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存敏 王 慧
(1当涂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当涂 243100;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安徽合肥 230031)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占世界的30%左右,而长江流域作为我国油菜的优势发展区域,其种植面积占全国油菜总种植面积的80%以上,年均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5%左右[1-2]。油菜是一种依赖于化肥的作物,施用化肥增产效果显著,特别是氮肥的施用对油菜生长发育及其产量、品质有较大影响[3-4],氮、磷、钾施用效果表现为氮肥>磷肥>钾肥[4]。
在油菜种植生产中,由于其生育周期长、种植过程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加上农村城镇化、农民就业和非农业化步伐的加快,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中青年劳动力人数大幅下降,用工费用急剧提升,严重制约了油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5]。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为了降低施肥和用工成本,“一炮轰”的施肥方式依然存在,一次性施用普通尿素虽然可以降低人工成本并满足油菜前期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但会发生氨挥发和氮淋溶等造成氮素损失,降低氮肥肥料利用率,还会导致油菜生长后期养分供应不足等问题,不利于油菜产量的提升[6]。近年来,以省工节本、高产高效为主的油菜轻简化栽培模式逐渐受到农民青睐,适应轻简种植要求的油菜新品种、栽培新技术也应运而生,这些变化对油菜肥料配方、施肥技术也提出了新的要求[7-8]。
油菜专用肥作为一种新型肥料,具有养分释放与作物同步吸收的特点,一次性施肥即可满足作物整个生育期的需要,但不同生产区域的专用肥适宜用量需要根据当地的生产条件来确定[9-10]。
当涂县位于安徽省沿江流域,也是该省重要的冬油菜主产区[5],常年油菜种植面积1.33万hm2[11]。本研究在当涂县开展油菜专用肥用量田间试验,分析油菜产量、产量构成因子、经济收益和肥料替代比例,获取适宜该区域的油菜专用肥施用量,并与当地习惯施肥进行对比,以期为该区域直播冬油菜轻简化施肥推荐用量提供科学依据。
试验于2019—2020年在安徽省当涂县开展。试验田所在地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季风明显,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5.7℃),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平均无霜期233 d)。供试土壤为河流冲积物发育的潮土,耕层土壤(0~20 cm)基础理化性质:有机质37.1 g/kg、全氮1.60 g/kg、有效磷 12.50 mg/kg、速效钾 89.20 mg/kg、pH 值 7.24。前作为水稻。
供试油菜专用肥为宜施壮油菜专用肥(N-P2O5-K2O=25-7-8,含 B)。
供试油菜品种为浙杂903,播种量为6 kg/hm2。
试验设6个处理,其中5个油菜专用肥用量梯度分别为 0 kg/hm2(A)、450 kg/hm2(B)、600 kg/hm2(C)、750 kg/hm2(D)、900 kg/hm2(E),以当地常规施肥作对照(CK)。油菜专用肥一次性基施;当地常规施肥(CK):基施复合肥(15-15-15)750 kg/hm2,苗期追施尿素225 kg/hm2,薹期追施尿素150 kg/hm2。小区面积150 m2。油菜于2019年10月8日直播,2020年5月24日收获。田间管理如病虫草害防治、灌溉等均按当地农技推荐技术进行。
在油菜基肥施用之前,采用多点采样法采集0~20 cm耕层土壤,按照常规方法测定土壤基础理化指标[12]。在油菜成熟期,每个小区分别取5个1 m2的样方,调查样方内油菜有效株数,将样方内所有植株齐地收割后装入网袋,后取10株具有代表性的油菜,调查其单株角果数,在相应植株上分上、中、下3个部位各取10个角果调查角粒数。最后取地上部角果数,装入网袋,自然风干,测定产量。
用Excel 20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检验P<0.05水平上的差异显著性,用Pearson进行相关关系分析。
从种植密度看,以处理A(不施肥处理)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他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单株角果数方面,以处理E最高,处理D次之,二者与CK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处理A、B、C。角粒数方面,以处理A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其他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千粒重方面,所有处理差别不大,无显著差异。由此表明,施用油菜专用肥利于提高油菜的单株角果数、角粒数和千粒重,且以施用量750~900 kg/hm2为佳,该施用量条件下,各产量构成因子与习惯施肥相当(表1)。
表1 不同处理对油菜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油菜产量以处理A最低,仅为1 359 kg/hm2,其他处理较处理 A增产45.84%~132.89%。施用油菜专用肥的处理中,随着施用量的增加,油菜产量也在增加,以处理E产量最高,显著高于处理B、C,但与处理D、CK差异不显著。
表2 不同处理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通过Pearson分析油菜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群体密度和千粒重与产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759、0.619;油菜单株角果数与产量之间呈现极显著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84;角粒数与产量之间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58。
由表3可以看出,与处理A相比,施用油菜专用肥和习惯施肥可以显著提高油菜的毛收入,其中以处理E油菜的毛收入最高;与CK相比,处理B、C、D的毛收入分别下降34.85%、29.45%和5.69%。对比净收益,施用油菜专用肥和习惯施肥处理的油菜净收益比处理A提高了20.46%~90.95%。施用油菜专用肥的处理中,随着施用量的增加,油菜的净收益也随之提高,以处理E净收益最高。与CK相比,处理D、E净收益分别增加10.06%、20.31%。产投比方面,以处理D、E较高,分别高于CK 60.53%和66.84%。
表3 不同处理对油菜经济效益的影响
由表4可以看出,与CK相比,施用油菜专用肥处理的 N、P2O5、K2O 总量减少 75~255 kg/hm2,化肥替代比例达到17.24%~58.62%,其中处理D化肥替代比例达到31.03%、氮肥替代比例为21.88%,达到化肥减施的效果。
表4 油菜专用肥养分替代效果
简化施肥是油菜轻简化栽培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8],其中缓控释肥料的研发和应用是最具潜力的施肥技术,它以一次性基施、养分供应周期长、肥料利用率高、油菜产量稳定等优点受到广大种植大户的关注。在本研究中采用的油菜专用肥是由华中农业大学研制、湖北宜施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油菜专用缓释配方肥,肥料中N-P2O5-K2O-中微量元素配比为25-7-8-5,中微量元素主要包含B、Ca、Mg、Zn、S。该专用肥运用缓释技术,加入一定量的硝化抑制剂和脲酶抑制剂,延长肥料养分释放周期,同时添加腐殖酸,以防止肥料中各养分相互结合失效而造成的养分损失,提高其有效性[4]。
在本试验中,将该油菜专用肥作基肥一次性施入,当油菜专用肥施用量为750 kg/hm2时,油菜产量与当地习惯施肥(3 042 kg/hm2)相比差异不显著;当专用肥施用量为900 kg/hm2时,油菜的产量甚至高于当地习惯施肥4.04%。因此,施用该专用肥在减少化肥施用次数的基础上,能有效保证油菜的产量。通过Pearson相关关系分析表明,油菜产量与单株角果数、角粒数之间分别成极显著和显著的相关关系,即油菜产量的提高主要依靠角果数的增加,油菜专用肥施用可提高油菜的角果数和角粒数,获得高产。李小坤等[9]在湖北省鄂州市和浠水市开展的田间试验结果也表明,一次性施用油菜专用肥(多元长效专用肥)1 125 kg/hm2的油菜平均产量高达2 690 kg/hm2,增产效果非常明显;且认为施用专用肥主攻目标应放在提高油菜的分枝数和角果数上,以保证油菜高产,本试验结果与其一致。
通过核算种植效益,当油菜专用肥施用量为750 kg/hm2时,化肥投入费用比当地习惯施肥降低1 950元/hm2,净收益相差1 085元/hm2,产投比高60.53%。因此,在经济效益上,施用油菜专用肥在提升毛收入的同时,降低了化肥和人工两方面的投入成本,更有利于油菜专用肥在油菜生产中的推广与应用。
从化肥替代角度考虑,施用油菜专用肥较当地习惯施肥替代化肥的比例达到17.24%~58.62%;当施用油菜专用肥750 kg/hm2时,与习惯施肥相比,化肥替代的比例为31.03%,氮肥替代比例为21.88%,实现了化肥减施替代的效应,这与国家提出的“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油菜农药化肥减施项目”政策相符合。因此,从国家层面来看,施用油菜专用肥是值得推荐和推广的施肥方法。
在安徽省沿江区域施用油菜专用肥可以明显增加油菜产量,且随着油菜专用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当油菜专用肥用量达750 kg/hm2以上时,油菜产量达到较高水平。核算经济效益,专用肥用量为750 kg/hm2时产投比为3.05,净收益11 870元/hm2,化肥的替代比例为31.03%。因此,综合考虑油菜产量、经济效益和化肥替代比例,该地区油菜专用肥的最佳用量为750 kg/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