思广益,分组制定初级任务实施方案,经小组确认后,成员间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操作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动力蓄电池模拟台架的使用方法、高压安全防护用品用具以及仪器设备的准备、校零等,并在动力蓄电池模拟台架上进行初测探索。教师准备好希沃授课助手同屏设备准备展现操作实况。初测完成后,小组间互相点评,化解难点,强化规范意识,质量意识。
在此环节,老师应指导各小组分析对比各自制定的测试方法,修改完善方案,组织破解测试难题,为后续任务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同时对各小组的完成情况予以评价、记载。
④创设高阶任务——实车体验→提高安全意识
各小组同学在相互配合下,晋级完成高阶任务,在实车上体验动力蓄电池的绝缘测试并做好记录。教师利用希沃授课助手同屏展现操作实况,小组互相点评,强化安全意识,合作意识。这是本任务教学的重点环节,此阶段,老师应特别注意对各小组高压绝缘测试的跟踪检查,涉及高压用电安全规范问题的应及时制止并予以记载、指导,作为过程考核评价的原始资料,并提醒其他组员注意,防微杜渐。
⑤归纳复盘——总结并分享问题及解决措施→强化重点
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发言,一名仿真台架操作结论,另一名总结实车操作体会;教师对本次课个人和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本课程,强调操作中的安全、规范要求,并进行劳动教育,完成6s管理。
3)课后测试与展示
学生完成课后测试,教师上传展示学生的视频至泛雅课程平台,学生可评分和评价,也可对照此视频,找出自己的不足,也可再次利用泛雅课程平台,巩固课上所学内容。结合学生课上和课下的表现,选出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在班级公布。
4.3.2 课程考核
课程采取过程性考核和1+X考核并存的形式。过程性考核占50%,包括课前自主学习,课中任务完成情况和课后练习拓展完成情况。1+X考核占比50%,包括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其比重各占50%,避免一张试卷定终身的弊端[3]。1+X考核关键考核学生对动力蓄电池装调与测试相关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运用程度,参照1+X证书——“新能源汽车装调与测试”的技能考核标准进行,可以全面的评价每一位学生。
基于1+X证书制度的《动力蓄电池及管理系统检修》课程教学改革,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基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技能要求进行优化,建立了1+X考核机制,更加注重产教融合,让学生提前了解职业岗位要求,培养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通过1+X证书制度试点运行,达到了书证融通的效果。但随着1+X证书制度的不断推进,我们也应看到课程改革和考证过程中的繁复性,从考核站点的申报确定,到教学场地、教学设备的改造,到师资的认证培训,再到教学资源的收集和整合,到评价考核方式的改变等,这些都要求职业院校教师要不断总结学习,梳理工作思路,明确工作要求和重点,形成“新能源汽车装调与测试”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和校级“学分银行”可操作性文件,为深入开展1+X证书工作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