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历史主动精神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

2022-11-30 08:09周显信潘娜娜
唯实 2022年11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历史精神

周显信 潘娜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发展大势、总结历史发展规律、主动担当历史使命的美好品格,是其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密钥和力量源泉。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会面临各种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愈是有风浪,愈是需要坚定清醒,愈要以更加自信、主动、昂扬的姿态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

一、回顾历史辉煌,坚定历史自信

百年奋斗创辉煌,坚定自信开新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意气风发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更要坚定历史自信,继续交出优异答卷。

这种高度的历史自信,来自百年大党的伟大贡献和奋斗精神。首先,高度的历史自信来源于党百年的奋斗成就。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矢志不渝践行初心和使命,以百年奋斗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其次,高度的历史自信源自党的世界贡献。党领导人民不仅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而且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最后,高度的历史自信源自党的奋斗精神。百年历程筚路蓝缕、艰苦卓绝,党始终以顽强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战胜困难、修正错误、走向光明,党在百年历程中锤炼出来的奋斗精神是人们坚定自信、战胜困难的精神密钥。

这种从容的历史自信,来自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十年来,我们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回顾世界历史,不少大党和老党已然衰落、垮台,而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奋斗历程,愈发成为能力超群、人民衷心拥护、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百年屹立不倒,永葆生机活力。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蓬勃生机,给中国和世界人民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面对突然而至、复杂严峻的世纪疫情“加试题”,中国共产党仍然以伟大的初心、坚定的信心和必胜的决心,凝心聚力、保质保量地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取得了彪炳史册的历史性胜利。

这种坚定的历史自信,来自党开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毛泽东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文中提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以强烈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创新性理论成果,并用以指导实践,推动中国和世界的发展。

新时代十年,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复杂交织,我国面临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考验极不寻常、极其艰巨,迫切需要我们从实践和理论的结合上来回应解决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统筹两个大局,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和历史创造精神,坚定不移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二、拓展历史思维,深化历史认知

历史认知是历史自信的重要基础,历史思维是自觉运用唯物史观认识历史、把握现实的科学思想方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关头,更要拓展历史思维,深化历史认知,增强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

树立大历史观,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大历史观就是将以往历史的内在逻辑和现实发展联系起来,并对未来的发展作出合理的预测,从而把历史看作是一个整体和过程的基本观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教育引导全党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树立大历史观,要有正确的历史认知,能够对历史上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作出科学判断和评价,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做到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树立大历史观,要善于从历史长河中把握问题,作出整体、系统的思考,既向过去看,又向未来看,既整体看,又比较看,在宏大深远的历史视野中,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

确立科学的党史观,准确把握党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党史观是人们对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根本立场、根本观点和根本态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要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坚持正确的党史观,要用具体历史的、客观全面的、联系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历史,要实事求是评价党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既不能因为成就而回避失误和曲折,也不能因为探索中的失误和曲折而否定成就;坚持正确的党史观,要准确把握党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坚定正确的历史方向,坚决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切实维护好党和国家的历史;坚持正确的党史观,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尊重历史事实,总结经验教训,把握历史规律,从百年党史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历史伟力,增强“四个自信”,在新时代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正确的“江山观”,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就是带领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建江山、美江山的壮丽画卷,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真实写照与经验总结。党在成立之初,就对“人民”和“江山”的关系形成了科学的认识。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历史方位和实践要求,创新性提出“江山观”这一重大论断,生动回答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进一步丰富了关于人民立场、人民至上、人民主体地位、党与人民保持血肉联系的内涵,将党对“江山”和“人民”的认识推向新的高度,是新时代、新征程下中国共产党人守好人民江山的根本遵循。

三、顺应历史大势,增强历史主动

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把握“主要矛盾”,增强战略定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不同角度对社会矛盾进行了科学分析。马克思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不能把过程中所有的矛盾平均看待,必须把它们区别为主要的和次要的两类,着重于捉住主要的矛盾。”邓小平指出:“至于什么是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也就是目前时期全党和全国人民所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或中心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告诉我们,党和人民事业能不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取决于我们能否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确定中心任务。”

党高度重视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及时调整并确立党的中心任务,这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困难挑战、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法宝。我们深刻洞察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以此确立和调整中心任务,经过不懈努力和接续奋斗,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庄严宣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抓准抓牢中心任务,以高度的战略自信,以十足的战略定力,时刻保持战略清醒,独立自主地做好自己的事。既要有一以贯之的恒心和定力,以高度自信和坚韧耐力实现既定目标,又要有因时而变、随事而制的应变力,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坚持党的领导,锻造中流砥柱。一百年来,在党的坚强统一领导下,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史和实践证明,坚持党的领导是历史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是百年奋斗的成功密码,也是我们未来赢得主动的根本要求。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我们要珍视“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成功密码,自觉将其作为主动前行的基本遵循,将其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重要依据。在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坚决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坚持党的全面、系统、整体领导,贯彻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确保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锻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

发扬斗争精神,矢志拼搏实干。斗争精神和拼搏实干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也贯穿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实践始终。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斗争、拼搏实干的奋斗史。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发扬斗争精神,矢志不渝拼搏实干,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和重重考验,取得了彪炳史册的历史性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敢于斗争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党的二十大将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的内容写入党章,对于激励全党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具有重大意义。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斗争是必要的,要善于拿起真理的武器,把握新的伟大斗争的历史特点,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行之有效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斗争。“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发扬一以贯之、久久为功的苦干作风,在事关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的事情上下苦功夫、慢功夫、长功夫,造福于国家和人民。行百里者半九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关头,我们要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扬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的斗争精神,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干劲、拼劲、闯劲,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践行初心使命。“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党高度重视精神层面的建设,并在党的二十大上将党的初心使命、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写入党章,将其作为全党共同意志和共同遵循。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必须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践行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源头,引领锻造出了红船精神、改革开放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等一系列精神,共同构筑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回顾百年历程,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指引下,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尽管一路艰险崎岖、筚路蓝缕,党始终坚定理想信念,自觉践行初心使命,以百年奋斗谱写华章。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着党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中国人民必须以伟大建党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砥砺品格,践行使命,以高昂的精神姿态去迎接机遇和挑战。

坚持心怀天下,促进世界大同。我国古代人民构想了一个“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彰显了朴素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统一,致力于促进民族繁荣与世界进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创立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历史雄辩地说明,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品格。面对蔓延世界的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强调世界各国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要穿越惊涛骇浪、驶向光明未来,必须同舟共济,企图把谁扔下大海都是不可接受的。历史行进至此,世界早已紧密联系在一起,各国理应顺应大势,携手同心,共同迈向世界大同。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经受住了一次又一次的历史性考验,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展望新的“赶考之路”,我们要珍视百年大党的这一成功密码,要以主动作为、积极作为的精神状态,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团结奋进创造历史新伟业,交出不负时代和人民的优异答卷。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历史精神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