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龙飞
科学导报讯 11月13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近期经济运行亮点”专题中,山西省强化能耗要素保障举措显成效,成为全国亮点,并向全国各省推介。今年以来,山西省以能效优先和保障合理用能、提高能耗要素服务能力为导向,及时优化完善相关政策,全力支持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全省能耗强度持续降低。
能耗,顾名思义是能源的消耗量。能耗强度即单位GDP所需要的能耗,体现能源的经济效率。单位能耗是反映能源消费水平和节能降耗状况的主要指标,说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中对能源的利用程度,反映经济结构和能源利用效率的变化。
近10年来,山西省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33.2%,節约能源约1.1亿吨标准煤。而此前,在中宣部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数据统计:10年来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5%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2%,是全球下降最快的国家之一,相当于少用了14亿吨标准煤、少排放了29.4亿吨二氧化碳。相比之下,山西省能耗累计下降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尤其是“十四五”以来,山西省能耗强度持续降低,今年上半年全省单位GDP能耗比上年同期下降3.6%,有力推动了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和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山西省强化能耗要素保障举措主要有:
合理弹性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各市根据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目标和能耗强度下降目标,自行确定年度能源消费总量目标,实际经济增速超过预期目标时可相应调整能源消费总量目标,做到了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速相匹配。
实施分类节能审查措施。在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的同时,结合产能饱和程度、各市能耗控制目标完成情况等因素,区别实施能耗替代措施;对重点培育的产业项目,实行正面清单管理、先进性审批和标杆性审批。
完善能耗替代机制。通过企业关停、淘汰落后产能、压减过剩产能、实施技术改造和省级统筹奖励等多种途径,明确替代源种类及认定方式,为项目开展能耗替代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