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12-01 15:11田乙涵
农村实用技术 2022年1期
关键词:人居农村居民整治

田乙涵

(重庆三峡学院,重庆 万州 404000)

农村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农村的环境是农村居民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成为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解决农村人居环境的“脏、乱、差”和治理难问题,以及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水平,我国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学习借鉴先行地区如浙江等地的经验,不断的探索、积极有序的推进,在进行环境整治的同时兼顾农村田园风貌的保护,激发村民的主体活力,让村民积极投入美丽家园的建设当中去,探索专业化、规模化、社会化的运营机制,确保长期稳定运行的管护长效机制。在国家、政府以及社会各界齐心协力下,在农村人居环境这个问题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后,我国人居环境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本文从垃圾治理、厕所改革、污水治理来研究农村人居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

1 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为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国家大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由于从前重工业求发展的遗留问题、资金缺口大、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不够强以及缺乏管护长效机制等方面的原因,农村人居环境仍然存在资金技术投入不足、政策方针执行力不足、机制保障不充足、农村居民环保意识仍然不够强的问题。

1.1 对于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问题上所提出的政策以及方针的执行力不足

一系列对于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问题所提出的政策和措施,体现了国家以及中央对于该问题的高度重视。但负责具体实施工作的基层相关部门执行力不足,没有对于中央提出的措施予以足够的重视和执行力。懒政以及缺失实干家让中央提出的政策以及方针未能落到实处,从而导致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展难以进行。

1.2 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欠账多,且脱贫攻坚任务体现在方方面面,各地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工作中,将大部分的资金投入道路硬化、绿化等“见效快”的基础工程,虽然方便了农民出行,但忽视了村内卫生、家居环境的改善。“十三五”期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厕改项目以及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等治理的资金缺口巨大。

1.3 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技术存在较差的空间适应性

地域辽阔以及不同的地区环境气候等条件差异较大,这对于我国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展来说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中央提出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以及污水处理问题,基层政府应该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特有的环境以及气候条件作出改变和完善。一昧的推广现象是不可取的,有些地区在推行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技术时存在“生搬硬套”的问题,这种懒政的态度需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和严肃处理。除此之外,部分民营私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研究出的效果显著的生活垃圾以及污水的处理技术未能得到政府的重视和推广。

1.4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机制不够完善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不是通过配备垃圾桶、垃圾箱、中转站以及运输车等基础设施就足够的,而缺乏的是一套完善并且有效的运营和管理流程。缺乏运营团队和管理流程,没有这些专业的管理和实施的手段,再多的垃圾桶垃圾箱也只会成为无用的摆设。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工作中,缺少了对于该工作的评估和监督机制以及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工作协调机制。这在具体工作的实施上是至关重要的,需要尽早的完善这些该有的机制和流程。

1.5 乡村建设中农民主体性及参与性被忽视

为了提升农村居民生活的幸福感进行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一些乡村在建设的过程没有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改变相应的政策措施,并且在一些整治项目上破坏了周边的生态环境。这些举动违背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初衷,导致农村居民缺乏参与农村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致使农村建设工作推进困难。

2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对策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对于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工作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所以应该从多方面多角度来深入开展整治工作。快速有效并且长期的解决落实中央提出的政策以及方针,做到可持续性发展。从实际角度出发,从现状以及可持续性发展来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2.1 强化顶层设计,切实转变工作机制

应强化中央层面的领导,建立负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专业领导小组,并采取各部门联合工作且分工明确的方式来对该问题进行改善。对于中央提出的政策和方针予以落实,积极响应号召,对应不同的环境以及气候的地区深入开展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做好相关的整合工作,让每个相关部门的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避免重复建设以及需求错位等问题。

2.2 创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机制

积极探索创新乡村环境整治机制。首先,国家要政策支持。通过健全资源节约利用政策、完善农业方面的补贴制度,探索农业绿色发展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改进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大力培育新型的市场经营主体,增加社会化专业化服务。其次,要有示范引领和科技支撑。鼓励引领性农业绿色生产技术,广泛应用农业生产技术、乡村生活新的技术,推荐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主推技术和推广公益性农业技术。

2.3 制定科学合理的整治规则以及加大资金的投入

科学合理的整治规则可以有效避免项目实施可能出现的问题。科学的规划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环境以及气候的地区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此达到对于不同目标的有效的实施方案。而加大资金的投入可以完善整治过程中相应的设施以及运营机制。再调动村名主动参与整治环境工作上的积极性,最后,通过设立农村人居整治环境的专项资金,将整治工作作为长期的计划并鼓励外界人士进行捐款等方式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工作中来。

2.4 加大农村环保实用技术创新

要加大农村环保实用技术方面的创新,如不同类型村庄的生活污水和垃圾的在处理技术和装备要结合当地的情况来使用,因时制宜地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技术,使污水排放指数达标,达到能农田回用的标准,能用于农村生活和农田灌溉,充分发挥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作为资源最大化利用的重要体现,要把排放废水标准化、资源化作为追求目标。我国应该积极进行新农村环境保护实用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使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更加科学。

2.5 推进因村施策的专项环境整治规划和系统化布局

将顶层设计与农村基层的差别化探索进行有机结合,让两者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只有这样农业绿色发展才能够精准发力。国家、政府和社会各界要统筹推进、密切协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应强化系统思维,从顶层设计、技术创新、资金整合、环境整治规划等全面统筹布局。地方政府还要进行分类的指导,通过遵循统一要求与尊重差异化相结合起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把传统农业转向特色农业、生态农业以及旅游观光农业等发展。

2.6 完善和推广对于农村居民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以及认知

对于环境恶化以及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应该着重思考的是如何让农村居民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然后再通过技术、整治规则以及加大资金投入来完善环境整治措施这整个体系。可以建立基层的专业教育小组,来对不同地区的农村居民进行教育,既能够通过技术、整治规则以及资金等方面快速改善环境污染现状,也同时从源头上解决农村人居环境的问题。

2.7 处理好特色发展和差别化保护生态的关系

要正确把握我国各个乡村之间的差异,借鉴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有益的经验因地制宜的推广使用,体现地域特色和文化多样性。推动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乡村共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对中西部地区要在政策上倾斜,要保障农村人居环境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运行资金充足。探索采用PPP模式(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解决农村人居环境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各方共同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达到美丽乡村建设的目的。

猜你喜欢
人居农村居民整治
启东市南阳镇唱好专项整治“三部曲”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六乱”整治绘就宜居底色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沁水县端氏镇『六乱』整治不松劲
福州市3年整治415个老旧小区 2020年计划再整治60个
70年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40倍
加强人居环境整治 助推“美丽登封”建设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