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思维下高校帮扶联盟协同运行机制研究

2022-11-30 04:11鹏,
关键词:成果协同系统

张 鹏, 金 晨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定点帮扶工作办公室, 西安 710126)

为进一步集聚和发挥高校学科优势,推进高校组团式开展扶贫工作,实现高校扶贫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合力攻坚,更好服务贫困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需求,教育部指导直属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组建了教育、农林、消费、健康、旅游、非遗(文创)、资源环境、城乡规划等八大高校扶贫联盟,分别由北京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同济大学、湖南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牵头。2021年进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期以后,“扶贫联盟”正式更名为“帮扶联盟”,高校帮扶联盟组织实施的一系列帮扶举措和帮扶行动,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 高校帮扶联盟的政策导向及研究

1. 高校帮扶联盟的政策导向

我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历史性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这是我党坚持全局性战略的一次伟大胜利。乡村振兴战略与我们整个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是同步推进的,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更加需要用系统观念来谋划和推进,明确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定位,厘清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要素支撑,把握乡村振兴的战略要点,统筹兼顾、系统推进。

乡村教育作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和“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两个“优先发展”的结合点,推进教育现代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两个“现代化”的交汇区,在乡村振兴工作全局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作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阶段后,教育将在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高校以及高校帮扶联盟将在推进“五大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这是契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和时代要求的必然举措。2021年12月23日,教育部“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暨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上,怀进鹏部长指出:要“建立健全教育系统上下贯通、一抓到底的乡村振兴工作体系。要丰富完善乡村振兴的推进机制,立足教育特色优势、突出重点区域、重点事项推进乡村振兴。要引导各方资源支持乡村振兴,营造乡村振兴良好舆论环境”。由此可见,高校帮扶联盟是国家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对推进乡村教育现代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挥着积极作用。

2. 高校帮扶联盟的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期,国内学者对乡村振兴战略路径展开了大量的研究,该话题已经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之一。

(1)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方面,张琦等[1]指出,根据世界银行推荐的发展中国家贫困线确定方法,2020 年中国的脱贫水平仍然是低水平的,扶贫减贫工作依然任重道远。同时,前一阶段反贫困主要解决的是收入不足导致的温饱型基本生活问题,2020年后反贫困的新任务或新目标有了新的变化,包括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叠加、单维贫困向多维贫困拓展、农村贫困向城市贫困延伸、一般贫困向特殊群体转变,尤其要重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问题。汪三贵指出,就减贫而言,“十四五”主要有两项重要任务,一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二是建立起缓解相对贫困的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2]。黄祖辉[3]认为,推进乡村振兴,必须要激活市场、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政策、激活组织,做好农民为主体、政府主导、企业引领、科技支撑、社会参与的“五位一体”协同,处理把控好乡村与城市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人口与流动的关系、表象与内涵的关系、短期与长期的关系。

(2)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方面,贾琳琳和张姝玥[4]研究发现,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为国家治理宏观调控下,教育治理参与乡村治理,教育系统通过各级各类教育发挥教育功能,依据“三农”载体,实现“五维”乡村振兴目标,通过教育咨政建议及乡村组织反馈形成双向治理闭环,循环往复治理以实现乡村振兴。可见,今天的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是教育社会功能的新发展,教育通过参与乡村治理的方式间接参与国家治理,是中国历史上教育服务国家治理功能的当代延续和具体体现。孙德超等[5]提出,从目前情况看,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跟进衔接都需要教育提供基础性支撑。从长远来看,乡村未来的发展更需要教育发挥提升农村人口素质、培育内生动力的根本性作用。彭怡峰等[6]研究发现,在高校“三位一体”帮扶模式中,政治帮扶是关键抓手,文化帮扶是内在要求,经济帮扶是基础工程,三者形成“1+1+1>3”的系统性力量。

(3)教育系统协同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华银峰等[7]首次提出要搭建乡村振兴协作平台,加强高校之间协同合作、优势互补,紧密结合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共性特点,由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牵头,建立服务乡村振兴高校联盟,定期组织开展协作协商,研究全省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汇总不同区域乡村振兴的发展需求,统筹不同类型不同专长高校的优势资源,汇聚成工作合力,对贫困地区进行帮扶。孙晓晗[8]认为,在智库联盟出现之前,我国出现过产学研联盟和战略联盟。后来,虽然出现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体育联盟、物流联盟,包括高校联盟等,但是专门针对扶贫的高校扶贫联盟还是第一次出现。

总体来看, 学者们对“乡村振兴”开展了大量研究,侧重点主要集中在“乡村振兴实施路径的探索和研究”“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服务乡村振兴的逻辑、路径”等方面,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随着我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快速推进,现有的相关研究无法有效支撑本研究的需求,尤其是“组团式”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在高校帮扶联盟协同运作上,当下有针对性的研究还较少,高校帮扶联盟的协同运行机制研究便成为新的课题和研究热点。本文将在系统思维指导下,从协同机制上深挖帮扶联盟的运作机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对指导高校帮扶工作有所裨益。基于此,本文将运用系统思维以及协同创新理论,从新的角度深入探索高校帮扶联盟的运行机制,探讨协同运行的模式,填补高校帮扶联盟研究的空白。通过构建系统的运行机制和运行体系,使协同运行产生更高的组合效率和产出价值,对切实提升高校帮扶联盟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于推进高校乡村振兴联合工作组建设,整合校内各部门或者单位资源,组建帮扶工作联合体,实现优势互补,增强乡村振兴阶段帮扶工作实效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二、 高校帮扶联盟协同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帮扶联盟的协同发展过程可划分为政策适应性阶段和自我调控阶段。政策适应性阶段,是指按照教育部的安排部署及相关要求进行协同运作,共同完成协同运行任务。自我调控阶段,是指联盟间通过协同运行将成果应用落地,产生内部激励效应后的主动协同阶段。据统计,高校帮扶联盟从成立以来,成员单位由135所高校发展到现在的212所高校。

研究过程中,结合实际工作面向各省教育厅(教委)、直属高校、部省合建高校、部分省属高校开展了问卷调查工作,共回收有效问卷313份。本次调查以“认为以高校联盟方式组团式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作用”为题,共给出5个选项,其中选择“非常大”的占比38.5%;“较大”的占比43.19%;“一般”占比15.96%;“较小”占比0.99%;“非常小”占比1.36%。可以看出,各高校和各帮扶联盟成员单位非常支持以“帮扶联盟”的形式开展“组团式”帮扶,八大高校“帮扶联盟”也认可前期的联盟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尤其在“千万带头人培养工程”以及“繁星计划”等典型帮扶项目上,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定点县或者是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发展,特别是在人才培养和人才支撑方面。

基于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高校帮扶联盟的发展速度非常快,这是教育系统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和有力抓手。调研过程中和八大高校帮扶联盟牵头高校的相关人进行了线上访谈,针对联盟的运行总体情况、联盟的内部结构、管理体系,尤其是各联盟运行过程中的开放性程度、对协同运行环境的建议、凝聚联盟帮扶资源、联盟优势与帮扶地区自然禀赋之间的契合度和耦合性进行了探讨和交流,在整理访谈内容的基础上,经过认真梳理和分析,认为高校帮扶联盟的协同运行机制存在以下问题。

1. 各联盟之间打破界限的开放性程度不高

高校帮扶联盟作为特定阶段的新型产物,主要是为了聚合高校帮扶合力,联合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尤其是在巩固衔接期,应充分展现出联盟优势和成员高校特色,实现联合互补,履行服务社会职能。联盟间提高开放程度可以共享更多的优质帮扶成果和资源,吸纳更多的帮扶力量。现阶段,各联盟并不是明确的利益共同体,甚至还存在某种程度上的竞争关系,成员高校间的创新资源并未实现真正的共享,没有真正打破联盟成员高校与联盟之间在专业、学科、地域、帮扶模式等方面的壁垒,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经验交流、研讨等,开放性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2. 高校帮扶联盟协同运行的环境未创设到位

目前,高校帮扶联盟还处于政策适应性阶段,属于发展初期,牵头管理部门的引导和政策性支持是推进联盟协同运行的关键。各联盟及成员高校间的协同创新意识还不够强,亟需推广一批典型的协同运行案例来营造主动协同的良好氛围。另外,指导联盟协同运行的制度建设不到位,对联盟协同运行的保障不够全面,对协同运行的政策、资金等相关支持力度还不够,良好的协同运行环境还未形成。

3. 凝聚教育系统之外的合力不足

联盟发展的外扩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联盟系统的可持续运行,高校帮扶联盟掌握的资源优势比较小,缺少大量科研成果高质量转化所需的资金、团队运营等资源和优势条件,迫切需要更多类型的、不同行业的资源支持。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除教育系统外,还需要其他系统的参与和共同推进,例如国资委、银行系统、统战系统等等。在联盟协同运行过程中,与其他部委间的联合协同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应积极搭建不同系统间的融合转化平台,全面吸纳政府、企业、基金会、银行等各方面社会力量,产出新成果,转化新业态,形成更多可复制推广的乡村振兴好经验、好做法。

4. 帮扶联盟的特色优势与脱贫地区的需求融合 有待进一步深化

随着由脱贫攻坚转入乡村振兴新阶段,帮扶工作的重点也发生了一定变化,但依然存在高校帮扶联盟的特色优势与脱贫地区的需求无法挂钩的现象,致使联盟“所能”与地方“所需”不能完全“握上手”。由于信息不对称或是受资金所限、转化条件不足等方面的原因,导致高校的特色优势不能很好地转化为地方发展的动能。联盟的工作计划与地方的“十四五”发展规划不能做到同频共振,联盟及成员单位的工作重点与脱贫地区产业发展重点、人才培养需求不匹配。今后双方要加强沟通对接,高校帮扶联盟有待进一步强化调查研究和协调对接,脱贫地区也亟待增强争取发展和振兴资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特色优势与地方发展需求的融合性和耦合度。

三、 高校帮扶联盟协同运行的理论基础

1. 系统发展的理念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及其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种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客观存在的、系统的认识反映在人们头脑中,就形成系统观念。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坚持系统观念已经成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9]。

立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中央决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高校作为乡村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肩负着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振兴乡村的重要使命,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高校帮扶联盟,是教育系统共享资源、汇聚合力、跨校联合、组团式帮扶的系统模式。因此,科学运用系统观念有效化解联盟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风险挑战,推进联盟发展也就成为我们必须遵循的原则。我们不仅要立足整体看联盟系统,也要立足协同、立足发展来看联盟系统,以协同性视角优化系统效能,从开放性视角激发系统活力。不仅要着眼于系统中各要素间的关系,还要把结构调整作为优化系统效能的基本途径和着力点[10]。同时,也要从战略的角度不断引入有利于联盟发展的各种有利因素和条件,增强联盟运行的活力和动力。

2. 协同创新发展的理念

协同创新,主要指不同的创新主体汇聚创新资源和要素,如科技、人力、资源等在内部进行共享,同时进行有效配置及优化,从而突破主体间的壁垒,发挥系统的最佳功能,实现既定资源条件下创新产出效益的最大化[11]。合作是联盟内部及联盟之间协同创新的前提,联盟成员间的优势互补能够实现更高层次的协同创新。要实现更高层次的协同创新目标,离不开稳定的联盟组织结构关系。

高校帮扶联盟是一种复合型、创新型联盟,根据联盟的属性和优势资源配置来看,不仅是优势互补,而且是强强联合。基于巩固衔接期的战略部署,联盟之间亟待协同创新,成员合作是提高联盟创新动力和效能的基础,联盟内和联盟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协同发展可实现更高层次的协同创新目标,从而有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教育部作为高校帮扶联盟的统筹单位,积极整合人力资源,为联盟的协同运行提供专家智库支持,同时搭建交流拓展平台,在创新资源配置和要素流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联盟以系统性的思维汇聚高校资源,形成复合型力量,使联盟间的多维协同创新将产生更多成效,也将有力推进脱贫地区的发展,尤其是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战略实施。具体的运行管理系统见图1。

图1 高校帮扶联盟运行管理系统

四、 高校帮扶联盟协同运行机制分析

八大高校帮扶联盟组成了高校帮扶联盟系统,系统运行要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前提,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抓手,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实现共同富裕为总体目标。根据联盟的成立初衷和运行状况来看,要实现稳定的协同运行,合理可行的运行保障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利益平衡机制、协同激励机制、评价反馈机制和成果传播机制是前提,具体的运行机制见图2。

图2 高校帮扶联盟的运行机制

第一,运行保障机制。从政策层面看,教育部可以出台高校帮扶联盟管理办法,从政策层面对各联盟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理论指导和协调管理,维护各联盟及成员高校的权益,创造良好的协同运行环境。从主体层面看,联盟的运行主体是各成员高校,各联盟应根据成员构成和高校特色,制定内部运行管理办法,制定联盟运行章程,定期召开联盟大会,研讨联盟发展的重要事项,将联盟和各成员高校的具体工作和长远发展进行谋划部署,平衡责权利,扩大协同成果。

第二, 资源共享机制。资源共享是联盟协同运行的基础。应由牵头管理部门制定相应制度,建设线上线下资源信息共享平台,营造共享环境,以推进和约束资源共享行为。其中,线上信息共享包括资源展示、发布和供需匹配等,线上平台要不断丰富展示形式,明确资源的搭配方式及组合需求。线下信息共享包括研讨交流、帮扶案例的发布或其他的信息传播,进一步推动资源共享、乡村共建、协同共治。

第三, 利益平衡机制。高校帮扶联盟并非以营利为目的。联盟间良好的协同运行能够带来更多的隐性发展机遇和合作空间,从而服务于成员高校人才培养、科研发展等关键环节。利益平衡机制应同时包括联盟内外部的利益平衡,以及成员高校和联盟间的利益平衡。当然,这其中的利益平衡、工作统筹等具体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明确[12]。在此过程中,完善的联盟管理机制、具体可操作的执行性举措等都有利于组织管理体系的构建。

第四, 协同激励机制。合理的协同激励机制是帮扶联盟健康运行的保障。为促进联盟积极参与协同创新,动态化的协同激励机制是提升协同创新成效的关键。协同激励机制主要包括联盟内部的政策驱动力和外部的资源吸引力。政策驱动主要指统筹管理部门对于联盟的政策倾斜和激励,通过此种方法来提升成员高校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性。资源吸引主要基于成员高校的自身特色,这是协同创新的根本,也是激励政策的实质落脚点。

第五, 评价反馈机制。联盟运行的评价反馈机制主要包括联盟内、联盟间、统筹管理部门和帮扶县的效果评价。联盟内部的效果评价,主要指成员高校对于联盟协同运行效果的认知。联盟间的效果评价,主要考量各联盟对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贡献程度。统筹管理部门的效果评价,一是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和国家乡村振兴局对于联盟的贡献认可度;二是教育部对于联盟协同运行的考核评价。帮扶县的效果评价,主要指联盟的协同运行对于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进程的实际效果评估,是最直接和最具参考性的正向价值评价。

第六,成果传播机制。从乡村振兴战略的角度来讲,联盟协同创新成果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只有成果转化到落地实施,才能确认是否符合脱贫地区的需求。成果传播机制主要包括公开型、任务型、需求型和创新型。公开型,是指将各联盟可推广复制的帮扶模式分类梳理总结,通过成果发布平台供各地区和帮扶单位借鉴。任务型,是指在统筹管理部门的统一部署下,由联盟或高校联合实施的帮扶实践。需求型,是由脱贫地区主动发起,需要联盟或高校将协同成果落地实施的成果转化模式。创新型,是指联盟或者高校通过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将成果产业化和商业化,以市场力驱动联盟协同创新成果在更大范围内广泛传播。

由图2可以看出,在六大协同运行机制中,资源共享机制是协同运行的基础,利益平衡机制是关键,运行保障机制是协同运行的强大保障,协同激励机制起到推动协同运行的作用,而评价反馈机制是作用于联盟的协同运行,协同运行的目的是通过成果传播机制将成果传递出去,希望将更多的联盟协同运行成果进行复制推广,将成熟的协同运行经验传递出去,在更大的范围、更多的脱贫地区、在更多的行业和领域进行试验,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同时,也明确指明了联盟的协同运行不仅是内部的协同运行,高校帮扶联盟协同运行的过程中同样需要更多政府、企业、银行、研究机构等外部协同创新主体的参与和支持,以期产生更好的协同创新成果和效益。

五、 对高校帮扶联盟协同运行的建议

1. 搭建高层次协同运行平台,完善协同运行的体制机制

充分细化各高校帮扶联盟的责权利,从牵头管理部门层面搭建相应的协同运行平台,共同研究制定运行保障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利益平衡机制、协同激励机制、评价反馈机制和成果传播机制,形成协同运行系统,并成立运行管理组织,定期召开联盟系统会议,设定年度运行任务及目标,形成联合议事协调工作机制,保障各联盟及成员高校的利益,弱化联盟之间的资源界限和利益界限,逐步推进更高层次、更深程度的融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协同农业农村部和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开展“组团式”帮扶,凝聚其他系统的力量,推动实现更大范围、更多领域的优势互补和协同运行。

2.强化对联盟的政策支持与正向激励

高校帮扶联盟作为教育系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一种创新性举措,具有明显的特色优势,协同运行将更大程度推进创新绩效的产出。结合联盟运行的实际情况,需要国家乡村振兴局、教育部给予系列政策性支持和资金、项目等激励性支持,减轻在特色帮扶举措推行过程中的压力和成本,营造更加通畅的成果转化渠道,激发成员高校的协同意愿,以正向激励的方式推进现实生产力的产出。同时,对联盟协同运行进行更大程度地引导和支持,指导联盟增强对脱贫地区需求变化的反应和举措调整能力。

3. 强化调查研究,实现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匹配

强化调查研究,有效摸清“十四五”时期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脱贫地区各领域的发展思路和切实需求,只有在充分对接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发挥高校及联盟特色优势,实现成果转化,推进地方经济发展。今后,要加强对脱贫地区各领域的调研和深层了解,对帮扶需求进行整合,提出地方经济发展的思路和方法。同时,强化校内帮扶资源的整合优化和优势学科成果的挖掘,加大对专家团队的激励和引导,实现跨单位、跨团队、跨专业的组合,针对脱贫地区成立具有针对性的帮扶工作组,确定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督促联合工作组的指导运行,压实工作责任,力争帮扶工作取得最大成效。

4. 联盟高校协同认定成果,形成帮扶资源清单

由于各联盟和高校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导致优势资源不能有效输出,帮扶地区的合理需求无法找到合适的帮扶资源。因此,从高校帮扶系统来看,应及时由各联盟牵头,梳理各联盟成员高校的帮扶资源和技术转化的相关情况,最终汇总提交教育部,整理汇编成高校帮扶联盟帮扶资源“工具包”和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服务乡村振兴手册,并在相关平台进行发布推广,扩大宣传力度,推进帮扶县需求与联盟优势的深度对接,进一步加大联盟之间的融合,推动协同运行的联结机制形成。

5. 拓展社会帮扶资源渠道,形成帮扶工作合力

参与乡村振兴的联盟间具有明显的优势差异,差异化的资源优势融合之后会更有利于目标的实现。联盟间的深度合作、融合发展将打破狭隘的发展理念,在优势互补的过程中可实现利益和产出的最大化,促进各类资源的畅通流动,形成立体化的多维协同模式,助力帮扶举措落地实施,创造更多有利条件,实现更优的资源配置,有的放矢增加有效供给,发挥联盟间的溢出效应,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六、 结 语

随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不断推进,“组团式”帮扶也逐步成为帮扶工作有效推进的新方向。利用系统观念和协同创新,通过优化高校帮扶联盟运行机制,打破联盟间或联盟内部的资源壁垒,统筹做好脱贫地区与联盟或者成员高校之间帮扶供需的精准匹配,可以大大提高帮扶工作效率。综上所述,在今后的工作中,高校帮扶联盟应进一步整合资源,统筹兼顾,强化工作协同,推进更深层次的优势互补,释放高校帮扶联盟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巨大动能,更强力度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振兴乡村工作。

猜你喜欢
成果协同系统
Smartflower POP 一体式光伏系统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WJ-700无人机系统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验收成果
基于PowerPC+FPGA显示系统
工大成果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连通与提升系统的最后一块拼图 Audiolab 傲立 M-DAC mi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