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超超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曲阜学校 山东 威海 264205)
校园足球作为足球和学校体育变革的重大举措,全国范围内中小学掀起足球热,但是举国校园足球发展趋势未得到改善。如何塑造校园足球自信?如何开辟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校园足球道路?2021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继续贯彻“四个自信”精神,要求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忘初心,处理各项事务坚持“四个自信”新要求,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校园足球体系营造了环境指明了方向。借助“四个自信”理论,立足当前校园足球发展困境,深度剖析校园足球发展路径,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构建和营造校园足球生态文化环境,为校园足球的持续、深入、健康发展提供建议,构筑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校园足球,创新校园足球发展模式,树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校园足球发展自信。
1902年颁布《钦定学堂章程》,提出要将体育课程纳入学校教育中,校园足球运动开始在学校中萌生。新中国成立后,局限于当时中国经济发展落后,中国足球运动的发展主要依据国家力量的干涉,举国体制是主要特征,足球发展道路单一。1994年我国足球开始走市场化和职业化发展道路,实行三级培养体系,在1997年足球学校达到了3000余所,随后出现雪崩式坍塌,在2009年时仅幸存20余所,市场经济环境缺乏办足球的经验,以市场办足球的道路亟待创新。
现代足球孕育于西方工业文明的摇篮中,深陷农业文明之中的愚昧思想限制国民对足球理论的思考。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作为足球运动教育活动的开展,借鉴多国外校园足球发展理论,造就了校园足球多维化的形式。在建国后的一段时间内,经济衰退和思维意识的偏离,全国足球教学、训练几乎停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萌生,形成以竞赛成绩为主导,融合足球强国理论体系,加强足球训练技术提高的足球发展指导理论,忽略了真正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校园足球理论体系的构建。中国校园足球理论研究断层,存在多维度的西化倾向,未形成自身统一理论体系,造成校园足球在实践层面的全面溃败。
中国校园足球缺乏发展方向的掌控力,在校园足球实际运行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制度缺乏的现象。一方面利益相关部门资源整合不完善,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的利益博弈决定校园足球发展稳定性,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缺少协调发展的契机,加强利益相关部门跨界整合,是发展校园足球的第一要务;另一方面学籍制度不统一。连贯制的校园足球培养模式正逐步完善,受制于学籍制度未贯通,异地升学矛盾突出,连贯制培养模式断层;其次监管机制不完善,退出机制不健全。自2009年实现推行校园足球开始,国家校园足球特色学学连同省市各级足球特色学校井喷式发展,数量庞大,难免存在从众心理,建立申请退出制度势在必行。同时受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影响,部分学校发展校园足球脱离本质,误入歧途,应实施考核制度,增强校园足球发展的透明度;最后,竞争不平衡,重点学校的社会影响力造成资源分配不均匀,导致学校之间的竞争不平衡。
足球的发展来源于文化的引导,思维意识和生存环境决定校园足球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国校园足球受传统“官文化”的利益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导致中国校园足球精神文化基础薄弱,内涵不深,竞技能力涣散在校园足球中蔓延。依靠封闭的地理环境富庶的自然资源,孕育了安于现状的中国传统文化宿命观,致使中国校园足球缺少忧患意识,沉浸于现状,校园足球的开展是在不得不改的现实情况下进行的,道路选择、制度制定、理论抉择、文化培植等一系列繁琐复杂的现实问题蜂拥而至,校园足球应对策略难以招架。儒家思想以“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的心态培养人,中国校园足球也在消极避世的传统文化中发展,在训练中缺失目标激励的进取欲,在比赛时缺少竞争支撑的好胜心。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才是发展足球运动的根本。
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作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行为依赖与价值追求,是处理各项事务的新要求。并从话语理论阐述和行动实践推进,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依据,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本质,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魅力。校园足球的发展与“四个自信”紧密相连,相互促进,校园足球的开展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为引导,四个自信为校园足球的发展提供实践指导与理论依据。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是在于其正确性,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不是对过去传统发展道路的继承,也不是对发达国家道路的改良,而是独创的,它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当前现状,以科学社会主义为宗旨,赋予极具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校园足球是在特定历史形势下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措施,依据历史发展变化和基本国情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校园足球道路,有利于开拓学校教育途径,首先,校园足球要坚持政府驱动和社会参与的治理模式,对开展校园足球具有重要意义。校园足球是一个广泛的教育活动,仅靠政府的力量难以实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需要社会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实现跨领域多资源合力,通过优化顶层设计,加强政策倾斜,建立健全监管机制,扩大资金来源,改善学校教育环境,完善学校教育模式,整合师资力量等措施,将足球作为连接相关部门的枢纽,协同推进校园足球道路发展思维创新;其次,以政府引领,创建社会、学校、家庭教育三位一体的培育模式,学校教育为主导,家庭教育为引领,社会教育为基础参与校园足球建设,共同培养身心健康会踢足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科学性和引领性的基础上建立的,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化,是在探索适合我国发展的道路过程中结合时代特点形成的,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理论基础,对促进中国社会的革新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足球理论缺乏科学性和引领性是中国足球一直未能步入足球强国的原因。想要加强对校园足球理论的研究力度,必须重视校园足球理论的价值,探究校园足球理论的本质,从校园足球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出发,结合足球实践对校园足球理论的影响,揭示影响我国校园足球理论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校园足球理论体系。首先,要立足于校园足球内在规律,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处理好借鉴发展创新的关系,从校园足球的组织运行,管理监督,教学训练,活动竞赛等具体实践中构建我国特色校园足球理论;其次,聚集校园足球理论人才,建立校园足球理论的研究机构,定期组织培训,提高校园足球师资力量理论素养,立足校园足球开展现实情况,探寻制约校园足球发展的缘由,深入研究校园足球发展理论,体现中国校园足球理论构建的前瞻性和先进性,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校园足球理论体系。
我们所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不是盲目自说、主观臆想,是有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的,列宁领导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我们坚持制度自信的实践基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在一个漫长复杂的探索过程中不断磨练与完善,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调节机制。改革开放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是符合时代选择性的要求,映射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先进性与优越性。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规范校园足球建设的依据,校园足球制度的建设对校园足球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校园足球制度的建设研究,是保证校园足球活动顺利开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实现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培养中国足球后备人才,振兴中国足球的重要手段。首先,从制定校园足球制度管理层面而言,正确处理教育和体育的关系,坚持共商共建原则,统一思想,共生发展,共同规划校园足球发展管理制度;其次,坚持“体教融合”的校园足球培养模式,改进校园足球的人才培养制度。以学校为依托,整合学校教育、体育资源,转变理念,创新制度,改善教育系统的训练环境和条件,实施校园足球人才培养战略,真正实现“体教融合”的校园足球发展之路;再次,理顺校园足球发展利益部门的职责,界定校园足球发展利益部门的权限,建立健全校园足球安全保障机制。学校负责体育设施和运动场馆的维护检修,加快促进学生体质档案信息化同步化,完善学校体育运动损伤实例整理报备,同时发挥市场资源调节作用,落实校园医疗卫生制度,提供校园足球的安全保障;最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改进学籍管理制度,为校园足球运动成绩优异的学生提供绿色通道,坚持连贯制的校园足球培养模式;建立公正的申请与退出制度,根据实际条件和未来一段时间的目标达成情况,客观的审批,同时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取消教学训练、运动竞赛、资金投入、师资配给连续不达标特色学校的资格;改善资源分配不均现状,加快推进公平合理的校园足球发展环境治理措施,优化资源配置机制,政策资金向贫困地区学校倾斜,切断人才资源争夺途径,促进校园足球公平化发展。
坚定文化自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生长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革命文化这一沃土上,它在民族和谐和政权稳定的环境中发展,它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中完善。在马克思思想的指导下,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立足“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坚持文化为国家、人民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社会主义文化振兴民族精神,扩充文化资源,提升文化价值观,以文化自信引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让自信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蓄力量。
文化是校园足球发展的精神和灵魂。现代足球起源资本主义社会,是具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产物,中国想要振兴校园足球必须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融合,保留先进文化优势,借古通今,吸纳西方文化的精髓,洋为中用,创新校园足球文化内涵,博采众长,自主构筑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校园足球文化体系,形成中国独特的校园足球文化自信。国外的足球观倡导竞争、张扬、合作的足球观念,与我国蹴鞠文化所呈现出“君子不争自然和谐”的价值观相反,造就了中国足球缺少野蛮色彩,使源远流长的蹴鞠文化流落到勾栏瓦舍表演娱乐活动艰难生存,这与现代足球发展的观念相违背。校园足球想要改变局面,必须从中庸思想中跳出来,让校园足球回归足球本质,野蛮足球文化,培养攻守意识,让校园足球所流露出的文化具备更顽强的竞争活力。校园足球的建设处于重要的转型期,需要文化的引领,正确的文化引导对校园足球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立足于社会整体文化环境下,加强校园足球文化的传播,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足球文化。
面对中国足球全面受挫,足球信誉急剧下降,校园足球发展停滞不前的形势,想要谋求校园足球发展,必须寻找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策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校园足球发展模式。“四个自信”植根于深厚的历史发展经验,是建党一百周年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稳定社会环境给予四个自信强大的发展张力,对中国校园足球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正确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与校园足球的辩证关系,依据“四个自信”构建中国特色校园足球自信,既有利于普及和提高校园足球,解决校园足球发展困境,又有利于扩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新领域,反哺“四个自信”发展内涵。推进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目标导向,依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优越性指导校园足球的发展,不断突破和创新校园足球思维观念,提高中国校园足球发展自信,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校园足球自信体系,实现足球强国梦,推进“健康中国2030”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