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心脏康复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的应用价值

2022-12-01 13:58:02戴巍巍
智慧健康 2022年27期
关键词:心脏冠心病康复

戴巍巍

吉林市人民医院,吉林 吉林 132200

0 引言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缺血性心脏病[1]。冠心病的发生在于患者机体内的冠状动脉逐渐出现粥样硬化现象,该现象会直接导致患者冠状动脉管腔变得狭窄或者闭塞,造成患者出现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的症状,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2]。对于中老年人群而言,除了老年疾病和慢性疾病之外,冠心病也是威胁其生命和健康的一种较为常见的严重疾病。截至目前,控制冠心病病情的治疗措施也在不断完善,对于患者而言,能够有效保证自身的生命安全,提高生活质量。而介入手术就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有效措施。虽然该手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但是术后的康复护理也非常重要,更具针对性的心脏康复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在保证患者术后安全性的同时,改善患者情绪状态,提高其自护能力。基于此,本文为进一步研究罹患冠心病患者,在其介入术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开展心脏康复护理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的作用,特选取本院收治的140例患者作为样本开展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样本均选自本院冠心病患者,共计140例,收录时间均于2019年2月-2020年2月,患者入院后,均接受介入术治疗,术后性规范性分组,给予不同术后护理方案,分别为对照组(n=70)、观察组(n=70)。对照组患者中男38例,女32例;年龄45~76岁,平均(67.32±3.35)岁;病程2~5年,平均(3.24±1.21)年。观察组患者中男37例,女33例;年龄46~76岁,平均(67.45±3.22)岁;病程2~5年,平均(3.16±1.1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本次入选的患者经临床诊断均被确诊为冠心病,均需采取手术介入治疗;患者均知情同意,研究已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此项研究需排除恶性肿瘤者;排除合并存在全身感染性疾病者;排除存在手术禁忌证者及其他干扰性疾病者。

1.2 方法

140例样本入院后均接受介入术治疗,于此基础上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案。

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即指导患者每日按时按量用药,监测冠心病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多与患者沟通,安抚患者的情绪、为患者制定营养食谱、保持患者住院期间病房的卫生和舒适度等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脏康复护理,主要护理内容如下:①组建心脏康复护理小组,选择本院心内科经验丰富的8名护理人员以及1名心内科专家组建心脏康复护理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心脏专业化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心脏康复理论知识以及实际操作能力,培训结束后对小组成员进行考核,要求小组成员考核成绩均为优秀,为小组成员安排值班表,确保心脏康复护理方案的顺利有效实施;②心脏知识健康宣教,护理小组成员定期开展心脏保护健康讲座,要求冠心病患者在家属的陪同下参与,由心内科专家为患者以及家属讲解冠心病的致病因素、疾病发展的过程以及手术治疗经过和注意事项,并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疑问,为患者树立科学的疾病认知观;③心脏康复训练,护理小组成员对冠心病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的自身机能,为其制定科学的心脏康复训练方案,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训练早期,护理小组成员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室内运动,包括静坐以及床边慢走等,训练中期,可以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室外运动,如慢走、爬楼梯等,到训练的后期,可以适当增加训练的运动强度,如室外太极运动等。

1.3 观察指标

给予两组冠心病患者不同护理模式后,对比两组患者各项心脏功能指标(主要包括:心率、呼吸频率、峰氧耗量以及二氧化碳排出量)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病率(主要包括: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脑供血不足等病症),探究心脏康复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3]。

心理情绪: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内容涉及14个条目,每项均为0~4分,总分为56分,分数越高,焦虑程度越严重;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内容涉及17个条目,每项均为0~4分,总分为68分,分数越高,抑郁程度越严重。

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价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分别从健康知识维度、自我概念维度、自护技能维度以及自护责任感维度这4个方面进行评价,分值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成正比。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心脏功能指标

护理干预前,两组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功能各项指标之间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开展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指标虽均得到了恢复,但各项指标均以观察组更优(P<0.05),见表1。

表1 两组冠心病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脏功能指标恢复情况()

表1 两组冠心病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脏功能指标恢复情况()

2.2 并发症发病率

针对两组纳入样本不安全事件发生率进行测定,观察组测定值为1.43%,该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测定值15.71%(P<0.05),见表2。

表2 两组冠心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对比情况分析[n(%)]

2.3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情绪评分

开展护理措施之前组间情绪状态并不存在较大差异(P>0.05);开展后两组虽均有好转,但观察组情绪状态更佳(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情绪评分对比()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情绪评分对比()

2.4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自护能力(P>0.05);干预后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各项评分更优(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特别是对于40岁以上的男性人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4]。冠心病的诱发病因比较复杂,患病早期一般不会出现典型症状,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特别是在患者剧烈运动以后,会出现胸痛、心悸以及呼吸急促等症状,具有较高的死亡率[5]。在对冠心病实施救治时,目前较为有效的治疗措施为手术治疗,即通过重建冠状血运,达到心脏供血的目的。在实施手术治疗期间所出现各类并发症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所以针对患者的护理方案进行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6]。在对冠心病患者实施手术介入治疗期间,实施心脏康复护理,即组建专业化的护理小组,设计康复方案,从冠心病患者的疾病认知、康复锻炼等方面入手,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本文为了探究心脏康复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干预前,两组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功能各项指标之间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开展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指标虽均得到了恢复,但各项指标均以观察组更优(P<0.05)。针对两组纳入样本不安全事件发生率进行测定,观察组测定值为1.43%,该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测定值15.71%(P<0.05)。除此之外,护理措施开展后观察组情绪状态更佳自护能力评分更优。这是由于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病,介入术虽然能有效保证患者的生存率,但是还需要给予患者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延续性的护理服务来提升患者的自护能力,让患者以积极的心态和较高的临床依从性做好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护理工作。院内护理的主旨在于提高患者临床满意度、保证患者治疗效果为基本准则,延续护理主旨在于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临床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以此来最大程度上保证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水平。

综上所述,罹患冠心病患者,在其介入术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开展心脏康复护理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的作用显著,能够有效恢复患者的各项心脏功能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病率,具有较高的临床研究价值。

猜你喜欢
心脏冠心病康复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智慧健康(2019年36期)2020-01-14 15:22:58
心脏
青年歌声(2019年5期)2019-12-10 20:29:32
关于心脏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特别健康(2018年2期)2018-06-29 06:13:44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国卫生(2014年6期)2014-11-10 02:30:50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