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张晓利
一方面,精神障碍带来的影响,仍在悄然扩大;另一方面,精卫行动未曾间断,且在不断升级:精神卫生需要在关注与呼吁中,且行且完善。
关注世界精神卫生日多年,有两个明显感触:一是精神障碍带来的影响,仍在悄然扩大。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人们罹患焦虑、抑郁等精神健康问题呈现上升趋势。二是对精神卫生的关注也在提高,无论是在政策文件中,在医疗机构行动中,还是在信息资讯、老百姓的口中,都能感受到。
今年是第31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当下,精神卫生发展状况如何?近来,相关机构有哪些行动?随着患病人数的增加,医疗机构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还有哪些点亟须关注和呼吁?本刊希望借世界精神卫生日之际,做进一步观察。
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报告》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约有4.5亿人患有各类精神或神经障碍,即每8个人里就有一人可能罹患精神障碍。
我国黄悦勤教授等开展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各类精神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16.6%,即每6个人里就有一人可能在其人生的某个阶段罹患精神障碍。其中,以焦虑和情绪障碍为代表的精神障碍终生患病率分别为7.6%和7.4%,且大部分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据陆林院士给出的一份数据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球新增超过7000万抑郁症患者,9000万焦虑症患者,数亿人出现失眠障碍问题。世界卫生组织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也显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第一年,全球焦虑和抑郁的发病率大幅增加了25%。
上述数据清晰地表明,当前全社会精神疾病状况不容乐观。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精神卫生工作涉及面越来越广,敏感度越来越高,精神心理问题与社会安全稳定、公众幸福感受等问题交织叠加等特点日益凸显。”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国家精神医学中心委省共建单位、湖南省精神卫生中心、湖南省脑科医院)院长周绍明表达着他的感受,“当下,精神卫生既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更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可以说,没有精神健康就没有健康。”
他指出,精神疾患中,部分患者可以达到临床痊愈,部分患者经治疗能正常生活工作,部分患者治疗反复复发,治疗效果差,需要集中统一管理。同时,精神障碍不仅影响患者身心健康,还会导致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给社会心理和社会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同样,在精神卫生工作岗位上耕耘30余年的北京海淀区心理康复医院(原北京市海淀区精神卫生防治院)院长李文秀也表示,“很多精神障碍患者困在病情发作—住院治疗—好转出院—停止治疗—病情反复—再次住院的‘旋转门效应’中。”
事实上,这也恰恰说明了精神卫生工作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当下,精神卫生既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更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可以说,没有精神健康就没有健康。
“营造良好环境,共助心理健康”是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宣传主题。提高全社会认识、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关注心理精神需求,营造、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良好氛围,提升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水平,是希望达到的重要目标。
而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多种途径的宣传活动、多个精神卫生机构的参与。其实,宣传、推动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水平的行动,不曾间断,而且在不断升级。
眼下,深入社区、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场所,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已成为很多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的“家常便饭”。新冠肺炎疫情这几年,需求发生变化,不少机构开展起线上线下全方位精神卫生专业服务,以及主动回应社会心理疏导和心理援助需求,以提供高质量立体化心理健康科普教育。
“当下,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问题、心理亚健康人群健康问题,值得引起重视。”周绍明称,在湖南省形成的推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政策框架下,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特别重视与教育机构合作,建立了学生心理危机转介“医-校”绿色通道,共享了心理健康服务资源。据统计,医院累计举办了639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进家庭、进社区、进学校宣讲活动,覆盖学生家长18万人次。
与此同时,湖南省在益阳市、衡阳市、株洲市、郴州市、常德市、湘潭市6个市州,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经验推广;在长沙市、永州市、郴州市、湘西州、邵阳市5个市州开展常见精神障碍防治和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项目。
另外,医院承担对全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的技术指导工作。从2010年起对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6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开展风险评估和分类干预,以及每年至少4次随访、1次健康检查等免费服务。
“湖南省是排在全国第六位的人口大省,做好全省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实属不易。”周绍明称,通过不断完善网络服务体系,加强部门合作,强化基层人员培训,截至2022年6月底,全省平均报告患病率为4.91‰;全省在册患者规范管理率97.92%,面访率92.86%,体检率36.28%。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综合排名一直稳居全国前三。
作为湖南省重大疾病心理健康指导与干预协同联盟主席单位,全省精神卫生领域龙头单位,省精神卫生中心和心理卫生中心挂靠在该院,省精神疾病诊疗与治疗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也设置在该院,而且该院与湖南省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处联系紧密,无缝对接。在调动下级医疗机构积极性上,医院也做了大量工作。
1 2022年9月,湖南省脑科医院在长沙市举办全省精神卫生项目推进会,协助推进各市州精神卫生项目。
2 湖南省脑科医院院长周绍明赴长沙市开展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的现场督导和技术指导。
3 湖南省脑科医院专家进校园为师生开展“了解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的相关讲座。
制定相关制度,每年下发精神疾病诊疗质控标准和基本要求,制定全省精神卫生工作要点;抽调全省专家联合开展工作督导与质量控制;推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居家管理;培训基层精防人员;连续8年开展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争取政策提高精防人员待遇、稳定精神卫生队伍……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一直初心如磐,奋楫笃行。
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的“2022年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活动中,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赵敏称,多年来,该中心在精神健康促进领域不断深耕和创新,除举办多场科普直播外,还以多种方式推动大众关注精神健康。如,该中心创新性地打造心理健康网上展示平台——“觅心馆”绿丝带云端艺术空间,不定期以不同形式向公众展示各类精神健康主题的艺术作品,且线上线下结合,打造出立体科普品牌。
据了解,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将建设立足上海、服务全国的国家级精神障碍疑难重症诊疗平台与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开展全国疑难危重症的诊断、治疗与示范工作,面向全国提供精神心理服务;同时依托国家平台开展高端脑科学研究,建设精神障碍神经调控治疗示范中心,提高对精神疾病的疑难杂症处置能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神病超高危人群的防治模式;提高针对全人群以及老年、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心理健康问题的服务能力;开放共享的临床资料数据库、生物样本库与脑影像库;强化“医防一体”的医联体建设;探索心理健康服务的创新机制和创新模式;牵头构建覆盖全国的心理援助与危机干预网络。
北京海淀区心理康复医院内的患者正在进行康复项目。
在持续创新康复服务方面,北京海淀区心理康复医院(海淀区唯一一家区属精神病专科医院)可谓是煞费苦心。
在该院,患者入院一周,便会有康复中心的医师对其进行评估,为他们制定专门的康复计划。而患者一旦进入稳定状态,医院便会让患者从封闭病房到开放病房,让患者参与擦地、摘菜、洗菜等日常生活所需,慢慢恢复社会功能。康复一段时间后,医院科学评估,还会安排患者参加相应的康复项目:如,成为洗衣工、洗车工;在医院组织的广播站参加播报节目;经营医院打造的只针对患者的小卖店;成为海淀区创建文明区的志愿者,帮助医院控烟、清理废纸屑;学习做中式盘扣、做花胸针,做小动物之类的艺术品等工作。正如李文秀所说,医院有多项成熟的康复项目。
此外,海淀区打造了“海淀特色”的康复服务模式——医院-社区全程自助化精神康复链。
“我们在海淀区建立了多个康复园,患者病情稳定出院后,可以回到社区继续参加康复活动,也可以到康复园这个庇护性的家。”李文秀称,此模式打通了从患者入院到回归家庭的各个环节,实现了从医院到社区、从封闭到开放的全程链条式康复,使患者得到全程康复,逐步实现自主管理,最终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记者了解到,今年,中国康复医学会精神卫生康复专业委员会与中国知名精神科专业机构共同创办了Sweet Mental Mall精神康复公益商城,有靠枕、布包、文件夹、手工丝巾、玩偶、农民画、书法、衍纸挂件、剪纸作品等精神康复作品,可以在网络商城上架、义卖。上海多家区级精神卫生中心和街镇阳光心园的患者参与其中。
与此同时,顶层设计也在不断强化精神卫生体系建设。不久前的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全国遴选了4家精神卫生医疗服务能力强、基础设施好、管理及信息化水平高、辐射范围广的医院,分别在北京、上海、湖南设置了3个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如图1)。
图1 三个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
业界熟知,设置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便承载着“有利于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和横向流动,提高我国整体和各区域医疗服务技术水平”的使命。毫无疑问,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也有着“带动全国精神卫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的使命。
据悉,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的要求,下一步,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将进一步整合资源,打造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平台,通过系统开展精神疾病疑难危重症诊断治疗,示范推广临床适宜技术,布局覆盖全国的科研协同创新网络,搭建大数据智能共享和分析平台,培养精神卫生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以精神卫生研究解决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探索建立精神卫生协同创新管理机制等,带动全国精神卫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引领精神卫生事业全面发展。
与以往相比,精神卫生工作取得的进步有目共睹,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
首先,周绍明算了一笔账,展现了当下湖南区域内精神医院的运营现状。他表示,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作为省级三甲精神专科医院,有10个精神专科病房,500多名职工,一年的经济效益仅1.8亿元,“目前,我们医院只能靠其他业务的收益帮衬着精神科的发展。”某市级精神病专科医院,常年患者量维持在2300人,但是一年的收入才2个多亿。某县级市精神病医院,常年患者维持在1300多人,年收入约7000万元。另外,在湖南这样的内陆城市,很多精神卫生工作项目,依旧是十几年前的价格,而且有些项目是自费项目,对于本就家庭贫困的精神患者家庭,根本支付不起自费项目。
而低收入,又会导致精神卫生人员的绩效很低,留不住人才,现有精神卫生服务条件亟须改善等问题。“精神卫生领域,确实需要国家增大投入支持力度,来更好地完成使命和任务。”周绍明呼吁。
除此之外,周绍明提出四点渴望:其一,建立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去年,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已经成立,但是省、市、县三级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建设还未提上日程。“只有完善了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各项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任务才能得以落地。”
其二,进一步加强多部门协同。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问题是一项需要“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问题,加强多部门合作尤为重要。以湖南省为例,目前省、市、县均建立了精神卫生联席会议制度,乡镇(街道)均建立了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机制。但是,人员较少,且很多地区部门合作、信息共享并不顺畅,难以真正发挥协同作用。“如何更好地发挥多部门的协同作用,是下一步亟须研究和加强的。”
其三,增加优质精神卫生服务的供给。“当前,针对精神障碍的各项服务却还存在严重不足。”周绍明称,一方面,现阶段我国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服务能力还比较薄弱,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心理健康需求。另一方面,精神科医师不足是制约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供给的瓶颈问题(如图2)。
图2 精神卫生领域人力资源仍存在较大缺口
“然而,若没有很好的社会地位和合适的待遇,技术人员自然不足,队伍也难以稳定。”周绍明点出其中关键。
其四,多措并举提高民众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周绍明分析,导致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障碍患病率高,就诊率很低的原因之一,便是老百姓心理健康素养不足、认知有限,再加上对精神障碍的污名和歧视带来的病耻感,导致有了心理健康问题,或者隐瞒,或者担心受歧视,不知所措,从而耽误了及时治疗。
另外,不少设有精神科的医院还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精神患者的就诊,给普通患者带来恐慌,这一现象导致医疗机构压力很大。
调查显示,目前中国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只有20%,离30%的目标还有差距。“加强精卫知识普及,提升百姓心理健康素养十分重要。”周绍明倡导。
另一维度,“患者回家之路并不是那么畅通。”李文秀从康复患者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回家,首先要有家可回,然后是怎么能够生活下来。”李文秀很是担忧,在就业压力大的当下,精神疾患病人如何找到一份可以糊口的工作;若没有家庭支撑、没有工作,患者回家,走向社会,十分困难。
她呼吁,医疗机构在控制患者病情的同时,勿忘融入康复,减少患者因住院而造成社会功能缺陷;呼吁多部门合作,为患者搭好回家之路;呼吁社会给予更加宽松、包容的氛围。
让周绍明欣喜的是,在设置国家精神医学中心的机遇下,医院正在争取分中心建设;同时,加挂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后,业务量提升。目前,医院借“国家在‘十四五’规划中意向给每个省级精神病院投入2个亿”的契机,筹资新建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大楼,也将改善患者住院条件和医务人员的办公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