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 周学兴 傅绍斌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高考从社会发展变化对人才的新要求出发,加大了对学生在信息时代应具有的阅读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思辨能力的考查。高考化学试题中的信息有许多种,不仅有最直白的“已知”信息、图像图表信息、流程图信息,还有最巧妙的设问信息。
设问信息为解题起到了引导作用,相当于桥梁,是其他问题的重要解题信息或思路来源。
设问信息是以什么形式呈现?设问信息在解题中有何作用?如何命制一道高水平含设问信息的化学试题?
图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B.a和b中转移的e-数目相等
【答案】D
图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ΔH>0
B.气体的总物质的量:na C.a点平衡常数:K>12 D.反应速率:va正 【答案】BC 【分析】本题是不定项选择题中相对难度较大的一题,也是容易产生误区引起争议的一题。A项根据“直白信息”可分析曲线的归属权——甲曲线是绝热环境的数据呈现,是解题的关键第一步,A项获得的结论是后面分析的依据,A项是重要的“设问信息”。B项和C项,难度较大,而B项获取的“设问信息”是C项的“引导藤”。很多考生忽略了这条“引导藤”,简单认为a点比c点的温度高,a点比c点平衡正向进行的程度小,所以K<12,认为C错误而漏选。此题说明“设问信息”巧利用的重要性。 【小结】通过这两道选择题,可以看出目前区分度大的试题趋向于设置“设问信息”,使选项与选项间存在关系,提供信息更隐蔽,获取整合信息的难度增大,演绎推理能力要求提高。考生需要在找准“直白信息”的基础上,巧用“设问信息”,学会“顺藤摸瓜”,提高解题效率。 【易错警示】易错认为a点的温度升高,平衡逆移而K<12,错因是忽略了温度升高造成了压强的变化。 【练习】(2019年全国Ⅰ卷,10题)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如图3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 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 图3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冰表面第一层中,HCl以分子形式存在 B.冰表面第二层中,H+浓度为5×10-3mol·L-1(设冰的密度为0.9 g·cm-3) C.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格结构保持不变 【答案】D 【分析】本题图像陌生度“极高”,而A选项的设置引导考生关注HCl在不同层中的存在形式,为解决后续选项,尤其是D项提供了思考方向。 通过上述三个小题的分析,选择题的设问信息主要是选项本身,是一种“解题暗示”,呈现的逻辑顺序为前面的选项是后面选项的设问信息。设问信息为关键信息是解题的暗示,通过它顺藤摸瓜,可提高解题效率,也为部分考生获得高分奠定了思维基础。考生要抓住这一契机,提高解题效率。能够设置“设问信息”的选择题通常是信息陌生度较高、难度较大的试题,也契合“起点高、落点低”的特点。 高考化学题的非选择题主要是填空题,空与空的设置,可能暗藏“设问信息”。 图4 (4)仪器清洗后,g中加入硼酸(H3BO3)和指示剂。铵盐试样由d注入e,随后注入氢氧化钠溶液,用蒸馏水冲洗d,关闭K3,d中保留少量水。打开K1,加热b,使水蒸气进入e。 ①d中保留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e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采用中空双层玻璃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4)问的目的是将铵盐转化为NH3,并利用水蒸气蒸出NH3,使NH3进入g装置被吸收。根据这一目的,命题者设置了两小问,三个空。第一空液封,可防止氨气的逸出,符合目的。第二空,用离子方程式表征反应本质,第三空的设置与第二空息息相关,双层玻璃瓶恰是保障了“加热”环境的持续。三空共同回答了如何产生NH3,如何减少NH3的损失这两大核心问题。 姑且将含“( )”的序号称为大问,将“①②③”等称为小问。大问与大问之间,命题者为了将试题文字进行精简,可能将实验综合题的实验步骤通过一道道“大问”的形式呈现。若是一道设问中含有多个空,则通常情况下,空与空之间是存在“设问信息”的。一道大问含有多个小问时,同样存在小问与小问之间的“设问信息”。一般是层层递进,前面帮助后面。 高考化学试题提出了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创新性的要求,而高三复习阶段,试题大多数是陈题,提升试题的原创度成为制约教师发展和优秀学生进步的关键。“设问信息”的出现通常是试题内在逻辑演绎过程的关键,也是疑难试题的解题关键。在复习过程中,应当注重试题的“设问信息”的必要呈现。在命制该类原创试题中,首先确定考查知识,继而选取情境素材,确定设问角度,明确选项间的内在关系即设问信息。笔者以电化学的应用及反应机理为考查知识,选取最新发表在《Science Bulletin》的科技论文《Highly efficient overall urea electrolysis via single-atomically active centers on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为情境素材,命制了一道原创试题,分别考查了反应类型的判断、化学键的变化、电极种类的判断、电极反应式的正误、电化学计算等内容。试题如下: 【原创试题】(不定项选择题)近日,华中科技大学王春栋副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熊宇杰教授团队实现了Rh/NiV-LDH为催化电极调控实现低能耗电解水制氢和富尿素废水处理。其反应机理如图5所示。 图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H2O发生了还原反应 B.Y极为阴极,存在N—N的断裂 D.若外电路中转移3 mol e-,则理论上可收集到1 mol气体 【答案】AC 【分析】A项的设置引导学生关注化合价的变化,继而可完成B项所需的电极的判断。C项对复杂的电极反应式进行了考查,继而为D项计算气体的物质的量作了引导。本题将反应机理及电化学知识进行了整合考查,是本题的一大创新点。 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尤其高三复习阶段,要引导学生减少对“解析”的分析,增加设问与设问间、设问与题干间的信息内涵的关注。逐步引导学生具备以“命题者”的视角看题,能够对设问的意图和“设问信息”进行解释的能力。比如在课堂上针对示例2,进行教学设问:B项的正确分析,是否对C项有帮助?或者设问:B项的正确分析,对后续选项的解决有何帮助? 变革试题讲解课。习题课是高三复习必不可少的,而要上好却不易,存在就题论题,只讲题等现象。结合平时课堂注重信息理解的教学实施,可进一步引导学生对试题进行增减“设问信息”的操作,强化学生对信息的理解运用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示例3,若是去掉第二空的考查,那么学生就必须主动考虑装置中的化学反应,才可分析出中空双层玻璃瓶的作用。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国家教育考试研究专项课题“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化学试题情境素材库的建立与样卷开发”的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XJK21AKS005)。1.2 选择题中的设问信息的特点
2 非选择题中的设问信息
2.1 含设问信息的非选择题实例
2.2 非选择题的设问信息特点
3 原创试题策略
4 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