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林业企业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措施模式探讨

2022-12-01 15:11:38
农村实用技术 2022年1期
关键词:林木森林资源培育

黄 彬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营渠黎华侨林场,广西 崇左 532103)

随着全球气候逐渐变暖、空气污染持续加重,森林系统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资源的发展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发展。且考虑到森林资源的经济性价值,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现代社会日常生活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自从我国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我国各行业。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经营,也逐渐成为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都高度重视的内容,社会各界在推动森林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中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在这一背景之下,加强对林业企业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措施模式的研究和分析,对于实现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无疑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1 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理念分析

从生态角度来看,森林能将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有害气体进行净化处理,同时还能有效调节全球气候,减缓气候变暖。森林系统中还蕴藏着丰富多样的资源,以供人类与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在本世纪初期阶段,联合国隶属的国际性会议就提出了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观点和理念。由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能为社会和人类的发展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因而这一观点受到了现代社会的认可和人民群众的支持。

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关乎着社会经济和相关行业的未来发展走向,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环节。影响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发展效果的决定性因素有两个:一是国家对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重视程度以及所颁布的系列政策。若某一国家的领导层对于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理念有深刻的认识,就会倡导把它应用于实践中,并颁布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相关性政策和文件,倡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真正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二是国家整体的经济发达程度,是否有能力来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其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发展程度,经济发达的国家由于政府拥有充足的资源和财力,能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资源来推动森林可持续经营策略的实施。而经济较落后的国家,由于其经济实力的不允许,因而难以贯彻落实这一发展理念,难以取得实际成效。

例如,加拿大和德国都属于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这两个国家对森林可持续经营观念的认可程度较高,并采取多种政策和措施来贯彻落实这一发展理念。因此,这两个国家在森林可持续经营方面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都可以用来作为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参考。德国森林资源极其丰富,与林业资源有关的行业相当发达,其可持续经营的理念和经营方式较其他国家更为先进,因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模式初见成效,但还需有关部门在借鉴外国的优秀理论体系和相关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加大研究力度,如此才能探索出最适合我国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道路和模式,推动我国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走上一个新的台阶,取得更为高效的成果[1]。

2 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措施模式

在探究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要点就是必须倡导在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基础上来保护森林资源,并积极多样化开发的森林资源,实现我国森林资源利用与开发的良性循环。这样做有利于维护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森林的资源结构往合理化发展;有利于为森林中的各类林业提供良性的生长环境,培育出质量更佳的林业资源;有利于推动森林生态系统实现多功能、高效益、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森林资源的有效利用,对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也有莫大的帮助。此外,人们在开发利用森林资源时不要破坏森林生物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要做到有效利用、科学保护、合理开发这三者同时并举。

2.1 改革森林资源管理机制

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林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要进一步深化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改革试点,实现森林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责权利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森林资源管理机制。

2.2 巩固森林资源发展成果

森林资源保护是实现森林资源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国有林业企业应当加强对于森林资源的综合保护,通过构建管理制度、优化工作体系等措施,强化对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与综合执法水平,将保护森林资源视为第一工作目标,对森林土地征用采取定额管理措施,避免林地非法流失。同时,国有林业企业需要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保证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与循环性,避免盲目开发而对森林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且需要严格预防各种灾害,以免森林资源损失。

2.3 采取保护养育与补充种植措施

通过保护养育与补充种植相结合的方法,能全面提高林区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营造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来很好的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这种经营模式的实施过程为以下步骤。首先,应该对天然的林木疏密区和灌木林区实施植被保护和养育措施,通过施肥来给其补充养分,促进其进一步生长。其次,将林木和灌木过于疏密的地区一块一块开发出来,补充种植别的适合在这种生态环境下生长的林木,例如榕树、红树和山核桃树等,这些树木大多根系发达,对生存环境有着极强的适应性,能弥补林木疏密和灌木林较多所造成的森林资源不足的问题。在补充种植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林木的种植密度必须在适合其茁壮生长的标准范围之间。如此培育两到三年,就能初见成效,对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目标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2]。

2.4 采取采伐与培育并进发展措施

植物生长都具有顶端优势,林木生长也是如此,如果部分林木生长的过于茂盛,就会影响其他林木的生长势头,从而给整体的森林资源经营带来不利的结果。因此,必须要实行采伐与培育并举的经营模式,定期采伐一部分林木,以使得林木的分布密度达到最适合其生长的标准值,从而保障绝大部分林木的茁壮生长与发育,采伐掉的那部分森林资源能在这些长势良好的林木资源上得到弥补。此种经营模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一共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2.4.1 以保护为主,维护林业资源的生态功效

这种采伐与培育并举的模式,在实施时更重视对林木资源的保护。主要是通过培育不同的树种,并根据每类林木的生长特点来合理安排其所在林区的层次分布,并周期性的砍伐一部分林木,从而使每类林木都能得到最优的发展,促进森林资源整体实现生态功效最大化。采伐有两个要特别注意的地方:一是采伐前必须要经过仔细的筛选,采伐并不是随意的采伐,而是以长势不佳或是随林木所衍生出的有害树木为主要对象;二是采伐的强度不得超过20%,不然就会影响到整个林业区的林木密度。采伐后对于林木密度低于标准的部位开展人工种植培育工作,选取生长周期较快的林木树种,将林区的种植密度补充到标准值即可[3]。

2.4.2 必要的采伐与相应的培育相结合

在一些林业区实行采伐与培育相结合的方式,能有效提高森林资源的持续经营效果。采伐与培育并举的目的是要使得林业资源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不管是采伐还是培育都要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首先,采伐的过程中,应该将要采伐的林木仔细筛选出来,其他的林木都予以保留,主要指分布在林木层顶端已经完成其生长任务的树木,以及病化、腐化等长势不佳的树木,采伐强度不得超过35%,具体采伐工作根据新幼苗的更替状况来实施。其次,培育也要严格按照程序来进行,先挖开土壤,将所要培育林木的种子或者幼苗放置进去,将旁边会争吸养分的杂草等都给拔除掉,悉心呵护种子发芽或者幼苗恢复长势,如此才算圆满完成培育工作[4]。

2.5 改良品种种植,提高资源效益模式

在一些林业资源产能较低的林木区,适宜采用改良品种种植的方式来提高林业资源的效益。这一模式的根本内容是通过采用因地制宜的方式来合理种植最适合生长的林木,从而全面提高林业资源的产量。首先,应对产能较低的林业区进行采伐改造,将不适合在这片地带生长的树木或者长势过差,即使继续生长下去也没啥成效的树木全部砍伐掉,对于优劣间隔分布的树木应在仔细筛选后再进行采伐,且采伐工作不能拖到树木的最佳生长时节。开展培育工作时,将适宜在此地区生长的树木幼苗栽种到采伐后的地带,并观察一段时间,如若树苗长势良好,可继续在此地区大面积开展人工培育工作[5]。

3 结语

综上所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是一个复杂繁琐的过程,不同的林业地区适用不同的经营模式。因此,各林业企业应该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立足当地林业发展的实际,积极推动林业经营管理的机制改革,在不断的探索中开辟出一条最适合自身林业发展的道路,从而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

猜你喜欢
林木森林资源培育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红土地(2018年8期)2018-09-26 03:19:16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试论高大林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现代园艺(2017年23期)2018-01-18 06:58:17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现代园艺(2017年21期)2018-01-03 06:42:15
新形势下北方森林资源保护探讨
现代园艺(2017年11期)2017-06-28 11:32:42
新形势下加强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构想
林木新秀 黑果腺肋花揪
新农业(2016年17期)2016-08-16 12:02:38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中国火炬(2014年3期)2014-07-24 14:44:39
我国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及其评价探讨
河南科技(2014年11期)2014-02-27 1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