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琴
(宿迁市宿城区农业农村局,江苏 宿迁 223800)
通过近阶段农业普查相关资料分析,农村住房水平低的状况得到根本改变,居住面积、居住质量和居住环境成为衡量农村居住条件的三大指标。随着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大幅提升,数量与质量并重、从生存型向享受型转变,成为农村居民追求的居住目标。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住房面积扩大。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温饱问题的逐步解决,农村居民建房的欲望十分强烈,住房支出呈线性增长。1978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8.1m2;至2011年末,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6.2m2,翻了四倍多。二是住房质量提高。平房逐渐转向楼房,竹草土坯、砖木结构逐渐转向砖混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三是宅内设施完善。许多农村居民家庭用上了自来水、天然气,还安装了空调和卫生厕所。四是配套设施齐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覆盖面有所扩大,给农村居民出行、就学、就医、娱乐和购物等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五是居住环境改善。新农村建设、集镇建设使农村旧貌换新颜,一般的农村住房都具有生活居住、农作物生产加工、贮存、晾晒等功能和区域。
但由于城乡差距问题,农村水、电、路、房、教育、医疗、购物、娱乐等基础设施远不及城市,人均收入低,家庭底子薄资产少,产业化水平及务农比较效益不高,就业选择机遇不多,社会保障程度低等,综观物质文明范畴可量化指标,硬实力上差距明显是不争的现实。一是农村住房区域发展不平衡。四大地区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最好;中部地区较好,东北地区较差,西部地区最差;省际发展不平衡,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居住水平差距非常悬殊。二是农村阶层间住房差异。不同层次的农村居民获取住房资源的机会和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并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在湖北、贵州、广西、重庆等地表现得尤为严重,住房差异表现出来的贫富差距衍生出严重的社会问题。三是农村住房浪费现象严重。住房空置率高,一户多宅现象存在;土地浪费严重,建设用地超标;住房不合理规划,土地资源浪费。四是农村住房安全隐患较多。竹草土坯结构住房在西部和东北地区部分省份占很大的比重,泥石流、山体滑坡、重力崩塌、台风、洪涝等灾害,亦是农村住房安全的几大隐患。五是公共设施和环境配套不同步。部分农村呈现“只见新屋,不见新村”,“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不同步发展景象,部分农村家庭获取饮用水困难,体育健身场所、图书室、文化站也十分匮乏,卫生条件也是村内环境的一重大问题。
一个地域的经济发展速度与产业化程度成正相关[1]。因此,人们多将振兴乡村的着力点聚焦在产业发展上。而企业的发端、成型、壮大一直处在竞争的环境中,有成长,有消亡,起决定作用的还在于人。产业吸引、培养人才,人才服务于产业,相辅相成,互为因果,追根溯源,从某种意义上讲,振兴乡村,关键还在人。
人才何处来?一靠教化,二靠培养,三靠汇集。培养人才从孩子抓起,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需要时间,因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使得乡村人才培养速率低于城市且易于流失,导致差距长期存在。为弥补培养人才跟不上现实需求的缺口,吸引、汇集、留住人才就成为应予重视的选项。从根本上消灭城乡差别,不同人群的融合是捷径,当大批有知识、有文化、有阅历、有技艺、有资源的人进入乡村,其认知、习俗、道德意识及“三观”在人际间近距离相互碰撞影响,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能不断提升人群综合素质,进而推动产业化发展,缩小物质、精神和教育等方面差距。
乡村有无吸引、留住人才的可能性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欧美一些国家城乡差别小,许多学历高、阅历丰富、事业有成的人更愿意居住乡村,这表明乡村也有吸留人才之处及可能性,随人类社会进步发展到某个时段,许多城市人有向乡村流动的意向。中国自古就有“落叶归根”一说,中国改革开放40余年来,许多人走出乡村,搏风击浪,经历苦难、辉煌、繁华、喧嚣、遗憾、病痛等磨洗,即便功成名就,内心深处常萌生回归平静的向往。人大都有喜新厌旧,静极思动,动极思静,沉寂时想风光,得意时要宁静,心累时愿退隐。中国中产阶级已形成一个很大群体,其中许多人经历了城市奋斗拼搏的艰辛,困忧于楼房狭小空间的压抑,厌倦了工作节奏愈来愈紧张的生活,感到了陷入物欲后心灵滋润的缺失,希冀有一份简单平和安逸的休闲时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返朴归真,到乡村修身养性是不错的选择。而缺少宜居住宅和怡人的环境又使之成为不可及的奢望。
中国社会老龄人口基数庞大且占比还在上升[2],许多城市人对如何养老很纠结:目前养老院尚未体现“敬老”及人文关怀。而居家养老,蜗居在楼房里重复吃饭、睡觉、看电视,家中孤寂加上城市关爱老人程度低,生活质量也不能令人满意。很多人认为——农村的青山绿水,自然风光,清新空气,宁静环境,宽松的活动空间,简朴的古风遗存,较低的生活成本,邻里间的守望相助……,很适合修身养性和居家或结伴养老。
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人口流向城市;当产能过剩和城市病弊端逐渐显现到某个拐点,人口流向乡村亦正常。回顾走过的路,一方面要消灭城乡差别,而在操作层面又限制市民下乡,作用力相反,逻辑上难解释,未必能持久。随时间推移,当条件具备,自然就有市民愿意下乡,其中人才济济。所以,未雨绸缪,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就成为吸引汇集人才的重要基础条件之一。
目前,许多地方采取迁村并乡方法推进城镇化建设,为提高土地利用率,集中兴建多层楼房安置区。而农民则希望在村里以户为单位建独门独院的住宅,这是一对矛盾。仔细想来,节约用地与改善民居,都是为了更好生活,本质上不冲突,如何选择在上层是平衡或侧重问题,具体到群众就是切实的幸福感和利益得失问题。对农民而言,现有宅基地面积够建独门独院住宅,既未多占耕地,也没有影响粮食安全保障,所以,在如何权衡取舍问题上,笔者倾向于尊重农民意愿,理由如下:
以乡镇为单位集中建设,规模大,问题多,操作难。如果将大部分村居拆迁聚集到乡镇,数公里范围内不见村落,将不再是原有意义上的乡村了,许多村庄渐渐消失,与历史割裂,少了文化底蕴和多样性。
而以村为单位建设,优势明显。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不失本色。村是基本单元,村庄因种田而自然生成,农事就近操作方便,存在合乎理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就保持了农村原有风貌、特色,为今后多项产业发展留有余地,同时兼顾了农民故土难离情结,为许多人留下一份乡情依恋载体。二是村为单位进行民居改造,选址调控余地大,利于优化空间合理布局、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促进农业集约发展。因人居密度不高,建别墅是很自然的最佳选择。三是农民相对集中居住,管理操作方便。村级人口不多,大致数百户,规模适中,配套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好安排,有相应的村级服务组织,易于管理,便于发掘村民自治内源动力,村民间矛盾易协调。四是便于防疫。新冠肺炎尚未过去,不排除将来有新的疫病出现,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城市越大,人居密度越高,防控难度越大,花费成本越高,一旦封城,市民居住感觉差,相比之下,村为单位防疫优势明显。五是利于环保。目前城镇垃圾处理问题棘手,焚烧污染空气,掩埋用地不够,还污染土地和地下水,洗涤剂等化工产品废液、粪便污染周边河流,人居密度越高,污染越重。而村庄与农田接壤,生活垃圾中的有机物可就近还田分解,变废为利,化解垃圾处理难的问题。六是减轻灾害影响。当遇到战争、地震、台风、洪涝等灾害,面对停水、停电、停工、交通受阻、通讯断联、购物困难等问题,城市极易陷入困境;而村庄则不同,由于自身具备基本生存条件,生活成本低,能最大程度减轻灾害影响。
在实际操作中,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问题:
(1)在政府决策中。应坚持政府主导,统筹安排,科学选址,博采众家之长,尊重用户意见,精心规划。
(2)在具体实施中。要坚持高起点,高质量。现代房屋越建越好,但城乡、地区之间差异很大。住房建设具有一旦成型很难改变和使用周期长特点,如果眼界格局不高,局限于当地平均水准略有提升,将来必留遗憾。此轮乡村民居改造可能是许多农民有生之年最后一次机会,百年大计,传之后代,尤需珍惜,不能亦步亦趋,低标准小改进,而应秉持打造美丽乡村的理念,跨越式提升总体水平,既要实用舒适,又要美观大方,还需保证质量,经得起岁月洗礼检验。
(3)在建筑设计中。一是为提升住户生活质量及考虑将来房屋升值潜力,宜高标一步到位,建筑基本房型为别墅楼,一般2.5~3层,多者不超4层,带车库或室外停车场。即便集中到乡镇建设,只要条件许可,仍以建别墅为主,多层商品房为辅。二是侧重简约房型,成本控制在群众易接受的水平。房屋建筑样式、造价不同,为不同收入的人群提供多样选择。
振兴乡村,基础在村,村庄综合价值中的主要功能和价值体现为宜居,高标准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及环境,一直是农民的期盼,现时机和条件渐趋成熟,顺势而为,彰显政绩,一举多得,事关吸留人才,助力乡村振兴,促进社会和谐,加速缩小城乡差别。如果能把握未来发展趋势,超前科学谋划,精心实施,则事半功倍,意义重大且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