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 伟
(杭州医学院,杭州 311300)
提 要:1979 年至2019 年近四十年间我国大学英语研究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 然而相关研究热点会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发生较大变化。 文章以知识图谱分析软件CiteSpace 为研究工具,对近四十年中国大学英语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发现大学英语的研究分别经历了起始阶段、等级考试与大纲的研究阶段、以意义学习为目标的研究阶段、以及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率和大学英语教学转型阶段。 并研究热点背后的原因,厘清近四十年业界学者的研究轨迹以及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以此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大学英语作为我国各高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对拓展大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其学术能力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大学英语学习的效果。 然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必须有科学理论做指导。 对大学英语进行科学研究,形成相关的科学理论,是实现大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根本保障。我国学者在大学英语领域已经取得丰硕的理论研究成果,并广泛用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 但是,已有研究成果也存在重复研究、研究问题过时等问题。 本文通过CiteSpace 对中国知网数据库1979 年到2019 年近四十年间收录的有关大学英语研究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以期发现近四十年来我国大学英语研究发展历程、研究热点、研究前沿、未来发展趋势,同时进行研究背景分析,以此帮助业内研究者及时了解相关研究动态,避免重复研究,并为研究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方向。
本研究采用国际著名信息可视化专家Chen(2017:1 -40)开发的CiteSpace 5.4R1 可视化软件,对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 通过绘制科学知识图谱可以对文献进行多元、分时、动态的信息可视化分析。 它可以以知识图谱的形式反映某一学科或该学科特定领域在某一特定时期研究的热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研究发展趋势(Chen 2006:359 -377)。 本研究以“大学英语”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搜索所发表的相关文献,检索对象限于发表在核心期刊的论文,时间限于我国改革开放后1979 年至2019 年4 月初,去掉一些无效数据,一共检索到1755 条相关文献。 按照CiteSpace 的Refworks 格式将文献从中国知网上分批导出,并保存为可供下一步分析的文件。
为方便数据分析,本研究将1979 -2019 年40 年的研究分为4 个阶段,每10 年为一个阶段,即1979 -1988,1989 -1998,1999 -2008,2009 -2019,这4 个阶段有关“大学英语”的研究都有着各自的特点。
1979 年到1988 年10 年间的文献共有17 篇,经CiteSpace 分析后绘制成知识图谱(见图1)。CiteSpace 所绘制的聚类视图中的每一个共被引聚类都是一个研究聚焦点,它表示当时处于活跃状态的研究领域。 图1聚类视图中的时间切片长度(Slice Length)为1 年,以中国知网导出的相关文献的标题、摘要、文献作者及文献关键词作为信息抓取来源,从每一年中抽取出现频次最高的50个关键词。 图1显示1979 年到1988 年10 年间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大学英语、(大学英语)教程、(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编写原则。 统计显示“大学英语”这一关键词共出现17 次,这表明有关“大学英语”研究的文献数目在这一段时间内处于绝对优势。 然而,由于“大学英语”是一个涵义宽泛的词,研究重点不突出,研究焦点不集中,并没有成为该时间段的前沿研究问题。
图1显示出与“大学英语”这一节点相联系的其他节点之间的关系,“(大学英语)教程”“(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编写原则”“外语教学”成为当时研究前沿问题,这与当时的背景密不可分。 我国在1964 年制定并颁布《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14 年间的外语教育,同时也对今后7 年外语教育的发展做出规划。纲要要求高等学校开设外语课,尤其是理工科各专业,纲要指出高等学校所开设的公共外语语种包括英语、俄语、德语、法语、日语等语言,首次明确提出英语为学校教育中的第一外语(国务院1964)。 纲要是我国当时进行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和开展外事工作需要的集中体现。 我国外语教育由此开启蓬勃发展的春天。 1978 年我国恢复高考,高校外语教育得以恢复。 同年,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外语教育座谈会,会议决定全力办好高校公共外语教育。 1979 年,教育部下发《加强外语教育的几点意见》,为20 世纪80 年代我国外语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曾天山 王定华2018:49)。改革开放伊始至几乎整个80 年代,大学英语教学的推动、发展还需从最根本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编写等方面做起。 因此,这10 年间业界学者都是在做有关如何制定大纲、编写教程、制定教学计划等方面的研究,借此解决当时急需解决的问题。
图1 1979 -1988“大学英语”关键词共现分析知识图谱
CNKI 上1989 -1998 年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有关“大学英语”的文献一共165 篇。 我们将数据导入CiteSpace,时间切片同样设置为1 年。 另外,由于此阶段相关文献数量并不是特别多,因此在数据分析前将域限(threshold)设置为2,这样在最终绘制成的知识图谱上可以显示更多热点研究领域(域限设置越小,知识图谱中显示的热点研究领域就会越多)。 从图2 可以看出,此阶段主要进行有关大纲以及四级考试的研究,而其他一些研究热点,如翻译、词汇、听力、阅读等都是大学英语四级的必要组成部分,进行相关方面的研究,旨在提高大学生在全国大学英语等级考试中的成绩以及考试通过率。
图2 1989 -1998 年“大学英语”关键词共现分析知识图谱
1987 年,当时的国家教委下发通知,要求在全国各高校推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两年后,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也在全国铺开,四、六级考试成绩逐步成为我国各高校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判断的重要依据(曾天山 王定华2018:53)。 因此,20 世纪80 年代末到90 年代,业内不少研究者在做有关四、六级考试方面的研究,包括听力、阅读、翻译,甚至还包括词汇教学研究,因为四、六级试卷最初都有语法、词汇选择题。 与此同时,经过差不多10 年的发展,20 世纪80 年代制定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有些标准、目标等已经过时,急需做出相应的修改。 1997 年,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重新修订80 年代的大纲,结合时代发展需求,提出新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同上:60)。 因此,20世纪90 年代后期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又重新引起业界学者的关注。
1999 -2008 阶段的研究主要是围绕“意义学习”展开的。 “意义学习”是一种旨在实现知识迁移的学习,它不仅要求学习者记忆所学知识,更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并且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环境中的新问题(毛伟2018:58)。 为实现意义学习,教师需要为学习者提供学习经验或者说为他们创造学习环境,帮助他们理解所学知识,从而达到问题有效解决的目标(戴维 苏珊2015:3 -25)。 从CNKI 检索,1999—2008 年发表于核心期刊的相关文献共有1011 篇,这是“大学英语”研究领域取得成果最丰硕的10 年。 由于检索到的相关文献较多,此阶段的时间切片仍然设置1 年,但域限设置为13,知识图谱中只显示排在最前面的一些研究热点,这样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该时段最主要的研究问题。 2003 年年末,教育部印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规定“大学英语”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大学英语进行明确定位,同时还要求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改革,完成4 个方面的转变: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学习方法的转变以及教学管理体制的转变(同上:65)。 很显然,该“要求”希望教师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转变观念,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能动作用。 图3显示,1999 -2008 的10年间,业界学者注重研究课堂教学的模式以及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最有效教学。 同时,研究者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希望通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教师与学生课堂角色的转换。
图3 1999 -2008 年“大学英语”关键词共现分析知识图谱
本世纪初我国研究者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用于大学英语学科的学习与教学实践,意在帮助学习者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迁移,达到意义学习的目的。 当代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其意义的过程须由学习者个体来完成,学习者必须主动完成对知识的建构(毛伟2018:14)。
为更好地帮助学习者实现意义学习,2007 年教育部颁布新修订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要求将信息技术用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早在20 世纪80 年代末90 年代初,美国著名教学技术专家、教学设计专家Mayer 就提出“多媒体学习”的理论。 Mayer 认为,多媒体学习是指学习者根据语词(words)和画面(pictures)的学习。 它既包括含有文本和插图的课本学习,也包括含有动画和解说的、以计算机为媒介的学习(Mayer 2009:3 -7)。 根据Mayer 的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见图4),人类有两个独立的信息加工通道,一个负责视觉表征材料的加工,另外一个则负责听觉表征材料的加工。 学习者将不同的信息源分别在两个不同的信息加工通道中加工,充分利用工作记忆的认知负荷,这样既不会造成全部信息都集中在其中之一的信息加工通道加工,出现“认知负荷过载”(cognitive overload) 的现象(Derry 2005:1159 -1200),也不会出现某一信息加工通道“空载”,造成认知资源浪费。 这种基于多媒体的信息加工可以帮助学习者充分理解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最终达到意义学习的目的。 为此,1999—2008 这10 年间我国学者也开始着手研究基于多媒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探索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的可行性、原则与策略,研究成果极大丰富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使学习者的学习不再只是停留在知识的接收层面上,而是帮助他们充分利用自己的认知资源理解所学知识,实现真正的意义学习,这也是提高我国高等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图4 多媒体学习的认知理论(Mayer 2001:187 -198)
最近10 年大学英语教育进一步加强,更加注重课堂教学质量。 图5 是2009 -2019 这10 年间562 篇文献的“大学英语”关键词共现分析知识图谱,时间切片为1 年,域限为5。 图5 清楚表明,业界学者更加注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教学模式的研究,旨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2017 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并印发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新的要求,以适应21 世纪对人才的需求。 新的《指南》特别强调培养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构建全新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及其综合评价体系(教育部高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2017)。 为此,研究者加强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方面的研究。《指南》同时指出,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应该同时兼顾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要求现代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进行深度融合,实现有效教学。 最近10年,大学英语最突出的一个研究热点就是“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有一个非常大的好处就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或者能力控制学习的进度,由课堂的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因此可以增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
图5 2009 -2019 年“大学英语”关键词共现分析知识图谱
针对大学英语的课程性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7)明确指出,“大学英语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大学英语的工具性一方面体现在它是基础阶段英语教学的提升与拓展,另一方面体现在专门用途英语上,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与专业或未来工作相关的学术英语或职业英语,获得在学术或职业领域进行交流的相关能力”(教育部高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2017)。 新《指南》的这一要求也直接反映在学术研究上。 图5 显示,最近10 年间还有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研究热点,那就是“学术英语”。 学习大学英语的学生未来会用英语从事科研或其他职业,须强调大学英语的工具性作用。 因此,为了让大学生未来在各自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必须始终坚持大学英语是为大学生专业学习服务的,要实施以学术英语为核心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大学英语教材要突出信息性和学术性,并注重学生的英语读写能力的培养。 “学术英语”是对大学英语的一种定位,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注重帮助学生利用好这一工具,做到大学英语学习利益最大化,它为未来大学英语教学转型指明方向。 “翻转课堂”是基于大学生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方法。 而近十年国内学者开始研究的“分级教学”同样是一种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 近些年国内一些大学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按照学生入学英语水平进行分级教学。 分级教学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考虑并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在不同的学生群体间实行差异化教学。 分级教学的教学方法、策略以及课堂教学评价成为研究者的研究重点。
为了对1979 到2019 近四十年有关大学英语的研究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在CiteSpace 上将时间切片设置为10 年,绘制成一张有关大学英语研究的时区知识图谱(见图6)。
图6 1979 -2019 大学英语研究时区知识图谱
从该知识图谱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4 个阶段中的不同研究热点。 1979 -1998 这10 年主要是围绕大学英语展开与大学英语教程以及大纲的编写有关的研究,1989 -1998 这一阶段则因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在全国的铺开而开始四、六级考试的相关研究,并且因为此阶段修订80 年代制定的教学大纲,业界学者也有不少关于教学大纲的研究成果。 1999 -2008 间教育部制定并印发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强调课堂的教学质量。因此,这一阶段主要进行有关“意义学习”的研究,如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用于大学英语教学,重在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 另外,为了充分利用学习者工作记忆中有限的认知负荷,研究者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到2009 -2019 这一阶段,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业内学者开始翻转课堂的研究,而且此阶段研究者们都强调大学英语的工具性作用,指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学术英语的核心地位,英语学习必须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服务。
表1 是以大学英语为关键词,CiteSpace 对从中国知网检索到的近四十年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后绘制成的一个文献分析列表。 列表包括频次、突变系数和关键词共3 项。 频次越高,表示该学术领域的研究热点度高。 突变系数值越大,则表示其对应的相关领域的研究越属于学术前沿,数值越小,其学术前沿性地位则越低。 某一研究领域出现的频次可能很高,但是它的突变系数可能并不高,甚至根本就不能显示出其突变系数,则说明该领域虽然成为某个时间段的研究热点,但是它并不是当前的研究前沿问题,或者说其研究前沿性程度较低。 表1 按照相关学术研究领域的突变系数大小,从高到低排序,一共列出突变系数排在前15 位的相关领域研究,以此可以清楚地知道我国目前的学术前沿包括哪些,从而为业内研究者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表1 中“翻转课堂”在文献研究中出现频次是28,虽然在列表中不是最高的,但是其突变系数却最高,达到12.15,说明该研究领域属于学术前沿。 紧随其后的学术前沿还包括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外语教学、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四级考试、学术英语、网络教学,等等,这些研究领域将会是今后一段时间业内研究者从事大学英语研究时的主要研究方向或研究目标。
表1 1979 -2019 年“大学英语”相关研究文献分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