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奕融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增强,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从而满足企业的转型升级需求,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企业团队即企业所有员工组成的队伍,以企业的战略目标为指引来做好密切配合,从而达到预期生产经营利润。平衡思维在团队管理中的运用,可以增强整体管理成效,确保团队工作有条不紊地实施,应该根据当前团队管理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提高平衡思维在实践工作中的融合度,构建现代化的管理体系。
平衡思维以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持续利用为核心,在有限的资源成本输出中获得可靠的预期回报,以保障调节性决策在实践中发挥关键作用。以平衡思维为依托加快企业平衡体系的构建,从而提高企业员工的认同感,为团队管理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管理中的平衡、整体层面的平衡和沟通交流中的平衡,是平衡思维在团队管理中应用的具体表现。无论在哪个部门及工作岗位当中都要落实公平性原则,保障管理的有效性。决策人员在制定决策时也应该保持平衡,增进部门和人员的交流。
在企业团队管理中运用平衡思维,是引导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在每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内对企业各项工作予以改进和优化,从而达到全面平衡的效果。通过团队内部、团队之间、团队与外部的平衡,真正实现了立体化平衡的目的,解决团队工作中的矛盾和冲突问题,始终保持前进方向的正确性,在振荡当中保持动态平衡。以决策平衡为核心,确保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与设计发展需求向协调,同时在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采取具体平衡措施,以落实精细化管理和标准化管理的要求,通过多方沟通交流而达成共识,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在团队的形成期,运用平衡思维可以针对其中的冲突加以缓解和消除,并在振荡期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提高员工自主参与意识,认识到团队工作情况和企业发展、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从而共同创造良好的风气和氛围。
1.成员和团队的平衡。企业决策不会受到团队成员的干预,而是通过决策来对成员的行为进行科学指导,在了解团队成员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战略目标,以带领企业实现繁荣发展。成员的发展诉求会受到管理行为的影响,因此在制定管理策略时需要强化正面引导,以实现员工情绪、心态和行为的调节,增强团队的整体工作效能。成员个体的平衡是实现团队平衡的关键,在保障整体战略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对员工的个性化予以包容,从而做好成员和团队之间的有效平衡,真正体现团队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增强企业内部工作环境的开放性,更加有助于激发员工的潜能,从而营造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
2.成员间的平衡。为了缓解团队成员之间的矛盾,确保团队工作的顺利推进,还应该做好成员之间的有效平衡。虽然成员的个性鲜明,但是只有在形成良好团队配合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不同员工的工作能力、态度和习惯等有所不同,因此在相同时间内也会获得差异化的工作成果,引起信息资源不对等的问题。整体团队工作都会受到上述问题的影响,导致整体默契度下降,因此管理者应该注重突出矛盾的及时处理和缓解,以确保企业计划能够高效实施。对当前团队活动工作模式加以创新,帮助成员了解其他岗位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在工作中就可以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增进彼此之间的友好沟通和配合。明确成员的基本特点,为其分派合适的工作岗位,确保人尽其才,促进企业经营效率的提升。
1.层级间的平衡。企业运行会受到层级间不平衡问题的影响,导致企业管理陷入混乱状态中。在企业决策的制定过程中,需要高层管理者统筹兼顾,明确企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从而增强决策计划的执行效果。下级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工作情况对决策质疑,提出其中的不合理之处,如果在决策中出现重大失误,则会对下级工作产生直接影响,这是引发团队不平衡状况的主要原因。在制定重大决策的过程中,高层管理人员不能独断专行,而是应该增进与下级员工的交流沟通,从而在充分了解实际工作状况和需求的基础上全面优化决策,获得更加可靠的反馈建议。
2.部门间的平衡。企业部门类型和数量较多,因此在工作中需要部门协同配合,这是保障企业高效运转的关键。信息和资源是支持部门工作的关键要素,如果企业资源供给不足,则会导致部门之间矛盾的产生,以自身工作为侧重点,忽视了与其他部门之间的配合。为此,在企业团队管理中要运用平衡思维,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快速共享,防止不良竞争对企业健康发展造成限制。管理者应该与各个部门负责人沟通交流,明确企业发展中不同部门的工作重点,从而有计划地分配和使用信息、资源,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消耗。强化企业文化建设,在先进文化的指导下提高部门协同度,共同为企业发展而努力。
1.企业和政府的平衡。政府部门在宏观调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企业团队管理中应该做好与政府部门的平衡,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降低企业发展的风险。政府部门应该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进行管控,确保企业处于稳定的市场秩序下,创造良性竞争环境,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企业则应该以政府部门颁布的相关产业发展政策为依据开展生产经营工作,防止出现违法违规的情况,以避免不平衡问题的发生。政府要加强对企业的扶持,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目标,使企业发展保持稳定性。
2.企业和企业的平衡。企业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自身力量,而是要与其他企业实现密切合作,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创造更高的效益。在产业发展中,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十分关键,企业会由于隐性和显性竞争对手的存在而增强自身的危机意识,通过不断创新改革来提高自身竞争力,以便在市场拓展中占据有利地位。注重对竞争对手的深入分析,了解各自的优势所在,包括了管理优势和技术优势等,学习先进经验并结合自身团队工作加以融合应用,促进管理绩效的提升。
3.企业和客户的平衡。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平衡,能够促进企业团队服务能力的提高,满足客户的个性化和多元化需求,从而赢得客户的支持和信赖。然而,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并不是客户的所有要求都要满足,而是应该对客户的意见和建议加以辩证看待,在尊重客户意愿的基础上,展现企业的态度和想法,在平等的空间当中进行友好交流和沟通。注重对客户需求的评估,同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避免受到客户思维的主导而导致企业经营发展受限,降低企业未来发展的风险。
在企业团队管理工作当中,应该以平衡思维为依托,强化对各个管理环节的严格把控,以促进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满足可持续发展需求。在团队内部,应该做好成员和团队的平衡、成员间的平衡;在企业团队之间,则应该做好层级间的平衡、部门间的平衡;在企业团队与外部环境的平衡中,则应该以企业和政府的平衡、企业和企业的平衡、企业和客户的平衡为重点,使先进管理理念和模式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可靠保障,增强企业的团队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