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钰博,靳云龙,刘宝昌
(长春建筑学院)
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我国乡村的整体风貌发生了空前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资源配置、基础设施建设、生活水平、医疗条件、人居环境,更体现在村容村貌上,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和提高,同样也受到了外界的关注。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农村发展仍然面临着产业结构优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生态环境治理形势严峻等突出问题。为了实现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距离实现产业兴旺、构建良好生态宜居环境、村庄村容村貌治理有效、村民生活富裕的目标,我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国的乡村发展已经到了一个亟需改革的瓶颈时期。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通过GIS技术,将错综复杂的土地类型重新整理分类,将边缘清晰化。通过不同的图像特征分析,整理碎片化图斑,为国土空间规划中挖掘农村资源本底特色,建构农村类型评价模型,探索开展吉林省农村类型识别及类型细分的方法。
全球工业化革命开始以来,当代的发达国家通过两百多年的时间来发展乡村,在这种演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律性以及村庄的相同特质。在当时的国情下,英国和美国都制定了乡村的增强计划,以此来形成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体系。更加注重乡村基础设施及现在乡村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和保障,鼓励农业规模化经营,深度挖掘乡村产业发展链条,并针对重点贫困与偏远乡村区域制定特殊发展计划[1]。
18世纪以来,英国乡村人口大量输出,与此同时生产要素和自然禀赋也长期处于向城市内部输出的状态,特别是二战以后英国的乡村一度变得异常衰败。然而,随着“耕地保护运动”的实施和一系列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20世纪中期,英国开始出现“反城市化”的现象。直到21世纪初,英国的乡村地区为可持续增长和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潜在机遇与挑战。英国的城镇人口中乡村的人口规模呈现出与经济发展格局相适应的稳定状态。同时,占据英国乡村主要经济地位的是乡村制造业和商贸活动。英国在城市方面,更加注重利用乡村地区的自然资源,利用城乡统筹发展的产业价值链,来拓展农村居民的家庭收入。英国农村居民的年总收入近年来一直在稳步增长。英国政府在乡村发展战略上强化乡村管理模式的灵活性,注重保护乡村传统特色[1]。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战略》)[2]。《战略》从提高农业发展质量、繁荣兴盛农村文化、推动乡村绿色发展、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等方面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3]。我国提出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和抓手,也是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努力方向。这与新农村建设时期的方针政策来对比,乡村振兴战略具有更高的层次和要求,以及更深刻的含义和内涵。
农村类型识别作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内容,已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农村分类已成为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的重要命题与研究热点[4]。叶敬忠、张海鹏提出了振兴农村的路径选择和反思,并提出了农村发展的新路径;乔晶、耿红等提出了“乡村关系”的概念,运用CAS理论,以此来确定乡村关系的类型;方方、李裕瑞等提出了基于合理性和居业协同度的村庄类型识别方法;郑殿元以同心县为例,提出了贫困地区乡村类型的识别方法;乔陆印以山西省长子县为例,识别乡村主导类型,并提出振兴策略;文琦等对我国西北地区贫困农村类型的识别以及乡村振兴工作进行了有序全面的研究。
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对吉林省农村资源本底进行梳理,构建农村类型识别评价体系,建立二级类型细分指标,并对研究区村庄类型开展识别评价。根据类型识别结果,提出吉林省乡村振兴新路径。
①微观尺度的统计数据和基础资料缺乏。村庄微观基础数据不完善,村级档案信息不全,从而可能会导致宏观尺度分析偏差。
②影响村庄发展的因素复杂多变。国家针对乡村发展提出的特殊政策、治理方法等影响因素,乡村发展受到极大的影响,想要得到准确的村庄类型识别结果还需要乡村基层干部的指导和协调,以此来更贴合实际。识别列举的指标还需要通过事实进一步得到验证。
本文选取吉林省内农村居民点作为研究对象,通过DEM数据、土地三调数据、村庄人口流动现状、农户基本情况、产业发展程度、集体经济收入、人均纯收入、人均耕地资源、土地产出率,以及农户生产生活状况、村庄交通条件、地理区位等社会经济数据等进行分析[5]。根据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指南及研究标准,对我国乡村地区的生态环境资源本底、村镇空间发展结构,人口年龄规模构成等要素,与国土空间“双评价”分析进行衔接,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村庄分类识别评价模型。
本文以乡村振兴理论为理论支撑,全方位运用多种特定方法进行农村类型识别的评价模型体系构建。从乡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结构等资源本底出发,科学合理识别村落类型,为分类推进乡村振兴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见图1)。
图1 农村识别评价体系构建过程
1)相关概念、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问题,界定了研究视角,阐述了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理论基础。从气候、地形、水文、资源、植被、自然灾害等自然地理特征和人口、经济、基础设施、社会福利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分析了吉林省农村地区特色,并对区域发展进行了综合分析。
2)建立吉林省农村认同评价体系,研究吉林省农村类型及其机制
根据研究区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基础、贫困地区人口发展等因素,构建了符合吉林省农村细分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以农村基础研究单位为基础,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维度对农村类型评价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采用热点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双重评价等方法,探讨了自然环境、区位因素、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综合作用下的农村发展机制。
3)吉林省地区农村类型识别与类别划分
首先考虑吉林省农村发展的现状制约要素,在综合论证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质性内涵,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农村地区开展乡村类型评价及乡村类型识别划分工作。利用乡村类型识别技术和规范流程,配合专家咨询的方法,科学有效地判断我国乡村地区发展的主导性因素,做到合理识别农村发展类型,为吉林省农村类型识别和乡村振兴提供参考[6]。
4)探索了不同类型乡村振兴途径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明确乡村类型的特征,分析其发展的优劣势,探索出一条不同于农村振兴历史的发展道路,为乡村振兴和村镇发展的类型识别和类型划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我国农村类型识别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对不同地区农村资源本底进行梳理,构建农村类型识别评价体系,建立二级类型细分指标,并对研究区村庄类型开展识别评价。根据类型识别结果,提出乡村振兴新路径。为我国相关规划管理部门及区域经济研究领域提供借鉴和参考作用。同时更好地督促乡村振兴战略,推动良好有序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发展等方面有着显著的成效。对策建议对吉林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具有可操作性,会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