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跟望王 涛谢雨燕陈 杰李西臣
(1.河南华冠种业有限公司 河南周口 477200;2.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 河南驻马店 463000)
冠麦2号是河南华冠种业有限公司培育的半冬性矮秆多抗高产小麦新品种,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定编号:国审麦20200010)。该品种全生育期225.2 d,幼苗半直立,长势旺,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株高78.5 cm,株型松散适中,茎秆蜡质层厚。旗叶宽短上举,穗多穗匀,穗层整齐,结实性较好。结合国家黄淮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汇总数据,对冠麦2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进行分析,以期为冠麦2号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信息。
试验材料为参试品种冠麦2号和对照品种周麦18。试验数据来源于2016-2017年度和2017-2018年度黄淮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及2018-2019年度黄淮南片水地组生产试验的汇总数据。
对试验材料各年度各试点的产量数据进行方差分析(ANOVA),并比较参试品种冠麦2号和对照品种周麦18各年度的平均产量,根据其增产率来分析品种的丰产性[1-2],如果参试品种的增产幅度较大、产量水平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则说明参试品种的丰产性较好。利用温振民和张永科等提出的高稳系数(HSC)[3-4]分析参试品种的稳产性。HSC值越大,表明该参试品种的高产稳产性越好。利用适应度分析法对参试品种各年度的产量数据进行分析。适应度是反映该品种超过平均生产水平的基本广适性,适应度值越大,则表明该品种的适应性越好[5-6]。利用Microsoft Excel 2003软件进行基础数据处理和表格制作,利用SPSS 19.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根据2016-2017年度黄淮南片区域试验22个试验点产量汇总数据(表1)分析可知,冠麦2平均产量为8 698.0 kg/hm2,对照品种周麦18平均产量为8 421.3 kg/hm2,冠麦2号的产量比对照周麦18增产3.29%,极显著(P﹤0.01),居区试早播1组17个参试品种第9位;根据2017-2018年度黄淮南片区域试验21个试验点产量汇总数据(表1)分析可知,冠麦2号平均产量为7 417.1 kg/hm2,对照品种周麦18平均产量为6 532.9 kg/hm2,冠麦2号的产量比对照周麦18增产7.52%,极显著(P﹤0.01),居区试早播1组18个参试品种第1位;根据2018-2019年度黄淮南片生产试验22个试验点产量汇总数据(表1)分析可知,冠麦2号平均产量为9 094.2 kg/hm2,对照品种周麦18平均产量为8 578.6 kg/hm2,冠麦2号的产量比对照周麦18增产5.63%,极显著(P﹤0.01),居生试早播1组5个参试品种第2位。综合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冠麦2号在各年度各组别中的产量水平均极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周麦18,表现出良好的丰产性。
由表1可知,在2016-2017年度黄淮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中,冠麦2号的高稳系数(82.3%)比对照品种周麦18的(81.7%)高出0.6个百分点;在2017-2018年度黄淮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中,冠麦2号的高稳系数(87.0%)比对照品种周麦18(82.5%)高出4.5个百分点。在2018-2019年度黄淮南片水地组生产试验中,冠麦2号的高稳系数(87.2%)比对照品种周麦18(82.5%)高出4.7个百分点。综合以上数据可以看出,3个年度试验中冠麦2号的高稳系数均高于对照品种周麦18,且平均高稳系数比周麦18高出3.3个百分点,表现出良好的稳产性。
表1 冠麦2号丰产性、稳产性相关指标分析结果
由表2可知,在2016-2017年度黄淮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22个试验点中,19个试验点的冠麦2号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增产点率为86.4%,适应度为86.4%。在2017-2018年度黄淮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21个试验点中,21个试验点的冠麦2号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增产点率为100.0%,适应度为100.0%。在2018-2019年度黄淮南片水地组生产试验22个试验点中,22个试验点的冠麦2号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增产点率为100.0%,适应度为100.0%。综合以上数据分析可知,冠麦2号在不同年度间、不同地点间均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
表2 冠麦2号适应性相关指标分析结果
小麦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7]。为了进一步分析产量与产量三要素之间的关系[8],利用2018-2019年度黄淮南片生产试验产量与产量三要素数据进行变异系数和相关性分析[8]。由表3可知,冠麦2号在黄淮南片水地组生产试验平均成穗数621.0万穗/hm2、穗粒35.4粒、千粒重46.8 g。千粒重的变异系数明显高于成穗数和穗粒数,说明地域性差异等环境条件对千粒重的影响较大;穗粒数的变异系数最小,说明地域性差异等环境条件对穗粒数的影响较小,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产量因素。由表4可知,穗粒数与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成穗数和千粒重呈不显著的正相关。说明冠麦2号的产量易受穗粒数的影响,生产上可以通过适时灌溉、追肥等方式提高的结实率来发掘冠麦2号的高产潜力。
表3 2018-2019年度生产试验产量三要素变异系数
表4 2018-2019年度生产试验产量三要素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品种的区域试验是鉴定品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丰产性、稳定性及适应性的有效手段[9-10]。在2年区域试验中,冠麦2号平均产量8 054.0 kg/hm2,比对照品种周麦18平均增产5.41%,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汇总43点次,39点次增产,增产点率90.7%,37点次增产≥2%,比对照增产≥2%的点次率86%。在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9 094.2 kg/hm2,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5.63%,汇总22点,22点增产,增产点率100%,表现出良好的丰产性。高稳系数均高于对照品种周麦18,3个年度平均高出3.3%,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适应度3个年度分别为86.4%、100.0%和100.0%,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利用2018-2019年度黄淮南片生产试验产量与产量三要素数据进行变异系数和相关性分析。产量三要素千粒重易受环境和种植方式等影响,而成穗数和穗粒数比较稳定。穗粒数与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注意预防倒春寒,低温来临之前适时灌溉并及时追肥,从而提升结实率增加穗粒数,进一步发掘冠麦2号的高产潜力。从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等产量指标方面分析可知,冠麦2号是适合在黄淮南片麦区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的高产品种。