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中求变 经典上出新
——《三友壶》创新谈

2022-12-01 11:49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1期
关键词:三友花器竹节

郁 晴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岁寒三友要君知,不比凡花儿女姿。”松、竹、梅以其高洁挺拔、虚心劲节和傲霜斗雪的品格而被文人雅士称为“岁寒三友”,成为诗画艺术的重要内容,进而也成为紫砂艺术尤其是花货的常见题材,如松桩、竹节、梅段等,更有艺人将松、竹、梅集于一体而称之为“三友壶”,此壶作为一款传统花货经典,明末名匠陈仲美、沈君用可能是最初创始人,后屡经改进乃至清初花货大师陈鸣远而臻于完美,现珍藏于香港中文大学的“束柴三友壶”便是其传世力作。

“束柴三友壶”构思巧妙、工艺精湛,将松、竹、梅三树段集于一体,壶身以树枝捆绑(即束柴由来),梅段之一枝自然旁出成壶嘴,老松虬枝曲而成为壶把,竹子从平嵌盖上顶出一节成壶钮,在两侧树干蛀洞中还有两只小松鼠探头张望,整体妙趣天成,把松之坚、竹之秀、梅之洁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把“束柴三友壶”堪称花货经典、传世之作,从清代到民国一直成为“三友壶”的规范与标杆。

“三友壶”这种以松、竹、梅段集于一体为壶身,分别以梅枝曲而为把、松枝胥出为流及竹枝为钮的传统造型,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才由著名的紫砂七老之一、当代花货大师朱可心大胆创新突破,他单独以松段、竹段或梅段为壶身,再在附件饰以其它“二友”变成全新的“三友壶”,如有一款“松竹梅壶”,壶身以一段靠近根部的竹节为壶身,一枝竹节自然胥出为壶嘴,还伸出细细的竹枝、竹叶紧贴壶身,另以松枝曲而为把,并贴塑松果、松针,在圆形平嵌盖上以一扭曲的梅枝为钮,叉开的细枝在壶盖上贴了几朵腊梅。此壶清新脱俗、工艺精细,使传统的“三友壶”别开生面、耳目一新。

至此“三友壶”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形成了新的经典。但是时代在进步,传统须创新,作为新一代的艺人我们不能面对老一辈的精品力作无所作为,而必须与时俱进、创新求变。也许是受朱可心曾在一心形壶身上“一壶三饰”先后制成“竹节壶”、“咏梅壶”、“青松壶”的启发,决定把“三友壶”的壶身以一个圆器的壶身为造型,而把“岁寒三友”的松、竹、梅分别作为附件,即以一节梅段为把,瘿疤毕露、苍劲有力,并伸出细枝于壶身绽开几朵黄色的腊梅;以一段竹枝为流,倔强上翘,出水流畅,并向壶身叉出几支细竹贴上几片潇洒的竹叶,尽显清新逸致;再取扭曲的一段松树为钮,并于微微拱起的壶盖上贴上几颗松果和清晰松针,这一全新的“三友壶”(见图1)一经推出,便让人耳目一新,受到壶友的欢迎。

从“三友壶”的发展创新历程,我们有如下体会:

(1)紫砂艺术必须在继承中求变

紫砂是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历代能工巧匠已形成完整的工艺流程,如泥料的拼制调配、规范的手工成型和合适的装饰手段,这些传统无疑应该很好继承。从艺近30年,学徒期间打下了扎实的全手工基本功,后受汪寅仙大师熏陶,在光货、花货及筋纹器都掌握的情况下,更偏爱制作仿生花器,其中传统经典器如“松鼠葡萄壶”、“南瓜壶”、“咏梅壶”等,但是继承必须创新,且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变,那种抛开传统,不讲继承,别出心裁,异想天开,甚至搞什么“摔壶”、“丑壶”、“怪壶”,我认为这是对传统的背叛,是不足为训的。以“三友壶”的创新为例,其中圆器壶身的制作是光货工艺,而附件中松、竹、梅的制作则用到花货工艺中的琢桩头、贴竹叶、贴松针、贴梅花等传统工艺,或者说“三友壶”的基本元素仍然保留,传统的制作工艺乃至专用工具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总之,继承必须求变,创新不离传统,传统是根,创新求荣,离开传统奢谈创新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讲继承盲目求变必是空中楼阁难以持久。

(2)敢于在经典上出新

紫砂壶艺造型千姿百态,所谓“方匪一式,圆不一相”,经历代能工巧匠和文人雅士的共同努力,形成了一批经典名品,业界称为“跌不破”的壶型。如圆器中的“石瓢壶”、“仿鼓壶”、“掇球壶”等,方器中的“四方壶”、“六方壶”、“僧帽壶”等;花器中的“竹段壶”、“梅桩壶”、“包袱壶”等;筋纹器中的“菊瓣壶”、“菱花壶”、“水仙壶”等,但这些经典也并非一蹴而就、一成不变的,而是历代名匠呕心沥血、反复修改、不断出新才取得成功的,因此我们对经典首先要充满敬畏,不断学习临摹,但也不能墨守陈规、故步自封。例如“石瓢壶”就由陈曼生、杨彭年首创,瞿子冶、邓符生提高后又经顾景舟、徐汉棠等不断改进臻于至善,最后成为经典的;而“掇球壶”则由邵大亨、程友廷、程寿珍三代接力,并多次在世博会得奖,形成钮、盖、身三球相垒的“寿珍掇球壶”而成为经典的;再以“三友壶”为例,陈鸣远的“束柴三友壶”构思巧妙、雕镂精美,近百年已成定式,但因形如雕塑凹凸不平,沏茶后难以清洗,品饮不宜抚摸,也有些许遗憾,后由朱可心先生将壶身改为单独一节竹段便觉眼前一亮,如今改成圆身花饰,松、竹、梅的元素仍在,“岁寒三友”的高洁品格仍能赏析品鉴,又便于让人把玩抚摸,更利于现代人休闲品茗,这样经典上的求变创新可说是做到了在经典中推陈出新,使之更为雅俗共赏、赏用兼优。

近来,“素花器”大受壶友欢迎,所谓素花器即“素器花饰”,也就是说在光素器上用花货即仿生象形的手法对壶身,尤其是嘴、把、钮等附件进行装饰,由于花器的题材源于自然、取之不尽,因此更便于求变创新,当然要求陶手兼具素器和花器的制作技艺,且要合理安排、巧妙组合,“素器花饰”不失为壶艺创新的一个方法、一种途径,而素花器将因壶友热捧而成为新时代的时尚和潮流。

猜你喜欢
三友花器竹节
穿花系列竹编花器
廖瑞霖:竹节人
竹节人风波
学做“竹节人”
置胆插花馨 尊觚花器与簪花内胆
蘅皋掇菁藻 毡室伴清嘉 宋代占景盘与管瓶花器再议
瓶花佳趣 古代花器与花事
冬日争鸣——《三友百禽图》
当代诗词史稿(八)——“三友诗派”给我们的启示
“竹节人”中说“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