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欣
(广西科技大学,广西 柳州 545006)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人和自然和谐共存俨然成为了严峻的问题,迫切急需要解决。而在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物,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加强防治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工作进程,不仅能提高垃圾的循环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而且能保障公众的健康,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新事物不断更新,旧的《环境防治法》早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农业农村部重新修订了《环境防治法》,以便可以更好地适应目前社会的发展。此次全面的修改《环境防治法》的意义是极其重大的,是贯彻落实我国新社会时期的思想,也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的重大任务,让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有法可依,建立了健全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强化了公共卫生法治保障的重要举措,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反映,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共存的愿景。
修改《环境防治法》的大体方向有:一是强调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并且说明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是无害化处理,而且坚持持续减量。二是明确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责任,政府部门有义务管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要时刻谨记防治目标,提高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的全过程监管力度,严格杜绝固体废物进口,逐步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三是强调固体废物产生者的责任,尤其是工业固体废物,建立资源综合利用评价体系,合理对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进行评估,增加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台账,从各个环节完善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四是完善生活垃圾污染环境防治制度。明确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建立相关的制度,提高民众生活垃圾分类的意识,并且提高对农村生活垃圾的治理。五是加强对农业、建筑等生产产生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工作,尤其是建筑垃圾、农业生产垃圾,实现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的固体废物分类管理制度。六是对危险废物的相关规定,根据规定分类管理危险废物,建立健全的信息化监管体系,在危险废物跨省转移时,加强对危险废物的跟踪监测,科学合理地集中处置,避免危险废物的二次污染。七是建立健全保障机制。跟旧的《环境防治法》相比较,新的增加保障措施一章,进行全方位地保障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工作。加强固体废物处理场所和设施设备的建设,提升污染防治技术,加强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积极指导从业人员规范化操作,政府加大资金的投入,颁布利好政策,减缓税收压力,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动员全社会参与垃圾分类。八是建立严格的法律体系。对违反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的行为给予严厉的惩罚,增加罚款金额,增设处罚的种类,将处罚具体到人,落实到法律责任,加强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
由于新冠肺炎的爆发,在疫情的防控上,大量口罩的被使用,因此增加了固体废物,为了更好地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在《环境防治法》中增加了相关方面的规定:第一,首先要明确固体废物的监管职责。加大力度管理医疗中产生的废物,尤其是关于重大传染疫情的相关废弃物,杜绝出现医疗废物的二次污染。当地政府要依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建立当地的医疗废物,并且科学进行管理,特别是要加强建设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的能力。规定各部门的责权,分工合作,强化对医疗废物的监管力度,包括收集、运输、储存以及处理等环节,避免医疗废物的流出,导致环境的污染,危害公众健康。在《环境防治法》重点强调突出主体的责任,即医疗卫生机构的责任。因为医疗废物大多数都是从医疗卫生机构产生的,对此医疗卫生机构要担负主要的责任,认真负责医疗废物,依法进行分类收集,妥善安排交于处置单位,进行集中处置。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需要全面配合医疗卫生机构,及时收集、运输和处置医疗废物。在收集、运输和处置医疗废物的过程中,要妥善处理,避免出现医疗废物的流失、扩散等事故。最后还要建立并完善应急保障机制。一旦发生重大疫情时,能及时调配所需资源,做好防护措施,并且确保医疗废物能妥善运输、处置等工作。
第二,鉴于实验室的固体废物属于危险废物,一旦不妥善处置,极其容易发生事故,对此将实验室的固体废物列入危险废物,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对危险废物进行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这一规定明确了有关实验室固体废物管理的基本要求,规范了各级各类的实验室以及相关的研究院所高校对实验室产生的固体废物的管理,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实验室危险废物对环境的危害。
第三,为了避免新冠病毒的滋生,要加强农贸市场的环境卫生的治理工作。加强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等地方的卫生管理,维持现场的清洁,对农产品产生的废弃物要及时打扫,合理处置,避免堆积,减少细菌的滋生。
为了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对此也提出了关于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规定:一是各地政府要积极配合国家的政策,明确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建立相关的制度,提高民众生活垃圾分类的意识,认识生活垃圾分类的好处,积极引导民众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政府应积极推动生活垃圾的分类,鼓励全员积极参与,因地制宜,不同的地区根据实际的情况逐步实现生活垃圾分类。二是地方政府加快速度构建生活垃圾管理体系,从积极宣传引导民众进行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到严格规定垃圾场对垃圾进行分类收集、运输以及处理等,对生活垃圾分类的全过程都要进行监管,实现全面覆盖,并且要协调各环节的工作,合理统筹分配,提高垃圾分类的管理能力,保障生活垃圾能有效地被分类回收。三是重视对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由于我国国民早期未形成垃圾分类的思想,因此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民众的思维方式,提高民众垃圾分类的意识,积极引导民众养成生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四是提出对民众的要求,无论是单位,还是家庭、个人都应该按照相关规定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民众需要把生活垃圾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分类,然后投放到指定的地点,不能随便丢弃、焚烧垃圾,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为了更好地管理生活垃圾分类,地方政府应该因地制宜,建立健全的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该收费制度的制度要遵循差别化的管理,谁产生谁付费的模式。五是地方政府要统筹资源,合理规划生活垃圾分类的全流程,有效地衔接垃圾分类的各环节,建立健全的垃圾分类收运体系,规划建设和运营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并且将这两大体系融合一起。六是规范生活垃圾分类经费投入以及对违反生活垃圾分类的处罚,扩大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以便可以更好地督促民众分类好生活垃圾。
在日常的生活中,部分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追求商品的外在美观程度,会过度对商品进行包装,因此会产生固体废弃垃圾,为了杜绝该种现象的出现,《环境防治法》提出了关于过度包装的治理方式。一是严格监管产品的全过程,包括生产和流通,杜绝过度包装。二是加强对包装物料的管理,无论是设计,还是制造,全部都要遵循国家相关的规定,以清洁环保为主,而且国家需要制定相关的包装标准,避免出现过度包装,造成环境污染。三是加强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大力度查办过度包装的产品,遏制生产者违规制造。四是双管齐下,一旦出现不符合包装规定的产品,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回收。五是针对电子商务、快递、外卖等行业的规定,由于这些行业的特殊性,比较容易产生包装物,因此要求优先选用易回收,可循环反复使用的包装物,鼓励积极回收包装物,循环利用,避免出现过度包装。六是积极培养消费者新的观念,推广绿色包装的使用。
在我们的生活中,塑料产品无处不见,虽然塑料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但是塑料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对此提出了相关的规定:首先坚持取缔一次性塑料制品,尤其是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筷子等塑料产品。从塑料的生产源头进行监管,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此外还要严格禁止销售,以及不允许消费者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其次是对目前现阶段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回收情况进行登记了解,推广使用易回收、可循环、可降解的绿色替代品。
由于建筑垃圾的产量比普通垃圾大,而且难以销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极大,为了更好地推进建筑垃圾污染环境的防治工作,《环境防治法》增添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立建筑垃圾分类处理的制度,扩大了制定范围,从建筑垃圾源头的减量、垃圾分类的处理,到消纳设施以及场所的建设等都要求重新规划。二是从源头解决建筑垃圾的问题,即借助先进的工艺、设施设备、技术等方式,尽量不产生或产生少量建筑垃圾。政府要规范建筑垃圾的管理,构建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体系,科学合理地处理建筑垃圾。三是实施对建筑垃圾全过程的监管,主要由环境卫生部门负全责,加强建设建筑垃圾处置设施设备以及场所,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处理建筑垃圾,推广综合利用,防止污染环境。四是对工程施工单位的要求,工程施工单位要提交建筑垃圾处理方案,进行报备,方便环境卫生部门的监督管理。不允许工程施工单位私自违法处置建筑垃圾,包括随意倾倒建筑垃圾,堆放建筑垃圾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