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生物恐怖战剂RTqPCR现场检测方法研究

2022-12-01 08:06张立安任小侠侯亚欣王慧飞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22年12期
关键词:布鲁氏菌菌液菌落

张立安,宗 鹏,任小侠,侯亚欣,王 楠,王慧飞

1.烟台市消防救援支队,山东 烟台 264000; 2.抚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江西 抚州 344000; 3.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北京 100081; 4.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a.研究生院; b.侦查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

0 引言

生物恐怖袭击是指利用细菌、病毒和毒素等生物制剂作为武器针对人类、动物和农作物实施攻击,造成伤亡、制造恐慌的一种恐怖主义形式。布鲁氏菌作为失能型生物恐怖战剂,可以感染人和牲畜导致布鲁氏菌病[1-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布鲁氏菌病为乙类传染病[4],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B类法定传染病[5]。根据疾病预防控制局的资料显示,2018年我国布鲁氏菌发病人数为37 947人,截止到2019年11月,2019年发病人数达43 635人。2010年东北农业大学27名学生和1名教师感染了布鲁氏菌病,2019年12月兰州兽医研究所发现96人感染布鲁氏菌病。布鲁氏菌病原体可通过体表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侵入机体,人类患病的途径多样,包括食用未经高温消毒的牛奶和奶制品,直接接触受感染的动物组织,误食、吸入或注射培养的布鲁氏菌等[6]。布鲁氏菌病会造成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有死亡危险,因此快速精准检测布鲁氏菌、及时进行应急处置显得尤为重要。

自2000年以来,人类布鲁氏菌病是发病数上升速度最快的传染病之一[7-8],而且布鲁氏菌病具有潜伏期,临床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类,急性潜伏期在3个月以内,慢性潜伏期可达6个月[9]。因此,及时准确侦检是应对布鲁氏菌生物恐怖袭击的有效措施。目前血培养检测布鲁氏菌病是金标准[10-11],我国现行《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 269—2019)规定SAT和分离布鲁氏菌均为检测方法。布鲁氏菌传统血清学方法检测的特异性不强,且检测结果受检测人员主观意识影响较大。细菌分离培养技术检测时间较长,检测对试验环境、设备及操作人员要求较高,不适合现场检测。现场试纸检测受检测时机限制及环境温度等影响,其灵敏度检出限还有待技术完善和提高。分子生物学鉴定是近几年逐步发展的技术,具有特异高效的优点,在布鲁氏菌基因检测方面利用核糖体RNA、Omp25、IS711、BCSP31等保守序列做了大量研究和方法构建。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具有灵敏性高、特异性好等特点,在实验室研究中应用广泛,反恐应急等部门也做了大量尝试和探索[12-14]。1990年,Fekete等开创了布鲁氏菌PCR检测先河,并利用多重PCR进行基因分型[15-17]。本文探讨适合现场快速检测布鲁氏菌的PCR方法,以期提高应急处突检测能力。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及仪器

试验材料:布鲁氏菌灭活疫苗株(S2),由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惠赠;Sybr Green qPCR mix、Taq PCR MasterMix、细菌基因组DNA快速提取试剂盒均购自北京艾德莱(Aidlab)生物有限公司;D2000 DNA Ladder购自Biosharp公司;Petrifim 6406菌落测试片(3M公司);布鲁氏菌基因的载体构建由中美泰和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完成;其他试剂为国产分析纯试剂或其配制而成。主要仪器:LightCycler 1.5型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瑞士Roche公司),MyCycler型PCR仪(美国Bio-rad公司),JY600C型水平电泳仪(北京君意东方电泳设备有限公司),AlphaDigiDoc实时凝胶处理系统(美国Alpha Innotech公司),MSC12型生物安全柜(美国Thermog公司)。

1.2 检测方法

1.2.1 生物信息学分析

利用NCBI公布的16S核糖体RNA基因序列,通过BLAST和DNAMAN 6.0对比分析,利用MEGA 6.06软件的邻接法进行系统进化树构建,分析基因相似性。用Primer Premier 5.0设计上下游引物,如表1所示,引物由中美泰和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合成。

表1 引物序列及参数

1.2.2 质粒的提取与鉴定

按照Aidlab高纯质粒小量快速提取试剂盒的操作步骤提取质粒,作为阳性标准品。利用普通PCR进行目的基因鉴定,20 μL反应体系,Taq PCR MasterMix(Aidlab)10 μL,上下游引物B16SF、B16SR各0.5 μL,底物1 μL,双蒸水8 μL。反应程序为:预变性94 ℃,3 min,1个循环;变性94 ℃,10 s;退火/延伸60 ℃,30 s,30个循环。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后成像鉴定。

1.2.3 荧光定量正交试验

选择退火时间、退火温度、引物量设计3水平3因素如表2所示的L9(34)正交试验。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为20 μL:Sybr Green qPCR mix 10 μL,上下游引物qBSF1、qBSR2各nμL,底物1 μL,双蒸水8 μL。反应程序为:预变性94 ℃,3 min,1个循环;变性94 ℃,10 s;退火/延伸m℃,ks,40个循环;溶解曲线40~85 ℃,升温速率0.2 ℃·s-1。

表2 参数设置

1.2.4 灵敏度与特异性检测

以10倍梯度稀释得到浓度为10-1~10-7的稀释菌液,取100 μL喷涂在菌落测试片上,37 ℃恒温培养48 h,计数菌斑,计算菌液浓度。使用稀释浓度菌液,按照优化后的反应体系进行RTqPCR反应,Ct值和溶解曲线分析反应灵敏度和特异性。

1.2.5 环境样本测试

采集草坪里的积水和地表土壤样本,样本处理方法为:使用移液枪吸取1 mL采集样本到一个离心管中,3 000 rpm离心5 min,使用移液枪吸取上清液转入新离心管中,13 000 rpm离心30 s,吸取下层液体作为检测样品,进行RTqPCR检测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重组质粒的鉴定

通过NCBI获得羊、牛、猪等种类布鲁氏菌(Brucella_melitensis_16M、Brucella_abortus、Brucella_ovis、Brucella_suis)的16S rRNA基因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选取高度同源保守序列片段,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获得如图1所示结果,与预期相符,且不在其他位置产生扩增条带。测序对比分析为布鲁氏菌16S rRNA目标基因片段。

图1 PCR扩增凝胶鉴定结果

2.2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PCR反应过程以单链DNA为模板,在反应溶液中经过变性、退火、延伸、循环使目的基因得以迅速扩增,PCR反应体系主要有Mix、水、引物和样品模板。由于Mix为缓冲体系,具有一定缓冲能力,两步反应中退火过程是引物与模板结合复制的过程,直接影响PCR的反应效率,引物量是一个重要变量。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是影响RTqPCR反应的两个条件变量,通过这三个要素的3水平3因素L9(34)正交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在正交试验中极差R值越大,则表明该因素水平的改变对试验结果影响越大,结果显示引物量的R值为4.68,远大于退火时间的1.93和退火温度的1.62,反应中一般增加反应物浓度有利于反应的正向进行,因此引物量为主要影响因素。k值体现出各单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由图2(a)看出随着引物量不断增加,Ct值呈递减趋势,0.8 μL时最低,说明随着引物量的增加,反应进入指数反应越早,反应越快。但同时也要考虑成本等其他因素,PCR是一个典型的酶促反应,选择反应体系的最适温度显然有利于反应的进行。从图2(b)看出随着退火温度升高,Ct值呈现先增后降趋势,59 ℃时最低,60 ℃时最高,表明在59 ℃时更有利于反应的进行。图2(c)则随着退火时间的增加,Ct值先抑后扬,30 s时Ct值最低,说明退火时间过短和过长都不利反应的进行。因此,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三个要素的最优反应条件为A3B1C2,最终确定的最优反应条件为:总反应体系为20 μL,包括Sybr Green qPCR mix 10 μL,上下游引物各0.8 μL,超纯水7.4 μL,引物1 μL;采用两步法预变性94 ℃持续5 min,变性94 ℃持续10 s,退火延伸59 ℃持续30 s;扩增40个循环,扩增阶段温度变化速率20 ℃·s-1,每次在退火结束后收集荧光信号;溶解阶段从40 ℃向85 ℃升温溶解,升温速率0.2 ℃·s-1,持续收集荧光信号。

表3 正交反应结果分析

2.3 实时荧光定量PCR灵敏度与特异性分析

2.3.1 菌落的确定

细菌在Petrifilm测试片上生长时,细胞代谢产物与上层指示剂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指示剂还原成红色非溶解性产物三苯甲,从而使细菌着色,故测试片上红色菌落判断为菌落总数,测试片菌落计数适宜范围为25~250 CFU。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不在区间,则以最接近区间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计算。将培养的菌液稀释10-1~10-7倍,喷涂于菌落测试膜片上,37 ℃恒温培养48 h,结果如图3所示,稀释10-5倍的菌液在菌落测试片上形成菌斑远超250个,稀释10-7倍的菌液在测试片上几乎看不到菌落,稀释10-6倍的菌液在测试片上形成菌斑平均为22个,其菌落数量处理如表4所示,原始菌落浓度为2.2×108CFU·mL-1。

(a)引物量

(b)退火温度

(c)退火时间

2.3.2 RTqPCR灵敏性分析

RTqPCR是利用荧光信号监测PCR过程,只要有荧光信号便可以监测出扩增过程。根据菌落计数,进行菌液浓度梯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图4中1号样为阳性对照,2~6号样分别为菌液稀释10-3、10-4、10-5、10-6和10-7倍浓度,7号样为阴性对照。表5列出各组Ct值,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Ct值不断增大,5号样本菌液稀释10-6倍时Ct值平均为25.3±0.057,6号样本菌液稀释10-7倍时Ct值平均为30.3±0.027。由于采用荧光染料法,实时荧光信号曲线的Ct值在30个循环后可能出现非特异性扩增,且菌液稀释10-7倍时菌落无法计数,因此RTqPCR检测的菌液浓度至少为220 CFU·mL-1。

图3 不同稀释倍数菌液测试片培养结果

表4 菌落计数统计表

表5 不同稀释浓度布鲁氏菌RTqPCR扩增Ct值

图4 不同稀释浓度布鲁氏菌RTqPCR反应

2.3.3 RTqPCR特异性分析

利用RTqPCR溶解曲线来检验扩增产物的单一性,理想的特异性PCR反应一对引物只生成一种产物,且溶解曲线峰值只有一个,图5(a)阳性样本和布鲁氏菌疫苗株S2反应迅速,很快进入指数反应阶段,呈现S形荧光扩增曲线,其Ct值分别为9.8和13.6;阴性对照和大肠杆菌检测结果均为一条平滑直线,均无荧光值增长。图5(b)显示在65 ℃附近,出现明显单一峰,没有出现双峰、叠峰、多峰等现象,说明RTqPCR反应没有出现引物二聚体和非特异性扩增。表明引物设计具有非常强的特异性,扩增产物单一,利用16S rRNA基因片段作为检测鉴定布鲁氏菌具有相当可靠性。

2.4 环境样本测试

通过采集室外草坪里的积水和土壤样本,样本处理后,进行RTqPCR检测,结果如图6所示,阳性对照产生特异性扩增,土壤样本和水体样本Ct值在30以内没有出现扩增信号,表明目标检测区域没有阳性样本存在。

图5 RTqPCR特异性检测图

3 结论

根据NCBI公布的16S核糖体RNA基因保守区域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通过PCR反应进行目的基因的扩增,构建并鉴定重组质粒,优化反应条件和扩增体系。用于检测的特异性目的片段16S rDNA是一种常用的布鲁氏菌PCR检测目标,扩增片段在布鲁氏菌属DNA中高度保守,可以有效将布鲁氏菌与其他细菌分离,有利于荧光定量PCR检测的应用。检测样本经简单处理直接作为PCR检测底物,省去了核酸提取步骤,适用于从各种相态环境样本中快速筛选存在布鲁氏菌基因组DNA的样品。得到本方法用于样品检测的检测限为220 CFU·mL-1菌浓度,并且体系有助于反应快速进入指数反应,Ct值出现早,且表现出良好特异性。通过采集自然水样和土壤样本进行环境样本实际检测,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对布鲁氏菌具有特异性,环境中其他菌株不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可见,在执行生物恐怖袭击现场侦检任务时,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基因检测方法能对布鲁氏菌快速、准确识别,满足检测需求,为生物恐怖袭击现场快速检测布鲁氏菌提供一种实用检测手段。

图6 模拟检测荧光信号图

猜你喜欢
布鲁氏菌菌液菌落
多糖微生物菌液对油菜吸收养分和土壤氮磷淋失的影响
不同emm基因型化脓性链球菌的菌落形态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Bonfire Night
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中通过吸光度值测定菌液浓度的方法研究
中蒙医解毒化湿法治疗布鲁氏菌病
食品微生物检验中菌落总数测定的注意事项
复合微生物菌液对黄瓜生长和抗病虫性效应研究
SPC在压缩干粮菌落总数监测过程中的应用
基于细菌菌落优化算法含分布式电源的无功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