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年习俗与年味

2022-11-30 16:07李爱霞
科学大观园 2022年23期
关键词:冯骥才味儿大人

李爱霞

年又称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农耕时代,人的生活节律与大自然的四季是同步的,年预示着新一轮生活的开始,过年最重要的生活与生命意义是辞旧迎新。

过年,就是过的愿景和期盼,这个自不待言。过年讲究年味儿,年味儿就是人情味。

中国年是世界上最长的节日,从腊月二十三一直到二月二。古人过“年”在“蜡祭日”(腊八),南北朝以后把“蜡祭”移至岁末。民国时,改用阳历,把阴历年叫“春节”。因为年一般都在“立春”前后。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年的隆重开始。最重要的就是祭灶了。

北京俗曲《门神灶》中唱道:“年年有个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当中摆上一桌供,两边配上两碟糖,黑土干草一碗水,炉内焚上一炷香,当家的过来忙祝赞,赞祝那灶王爷降了吉祥。”

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买豆腐,二十六切块肉,二十七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过大油,都是备年和忙年。

三十又称除夕,贴春联、贴福字、贴窗花,全家欢聚一堂吃团圆饭。

在古代,一家人灯下围坐,以亲情的温暖抵御外面的寒冷,以不眠对抗那叫“年”的怪兽。俗称“守岁”,为的是讨个新年的头彩。因为除夕是“一夜连两岁,五更分二年”,所以这一夜要点长明灯,以阻御邪气暗中侵袭。冯骥才先生曾说过:“守岁其实是守住属于自己的时间与生命,是人们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

除夕之夜,没有人不在故乡,没有人是异乡人。“故乡今夜思千里”,一念所思,心已在故乡。

过了今夜,按传统的说法,每个人又长了一岁。所以这个时候,孩子们最高兴,因为他们总是盼望着快快长大;而大人们却总有一种又老了一岁的感慨和惆怅。

而那些因种种原因不能与家人团聚身在远方的人,没有及时赶回去,就是隔年之人,漂泊在外的日子,很难再获得慰藉和意义。只能独自在异乡咀嚼着自己的乡愁。

《除夜宿石头驿》(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一过除夕夜,时间变了,世界已翻过一页,来到一个新的起点。

古人过年,屋内人心暖暖,屋外热闹非凡。花灯满城挂,民众逛街忙,曲艺杂耍、叫卖吆喝等喧嚣热闹。

《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初一,万象皆新。新门神,新对联,新窗花,新衣新帽新鞋子,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似乎连太阳都是新的了。

十五元宵节,是年的高潮尾音。挂灯笼,猜灯谜,吃汤圆,赏月。最有趣的就是在北方大人用个大红萝卜挖空心,内燃一段蜡烛️,做成一个红彤彤的萝卜灯,小儿用树枝挑着,大人带着先绕枣树转三圈,大人口中念念有词:“打灯笼、好收成。”

放爆竹、喝屠苏酒、吃饺子(饺子就酒,越喝越有,喻富裕)拜年、长辈向小辈发红包(表达关爱之情)。这一天不动剪刀(藏起来,家庭主妇多以针线活儿满足一家大小的穿衣戴帽,过年了也放假一天)天亮之前不泼水(不漏财),不动扫帚、不扫地(聚财之意),女孩不让先到邻居家拜年,惹人烦,欢迎男孩第一个来拜年(送子之意)。

初二是回门日(出嫁的闺女回娘家)、走新亲(新女婿拜岳父母)。

回娘家要礼带双(成双成对)早出门,午饭前赶到,娘家早备下一桌酒席招待新婿夫妇,有些人家还要邀请善言辞者作陪贵客呢。

《贺新年诗词新调》(李磊)

归来不是客,席上歌儿飞。围坐心愈热,东风醉几回?

初三是赤口日(也称赤狗日)。

相传赤狗是口怒之神,相遇容易引起口角争执,所以这天大家通常不会外出拜年和走亲戚,而是待在家中,把过节的松柏枝和门神等一起焚化,以此告诉各位邻里街坊:年过完了,我们就可以营业了(敬请光临)。

《七绝-大年初三》(杨彦琦)

赤口红条贴顶门,烧香拜佛敬先魂。年前祭祀家堂请,赤狗求神地府原。

初四迎灶神、喝豆沫(打的粮食没处搁)。

人间烟火,家家有灶。

《祭灶诗》(吕蒙正)

一碗清汤诗一篇,灶君今日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乱世文章不值钱。

初五又称破五(喻破穷、是阎王忌,干啥啥不利)。

《竹枝词》(蔡云)

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头。

初六,六十六岁的老人过大寿,吃儿女、亲人供奉的大肉,取彩头:更长寿。

初七送灶神,也称火把节。

早早吃过晚饭,大人用柴草绑个火把,天一摸黑儿,就在家门外、大街上点燃火把,孩子高高手持火把,大呼小叫地一路跑向村外的十字路口,一个接一个的,形成一条游动的火龙,最后就都扔在一堆,孩子们围成一圈,说说笑笑,间或有人向火堆里扔个小炮,啪的一声炸响,吓得胆小的孩童捂住耳朵,引起大家的一阵惊叫和欢笑声,直至火把熄灭,孩子们才依依不舍地散去。

初八,儿孙们要为八十岁的老人庆八十大寿,吃寿面、寿桃,尽享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亲戚邻居都来助兴并送上祝福。

十三阎王忌,干啥啥不利,大家都歇着谈天说地。

十五元宵节,是年的高潮尾音。挂灯笼,猜灯谜,吃汤圆,赏月。最有趣的就是在北方大人用个大红萝卜挖空心,内燃一段蜡烛️,做成一个红彤彤的萝卜灯,小儿用树枝挑着,大人带着先绕枣树转三圈,大人口中念念有词:“打灯笼、好收成。”从此,那个玲珑剔透、晶莹透明、金色的外壳里包孕着活泼灯火的红萝卜永远留在孩童的记忆深处,成为元宵节的念想。

在南方一般剥个大橘子,内燃一段蜡烛,做成一个小橘灯,孩子们挑着到处游走炫耀。

《正月十五夜》(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十六出门向北领,有病送给猪哼哼 。

二月二龙抬头,炒料豆,吃荠菜扁,也不咳嗽也不喘。

至此,中国年就算真正过完了,人们满怀豪情与梦想,开始了新一年的劳作和奋斗。

冯骥才先生说过:“年实际上是一种努力生活的理想,一种努力理想化的生活。”

可见,过年就是过的希望和期盼,就是过个年味儿,对大人是新一年梦想的开始,是动力,是激情,是亲人团聚后获得的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冲劲儿和干劲;对孩子,是好玩,是快乐,这个年味儿多有趣啊!

说到底,年味就是人情味。大人获得了奋斗的動力和目标;孩子收获了快乐和童趣,以及在年俗中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的敬畏。就这样一代代,一辈辈,一年年,形成了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年文化,长成了中国人的根。

一年365天,过年只此一回。它独特而丰富的民俗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个性与生活情感;它欢乐、祥和、团聚的节日主题,蕴藏着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为四海华人所认同和共享。让我们重拾年味儿,重拾我们的年文化,寻回我们的根。

冯骥才先生曾说:“一个民族是不能轻贱自己的文化的,不管多穷!轻贱自己的文化,必然招致别人彻底的轻贱。”

一个民族最纯粹的文化,往往活生生地保留在风俗中,一个民族的自尊,首先也是文化上的自尊、自爱和自豪。

中国年文化,体现出一种文化的高贵和尊严,让我们传承发展并拥抱中国年,尽享浓浓的年味儿吧!

猜你喜欢
冯骥才味儿大人
虎年春来年味儿浓
“土味儿”拼多多
年味儿与虎年春节
大人都不知道的事
让我们学着长成一个大人
味儿
假如我是大人
冯骥才:钓鱼悟出养生之道
冯骥才:关于文人画史的思辨
冯骥才携新书亮相全国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