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华
2006年,国务院批准命名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宜兴紫砂壶制作工艺赫然在列,成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对这门传统手工艺术过往成就的肯定,也是对其日后坚定不移地传承手工之路的鼓励。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对紫砂的发展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宜兴紫砂是活着的‘非遗’,充满生机的‘非遗’。”这话说得饶有趣味且相当深刻,这既是对紫砂行业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也道出了紫砂行业得以发展的根本原因。
紫砂壶是紫砂行业中主要的品类,是行业得以发展壮大的第一生产力,正是紫砂壶的蓬勃发展,带动了紫砂周边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紫砂壶的出现不好说是从何时起,毕竟中国有着七千年的陶瓷史,而这陶瓷史中有着紫砂陶太多的光辉灿烂的痕迹,但是紫砂壶迈入艺术领域,成为具有欣赏性与艺术性的紫砂壶艺是从明代开始的,这条发展之路是有迹可循、有史可证的,是有着清晰的发展轨迹与传承脉络的。
紫砂壶艺从明代走到今天,遇到了很多的人,有很多的故事。一个不起眼的书童,在金沙寺的银杏下,用紫砂泥的残渣做了一把树瘿模样的壶,这个书童叫做“龚春”,这把壶叫做“供春”。“供春”的出现之于紫砂壶艺中,是开创先河般的存在。尔后,相继出现了紫砂“四大家”:赵梁,首创提梁壶;董翰,始创菱花式壶;石鹏与元畅以古拙见长,其中时朋是时大彬之父。时大彬子承父业,青出于蓝胜于蓝,终成一代宗师。上文我们提到的被列入非遗的紫砂传统制壶技艺最初正是由时大彬确立,不仅是成型技法,他在泥料的配制、造型设计等方面均有建树。时大彬对紫砂壶艺的贡献不仅在于自身的成就,更在于他不吝赐教,将技艺、见解悉数传授他人,并培养了徐友泉、李仲芳等徒弟,对紫砂壶艺的发展做出了承前启后的贡献。如果时大彬是明代壶艺宗师,那么陈鸣远当属清代紫砂大家。陈鸣远是明末清初制壶名家陈子畦之子,他善制花器,巩固了紫砂花器在紫砂壶艺中的地位,进一步推动了花器的艺术化进程。另外,他将署款以刻名和印章并用,在壶体镌刻诗铭以为装饰,是将中国传统书画、诗词文学引入紫砂壶创作的第一人。说到这里就要提到陈曼生了,他不会做壶,却与紫砂壶的创作有着不解的渊源,他开创了文人参与紫砂壶设计的先河,其设计的“曼生十八式”流传至今,并发扬光大了紫砂陶刻、紫砂泥绘等紫砂装饰艺术。至此,紫砂壶艺规整了拍打镶接的成型工艺;成型了素器、光器、筋纹器三足鼎立的局面;出现了紫砂陶刻、紫砂泥绘等数十种紫砂装饰艺术,共同构筑了紫砂壶艺的盛世繁歌。
走过明清的繁荣,进入近现代的昌盛。从明清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社会动荡不安,这时的紫砂行业不是高端的事业,不是正规的职业,发不了财,赚不了钱,但这门手艺却在夹缝中被传了下来,有了新中国的“紫砂七老”,他们分别是任淦庭、裴石民、吴云根、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蒋蓉。新中国成立后,百业待兴,“紫砂七老”站了出来,作为紫砂工艺厂的技术辅导,他们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发展紫砂艺术的重要奠基人。他们不但撑起了紫砂工艺厂,顶起了这门手工艺术,并将紫砂壶制作技艺不惜教授厂里的数百人,这之中的佼佼者徐秀棠、徐汉棠、汪寅仙、何道洪、鲍志强、束旦生、毛国强、吕饶臣等人不负祖国的期望,各有建树,成为了今天的中国紫砂大师,这个时代紫砂界的领军人物。他们不仅传承了紫砂的古法,还通过各个方面的创新,使之更契合当代人们的生活习惯与审美倾向;通过网络等新媒体扩大了紫砂的传播与影响;通过拍卖等新形势推动了紫砂在艺术领域的价值,推广并普及了紫砂的使用,吸引并扩大了紫砂的受众,使紫砂成为茶具的“百具之首”,成为中国传统手工艺界的翘楚。并且,前辈为我们这些年轻的紫砂从艺者,铺好了前进的道路,树立了信仰的榜样。
总结:人是紫砂行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宜兴的紫砂史,铭刻的是历代紫砂艺人的从艺史,他们的生平与事迹构筑了紫砂的辉煌,是他们的辛勤耕耘促进了紫砂的发展壮大,是他们的信仰绵延了紫砂的不朽传奇。他们的代代传承让紫砂延续下来,他们的开拓创新让紫砂生机勃勃,所以,宜兴紫砂是活着的“非遗”,是充满生机的“非遗”。而我们,是今天的播种,是明天的希望,我们有幸成为“非遗”的传人,那么“非遗”的延续就是我们的责任,不负自己的韶华,不负自然的馈赠,不负前辈的希冀,让宜兴紫砂活着并充满生机,是我们作为紫砂艺人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