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紫欣 肖艳平
旅行是跨越空间与时间的运动,以及与离开家园相关的经验书写,同时也是跨越文化、宗教和意识形态差异而展开的文化实践。[1]旅行者常因身体的移动和感知经验的刺激塑造着自身对文化的认同,并营造出不同文化之间彼此对话的多重可能。而游记随笔则记录、书写并呈现了旅行的空间移动过程以及旅行者的心路轨迹,进而成为兼具文学性和自传性的文本。现今,关于旅行的随笔著作中不乏在地理、经济、政治和其他人文学科方面的叙述,针对音乐方面的著作却几近于无。
2022年2月,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张振涛著《声湾:音乐与旅行》(以下简称《声湾》)《响堂——音乐博物馆掠影》弥补了此种遗憾。张振涛是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音乐学院特聘教授、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他常年扎根于田野工作,多以民间音乐为研究对象,在乐律学、乐器学、音乐史学、音乐人类学等学科研究上齐头并进,推动着民族音乐学不断前行。作为博识的学者,他著有《笙管音位的乐律学研究》《冀中乡村礼俗中的鼓吹乐社——音乐会》《吹破平静——晋北鼓乐的传统与变迁》等多部具有影响力的专著。作为儒雅的作家,他也曾写《诸野求乐录》《燃烧的琴弦》《冀中学案》等多部关于音乐研究的学术随笔性文字作品。而《声湾》一书记录了张振涛在西方各国的经历和见闻、沿途所遇与音乐相关的故事,收录其近年发表的27篇关于音乐方面的游记随笔。该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游记“旅途中的音乐”,第二部分为作品体验“音乐中的旅途”。张振涛作为中国的音乐家,却找到了在异乡感受音乐的独特视角,从而去发现贴近音乐或对理解音乐有启示的东西,便由心而生地写下了半是行迹半是心路的文字。该书图文并茂、典雅美观,通过著者在旅行中的“所闻”“所思”“所悟”“所感”,使读者在“谈乐”“品乐”中,感受人文精神与音乐情怀,随感音乐内外,印记留于心间。
初见《声湾》,极富眼缘,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采用管风琴作封面,暖色调显得精致且富内涵,瞬间难以释手。偶然一次在网络上看到有记者对张振涛的访谈,他提到选用这张图片的原因是“为了告诉读者,乐器细节,如同音乐,不可言说”。再翻阅此书后,看到书中除了用文字记录在欧洲各国的旅行经历和见闻之外,著者还将其在各地拍的风景照收录在自己的书中。音乐的故事转瞬即逝,著者不拘泥于陈旧的程式,充分发挥现代化手段,利用相机拍照记录的方式,完成了地域景色与文字记录的完美契合。这既是高科技的优势,又是记录游历最直接的方式,也是向读者传达音乐故事、阐释游记的最好方式。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英国伦敦金汉宫、德国德累斯顿教堂、俄罗斯莫斯科红场圣瓦西里大教堂等辉煌的建筑,以及各国的音乐演奏厅、音乐博物馆、珍贵乐器和音乐家故居的照片,穿插于一行行文字当中,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著者的旅行历程,大饱眼福。当然,这也使得此书完美诠释了具有图文并茂、有文有景的特点,让读者在书中也能够领略一番“诗和远方”。
静下来阅读此书后,便被著者独特的思维方式与驾驭文字的能力所吸引。著者拥有深湛的文学修养和丰赡的音乐知识,善于在游历中寻找和反思不同地域间的音乐特征,乃至人文精神,赋予了图片里那些景观不一样的内涵。著作中那些灵动的文字体现出他对音乐的温情、对各国现状与文化的思考,不仅彰显出著者丰富的音乐欣赏经验,而且让读者领略各国音乐文化的通感之美。该著文字内容朴实无华、易于接受、可读性强。与一般随笔不同的是,书中内容有静水流深的个人独白,又有虑周藻密的音乐分析,还有意犹未尽的体验。开篇的《船歌》一文中,著者由大河意象联想到不同的“船歌”。从节拍来看,6/8拍象征着船上的摇荡感,而这些拍子在中国歌曲中却不曾有。柴可夫斯基的《六月·船歌》、门德尔松的《船歌》、奥芬巴赫的《船歌》,以及肖邦的音响绚丽和装饰华美的《船歌》都不禁让他想起。特别的是著者在叙述作品时,还进行了带有自己理解且极富有诗意的音乐分析。在谈及柴可夫斯基的《六月·船歌》时,“乡间舞风,动机推动,杨柳春晓。三拍子加切分节拍,兴致极高,如泊舟柳下,忽闻踏歌。第三部分重复第一部分,主题未变,中声部略添复调。结束部从低音慢慢爬上高音区,如平野无边,水光激溅,流泻着灿烂音流的分解和弦,拖出一片横无际涯的辽阔水域。”[2]全书字里行间中流淌的净是著者沉浸在作品中的真情实感。倘若没有著者的独特的视野,就没有这些旅行中的音乐;倘若没有著者的博闻强识,就没有回肠荡气的音乐中的旅行。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已然成为旅游时代,出国的条件越来越便利,那些钟爱旅游的作家总能写出动人感观的游记。记录不仅是特殊的捡拾记忆,也是深化认识的过程,记录得有没有价值,自然看有没有特殊视角,留下与其他行业不同的东西。在该书的序言中便提到,出版此书的想法源于著者的“初次出国”,并且向读者交代了音乐家为什么对欧洲古典音乐情有独钟。1997年,张振涛申请到香港中文大学提供参加国际会议的经费,便开始了“他乡之旅”。而每一次出国他都以短文的方式记录所见所闻,后来遵循此列,便衍生出了《声湾》《响堂》两本书。一次次旅行在岁月的痕迹中消去,而一字一句却永远地记下了作者自身的“所思”“所想”“所悟”“所感”。书中的每一篇短文,不单单只是记录的文字,同样也是著者深化自己的认知间散发出的真才实学。对他来说,书写只是记录,重要的是选择了以旅行为主体的文化行为,在旅行的痕迹中“打捞”众多中西方的音乐以及文化。
此书不仅记载了著者在旅途中所见所闻的行迹,还有他在游历中由于其敏锐的哲学思辨力而迸发出的学术联想和心路历程。《告别方便面》一文中,记录了著者随中央民族乐团在比利时巡演的日子。他从巡演时的伙食谈起,对大家2010年与2011年所带的行李进行观察和比较,发现前者几乎全带的是方便面,而后者因乐团全程包饭而不见方便面。究其原因,反映出的是生活变迁的速度,引发了著者心中对“中国人富裕起来了”这一话题的感慨。再回到《翻身的日子》《希望的田野上》《春天的故事》这些新时代的歌曲中,令他更加领会到这些旋律的“味道”。著者从“一顿饭”中反思我国在十年内的经济发展,读完不禁让人陷入沉思,看到在千辛万苦中走向富强的祖国,心中难免出现且行且珍惜的念头。到了日本,乌鸦在那里被视为神鸟,在中国却被认为“不祥之兆”。《被捆绑的声音》一文讲述了著者在日本某公园里听到乌鸦啼叫而引发的学术思考。无论他如何告诫自己应用他乡文化来对待,却还是无法压住对乌鸦的厌恶感和“先天”灌输的“本土价值论”。著者联想到在音乐中有“相似命运”的唢呐,便由此探讨了文化观念对人们心中价值判定的影响,推理出“文化捆绑”决定声音性质这一模式。以及《尊礼与废礼》《金石之声动金屋——中国音乐“走出去”沉思》《“采借”者可敬,“发明”者自警》等短文,是那么的鲜活、那么的深刻。我们仿佛跟随作者在《声湾》中从新的视角领略了不同国家的风貌,体会到作者带着不同的心境与领悟,在异乡感受古典音乐的全貌,进而对中西方的艺术和文化产生出更深的思考、认知与比较。
《声湾》不仅单单地记录了张振涛在欧洲各国的经历、沿途所遇与音乐相关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第二部分以“自我民族志”的新型学术视角对音乐作品进行跨文化的个人体验叙述。自我民族志是一种将个人与文化相联系的自传式个人叙事,这种个人叙事对个人亲身经历进行了描述,并对个人的文化经历进行了反思性说明。[3]近年来,自我民族志已成为研究个人与文化问题的首选工具。而《声湾》主要收录的是作者在旅行中游记随笔,游记是对旅行作为空间和文化实践过程的书写、记录和呈现,这一过程也塑造了旅行者的文化观念。张振涛在行文中记述了其游走在西欧和东欧、欧洲和亚洲之间的过程,将旅行中的异乡视作了自身文化的镜子,在描述他者的同时也不断地反思文化观念,字里行间都洋溢了作者的真知灼见。
自我民族志方法要求研究者具有双重身份,即参与者与观察者。较之传统民族志,自我民族志的数据来源是研究者本人的亲身经历和思维意识,而非通过参与观察及访谈而获取的资料。因此,《声湾》中的游记随笔不只是著者的“所见”“所闻”,更多的是他在亲身体验后引发的“所思”“所悟”。1996年,著者在山西侯马“北京大学考古工作站”考察音乐文物,巧遇出土编钟。《声声慢与急急风》记录了他以自己音乐考古学者的“自我”为研究主体,将“慢”状态放在学术和文化问题以及飞速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去思考。他领悟到“慢”成为众矢之的,而求“快”成了世界常态,领会出科技、航空、高速的发展应加速,而文化、学术这些事,却不能节律失次的结论。《琴弦弹碎身份》一文回忆了著者在河北省涞水县与英国学者钟思第田野采风,看见外国音乐家与农民乐师之间惺惺相惜、互为知音的景象。他便以自身经验为基础开始叙述,发现在中国这个比较讲究身份地位的国度,在艺术面前却能够抹掉不同社会阶层间的隔阂。除此之外,《声湾》还记载了著者在20世纪80年代末参加乡村葬礼时,对《葬礼进行曲》进行人类学审视;在曾经用一首肖邦的《离别》欢送同事时,对音乐与生命需求间的深层次思考;在2014年从国家大剧院观看完瓦格纳歌剧《齐格弗里德》后,对中国歌剧艺术发展的回顾与思索等等。著者利用自我民族志的叙事,把自我放在社会文化的场域中,使个人与社会背景直接联系,通过个体情感和思想的实现来探究自我与社会结构的互动。在自我民族志下的行旅书写,重构文化的认知,能够激发读者的文化自信,兼容他者,以融合视角看待他者,对读者来说具有一定借鉴作用和启示意义。
作者站在布鲁塞尔音乐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法国音乐城、俄罗斯音乐博物馆,深切感受到世界音乐文化背后学术理念的支撑以及乐器世界的文化容受度,便为读者写下这本《声湾:音乐与旅行》,带我们领略到了不一样的景观。此书完美地诠释了图文并茂、艺术性和学术性结合的特点。在旅行的岁月中,张振涛由心而发地记录下一次次游历,通过所见所闻,促进所思所悟,不断地深化自身的认识过程。与其他随笔作品不同的是,作者在第二部分介绍作品时利用自我民族志的视角来游历各国,重在表达个人感受的音乐体验。
音乐无处不在,却又难以用语言描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音乐作品感性的艺术力量,蕴含了无穷的奥妙。《声湾》虽是一本游记,但著者在旅行中感受音乐,他的叙事真实而又有趣,语言流畅不拖沓,用极强的文学写作功底将音乐与旅行结合在一起,记述了一次次在异国他乡的游历。旅行与音乐体验的总结,十分具有价值,他的所思、所悟也值得读者认真去反思与体会。作为音乐大家来写音乐随笔,他的文字在学术性的基础上又是那么的朴实无华,对于音乐的个人体验和感受都是由心而生,带给读者的确实都是满满的感动。读者从当中可以看到许许多多音乐与文化的东西,这样的体验显得弥足珍贵且蕴含深厚哲思,可以给人带来深思。在他的笔下,读者字里行间感受着他对古典音乐的炙热之心,令人不得不产生敬佩之情。
注释:
[1] 张一玮:《柯布西耶“东方游记”的跨文化叙述》,《东方论坛》2009年第6期,第37-40页。
[2]张振涛:《张振涛音乐随笔系列 声湾—音乐与旅行》,上海音乐出版社, 2022年版。
[3]蒋逸民:《自我民族志:质性研究方法的新探索》,《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第11-18+1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