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嘉颖 唐思峰|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
听说课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课型之一,它将听力和口语表达结合,是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练习听力技能、感知和模仿语音语调的重要阵地[1],有助于实现以听促说的目的。然而,实际的英语听说课教学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注重学生对文本信息的获取和加工能力,忽视主题意义下学生知识的建构,使得学生难以形成结构化知识,听力技能无法迁移,听力能力无法有效提升;二是学习活动之间缺乏关联性[2],即听说环节容易脱节,听是听,说是说,语言输入和输出活动缺乏一致性,无法助力主题意义的建构。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高中课标》”)指出,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指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3]。基于此,本文以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英语》必修一Unit 3 Sports and Fitness的听说课为例,具体阐述如何基于主题意义的听说课教学实践促成学生知识模块的建构,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语篇的形式可以是对话、图片、表格等,但在同一模块中的语篇往往是围绕某一特定主题展开的。这一主题“不仅规约着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学习范围,还为语言学习提供意义语境,并有机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4]。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前充分厘清教材单元内各语篇间的联系,剖析其逻辑关系,提炼主题意义,并在此基础上依据语篇特点和语篇间的联系,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
“Sports and Fitness”通过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体育活动,使学生从体育运动和榜样中感悟体育精神,领会做人做事的道理,用以指导自己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与他人分享。听说课为本单元的第一课时,主题是invite a friend to a sports event,内容由四张海报、两段听力材料构成。四张海报都与体育活动有关,但又有些许差别,有的海报有详细的活动信息,如时间、地点等,有的海报对活动信息介绍不清晰。两段听力材料都是对话,讲述的都是当下非常流行的体育活动(分别是电子竞技和彩虹跑)及其举办时间和地点。基于以上分析可知,本节课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是关注邀请所必备的要素,海报部分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其能否实现邀请的目的,听力材料包含大量关于邀请和回复邀请的内容,可以为学生的口语输出提供较好的语言和句式范例。据此,本节课的主题意义可以确定为“以邀请这一形式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同时,本节课教材内容所包含的运动项目非常丰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谈论体育运动的兴趣,也可以为学生谈论体育运动提供内容参考,助力学生探究主题意义。
基于此,听说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①能够通过听力活动,了解邀请参加体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内容、时间和地点,以及邀请的常见句式;
②能够通过听说活动,感知并运用重音这一语音特点;
③能够通过运用邀请和回复邀请的句式,完成高质量的邀请活动。
任何知识的学习,本质上都是解决问题情境的过程[5]。教师在设计学习活动时应把对主题意义的探究视为教与学的核心任务,创设与主题意义密切相关的语境[6],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调动学生已有的基于该主题的经验,帮助学生建构和完善新的知识结构,深化对该主题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教师呈现一张外教在校园进行体育活动的图片,让学生开展“邀请外教参加学校即将举办的篮球赛”的role-play活动,激活学生关于邀请这一话题的原有认知。然后,教师提出问题“What may be needed for a successful invitation?”,引导学生思考成功的邀请需要关注的要点,训练学生对听力文本的预测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后续的听对话活动作铺垫。接着,教师播放第一段听力对话,让学生听对话验证猜测,并完成课文练习题。最后,教师提出问题Q1~Q3,引导学生绘制邀请要素图(一名学生绘制的要素图如图1所示)。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感知邀请的基本要素,进而从整体上理解本课主题。
图1 一名学生绘制的邀请要素图
Q1:What is e-sports?
Q2:When will the event be held?
Q3:Where will the event be held?
分析听说文本不仅应关注其内容、语言表达,还应关注其语音语调。语音语调是语言艺术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准确表达语意和交流思想感情的重要条件。不同的语音语调传递不同的情感态度。语音语调是听力理解的基础,是听说课教学的重难点。这就要求教师设计活动引导学生在解析文本的同时关注句式的语音语调,让学生感知语音的魅力,进而在句子模仿和操练中总结规律,提升听说表达能力。
首先,教师提出问题Q4和Q5,让学生再次听第一个对话,梳理概括出接受邀请和拒绝邀请的句式,旨在引导学生从关注内容深入到关注语言本身,熟悉句式结构,为后续口语输出搭建语言上的“脚手架”。
Q4:How does Shen Qi invite?
Q5:How does Amy respond?
然后,教师邀请学生朗读上一环节中的句子,其他学生对其朗读进行评价,以使学生初步感知语音语调的重要性。接着,教师再一次播放第一个对话音频,让学生完成课本中的圈画重音单词练习。最后,教师让学生核对答案并进行句子朗读操练,以使学生通过句子模仿和操练理解重音在理解语义中的作用,进而更地道地表达邀请和回复邀请。
《高中课标》指出,教师要改变碎片化的、脱离语境教授知识点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在真实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理解意义,传递信息,表达个人情感和观点[7]。同时,教师也要重视真实情境的创设,明确参与各方的身份和关系,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得体的语言形式开展有效的交流。在听说课中,听力是输入活动,口语表达是输出活动。在学生对听力内容有一定了解后,教师应紧扣主题设计符合学情的口语表达活动,指导学生在片段操练,整句、整段输出中内化对主题意义的理解。
首先,教师播放第二个听力材料音频,并提出问题Q6~Q9,以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邀请的基本要素。
Q6:When will the event happen?
Q7:What’s a“Blue Paint”run?
Q8:Why is it called a“Blue Paint”run?
Q9:If 200 people take part in the run and 400 balloons are sold,how much money will they collect?
然后,教师提出具有评价性特征的问题Q10~Q12,旨在检验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作准备。
Q10:Does the invitation include all the necessary elements in an invitation?
Q11:How does Adam make an invitation?
Q12:How does Julie respond to the invitation?
接着,教师再次播放第二个听力材料音频,引导学生关注Adam和Julie话语中的重音,以使学生进一步梳理概括邀请和回复邀请句式的语音语调特点。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回到本课最初设置的情境任务“邀请外教参加学校即将举办的篮球赛”,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role-play活动,旨在引导学生迁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情境中的新问题。
评价可以帮助教师有意识地监控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每个目标都应有相应的评价任务,即这些目标是可检测、可操作、可达成的[8]。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评三个方面。评价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在感知主题的基础上实现对主题知识的建构。
在这一环节,教师呈现与教学目标相一致的评价任务表(如表1所示),先让学生对“邀请外教参加学校即将举办的篮球赛”的role-play进行生生互评,再进行教师点评,以检测学生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表1 评价任务表
需要说明的是,评价活动应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如上述教学中的生生评价、具有评价性特征的问题Q10~Q12。
基于主题意义的听说课教学是提升学生听说能力、促进学生建构知识和技能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有效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创造性地表达个人观点、情感和态度,而且能够通过与主题意义密切相关的语境,提高参与活动的兴趣,调动已有的关于该主题的经验,建构和完善关于主题的新的知识结构,深化对主题的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