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出彩视域下高职院校教师素质提升思考

2022-12-02 16:46:37王从霞
人才资源开发 2022年3期
关键词:师德师职业高职

□王从霞

(作者单位:炎黄职业技术学院。)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全国职业教育工作大会的召开,职业教育得到高度重视和进一步推进。为此,高职院校必须从人人出彩的视角,真正确立“服务学生人生出彩”的人才培养理念,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为实现每一名学生都能人生出彩的价值追求作出积极贡献。

一、对教师职业的新认识

(一)教师的概念

1994年我国颁布的《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教师职业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职业,她伴随学校教育的产生而产生,又随时代教育的发展而发展。

(二)教师的作用

一是传播、创造人类文化。教师通过自己的劳动,将人类社会已有的文化传达给学生,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同时还要对人类文化进行新的创造,即教师在向学生说明、解释和论证人类文化的过程中,引导和激励学生弘扬人类优秀传统文化,追求真善美,推动人类科学文化的普及和新的提升。二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通过教师发挥主动、积极的作用,能够培养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高度责任感、使命感和献身精神,敢于面对挑战、迎接挑战、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三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历史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是人类自己创造的,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发明和应用文化的活动。而所有这些正是通过教师的劳动而最终实现的。

(三)教师的特征

一是复杂性。教师劳动的对象是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不同的人由于成长环境和经历不同,决定每一个青少年都有着不同的个性特征,都是复杂的个体。二是创造性。现代科技迅猛发展,新知识快速产生,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和掌握最新的知识,并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传授给学生。同时,教师在完成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还将结合自身的工作体会和思考,不断开展相关专业领域的理论探索,努力推动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三是示范性。表面上看教师是用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生,实质上是教师用自己的知识、技能、世界观去教学生,是用教师的人格去教学生。因此,教师的品德修养、言行举止、求知精神、科学态度等都对学生起着示范性作用。

二、人人出彩培养工作的新要求

(一)高职院校办学面临的新形势

一是国家政策层面。国家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会后又印发了一系列关于加强职业教育的文件,这充分表明高等职业教育又迎来了新一轮战略机遇期,进入新一轮改革创新发展的快车道,给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二是生源结构层面。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由于社会上很多行业、部门录用人才的起点都定位于本科以上学历教育,导致家长和考生的升学期望值都想读本科,高职院校招生工作面临很大压力。因此,这就必然导致高职院校在校学生的质量和结构发生显著的变化,如何做到因材施教,成为高职院校面临的现实课题。

(二)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新要求

一是更加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的教师座谈会中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更加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李克强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讲话中明确指出:“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不仅要围绕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社会公共服务要求和扶贫攻坚需要,培养大批怀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而且要让受教育者牢固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三是更加重视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国务院办公厅文件《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要以创新引导创业、创业导向就业,树立创新创业教育的先进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人力资本素质,努力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三、教师素质全面提升的新思考

(一)着力强化师德建设

一是提高教师坚定的政治素质。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运用校园各种育人平台,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教师心中,增强全体教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二是培养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要以培育文明校风作为切入点,深入开展文化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等创建活动,推动文明校风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氛围和环境。促进广大教师不断提高对教育事业的深厚感情,增强对学校与学生负责的高度责任感。三是强化为人师表的职业意识。要通过深入广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履行师德规范,成为广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着力强化师风建设

一是以人为本,尽教书育人之责。通过举办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开展教学基本能力建设、完善教学质量监控等各种途径和措施,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体现对学生的人性化关怀,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教育广大教师秉承“有教无类”的教学观念,平等负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特长与优点,将“以人为本”真正落到实处,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不断成长。二是严谨治学,守诚信学术之道。通过完善教师进修培训制度、学术道德规范、课题申报制度、科研成果评审办法等,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学习新知识,加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努力开展专业领域的理论探索,坚决杜绝抄袭、剽窃行为,恪守教师的学术道德底线。

(三)着力强化制度建设

一是健全师德师风建设评价机制,包括师德师风建设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师德师风建设激励机制主要体现在进修培训、考察交流、表彰奖励、职称评审、岗位聘用等方面;师德师风建设监督机制主要体现在鼓励教师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充分发挥其自我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全面性和网格化的监督等方面。二是改进师德师风建设评价方式,重在突出其科学性、准确性和公正性,做到定性与定量相兼顾。要将教师岗位职责评价与聘期任务评价相结合,日常评价、年度评价与聘期评价相结合。其中,日常评价重在过程评价与随机评价;年度评价重在扩大民主、注重绩效;聘期评价重在量化细化、体现层次性。同时,还要重视考评结果的运用,对师德师风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必须实行“一票否决”制。三是完善爱岗敬业的制度规范,如进一步完善薪酬机制,确保向教师倾斜,实现薪酬与绩效和贡献挂钩;建立教师层级培养制度,促进教师职业生涯的良好发展;建立教师服务学生成长导师制度,推进教师积极承担学生社团指导任务;建立学校每年为教师办几件实事制度,切实解决教师在生活、学习、健康和子女教育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建立教师生日慰问等制度,彰显学校对教师的人文关怀;畅通教师提意见和建议的渠道,充分尊重教师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的权利;加大师德师风典型先进事迹宣传力度,形成浓厚的尊师重教的文化氛围。

猜你喜欢
师德师职业高职
新时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路径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29:48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44
做好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答卷人
井冈教育(2020年6期)2020-12-14 03:04:32
以“四个回归”为本加强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24
职业写作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0
我爱的职业
如何强化小学师德师风建设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