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国青年网
一条登上太空的拉链和普通的拉链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在福建晋江可以找到答案:拉链的材质和接合力强度不同。
2021年10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3名航天员穿的舱内压力服上的拉链,就是由位于福建晋江的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
最初,浔兴并不知道自己生产的这条拉链将会用在航天员的舱内压力服上。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田只记得对方过来谈合作时提出了一系列技术要求,浔兴此前给飞行员服装做过专业拉链,但对方提出的要求比对飞行员服装拉链的要求更高。
一般飞行员服装的拉链主要是防腐蚀性要强。在做盐雾测试时,各项指标比普通拉链要求更高。张田说,普通拉链可能要求在8%浓度的盐水里浸泡24小时,不发生任何物理性能的改变;而飞行员服装的拉链要求在15%浓度的盐水里浸泡48小时,不发生任何改变。
考虑到太空环境对拉链可能造成的影响,相比普通拉链,舱内压力服拉链的材质在耐磨、防腐蚀、抗辐射等方面的强度都更高。为了找到这种合适的材料,浔兴的科技资源部与国内多家高校进行沟通,最终与北京科技大学达成合作。
此外,在太空中,舱内压力服拉链如果接合力不强,会出现绽开的情况;但如果接合力过强,拉链又会因为受到的阻力过大,不易拉动。为了能在两者间找到一个合适值,浔兴与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合作,先利用研究所的仿真模拟系统,在电脑上设置生产拉链涉及的参数估值模拟生产,接着由浔兴按照模拟得出的数值调整生产模具,生产出首批样品,再用仿真模拟系统对首批样品优化调整,循环多次,最终得到一条能进入太空的拉链。
生产模具的参数是拉链生产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张田介绍说,日本的吉田拉链,通常简称YKK,目前在全球市场几乎占垄断地位,吉田拉链的一项核心竞争力就是这家公司自己研发生产制造拉链的模具,掌握相关生产参数。
这些关键技术不是靠简单地把别人的机械买来拆卸,再拿图纸按1∶1的比例描摹重新生产,就能得到的。张田解释道,因为金属、尼龙等材质具备不同弹性,在冲压、冷却等加工工序中,尺寸会发生改变。冲压的力量、速度和材料本身的特性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任何一项数值不对,生产出来的拉链都无法使用。”
浔兴最初同晋江很多制造业企业一样以家庭作坊式起家,生产拉链的模具是从境外购买的。如果机器损坏,需要寄往境外的厂家维修,耗费的时间长,经济成本高。一旦厂家不卖模具和机器给公司,公司就无法维持生产。
为了掌握生产自主权,浔兴成立了专门的科研团队,对模具生产技术进行攻关。张田说,经过不断尝试,浔兴首次打破了关键模具的技术瓶颈,公司此后不仅卖拉链,还向同行卖模具。
尝到科技研发的甜头后,浔兴成立了专门的技术研发中心。“我们统计过,生产一条拉链涉及的一级学科有15个专业,二级学科有44个专业。”张田说,研发中心的科技资源部找到在这些专业里排名靠前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与他们建立联系合作机制,定期派人参加相关行业的学术会议和论坛,对业内最新科研成果和动态进行追踪,形成公司内部的科技资源储备。
目前,浔兴的中高端产品占产量的70%左右,年均收入约15亿元。仅以浔兴的3号拉链产品为例,日均产量就在180万条左右,旺季能生产到220万条。
晋江工信局负责人林永红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晋江制造业企业目前所走的是高新化之路,“高新化发展同样是全球制造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尤其是欧美国家,正通过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应用,争取回流重振制造业。”
我国的制造业企业同样迫切需要进行智能化、数字化升级。林永红说,劳动力新生代就业更倾向于流动性和灵活性,相比于进工厂,很多年轻人选择去送外卖、快递或者跑网约车,仅靠开源来解决企业生产用工问题,难度越来越大。未来更多应致力于节流,通过机器换工,甚至发展无人工厂,来彻底解决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用工短缺、用工成本上升问题。
晋江的福建百宏聚纤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也在尝试智能化升级。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百宏生产涤纶工业丝的5G智能车间看到,在近两万平方米的车间内,只有几名操控设备和检修的技术人员,剩余则全部依托机械自动运行。在存储和出库环节,因为有智能立体库和转运车,提高了工厂储存空间的利用率,节省了货车等货的时间成本。据介绍,以前货车拉货要排长队,等人员在仓库拿着订单清点完上一车的货物后,下一辆车才能进;现在5G智能车间开设多个出货口,司机根据出货口上方的显示屏找到位置,把车尾对准出货口,智能化设备自动装箱,现到现提。
林永红说,在晋江,一个成功的企业标杆案例,能带动一大批企业纷纷仿效跟进,相比于政府层面的引导,效果更立竿见影。因此晋江政府在推动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过程中,除了政策支持、服务引领外,还有意识地在各个行业策划培育了一批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打造一批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最终实现以商引商、以商带商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